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汉族成年人前牙区牙槽宽度及根尖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姜若萍 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前牙根尖与周围骨皮质的位置关系,为正畸矫治设计、筛选根吸收高危人群和预防医源性并发症等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正常青年98人,男女各半,年龄范围17~25岁,平均年龄20.29岁。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并计算反映上下...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前牙根尖与周围骨皮质的位置关系,为正畸矫治设计、筛选根吸收高危人群和预防医源性并发症等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正常青年98人,男女各半,年龄范围17~25岁,平均年龄20.29岁。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并计算反映上下颌切牙根尖到周围骨皮质位置关系的12项指标及下颌平面角。建立上述测量指标的均值范围;相关分析研究下颌平面角对其影响。结果 (1)建立正常男女根尖位置及牙槽宽度的均值。(2)男性组中 SN/MP 与 UH、UH/UW 正相关,与 UP 负相关;女性组中 SN/MP 与 LW 负相关。结论 (1)正常汉族成年人上下颌前牙牙槽骨宽度及根尖相对皮质骨位置比较稳定。(2)下颌平面角对根尖位置及牙槽宽度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牙合] 根尖位置 牙槽宽度 下颌平面角
原文传递
错颌畸形中前牙覆颌与下颌角、下颌平面角及腭平面倾斜度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黄泽红 林杭 +1 位作者 戴纬婷 陈晔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10期63-66,共4页
目的 探讨错颌畸形中前牙覆颌与下颌角、下颌平面角及腭平面倾斜度相关性,为临床口腔美学修复、效果与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口腔科诊治的63例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到院体检的50名牙周健康志... 目的 探讨错颌畸形中前牙覆颌与下颌角、下颌平面角及腭平面倾斜度相关性,为临床口腔美学修复、效果与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口腔科诊治的63例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到院体检的50名牙周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接受头颅侧位片检查,对比分析前牙覆颌、下颌角、下颌平面角(SN-MP)、腭平面倾斜度(PP-FH)的差异,并通过Pearson分析相关性。结果 通过测定,研究组的前牙覆颌、下颌角、SN-MP、FH-MP、PP-FH分别是(3.22±0.21)mm、(117.34±2.23)°、(34.30±2.44)°、(26.40±2.52)°、(11.76±0.20)°,对照组分别为(2.49±0.21)mm、(120.01±1.04)°、(39.42±2.17)°、(36.11±1.31)°、(3.20±0.13)°,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前牙覆颌与下颌角、SN-MP、FH-MP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33、-0.403、-0.512,P <0.05),与PP-FH不具相关性(r为0.063,P> 0.05)。结论 错颌畸形患者的前牙覆颌随着下颌角变大而减小,随着下颌平面角增大而减小,但与腭平面倾斜度不相关,有助于临床口腔正畸治疗方案制定和美学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颌畸形 前牙覆 下颌角 下颌平面角 腭平面倾斜度
下载PDF
不同正颌外科方案对骨性Ⅲ类伴前牙开垂直向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显文 艾伟健 +2 位作者 周会喜 李运峰 刘曙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4-48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正颌外科手术方案对骨性Ⅲ类错伴前牙开术后垂直向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入院接受手术的骨性Ⅲ类错伴前牙开畸形患者122例,分别采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BSSRO)(50例)、下颌升支垂直骨劈开(IVRO)(30例)、BSSRO+Le... 目的比较不同正颌外科手术方案对骨性Ⅲ类错伴前牙开术后垂直向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入院接受手术的骨性Ⅲ类错伴前牙开畸形患者122例,分别采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BSSRO)(50例)、下颌升支垂直骨劈开(IVRO)(30例)、BSSRO+Le FortⅠ(22例)、IVRO+Le FortⅠ(20例)作为手术方案,并且除IVRO方案外其他所有方案病例均接受钛板颌骨内坚固内固定术。术后正畸完成时及完成后6、24个月时随访接受临床检查与头影测量分析评估垂直向复发情况,观察指标包括覆、下颌平面角、颌间夹角。结果 1)BSSRO+Le FortⅠ与IVRO+ Le FortⅠ组覆显著减小的比率在6、24个月都少于BSSRO与IVRO组。2)BSSRO+Le FortⅠ组与IVRO+ Le FortⅠ组下颌平面角显著增加的比率在6、24个月都少于BSSRO与IVRO组。3)6个月时BSSRO+Le FortⅠ组与IVRO+Le FortⅠ组颌间夹角显著增加的比率少于BSSRO组与IVRO组,而24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颌外科(BSSRO+ Le FortⅠ与IVRO+Le FortⅠ)均比单颌外科(BSSRO与IVRO)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垂直向复发的数量和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袷 正颌外科 开[牙合] 覆[牙合] 下颌平面角 颌间夹角
