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十年来古龙研究的多方位透视——兼论古龙武侠小说的类型知识体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叶翔宇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96-112,共17页
古龙是新派武侠小说三大家之一,台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他以“求新求变求突破”为创作宗旨,在武侠小说的主题、叙事、语言等方面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古龙研究已走过30年,古龙的生平创作和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都得到了细致的探讨,出... 古龙是新派武侠小说三大家之一,台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他以“求新求变求突破”为创作宗旨,在武侠小说的主题、叙事、语言等方面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古龙研究已走过30年,古龙的生平创作和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都得到了细致的探讨,出现了现代观念、文体创新、金古比较、创作影响等热点议题。现代性视野的进入和研究方法的丰富,使古龙研究获得了领域上的拓展和学理性的提升,但总体上看甚显杂乱、不成体系,面临着类型学上的困境。探究古龙小说类型特征发现:现代都市平民生活体验的武侠意识形态,是市民文化和政治环境的产物;侦探推理模式和“浪子/游侠”模式形成的武侠形式结构,体现了事件中心建构方式到人物中心建构方式的转变;古龙武学和市井江湖组成的武侠专门知识,革新了传统武功设定和江湖背景构建,三者共同构成古龙小说的类型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 武侠小说 人性 武侠知识体系 武侠意识形态 武侠形式建构 武侠专门知识
下载PDF
论2010年以来的中国大陆武侠小说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国辉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1-64,126,共15页
基于新世纪武侠文学前十年的发展,从2010年到2018年,大陆武侠小说研究顺着其内在与外在的合力驱动理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上拓展。武侠小说的内在意蕴在研究者的关注下得到深入挖掘,呈现出从大文学史、文学现象及时代背景角度进行探析、... 基于新世纪武侠文学前十年的发展,从2010年到2018年,大陆武侠小说研究顺着其内在与外在的合力驱动理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上拓展。武侠小说的内在意蕴在研究者的关注下得到深入挖掘,呈现出从大文学史、文学现象及时代背景角度进行探析、从文化或文化心理角度进行宏观研究、对作家作品进行深入关照、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延展武侠文学创作的学术深度与广度、从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切入、对大陆新武侠的持续关注、武侠作品的版本研究、武侠文学传播与影响研究、武侠文学因素研究等多维研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大陆新武侠 后金庸 平江不肖生 还珠楼主 奇幻小说
下载PDF
白兔与苓兔:还珠楼主的珍视生态资源意识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立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67,共8页
还珠楼主小说多角度地表现了剑侠与动植物的关系,展现出山林自然生态系统面临的危机。其小说以白兔活动引出故事主人公的新际遇。白兔可爱可悯,能烘衬人物的性情类型,表现能否与动物结友、有节制地获取和保护生态资源。苓兔作为仙草茯... 还珠楼主小说多角度地表现了剑侠与动植物的关系,展现出山林自然生态系统面临的危机。其小说以白兔活动引出故事主人公的新际遇。白兔可爱可悯,能烘衬人物的性情类型,表现能否与动物结友、有节制地获取和保护生态资源。苓兔作为仙草茯苓的化身,已初步修炼且是进一步修道的资源。追捕苓兔成为正邪双方对修道资源的争夺。如何夺取与保护苓兔,代表着剑侠对修道资源的不同理念。苓兔意象昭示取宝过程中的艰辛、凶险,还珠楼主在小说中主张珍惜资源,不能危及生态系统,不能因灵药而运用威力过大的宝物,导致地底崩裂。解救苓兔,也是阻止资源供妖人炼制邪法。夺取山野中的白兔和仙草茯苓的化身苓兔,代表了外来入侵者强势争夺生存资源、残害生命的民族生存危机。生态伦理精神被投射到动物资源上,是还珠楼主在“战争思维”和民族危机支配下的“以仙比俗”。这与其深海图景、北极严寒世界等构成多元互动的组合,描绘了人与动物共存的理想文学空间,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珠楼主 白兔 苓兔 生态资源 武侠小说
下载PDF
