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强与弱:人与世界对抗的两极方式——论海明威与卡夫卡的文学选择 |
刘象愚
武跃速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2
|
《庄子·人间世》中孔子对颜回的教育 |
刘娟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3
|
论杜夫海纳的语言观 |
董惠芳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4
|
文学美育的可能:在人与世界的审美把握中形塑健全人格 |
叶继奋
|
《美育学刊》
|
2017 |
1
|
|
5
|
“我出生于罗马……”——曼德尔施塔姆早期创作中的罗马形象研究 |
杨晓笛
|
《俄罗斯文艺》
CSSCI
|
2021 |
0 |
|
6
|
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对哲学传统的超越意义 |
杨赫姣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9 |
0 |
|
7
|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视界: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深层规定 |
马毅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8
|
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兼论哲学的根本问题 |
王效民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9
|
人的国民性、世界历史性与教育 |
孙振东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0
|
唐人论孟诗诠论 |
钱志熙
|
《阅江学刊》
|
2012 |
4
|
|
11
|
例谈“知人论世”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
王小艳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19 |
3
|
|
12
|
论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对王安石散文的渗透 |
李小兰
李伟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13
|
历史上岭南诸神考源 |
白耀天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4
|
中国20世纪30年代小品文创作的“趣味”趋向 |
苏明
|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
2005 |
1
|
|
15
|
论李健吾文学批评观中的传统因素——“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体现 |
白晓萍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3 |
1
|
|
16
|
杭州飞来峰第68号龛造像的人间意蕴 |
司开国
|
《阅江学刊》
|
2009 |
1
|
|
17
|
经济学研究需要理论创新——基于唯思史观的思考 |
张跃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8
|
知人论世探老王——《老王》教学设计 |
于赛男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9
|
传统资源与言传身教——孟子“知人论世”读书法考释 |
杨海文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20
|
世界的始终与人性之日生日成——王船山“天地之始终今日是”的哲学蕴含 |
陈赟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