下载PDF
上下颌骨矢状向及垂直向差异与下唇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张吉琴 弓国梁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2期1813-1815,共3页
目的研究上下颌骨矢状向差异指标(ANB角和Wits值)及垂直向指标(高角、均角、低角)与面部软组织下唇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杭州牙博艺口腔门诊部就诊的患者120例,按照其下颌平面角的不同分为高角、均角、低角三组... 目的研究上下颌骨矢状向差异指标(ANB角和Wits值)及垂直向指标(高角、均角、低角)与面部软组织下唇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杭州牙博艺口腔门诊部就诊的患者120例,按照其下颌平面角的不同分为高角、均角、低角三组,在这三组中分别测量上下颌骨矢状向差异指标(ANB值与Wits值)与下唇厚度(基底部厚度D1、唇红部厚度D2),采用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法,分析两者是否存在一定相关性。结果在上下颌骨矢状向差异的指标中,Wits值与ANB角对D1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D2存在相关性(P<0.05),且Wits值比ANB角相对更为敏感(P<0.05)。在上下颌骨垂直向差异的指标中,低角组Wits值、ANB角与D2有相关性(P<0.05)。均角组和高角组下唇厚度与Wits值、ANB角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各组间下唇厚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下唇厚度的差异不明显。在低角组中,下唇厚度与上下颌骨矢状向指标的差值有正相关性。Wits值比ANB角在下唇厚度相关性的测量中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唇 软组织侧貌 Wits值 下颌平面角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前牙区牙槽骨宽度及根尖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田海英 施生根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第5期280-28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切牙根尖与周围皮质骨的位置关系,对比其差异性,为临床诊疗、风险评估以及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共60例,年龄7-11岁,按照不同的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切牙根尖与周围皮质骨的位置关系,对比其差异性,为临床诊疗、风险评估以及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共60例,年龄7-11岁,按照不同的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每组20例。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并计算反映上下颌切牙根尖到周围骨皮质位置关系的12项指标。对三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中LA低角组>高角组(P<0.05),LW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P<0.01),UH、LH高角组>低角组(P<0.05),LH/LW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P<0.001),UH/UW高角组>低角组(P<0.01)。三组患者中,切牙区根尖处唇侧牙槽骨厚度均明显比舌侧牙槽骨薄(P<0.001)。Go Gn-SN与UH、LH、UH/UW、LH/LW正相关,与LA、LW负相关。结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前牙区牙槽骨宽度及根尖位置与垂直骨面型有关。高角组下切牙根尖部唇舌侧以及唇侧的牙槽骨厚度较薄,而低角组相应处的牙槽骨较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安氏Ⅲ类 垂直骨面型 牙槽宽度 根尖位置
下载PDF
三种测量方法对下颌平面角判断影响的探究
6