论金庸与中国书法文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继凯 马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7,共7页
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而书法文化与著名作家金庸的精神家园也有着深切的血脉渊源,他的书法创作颇有"侠气、剑气、仙气"兼具的"武术书法"韵味。其武侠小说中别具新意的"书法武术"成为展现武者精神境界的... 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而书法文化与著名作家金庸的精神家园也有着深切的血脉渊源,他的书法创作颇有"侠气、剑气、仙气"兼具的"武术书法"韵味。其武侠小说中别具新意的"书法武术"成为展现武者精神境界的重要方式,对丰富小说文本和弘扬书法文化都具有明显的作用。著名作家金庸的文人书法、武侠小说与生命体验之间大致呈现出了三位一体的契合关系,书与武相通,武与书相融,并最终达至"文心雕龙、墨舞传神"的人文新境界,由此也体现了金庸对武侠精神和文侠气质的复合性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书法文化 武侠小说 武术书法 文武兼备
下载PDF
开千古未有之奇观:还珠楼主研究65年 被引量:4
5
作者 韩云波 滕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7-72,共6页
还珠楼主是民国年间武侠小说以及通俗文学的代表人物。还珠楼主研究至今已走过了65年的历程,早在1940年代便有学者开始研究还珠楼主,但直到1980年代才出现有影响力的论文。经过65年努力,学者们从历史地位、思想艺术、地域文化等多个方... 还珠楼主是民国年间武侠小说以及通俗文学的代表人物。还珠楼主研究至今已走过了65年的历程,早在1940年代便有学者开始研究还珠楼主,但直到1980年代才出现有影响力的论文。经过65年努力,学者们从历史地位、思想艺术、地域文化等多个方面系统研究了还珠楼主,既有显著的成就,也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珠楼主 武侠小说 学术史 蜀山剑侠传
下载PDF
武侠小说视域下《水浒传》武松侠客形象探析
6
作者 汪军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8-63,共6页
中国对侠客的抒写由来已久,侠客形象经历了一个由实录到虚构的小说化过程。《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常被认为是半历史半虚构的英雄传奇,但其实也是一部武侠小说。《水浒传》里面的人物,多具有侠客形象的特点,武松就是其中的一个... 中国对侠客的抒写由来已久,侠客形象经历了一个由实录到虚构的小说化过程。《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常被认为是半历史半虚构的英雄传奇,但其实也是一部武侠小说。《水浒传》里面的人物,多具有侠客形象的特点,武松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以武侠小说为研究视角,从侠客武艺、行侠武器、侠客情怀诸方面,结合《水浒传》小说文本进行分析,解读武侠小说视域下的武松侠客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水浒传》 武松 侠客形象
下载PDF
1980年代内地武侠文学的发生与革命文学的蜕变——以天津作家冯育楠为中心的考察
7
作者 魏英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4-32,共9页
1980年代的内地武侠小说与革命文学在美学上存在承继关系。以内地作家冯育楠为例,其小说表现出革命文学的影响,特点是注重塑造理想型侠客形象,注重情节与革命历史的关联,注重特定价值观的传播。这种带有左翼色彩的武侠小说可以追溯到195... 1980年代的内地武侠小说与革命文学在美学上存在承继关系。以内地作家冯育楠为例,其小说表现出革命文学的影响,特点是注重塑造理想型侠客形象,注重情节与革命历史的关联,注重特定价值观的传播。这种带有左翼色彩的武侠小说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民国武侠小说作家宫白羽的作品,并在1980年代内地武侠热中蔚成大观。从发生机制来看,1980年代的内地武侠小说产生于渐趋多元化的市场环境,面对大众读者的娱乐需求,冯育楠试图将教育性与娱乐性相结合,追求“寓教于乐”的效果。大众读者的登场为作家的“文学突围”保驾护航,但他并未走向媚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育楠 宫白羽 武侠小说 革命文学 左翼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对金庸、梁羽生小说中武功评价标准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骏勃 《嘉兴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港台新武侠小说代表作家金庸、梁羽生的创作为研究对象,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对二者武侠小说的影响。金庸和梁羽生改变了以往武侠小说武功评价只由技击之术所决定的特点,而引入了道德、境界等因素作为评价武功高低的标准。