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按摩科“隆庆之变”的历史教训及反思 被引量:22
1
作者 赵毅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26-28,共3页
"隆庆之变"指明代隆庆五年(1571)按摩科被政府取消。探讨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认为推拿学科的发展应以史为鉴,努力解决科学化、理论化和规范化的问题。
关键词 按摩科 隆庆之变 推拿发展史 手法医学
下载PDF
关节松动术理论探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代朴丁 李天洧 +7 位作者 李秋鹏 杨帆 陈哲 王孝义 曾启明 朱国苗 张驰 革康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7期22-25,38,共5页
通过梳理探析关节的运动类型、附属运动与生理运动的关系、微小错位理论、关节松动术检查评估及治疗体位选择、关节松动手法操作分级及其特点与应用选择、关节的凸凹原则与治疗平面、适应症的选择,总结关节松动术的理论体系要点以及其... 通过梳理探析关节的运动类型、附属运动与生理运动的关系、微小错位理论、关节松动术检查评估及治疗体位选择、关节松动手法操作分级及其特点与应用选择、关节的凸凹原则与治疗平面、适应症的选择,总结关节松动术的理论体系要点以及其临床意义;关节松动术完备的理论体系,有利于促进手法医学的规范化、客观化,促进手法治疗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实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松动术 手法医学 关节调整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中医脊柱手法与西医手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谦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2-13,19,共3页
东西方在脊柱手法方面都有很多研究 ,近年来研究进展迅速 ,取得了一些进步 ,为临床治疗因脊柱原因引起的痛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在西方手法医学的基础上 ,认真研究短杠杆微调手法 ,对颈椎、腰椎手法进行改进 ,通过临床实践 。
关键词 中医 脊柱手法 西医手法 对比研究 中医推拿
下载PDF
意合形合的转换与手法医学的英译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琳 梁舒佩 +2 位作者 岑思园 蒋基昌 文娟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4期217-220,共4页
通过研究英汉语言的差异及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语言特点,运用实例探讨手法医学英译的3个策略,即重组译文语序、使用被动语态和增加连接词,以实现意合到形合的转换,使译文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从而提高译文的准确性与读者的接受度,... 通过研究英汉语言的差异及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语言特点,运用实例探讨手法医学英译的3个策略,即重组译文语序、使用被动语态和增加连接词,以实现意合到形合的转换,使译文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从而提高译文的准确性与读者的接受度,以期促进手法医学英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合 形合 英译 手法医学 中医
下载PDF
手法医学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近况 被引量:2
5
作者 彭正成 雷龙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4-6,共3页
颈源性头痛是由于颈椎病损所导致的以慢性头痛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中医手法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近年来中医手法医学在颈源性头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近况进行了回顾,以期更好地指导... 颈源性头痛是由于颈椎病损所导致的以慢性头痛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中医手法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近年来中医手法医学在颈源性头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近况进行了回顾,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医手法对颈源性头痛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颈源性头痛 手法医学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手法医学英译的探讨
6
作者 李琳 文娟 +2 位作者 梁舒佩 岑思园 蒋基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3期13-16,共4页
本文通过对手法医学的发展、英译现状、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提出通过构建手法医学语料库统一手法医学英译标准的思路,以期为手法医学英译研究和书籍翻译等提供平台,从而更好地进行中医药对外传播。
关键词 手法医学 英译 语料库
下载PDF
自动包药机的使用与管理 被引量:9
7
作者 舒幼娜 吴军 《药品评价》 CAS 2012年第14期20-22,共3页
