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方法经三向瓣膜式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1
1
作者 袁玲 李蓉梅 +3 位作者 李善萍 杨阳 徐伟 秦民益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探讨经三向瓣膜式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最佳方法。方法比较手动推注生理盐水柱法与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经三向瓣膜式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效果和护士评价。结果两种方法经三向瓣膜式PICC均能引导出腔内心电图,导管到位精确性差异... 目的探讨经三向瓣膜式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最佳方法。方法比较手动推注生理盐水柱法与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经三向瓣膜式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效果和护士评价。结果两种方法经三向瓣膜式PICC均能引导出腔内心电图,导管到位精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经三向瓣膜式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波型中断例数较少(χ2=8.300,P<0.001),生理盐水用量(t=13.99,P<0.001)和护士评价操作流程便捷性(t=19.31,P<0.001)明显优于手动推注生理盐水柱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垂降生理盐水柱法是目前经三向瓣膜式PICC引导腔内心电图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异位 头端位置
原文传递
呼吸配合在减少PICC置管异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2
作者 袁丽 陆勤美 +1 位作者 王翠兰 许容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恰当的呼吸配合对减少PICC置管术中导管异位的效果。方法选择250例需行PICC置管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7例、对照组1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操作,观察组将常规置管操作中的患者侧头配合改为呼吸配合,术后统计PIC... 目的探讨恰当的呼吸配合对减少PICC置管术中导管异位的效果。方法选择250例需行PICC置管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7例、对照组1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操作,观察组将常规置管操作中的患者侧头配合改为呼吸配合,术后统计PICC异位部位及对应例数,对比组间异位发生率。结果共发生16例导管异位,观察组2例,发生率1.57%;对照组14例,发生率11.38%;两组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3,P<0.01),其中两组颈内静脉异位、腋静脉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0、4.197,P均<0.05),两组胸廓内静脉异位、奇静脉异位、锁骨下静脉返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ICC置管操作中,患者恰当的呼吸配合可显著降低术中导管异位发生率,对降低颈内静脉异位、腋静脉异位的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异位
原文传递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尖端位置与体重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3
3
作者 罗飞翔 陈朔晖 +3 位作者 程晓英 樊小燕 王琴 尹雅郡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49-953,共5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尖端位置与体重增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留置PICC期间所拍摄的胸片,记录胸片上的导管尖端位置,采用椎体定位计算导管尖端位置改变。计算拍摄胸片当日和...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尖端位置与体重增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留置PICC期间所拍摄的胸片,记录胸片上的导管尖端位置,采用椎体定位计算导管尖端位置改变。计算拍摄胸片当日和首次定位时相比的体重增长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胸片上导管尖端移位和体重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57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和246张胸片纳入研究。首次拍摄胸片当日体重为0.60~1.46(1.06±0.25)kg;日龄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为5(3,7)d。末次胸片时间为置管后(24.0±9.1)d;体重增长率为11.8%~114.8%,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为41.5%(27.1%,65.3%);全部患儿的PICC尖端位置出现改变,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为3(1.8,3.5)个椎体,其中75%出现2个椎体以上的移位,50%有3个椎体的移位。导管尖端偏移的幅度和体重增长率相关。在体重达到40%、70%、100%的增长率时,相对应的PICC尖端出现近似2个、3个和4个椎体的移位。PICC尖端位置改变和体重增长显著相关(r=-0.7,P<0.01);但不同体表穿刺部位二者的相关性有差异。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PICC尖端位置受体重增长影响。结合PICC首次定位,体重增长40%、70%是导管位置追踪的关键时机。体重增长>100%应拔除或更换导管。通过易受骨骼生长和肢体动作影响部位穿刺的PICC,需提高导管定位的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体重变化 异位
原文传递
新生儿PICC尖端异位与自发矫正情况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晓春 陈琼 +1 位作者 童燕芬 李育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尖端异位发生及自发矫正情况。方法回顾2015年6月—2018年5月新生儿经上、下肢静脉置管PICC尖端异位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异位至不同静脉的PICC尖端异位自发矫正率,并分析原因。结果共425例新生儿行PICC置管,7...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尖端异位发生及自发矫正情况。方法回顾2015年6月—2018年5月新生儿经上、下肢静脉置管PICC尖端异位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异位至不同静脉的PICC尖端异位自发矫正率,并分析原因。结果共425例新生儿行PICC置管,72例发生导管尖端异位,其中22例置管48 h内PICC尖端自发矫正至最佳的上、下腔静脉位置;经上肢静脉置管的PICC尖端异位率明显高于经下肢静脉置管(P<0.01),但经上肢静脉置管的PICC尖端异位自发矫正率也明显高于经下肢静脉置管(P<0.01),尤其是异位至颈内静脉的PICC尖端异位自发矫正率高达71.4%。结论部分异位PICC尖端可以自发矫正,首次X线片定位结果显示尖端异位的PICC导管,不建议轻易退管或拔管,可以先当作外周静脉导管使用,置管后24 h内进行影像学导管尖端定位跟踪,确定其是否自行复位,如未能复位再重新置管或拔出部分导管后作为外周静脉导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异位 自发矫正 新生儿护理
原文传递
无痛分娩术联合体位管理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庞建红 杨月仙 陈丽颜 《临床护理杂志》 2015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术联合体位管理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护理疗效,以期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和纠正胎位异常的有效率。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科行阴道分娩的枕后位或枕横位产妇216例,依据产妇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8例...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术联合体位管理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护理疗效,以期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和纠正胎位异常的有效率。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科行阴道分娩的枕后位或枕横位产妇216例,依据产妇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8例。研究组采用无痛分娩术联合体位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分娩法。观察两组产妇纠正胎位异常有效率、阴道手术产率、剖宫产率、产程进展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纠正胎位异常的有效率、剖宫产率、阴道手术产率、并发症发生率、产程进展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术联合体位管理,可显著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和自然分娩率,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胎位不正