作者 卢云 刘世杰 +2 位作者 李佳伦 孔润泽 王林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2年第4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究3种不同定义的下颌平面MP(G)(额顶点Gn与下颌角点Go连线)、MP(T)(下颌下缘最低部的切线)、MP(Me)(过额下点Me与下颌角下缘切线)对下颌平面角测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正畸科初诊患者400例,测量分析头侧位片... 目的探究3种不同定义的下颌平面MP(G)(额顶点Gn与下颌角点Go连线)、MP(T)(下颌下缘最低部的切线)、MP(Me)(过额下点Me与下颌角下缘切线)对下颌平面角测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正畸科初诊患者400例,测量分析头侧位片并进行高、低角筛选,分析影响下颌平面角测量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在MP-SN组和MP-FH组中,MP(T)所成下颌平面角与MP(G)、MP(Me)所成下颌平面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G)-SN:37.00°±6.25°,MP(T)-SN:39.44°±7.08°,MP(Me)-SN:37.04°±7.12°;MP(G)-SN vs MP(T)-SN:P<0.001,MP(T)-SN vs MP(Me)-SN:P<0.001;MP(G)-FH:28.21°±5.58°,MP(T)-FH:30.65°±6.35°,MP(Me)-FH:28.25°±6.40°,MP(G)-FH vs MP(T)-FH:P<0.001,MP(T)-FH vs MP(Me)-FH:P<0.001].而MP(G)与MP(Me)所成下颌平面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G)-SN vs MP(Me)-SN:P=0.653;MP(G)-FH vs MP(Me)-FH:P=0.620];MP(G)、MP(T)、MP(Me)平面在MP-SN、MP-FH两组组内及组间筛出高角、低角病例数不一致;③高角组中,MP(G)-FH与额部形态无明显相关性(额厚度/高度:r=-0.090,P=0.381;额角:r=-0.135,P=0.189);低角组中,MP(Me)-FH与额部形态无明显相关性(额厚度:r=-0.258,P=0.194;额角:r=-0.229,P=0.109;额前点高度/额高度:r=-0.318,P=0.100)。结论医师在诊断分析中应注意MP(T)、MP(G)、MP(Me)所构成的下颌平面角存在差异,同组中MP(T)所构成的下颌平面角最大,MP(G)与MP(Me)所构成下颌平面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可将MP(G)-FH、MP(Me)-FH分别作为筛选高角、低角病例时测量下颌平面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平面 下颌平面角 垂直向 高角 低角
原文传递
骨性Ⅲ类错牙萌出高度与下颌平面角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蒙柯帆 贾莹 +2 位作者 杨桦 刘娟 张军梅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64-467,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骨性Ⅲ类错牙合上下牙的萌出高度,探讨牙萌出高度对下颌平面角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锥形束CT(CBCT)的DICOM数据,利用invivo5.1软件测量下颌平面角(MP-FH角)及上颌各牙的牙冠到腭平面和下颌各... 目的:通过测量骨性Ⅲ类错牙合上下牙的萌出高度,探讨牙萌出高度对下颌平面角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锥形束CT(CBCT)的DICOM数据,利用invivo5.1软件测量下颌平面角(MP-FH角)及上颌各牙的牙冠到腭平面和下颌各牙的牙冠到下颌平面的垂直距离;采用Pearson分析上下颌各牙萌出高度与MP-FH角的相关性。结果:骨性Ⅲ类错牙合左右侧同名牙萌出高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左右侧牙齿萌出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1恒磨牙,下颌第2恒磨牙到下颌平面的垂直高度与MP-FH角呈负相关(r=-0.394、-0.557,P<0.05);其余各牙到下颌平面的垂直高度与MP-FH角无相关性(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下颌平面角越大,下颌磨牙高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牙畸形 骨性Ⅲ类错[牙合] 萌出高度 下颌平面角 锥束形CT 三维影像
下载PDF
拔牙矫治对骨性Ⅰ类错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范春香 孙嵘 吴丽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92-595,共4页
目的:研究拔除第一前磨牙矫治骨性Ⅰ类错畸形,对牙、颌、面部结构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第一前磨牙和非拔牙矫治的错患者各25例,对2组病例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以SPSS16.0软件包对2组病例治... 目的:研究拔除第一前磨牙矫治骨性Ⅰ类错畸形,对牙、颌、面部结构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第一前磨牙和非拔牙矫治的错患者各25例,对2组病例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以SPSS16.0软件包对2组病例治疗前、后数据进行配对和非配对t检验,对比2组病例治疗前、后,牙、颌及面部结构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变化。结果:拔牙组和非拔牙组治疗后FH-MP、Yaxis、S-Go、S-Go/N-Me和ANS-Me/N-Me均无显著变化;N-Me治疗后2组均增高,拔牙组(3.4±0.55)与非拔牙组(1.72±1.22)变化量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2组下磨牙(L6-MP)治疗后伸长,拔牙组(1.30±0.84)与非拔牙组(0.43±0.45)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上磨牙及上前牙均伸长,但伸长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拔牙及非拔牙矫治后面部垂直高度均增加,且拔牙组高于非拔牙组,但正畸矫治不会引起下颌平面角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 第一前磨牙拔除 垂直高度 下颌平面角