本文通过介绍自动包药机的使用与管理,分析了包药机包药的优缺点,提出相应的工作要点,以扬长避短,使自动包药机真正成为提升药学服务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自动包药机 手工摆药 剥药 管理 使用经验
下载PDF
浅谈手法医学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谦 董茜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2-44,共3页
手法医学在西方兴起于50年代,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中国手法医学也逐渐被人们关注。本文通过论述首先对中国手法医学进行界定,进而讨论中西方手法医学在临床上的运用和治疗规范。
关键词 手法医学 治疗规范 中西方 中国
下载PDF
儿科超说明书用药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惠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8期142-143,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儿科超说明书用药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儿科所开具的处方2 027张门诊以及住院处方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超说明书用药影响因素以及超说明书用药的药物种类。结果给药剂量、给药频率、给药途径、适应证... 目的分析研究儿科超说明书用药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儿科所开具的处方2 027张门诊以及住院处方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超说明书用药影响因素以及超说明书用药的药物种类。结果给药剂量、给药频率、给药途径、适应证以及超年龄用药是主要影响因素。2 027张处方中共有5 876条用药记录,其中超说明书用药记录有621条。抗变态反应药是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最高的药物种类。结论儿科用药具有较高风险,本院儿科仍然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用药剂量、用药频率以及超年龄用药是超说明书用药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临床临床用药时应注意上述因素,并尽可能降低儿科超说明书用药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超说明书用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外科正宗·脱疽》探讨不同分期糖尿病足外治法的辨证用药特点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杜玉青 刘亚莉 +3 位作者 李友山 刘凤桐 黄天一 庞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69-2974,共6页
目的基于《外科正宗·脱疽》辨证,用药特点,分析探讨不同时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外治方法。方法重点研读了《外科正宗》关于中医外治脱疽的辨证论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方法和实验研究,总结一套中西医结合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的... 目的基于《外科正宗·脱疽》辨证,用药特点,分析探讨不同时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外治方法。方法重点研读了《外科正宗》关于中医外治脱疽的辨证论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方法和实验研究,总结一套中西医结合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思路。结果陈氏将糖尿病足溃疡主要分为初期、溃烂期、恢复期三期。初期"托毒外出",溃烂期"在肉则割,在指则切",恢复期"去腐生肌",结合现代清创术、外用重组碱性生长因子、封闭式负压引流(VAC)、植皮术等,同一时期根据创面生长状态可交叉应用。结论根据糖尿病足溃疡不同时期的创面状态,把握恰当的治疗时机,缩短溃疡的修复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为糖尿病足溃疡提供一种可行性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正宗》 不同时机 糖尿病足 外治法
下载PDF
《外科正宗》与《外科证治全生集》“疽”证论治刍议 被引量:12
11
作者 穆超超 赵志恒 胡雯雯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6期749-752,共4页
《外科正宗》和《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中医外科两大奠基之作,两书对"疽"证的病位、病性认识相同,但对其病因、治法理解不同,因此遣方用药各异。前者认为其病因为"五脏毒攻于内",首当艾火灸之,伺阴转阳后施祛邪之法,... 《外科正宗》和《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中医外科两大奠基之作,两书对"疽"证的病位、病性认识相同,但对其病因、治法理解不同,因此遣方用药各异。前者认为其病因为"五脏毒攻于内",首当艾火灸之,伺阴转阳后施祛邪之法,方用回阳三建汤;后者认为其病因为"寒痰凝滞",治之以温散通腠之法并贯穿始终,方用阳和汤等。文章从理、法、方等方面对两书论治"疽"证的不同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正宗》 《外科证治全生集》 阴疽 回阳三建汤 阳和汤
下载PDF
浅探《外科正宗》对肛痈的认识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明欣 邓洋洋 石岩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904-3905,共2页