这种评价体系的... 以港台新武侠小说代表作家金庸、梁羽生的创作为研究对象,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对二者武侠小说的影响。金庸和梁羽生改变了以往武侠小说武功评价只由技击之术所决定的特点,而引入了道德、境界等因素作为评价武功高低的标准。这种评价体系的转换是新派武侠小说之所以成其为新的一个重要原因。相比之下,金庸更多借用了传统的三教哲学的思考,而梁羽生则深受传统词论的浸染,二者背后均体现出传统文化对于新派武侠小说的深刻影响。这个文化内核是新派武侠小说独具魅力、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也是新时代文艺创作中应当合理去取、继承发扬的重要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武侠小说 武功评价 金庸 梁羽生
下载PDF
论网络武侠小说的翻译新模式 被引量:2
9
作者 任慧君 王靖璇 师俊华 《商洛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7-60,共4页
如今中国网络武侠小说越来越受英语国家读者的欢迎,但其相关翻译研究却仍集中在微观层面,缺少宏观理论和模式指导,国内网络武侠小说的接受问题、网络小说翻译质量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也没有行之有效的翻译模式和反馈模式可供借鉴。这些... 如今中国网络武侠小说越来越受英语国家读者的欢迎,但其相关翻译研究却仍集中在微观层面,缺少宏观理论和模式指导,国内网络武侠小说的接受问题、网络小说翻译质量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也没有行之有效的翻译模式和反馈模式可供借鉴。这些问题可采用翻译组合译模式和多向反馈模式得以解决,以提升网络小说的翻译质量,促进网络武侠小说的对外传播,实现更好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网络文学 翻译 组合译 多向反馈
下载PDF
武侠小说的叙事与历史形态之变迁——以普洛普叙事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冷 张敏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8-26,共9页
武侠小说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是包含于中国主流文化发展的框架下的。它继承了深厚的文化传统,但其发展又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新的内涵。作为一种类型文学,武侠小说极有利于借鉴欧洲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尤其是普洛普的叙事学去阐释其内... 武侠小说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是包含于中国主流文化发展的框架下的。它继承了深厚的文化传统,但其发展又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新的内涵。作为一种类型文学,武侠小说极有利于借鉴欧洲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尤其是普洛普的叙事学去阐释其内在的基本叙事语法。同时,武侠小说历时发展中的不断推移、演进又导致了叙事策略与整体结构的相应变动。而它运转的驱动力则是时代因素的变化与侠文化本身的演变。所以,语法、形态、历史、文化的解读应成为武侠小说阐释的基本手段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方能寻找到"武侠"作为一种叙事类型所具有的普遍而特殊的规律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叙事学 基本语法 历史形态
下载PDF
“金庸学”卮言:一种与“红学”的对视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昊苏 《文学与文化》 2019年第2期59-66,共8页
通过参照“红学何以成学”的相关理论反思,一般意义上的“金庸研究”可以上升为具有普适性、整体性的“金庸学”。就历史标准来看,金庸小说及金庸研究的特性使“金庸学”可以成为约定俗成的褒扬之词。就学理标准来看,金庸小说研究中业... 通过参照“红学何以成学”的相关理论反思,一般意义上的“金庸研究”可以上升为具有普适性、整体性的“金庸学”。就历史标准来看,金庸小说及金庸研究的特性使“金庸学”可以成为约定俗成的褒扬之词。就学理标准来看,金庸小说研究中业已产生、及将会展示的特殊性,使之在小说研究中具有“集大成”的特质。参考“红学何以成学”的进程,学理上的“金庸学”甚可期待。金庸小说可以称之为当代文学的典范之作,足以载入文学史。至于“经典”问题,相关讨论在基本定义上还有不少待厘清之处,故可开掘之处尚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学 红学 武侠小说 经典
下载PDF
金庸小说的法文翻译与研究——法译金庸作品的文学定位与文化翻译再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鸽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22-32,1,共12页