下载PDF
前牙覆(牙合)与上下颌骨旋转及下颌角角度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高蕊 苍松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探讨错(牙合)畸形中前牙覆(牙合)与下颌角、下颌平面角及腭平面倾斜度的相关性,通过控制前牙覆(牙合)的改变为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策略依据.方法 选取176例不同错(牙合)畸形成人正畸患者治疗前的头颅侧位片,... 目的 探讨错(牙合)畸形中前牙覆(牙合)与下颌角、下颌平面角及腭平面倾斜度的相关性,通过控制前牙覆(牙合)的改变为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策略依据.方法 选取176例不同错(牙合)畸形成人正畸患者治疗前的头颅侧位片,对前牙覆(殆)与下颌角、下颌平面角及腭平面角的相关性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在不同错(殆)畸形中前牙覆(殆)与下颌角呈负相关(r=-0.398,P<0.01),前牙覆(牙合)与下颌平面角(SN-MP)呈负相关(r=-0.472,P<0.01),前牙覆(殆)与下颌平面角(FH MP)呈负相关(r=-0.418,P<0.01),前牙覆(殆)与腭平面角(PP-FH)无相关性(r=0.092,P>0.05).结论 前牙覆(殆)随着下颌角的角度增加而减小.另外,前牙覆(牙合)随着下颌平面增大而减小.而腭平面的旋转对覆(殆)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牙合) 下颌角 下颌平面角 腭平面角
原文传递
下颌平面角影响种植体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维斌 郑淑贤 杨适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通过在不同下颌平面角角度下对下颌第一磨牙种植体的力学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下颌平面角角度对种植体受力的影响规律,为临床种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集3种不同下颌平面角(低角、均角、高角)CT数据,建立种植复合体有限元模型,... 目的通过在不同下颌平面角角度下对下颌第一磨牙种植体的力学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下颌平面角角度对种植体受力的影响规律,为临床种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集3种不同下颌平面角(低角、均角、高角)CT数据,建立种植复合体有限元模型,设计正交实验方案,记录数据,分析处理,得出有限元分析结果。结果最优参数组合为:低角,4.8 mm,Ⅱ型骨。各个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种植体直径、下颌平面角角度、骨密度。结论下颌平面角角度对种植体的稳固有一定的影响,在同样咬合力的情况下,高角种植体所受应力最大,其次是均角,低角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平面角 种植体 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垂直支持矫治器对高角患者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远林 邹晖 +1 位作者 武玉海 李朝晖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545-548,共4页
目的:研究垂直支持矫治器(VHA)对高角患者牙、颌、面结构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角病例(MP-SN≥40°)40名,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其中治疗组20名使用VHA,对照组20名不使用VHA,对两组病... 目的:研究垂直支持矫治器(VHA)对高角患者牙、颌、面结构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角病例(MP-SN≥40°)40名,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其中治疗组20名使用VHA,对照组20名不使用VHA,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矫治方案治疗前后牙、颌、面垂直方向的变化。结果:治疗组MP-SN角、ANS-Me距、N-Me距、L6-MP距、U6-PP距和ANS-Me/N-Me(%)治疗前后的差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其他测量值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直支持矫治器在控制高角患者面部垂直向生长方面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垂直向控制 下颌平面角
原文传递
影响下颌平面角大小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瑾 周秀坤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271-275,共5页