下载PDF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系带识别定位法手术防止术后系带错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云权 郑京 +4 位作者 周旭晓 姚哲敏 张挺 邵去非 武志刚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观察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系带识别定位法手术防止术后系带错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212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系带识别定位法手术(观察组)103例,常规手术(对照组)109例。观察... 目的:观察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系带识别定位法手术防止术后系带错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212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系带识别定位法手术(观察组)103例,常规手术(对照组)109例。观察两组术后系带和阴茎缝的位置,计算系带偏离角度,并比较分析两组系带偏离角度数值。结果:观察组系带偏离角度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0(3.56),对照组系带偏离角度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2.41(19.59),观察组系带偏离角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P=0.000)。观察组系带偏离率为8.74%(9/103),对照组系带偏离率为66.06%(72/109),观察组系带偏离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系带识别定位法手术能有效防止术后系带错位,且操作简单,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过长 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系带 错位
下载PDF
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在枕横和枕后位孕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贵 汪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横和枕后位孕妇第二产程中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待产的100例单胎初产,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第二产程全程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方式;观察组...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横和枕后位孕妇第二产程中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待产的100例单胎初产,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第二产程全程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方式;观察组第二产程全程采用自由体位联合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分娩方式。对比2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转位成功率、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耗时缩短、产后2 h出血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转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宫颈裂伤、新生儿宫内窘迫及窒息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在第二产程中纠正枕横位和枕后位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位不正 自由体位 徒手旋转胎头 枕后位 第二产程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同采工作面合理错距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郭敏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30,共3页
为确定极近距离煤层群同采工作面的合理错距,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两工作面错距在40~45 m时,下位工作面既能避开上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又能有效维护顶板的完整性。并通过对下位煤层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观测分... 为确定极近距离煤层群同采工作面的合理错距,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两工作面错距在40~45 m时,下位工作面既能避开上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又能有效维护顶板的完整性。并通过对下位煤层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观测分析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同采 错距 支承压力
原文传递
44例PICC原发性上腔静脉内异位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3
9
作者 封凤 徐红霞 +4 位作者 王铃 胥喆 伍潇丽 蒋莉 金爱云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4-906,共3页
总结44例PICC置管患者原发性上腔静脉内异位的识别与处理经验。2020年1月—5月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 370例PICC置管患者中,44例发生原发性上腔静脉内异位,发生率为3.2%。结合腔内心电图P波形态、振幅改变以及B超影像综合分析、调整PIC... 总结44例PICC置管患者原发性上腔静脉内异位的识别与处理经验。2020年1月—5月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 370例PICC置管患者中,44例发生原发性上腔静脉内异位,发生率为3.2%。结合腔内心电图P波形态、振幅改变以及B超影像综合分析、调整PICC尖端位置,43例复位成功,1例异位于奇静脉,复位成功率为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腔静脉 异位 护理
原文传递
坚硬顶板下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安全错距确定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查文华 宋新龙 计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7-190,共4页
为获得坚硬顶板下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的合理错距,以山西灵石某矿0908高档普采和1008综采两个联合开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了不同错距下覆岩破坏特征模型,分析了顶板运动规律,实测了错距分别为20m、26m和35m时两工作面的压力显... 为获得坚硬顶板下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的合理错距,以山西灵石某矿0908高档普采和1008综采两个联合开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了不同错距下覆岩破坏特征模型,分析了顶板运动规律,实测了错距分别为20m、26m和35m时两工作面的压力显现特征。结果表明,合理错距与顶板周期来压步距有直接关系,坚硬顶板下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合理错距为顶板周期来压步距的1.6-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坚硬顶板 极近距离煤层 联合开采 错距
下载PDF
运用导管漂浮原理预防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珉 刘波 +5 位作者 栾淑芳 刘扬 刘敏 刘静 张茗卉 韩玉芳 《中华护理教育》 2014年第9期702-704,共3页