金庸小说在法国的翻译与研究尚处于发展初期。从2004年至今,共有四部金庸小说被译为法文出版,由于译者工作模式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各译本呈现出不同的翻译策略与特点。在金庸小说的法文学术研究方面,以汉学家左飞(Nicolas Zufferey)最具... 金庸小说在法国的翻译与研究尚处于发展初期。从2004年至今,共有四部金庸小说被译为法文出版,由于译者工作模式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各译本呈现出不同的翻译策略与特点。在金庸小说的法文学术研究方面,以汉学家左飞(Nicolas Zufferey)最具影响力。金庸小说在法国译介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其“通俗小说”陈旧的文学定位,既不符合法国阅读市场的实际,也局限了金庸作品的文化翻译与阐释深度,其未来发展应考虑定位于“文学经典”,由文学、文化研究者引领“自上而下”的译介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法文翻译 Nicolas Zufferey 法文研究
下载PDF
民国武侠小说的"师傅求贤徒"母题
13
作者 王立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6,189,共5页
平江不肖生武侠小说表现师傅求贤徒母题,可分为爱惜禀赋寻找好苗、谋取衣食并扬名、以传授武艺报恩等。收徒方式或比武或表演吸引对象仰慕,或作为某种交换条件,或强行掠走等。师傅收徒常有偏好。明清小说已开不肖生之先河。母题生成,是... 平江不肖生武侠小说表现师傅求贤徒母题,可分为爱惜禀赋寻找好苗、谋取衣食并扬名、以传授武艺报恩等。收徒方式或比武或表演吸引对象仰慕,或作为某种交换条件,或强行掠走等。师傅收徒常有偏好。明清小说已开不肖生之先河。母题生成,是传统"私学"文化价值观的遗存,也昭示出农耕社会、武林传统规约、沟通有限等不利于师徒遇合,及由此带来的困境和苦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江不肖生 武林习俗 武侠小说 民俗文化 主题学
原文传递
国家政策、学术出版与市场策略——1980年代武侠小说的出版状况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凌 《文化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63-72,共10页
1980年代,对新旧武侠小说的出版管理始终是政策制定和执行者的关注重点之一。在旧武侠方面,管理者与出版方的博弈与协商,最终导向了“学术出版”这一“中间地带”,它一方面使国家能更为便利地进行调控与管理;另一方面也为出版者的市场... 1980年代,对新旧武侠小说的出版管理始终是政策制定和执行者的关注重点之一。在旧武侠方面,管理者与出版方的博弈与协商,最终导向了“学术出版”这一“中间地带”,它一方面使国家能更为便利地进行调控与管理;另一方面也为出版者的市场活动打开了转圜空间。而对港台新武侠而言,这一“中间地带”完全无法适用,其结果是管理者密集而直接的政策干预。同时,出版者则试图通过对出版政策乃至国家导向的重新阐释,来为自己的市场行为寻找合法性依据。两者之间的拉锯,显示了出版管理者在转型时期自我定位上的两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政策 武侠小说 图书市场 学术出版
下载PDF
白羽新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元卿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8-55,共8页
白羽的武侠小说写作历程是由不自信走向自信,由应付走向自觉,最终写出了自家的特色,被后世研究者称为“社会反讽派武侠小说”。小说形式虽旧,但白羽的思想、文学技术都是清新健全的,而且随着创作走向自觉,他的思想和技巧逐渐贯彻到人物... 白羽的武侠小说写作历程是由不自信走向自信,由应付走向自觉,最终写出了自家的特色,被后世研究者称为“社会反讽派武侠小说”。小说形式虽旧,但白羽的思想、文学技术都是清新健全的,而且随着创作走向自觉,他的思想和技巧逐渐贯彻到人物和故事的构造之中,同时他的主体意识在表现人性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因此他写武侠不为“打斗”所囿,能写出人性之复杂、社会之险恶、理想之可笑与人生之无常,这无疑提升了武侠小说的意涵,而具有了现代小说的品质。白羽的武侠小说之所以呈现出这种面貌,除了他掌握人物视点、“副局部扩大”、反讽等现代小说技法之外,更在于他在创作走向自觉后逐渐有了重构武侠小说的冲动。这种重构就是要在武侠故事中强化主体意识和浸润生命体验,用白羽的话说,就是“写文章,必须拿出良心热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 武侠小说 主体意识 生命体验 通俗文学
下载PDF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岸峰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4期42-48,共7页