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一书在总结前人成就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肛肠疾病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肛肠病的早期治疗能使外疡内消,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患者的痛苦。该书对肛肠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 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一书在总结前人成就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肛肠疾病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肛肠病的早期治疗能使外疡内消,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患者的痛苦。该书对肛肠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和内外治法方面做出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反映出了明代以前中医对肛肠疾病的治疗水平。文章就《外科正宗》有关肛痈的理论及治疗进行初步探讨,希望陈实功的外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有益于现在临床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正宗 肛痈 治疗 病因 病机 辨证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志恒 穆超超 张赫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2-834,859,共4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中药物的使用规律,探讨陈实功治疗肿疡的用药特点及其治疗肿疡病的学术思想。方法:基于Excel统计《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使用的所有药物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中药物的使用规律,探讨陈实功治疗肿疡的用药特点及其治疗肿疡病的学术思想。方法:基于Excel统计《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使用的所有药物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继以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肿疡主治方共32首,方中药物共计126味,其出现频次在3次以上的有28味,如甘草、当归、白芷、黄芪、川芎、白芍、人参、乳香、陈皮、金银花、大黄、皂角刺、茯苓、姜、没药、羌活、穿山甲、雄黄、连翘、天花粉、轻粉、白术、木香、朱砂、独活、黄芩、防风、赤芍,且肿疡方中常用药对功用多以补益中州、建护脾土为主。结论:体现了陈实功"治疮全赖脾土"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外科正宗》 肿疡 甘草 当归
下载PDF
《外科正宗》论治脱疽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俊林 王小平 董丽琴 《河南中医》 2021年第10期1516-1519,共4页
陈实功《外科正宗》对脱疽病因病机、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病情顺逆及临床治疗经过的记载详实。内治强调“治疮全赖脾土”,病久正虚及术后恢复均不忘健运中焦、固本培元。重视天人相应理念,强调不同服药时机对药效发挥、疾病转归及愈后... 陈实功《外科正宗》对脱疽病因病机、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病情顺逆及临床治疗经过的记载详实。内治强调“治疮全赖脾土”,病久正虚及术后恢复均不忘健运中焦、固本培元。重视天人相应理念,强调不同服药时机对药效发挥、疾病转归及愈后的影响。外治方面,重视灸法,根据病情的缓急、正邪的进退、内外因的不同施治,同时根据情况采用针法、结扎法、贴敷法、箍围法、外洗法、掺药法、切割法等疗法,及时把握治疗时机。依据病情,分期论治,初期,以攻邪为主,但不使用峻下攻利之品,而以解毒化脓,发泄毒邪为主,给邪以出路,待毒邪消失大半,再采用箍围药物,使肿势不散,避免毒气内攻入里,后托毒排脓,益气护里;中期,邪正消长,若正气尚耐攻伐,当先行切割法,后益气护里;若病情日久,正气不耐攻伐,当先培护中焦,后行切割法,但多愈后不佳;晚期真阳衰微,脏坏肉腐,只能百苦而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正宗》 脱疽 陈实功 “治疮全赖脾土” 分期论治
下载PDF
《外科正宗》阴阳辨证法在拔罐疗法中的应用
15
作者 万健民 赵中玮 苗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118-122,共5页
拔罐疗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目前临床尚缺辨证论治这一临床思维模式。鉴于拔罐后罐斑表现与外科疾病同样具有“外症”这一特点,同时可根据形色特征判定其病证属性,因此可将《外科正宗》中阴阳辨证学术思想引入拔罐疗法。根据罐斑的... 拔罐疗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目前临床尚缺辨证论治这一临床思维模式。鉴于拔罐后罐斑表现与外科疾病同样具有“外症”这一特点,同时可根据形色特征判定其病证属性,因此可将《外科正宗》中阴阳辨证学术思想引入拔罐疗法。根据罐斑的颜色、形态特征,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的性质,用于指导不同罐法的临床应用。罐斑的颜色有助于确定疾病的寒热属性,罐斑红紫、红黑多为热证,青白、青紫多为寒证;热证可用留罐法、刺络拔罐法清热解毒,寒证可用留罐法、闪罐法温阳散寒。罐斑的形态有助于确定疾病的虚实属性,罐斑肿势高突、消散较慢者气血充足、邪气较盛;罐斑肿势不显、消散较快者气血不足、邪气较轻。实证可用走罐泻法、刺络拔罐法祛除邪气,虚证可用走罐补法、闪罐法扶助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正宗》 辨证论治 阴阳辨证 拔罐 疗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分析《外科正宗》外治方剂用药规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玉青 李友山 +2 位作者 刘亚莉 刘凤桐 黄天一 《现代中医临床》 2019年第6期30-35,共6页