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法,分别对正常及错患者下颌平面角大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一。结果表明下颌平面与面平面的关系位置及下颌对前颅底的突度在两组中都是与下颌平面角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正常组的下颌位直及形态,错组... 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法,分别对正常及错患者下颌平面角大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一。结果表明下颌平面与面平面的关系位置及下颌对前颅底的突度在两组中都是与下颌平面角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正常组的下颌位直及形态,错组下切牙及平面的倾斜度也与下颌平面角关系密切。同时认为多因素分析法较单因素分析法更能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平面角 相关因素 多因素分析 错HE
下载PDF
46名青少年原发性关节炎患者颞下颌关节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玉乾 薛冬 +2 位作者 吕秀梅 蓝仁刚 孙竹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期7-10,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包含各型青少年原发性关节炎(JIA)亚型的一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病发病情况、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对46名JIA患者进行临床风湿病学和正畸学评估。所有患者进行曲面断层和头颅侧位检查。研究颞下颌关节病的发病率与JIA亚型和疾病... 目的研究包含各型青少年原发性关节炎(JIA)亚型的一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病发病情况、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对46名JIA患者进行临床风湿病学和正畸学评估。所有患者进行曲面断层和头颅侧位检查。研究颞下颌关节病的发病率与JIA亚型和疾病特点的相关性;头颅侧位片的测量结果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65%的JIA患者具有至少一个颞下颌关节炎的症状,78.3%的患者显示出髁突的病损。髁突损伤的发病率与正畸学治疗以及JIA亚型、疾病的活动期、JIA的严重程度及病程没有相关性(P>0.05)。JIA患者的下颌平面角以及ANB角角度大,前面高,上下中切牙角及SNB角比较小。颅面部的改变与髁突病损直接相关(P<0.05)。结论 JIA患者的髁突损伤非常常见,髁突病损出现较早,轻微病损也能导致严重的颅面部形态的改变。通过本研究建议JIA患者应该进行早期和定期的正畸学及TMJ影像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原发性关节炎(JIA) 颞下颌关节(TMJ) 下颌平面角 髁突
下载PDF
两种方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前、后上气道变化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刘莉 周嫣 +1 位作者 张大灵 王源元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8期541-547,共7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与颌间Ⅲ类牵引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前后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5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利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微种植体组15例(A组):骨性Ⅲ类错[牙合]重度病例(垂直高角)...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与颌间Ⅲ类牵引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前后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5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利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微种植体组15例(A组):骨性Ⅲ类错[牙合]重度病例(垂直高角)选择配合微种植体支抗;颌间Ⅲ类牵引组20例(B组):骨性Ⅲ类错[牙合]轻、中度病例(垂直低角、均角)选择配合颌间Ⅲ类牵引,测量分析矫治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结果矫治后颅颌面测量指标的变化:A组蝶鞍中心鼻根点下牙槽座点构成的角(sellanasionsupramental angle,SNB角)减小(P<0.05),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构成的角(subspinalenasionsupramental angle,ANB角)增大(P<0.05);B组SNB角减小(P<0.05),蝶鞍中心鼻根点上牙槽座点构成的角(sellanasionsubspinale angle,SNA角)、ANB角、下颌平面角(anterior skull base planemandibular plane angle,SNMP角)增大(P<0.05)。矫治后上气道矢状径测量指标的变化:A组上气道矢状径舌咽段(TBTPPW)减小(P<0.05);B组上气道矢状径鼻咽第一段(PNSR)增大(P<0.05)。矫治后A组SNB减小、ANB增大的量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上气道TB-TPPW减小的量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对上气道矢状径舌咽段产生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矢状径 颌间Ⅲ类牵引 微种植体 骨性Ⅲ类错[牙合] 正畸矫治 头颅定位侧位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颌平面角