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给“侠”赋予了崭新的定义,他以萧峰、洪七公、郭靖、杨过、张三丰、张无忌等作为“侠之大者”的崇高典范,同时又结合传统,建构了具有“魏晋风度”的侠之谱系,此为光风霁月之侠的精神,将侠的精神境界推至极致后,金庸... 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给“侠”赋予了崭新的定义,他以萧峰、洪七公、郭靖、杨过、张三丰、张无忌等作为“侠之大者”的崇高典范,同时又结合传统,建构了具有“魏晋风度”的侠之谱系,此为光风霁月之侠的精神,将侠的精神境界推至极致后,金庸又在“仗义每多屠狗辈”的观念上深入挖掘,以《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作为小癞子的模式,朝向无武而有侠方面进行书写,从而丰富了侠的层次,亦令侠从崇高层面走向现实层面,做出精彩的呈现。简而言之,金庸笔下的侠,风姿迥异,各有不一般的曲折而动人的历程,不止丰富并突破了武侠小说中“侠”的形象,更拓宽了中国人对“侠”的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侠义 侠之大者 魏晋风度
下载PDF
张兵先生学术访谈录
17
作者 聂付生 《云梦学刊》 2005年第5期12-16,共5页
张兵先生是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学者。他勤奋、刻苦,著作等身,在学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他涉足的研究领域很宽,话本、小说与文化和武侠小说是其心力倾注的三个方面。他第一次提出的“准话本”概念和小说是一种文化的界定曾在学界引起了... 张兵先生是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学者。他勤奋、刻苦,著作等身,在学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他涉足的研究领域很宽,话本、小说与文化和武侠小说是其心力倾注的三个方面。他第一次提出的“准话本”概念和小说是一种文化的界定曾在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兵访谈录 话本与准话本 小说与文化 武侠小说
下载PDF
随英雄侠客浪迹江湖——从武侠小说进语文课本看金庸小说的独特魅力
18
作者 崔正升 《语文学刊》 202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金庸武侠小说拥有众多的读者,并力排众议进入语文教材,足以说明其魅力独特。金庸小说的魅力不仅在于武侠题材本身,更在于小说所独具的艺术品格和美学个性。具体表现为:充分体现出儒释道的思想潮流和鲜明的融合互补趋势,对传统意义上的... 金庸武侠小说拥有众多的读者,并力排众议进入语文教材,足以说明其魅力独特。金庸小说的魅力不仅在于武侠题材本身,更在于小说所独具的艺术品格和美学个性。具体表现为:充分体现出儒释道的思想潮流和鲜明的融合互补趋势,对传统意义上的侠义精神进行了"超越";叙事情节波澜迭起、变幻莫测、离奇曲折,具有似是而非、出其不意的美学效果;展示了一个虚幻奇异、令人眼花缭乱的武功世界,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审美性,隐喻人的本质力量的延伸;提升了武侠小说的美学层次,将武侠小说这种通俗文学带进了文学殿堂,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语文课本 金庸小说 独特魅力
下载PDF
雅俗融合的典范:金庸、二月河比较论
19
作者 孙勇进 《文学与文化》 2019年第2期47-58,共12页
金庸、二月河的武侠小说与历史小说创作,已分别构成20世纪华文创作的两个有意味的文学景观。因武侠小说和通俗历史小说题材领域的相近,又使二人作品的具体创作与传播,体现出某些共性,同时,亦因文类制约,以及二人各自的创作偏好及传播时... 金庸、二月河的武侠小说与历史小说创作,已分别构成20世纪华文创作的两个有意味的文学景观。因武侠小说和通俗历史小说题材领域的相近,又使二人作品的具体创作与传播,体现出某些共性,同时,亦因文类制约,以及二人各自的创作偏好及传播时代环境不同,二人作品创作与传播,亦有明显差异。二人作品创作与传播的成功,就大小文化传统交融的趋势来看,具有典范意义,也给当今文化建设如何激活历史资源,留下了丰富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二月河 武侠小说 历史小说 传播
下载PDF
金庸武侠小说中“女魔头”群象分类及其命运塑成
20
作者 孙伟民 《凯里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有一直受到主流意识忽视的"女魔头"群象。"女魔头"的行为心理特征,大致可分为"邪""妖""恶""魔"四类。对四类"女魔头"形象的个性与共性,个人...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有一直受到主流意识忽视的"女魔头"群象。"女魔头"的行为心理特征,大致可分为"邪""妖""恶""魔"四类。对四类"女魔头"形象的个性与共性,个人因素、他人因素及社会因素进行解析,以揭示其性格和命运的塑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魔头” 金庸 武侠小说 群象 命运塑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