目的探索分析《外科正宗》外治方剂用药规律,为中医外治提供临床治疗思路。方法搜集《外科正宗》中记载的中医外治方剂,选取方剂中药物组成、药物剂量完整者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外治方剂单味外用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应用关联规则数... 目的探索分析《外科正宗》外治方剂用药规律,为中医外治提供临床治疗思路。方法搜集《外科正宗》中记载的中医外治方剂,选取方剂中药物组成、药物剂量完整者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外治方剂单味外用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应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提取核心药物组合,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获得候选新处方。结果《外科正宗》外治方剂使用药物共254味,药物出现总频次为882次。使用频次多5次的中药,共54味,频次为547次,占总频次的62.0%,轻粉、白芷、雄黄、麝香、甘草是《外科正宗》外治方剂的主要药物。应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得到药物组合18组,其中关联系数较高的8组为:“独活—白芷”“轻粉—没药—乳香”“没药—乳香”“轻粉—乳香”“草乌一>白芷”“白芷—细辛”“血竭—轻粉”“没药—轻粉—乳香”。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得出3味药一组的核心药物组合28组。基于无监督嫡层次聚类,得到外治方剂候选新处方14首。结论通过数据挖据的初步探索,表明陈实功善用腐蚀药物外治疮疡,治疗方式灵活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正宗 外治方剂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古典医籍治疗婴儿湿疹外用药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燕婷 关晓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7期11-12,共2页
婴儿湿疹可追溯到隋代《诸病源候论》"乳癣"的描写,至清代已对婴儿湿疮的病因病机治疗以及禁忌有了的详细论述。"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爆,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搔痒不绝",多... 婴儿湿疹可追溯到隋代《诸病源候论》"乳癣"的描写,至清代已对婴儿湿疮的病因病机治疗以及禁忌有了的详细论述。"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爆,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搔痒不绝",多系怀孕时过食辛辣炙煿,遗热于儿。外治湿性用收敛之粉剂为主,干型用润肤之膏剂油剂为主。也需要精心护理:忌用水洗,如痂皮较厚,可先用麻油湿润,然后轻轻谐结痂;乳母忌食辛辣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湿疹 中医药 中医古籍 诸病源候论 外科正宗 证治准绳 幼幼新书
下载PDF
《外科正宗》辨治肠痈病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钰婷 郭修田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0期1513-1517,共5页
陈实功《外科正宗》认为,肠痈病机为湿热、瘀血流聚肠道,其根据患者腹痛、腹胀、溃脓等症状,将肠痈分为初期、成脓期、溃脓期、迁延期4期,分期进行辨证论治。初期腹痛轻微,因湿热瘀血壅遏于局部,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治“宜下之”,用大黄... 陈实功《外科正宗》认为,肠痈病机为湿热、瘀血流聚肠道,其根据患者腹痛、腹胀、溃脓等症状,将肠痈分为初期、成脓期、溃脓期、迁延期4期,分期进行辨证论治。初期腹痛轻微,因湿热瘀血壅遏于局部,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治“宜下之”,用大黄汤攻下瘀血,瘀血祛则正安,然大黄汤药力峻猛,对于体虚脉细者,以活血散瘀汤和利之。“腹中疼痛,胀满不食,便淋刺痛者”为脓肿渐成,陈实功主张以薏苡仁汤“和而导之”,另用熏蒸法、针刺法排脓。“已溃时时下脓,腹痛不止,饮食无味者,宜托而补之”,脓成破溃,正气耗损,此期邪实正虚,治以牡丹皮汤、排脓散、七贤散等。肠痈积袭日久,正虚邪恋,进展至迁延期,在当时被视为“不治证”,现代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干细胞疗法等治疗。针对前3个时期,陈实功先后采用消、托、补三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医外科内治法在肠痈病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痈 《外科正宗》 陈实功 分期辨治 消法 托法 补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