下载PDF
兰州地区成人正常牙弓后段长度的差异
15
作者 卢立志 曹宝成 +2 位作者 王丽 吴溪溪 唐荣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3期5969-5973,共5页
背景:牙弓后段长度不足与错畸形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目的:测量兰州地区成人个别正常牙弓后段长度。方法:在兰州地区甘肃籍在校大学生中选择 18-24 岁正常102 例(男 47 例,女 55 例),平均年龄(19.33±2.67)岁,拍摄头颅侧位... 背景:牙弓后段长度不足与错畸形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目的:测量兰州地区成人个别正常牙弓后段长度。方法:在兰州地区甘肃籍在校大学生中选择 18-24 岁正常102 例(男 47 例,女 55 例),平均年龄(19.33±2.67)岁,拍摄头颅侧位片,按照下颌平面角分为高角组(>32°)、低角组(<22°)、均角组(22°-32°)3 组。分别测量受试者上、下颌牙弓后段长度,并进行性别、组内、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上颌牙弓后段长度男性稍大于女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下颌牙弓后段长度男性稍大于女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组间比较发现,男性低角型下颌牙弓后段长度显著大于男性高角型下颌牙弓后段长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可以初步说明牙弓后段在发育过程中不受性别影响,不同垂直骨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口腔组织构建 兰州 成人 个别正常[牙合] 垂直骨面型 牙弓后段长度 下颌平面角 错[牙合] 畸形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Ⅲ类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联合形态的CBCT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岩 边慧慧 +1 位作者 郑颖 刘奕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917-919,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垂直骨面型的成人骨性安氏Ⅲ类患者下颌联合形态差异。方法成人Ⅲ类患者69例作为实验组,成人Ⅰ类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在CBCT上测量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以及下颌联合高度(LH)和下切牙根尖处牙槽骨厚度(LA、LP),比... 目的比较不同的垂直骨面型的成人骨性安氏Ⅲ类患者下颌联合形态差异。方法成人Ⅲ类患者69例作为实验组,成人Ⅰ类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在CBCT上测量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以及下颌联合高度(LH)和下切牙根尖处牙槽骨厚度(LA、LP),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Ⅲ类患者的下颌联合形态的差异。结果在骨性安氏Ⅲ错牙合中,下颌联合高度(LH)与下颌平面角呈正相关,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与下颌平面角呈负相关、与下切牙根尖处颊侧牙槽骨厚度呈正相关。结论高角型的骨性安氏Ⅲ患者下颌联合形态趋于菲薄狭长,下前牙代偿性舌倾随着长面型的趋势加重,同时伴随其颊侧牙槽骨厚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 下颌联合形态 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 CBCT
下载PDF
高位头帽-口外弓肌激动器治疗Ⅱ类高角儿童患者前、后的上气道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夏松 戴红卫 +3 位作者 张翼 王超 邱靓星 王华桥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高峰期Ⅱ类高角错畸形患者矫形治疗前、后上气道的变化。方法:收集并拍摄23例生长发育高峰期患者经高位头帽-口外弓肌激动器矫形治疗前(T1)、矫形治疗后(T2)的锥形束CT(CBCT),将T1和T2的CBCT数据导入Minics17.0软件中...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高峰期Ⅱ类高角错畸形患者矫形治疗前、后上气道的变化。方法:收集并拍摄23例生长发育高峰期患者经高位头帽-口外弓肌激动器矫形治疗前(T1)、矫形治疗后(T2)的锥形束CT(CBCT),将T1和T2的CBCT数据导入Minics17.0软件中进行测量。采用SPSS22.0软件包中的配对t检验对安氏Ⅱ类儿童患者矫形治疗前、后上气道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矫形治疗后,上气道总容积、腭咽容积、喉咽容积、舌咽容积,软腭尖平面、会厌尖平面上气道的横截面积和口咽段最小横截面积,软腭尖、会厌尖平面的矢状径、横径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气道形态在软腭尖平面趋于圆形(P<0.05),而在会厌顶平面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高位头帽-口外弓肌激动器矫形治疗使下颌骨发育不足的高角儿童患者上气道容积增大,通气量增加,呼吸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头帽-肌激动器 三维重建 上气道 下颌后缩 高下颌平面角
下载PDF
微种植支抗关闭正畸拔牙间隙对下颌垂直向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建军 施生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2期14-15,18,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微种植支抗关闭正畸拔牙间隙对下颌垂直向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解放军306医院患者20例,将应用微种植支抗的高角正畸拔牙患者进行5项与下颌垂直位置有关的指标测量,对治疗前后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分析应用微种植支抗关闭正畸拔牙间隙对下颌垂直向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解放军306医院患者20例,将应用微种植支抗的高角正畸拔牙患者进行5项与下颌垂直位置有关的指标测量,对治疗前后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中切牙(U1)治疗前后【(33.01±2.43)、(30.70±2.53)mm】垂直向位置变化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第一磨牙(U6)平均压低治疗前后『(23.93±1.99)、(22.78±2.02)mm]垂直向位置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下颌平面角及合平面角(GOGN—SN、FNA、Oc.cp—FH)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9〈0.05)。结论种植支抗辅助高角拔牙正畸治疗后,上颌中切牙及上颌第一磨牙呈现一定程度压低,下颌平面角及合平面角减小,下颌产生一定程度逆时针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 高角面型 正畸拔牙矫治
下载PDF
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联合高度差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牛磊 郑颖 刘奕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54-56,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垂直骨面型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下颌联合高度的差异。方法:在未做过正畸治疗的115例患者的头颅侧位片上测量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ncisor mandibular plane angle,IMPA)以及下颌联合高度(symphysis height,LH),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的垂直骨面型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下颌联合高度的差异。方法:在未做过正畸治疗的115例患者的头颅侧位片上测量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ncisor mandibular plane angle,IMPA)以及下颌联合高度(symphysis height,LH),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骨性安氏Ⅲ患者的下颌牙槽代偿和下颌联合高度的差异。结果:下颌联合高度和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安氏Ⅲ类患者中存在明显差异。在骨性安氏Ⅲ错中,下颌联合高度(LH)与下颌平面角呈正相关,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与下颌平面角呈负相关。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长面型的趋势导致下颌联合变长,下前牙代偿性舌倾随着长面型的趋势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骨面型 骨性安氏Ⅲ类 下颌联合 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
下载PDF
高下颌平面角和低下颌平面角女性患者牙齿移动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伟民 杨玉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观察用相同方法,在关闭拔牙间隙时,高角、低角患者牙齿移动的情况。方法:选择高角、低角女性患者各30名,组成两组:A组和B组(即高角组和低角组),采用相同方法关闭拔牙间隙,观察间隙关闭的速度,后牙前移的距离。结果:高角患者对力的... 目的:观察用相同方法,在关闭拔牙间隙时,高角、低角患者牙齿移动的情况。方法:选择高角、低角女性患者各30名,组成两组:A组和B组(即高角组和低角组),采用相同方法关闭拔牙间隙,观察间隙关闭的速度,后牙前移的距离。结果:高角患者对力的反应要快于低角患者,牙齿开始稳定移动后,无论高角、低角患者,牙齿移动情况是相似的,在一定距离内,两组患者支抗丢失都很小,当需关闭间隙过大时,就会出现支抗丢失情况。结论:牙齿移动速度可能与患者骨质情况有较大关系,选择支抗时要考虑患者面角、性别、年龄、种族和牙齿所需移动的距离。关闭拔牙间隙时,选择支抗除了要考虑面角的不同以外,牙齿所需移动距离也要考虑,当移动距离较大时,应选择较强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角 低角 女性患者 牙齿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