目的运用导管漂浮原理预防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异位颈内静脉。方法将2012年9月到2014年1月400例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照单双号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00例。采用体表定位结合超... 目的运用导管漂浮原理预防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异位颈内静脉。方法将2012年9月到2014年1月400例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照单双号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00例。采用体表定位结合超声实时观察,确认导管进入锁骨下静脉后,试验组(200例)即从末端分离导丝和导管,撤出导丝3cm,继续送至预测量长度。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方法置入PICC。比较两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无颈内静脉异位,对照组颈内静脉异位率为1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导管漂浮原理可以有效预防PICC异位颈内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导管异位
下载PDF
置管侧肢体活动对PICC尖端位置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兆艳 陈超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6期149-150,155,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活动对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新生儿35例,通过对患儿上肢不同体位的摆放,观察导管尖端位置的变化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上肢外展... 目的探讨肢体活动对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新生儿35例,通过对患儿上肢不同体位的摆放,观察导管尖端位置的变化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上肢外展90°、上举180°、内收90°时与上肢自然下垂相比较,导管尖端上下移动范围为0~0.3 cm,均未出现导管异位。结论 PICC导管尖端会随着肢体活动的变化而有所活动,只要按规范要求放置PICC,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交界处,肢体活动不会引起导管的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尖端 异位 肢体活动
下载PDF
错位认知下的艺术母题及生命之思——《最后一片叶子》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迪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0-92,共3页
存在着质的区别的最后一片叶子由于其实用价值的一致性和形体的相似性而取得了统一,由它们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在琼珊的错位认知的导引下,形成了一种结构上的开放性,欧.亨利这样的艺术处理至少引出两组悖论式的结局,这两组矛盾在更深层... 存在着质的区别的最后一片叶子由于其实用价值的一致性和形体的相似性而取得了统一,由它们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在琼珊的错位认知的导引下,形成了一种结构上的开放性,欧.亨利这样的艺术处理至少引出两组悖论式的结局,这两组矛盾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揭示了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艺术可以使一个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赎救。而在最后一片叶子所营造的极端化情景中也潜藏着对生命的深沉思考:珍视现世抑或追求艺术上的永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一片叶子 错位 艺术 生命
下载PDF
母亲形象的错位与异化——焦母与曹七巧合论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爱芹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4-146,共3页
作为现代文学中的两个寡母形象典型,焦母与曹七巧的心理特征显示出传统母性错位与异化的另类 体验,其所折射的文化内涵从女性意识角度表达了具有现代意识的女作家对传统母亲形象的颠覆与超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寡母 错位 变异
下载PDF
Malpositi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被引量:7
15
作者 Lin Wang Zhang-Suo Liu Chang-AnW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27-234,共8页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CVCs) are commonly utilized to gain vascular access for varied clinical indications. These include administering drug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poor peripher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CVCs) are commonly utilized to gain vascular access for varied clinical indications. These include administering drug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poor peripheral venous access,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and transvenous cardiac pac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OMPLICATIONS malposition
原文传递
傅青主保产无忧散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童美和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0期16-18,22,共4页
为了解傅青主保产无忧散的临床应用情况,本文从傅青主保产无忧散的起源、药理作用、临床研究等方面对保产无忧散进行梳理分析,发现保产无忧散有养血、益气、理气的作用。临床上具有防治难产,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先兆流产、早产,可将晚期... 为了解傅青主保产无忧散的临床应用情况,本文从傅青主保产无忧散的起源、药理作用、临床研究等方面对保产无忧散进行梳理分析,发现保产无忧散有养血、益气、理气的作用。临床上具有防治难产,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先兆流产、早产,可将晚期妊娠臀位、横位转为头位以利于阴道分娩,对过期妊娠有一定的催引产效果,对于妊娠期特发性黄疸、肝功能异常等妊娠期并发症有防治作用,还可用于治疗胃脘痛,配合针刺促卵泡发育治疗女性不孕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青主 保产无忧散 难产 安胎 胎位不正 综述
下载PDF
氦-氖激光穴位照射与胸膝卧位矫正胎位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丽娟 陆淑娟 +1 位作者 王英华 王东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267-3270,共4页
目的:对比氦-氖激光照射至阴穴与胸膝卧位法矫正胎位不正的疗效。方法:采用B超检查进行诊断并适时疗效观察。观察组45例臀位的孕妇给予氦-氖激光照射至阴穴治疗,并与对照组45例臀位的孕妇行胸膝卧位治疗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88.89%... 目的:对比氦-氖激光照射至阴穴与胸膝卧位法矫正胎位不正的疗效。方法:采用B超检查进行诊断并适时疗效观察。观察组45例臀位的孕妇给予氦-氖激光照射至阴穴治疗,并与对照组45例臀位的孕妇行胸膝卧位治疗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88.89%(40/45),对照组有效率57.78%(26/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氦-氖激光照射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胸膝卧位法。结论:疗效与孕周大小、羊水多少、胎儿双顶径大小及胎盘附着在子宫的位置密切相关。激光穴位照射矫正胎位效果确切,且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 至阴穴 胸膝卧位 胎位不正
原文传递
艾灸至阴穴联合胸膝卧位矫正胎位不正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于思 甘望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286-1288,共3页
目的:探讨艾灸至阴穴联合胸膝卧位矫正胎位不正的疗效。方法:将180例胎位不正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胸膝卧位法,每次15 min,每天早晚各1次;观察1组在每天15-17时采用艾灸至阴穴15 min;观察2组采用... 目的:探讨艾灸至阴穴联合胸膝卧位矫正胎位不正的疗效。方法:将180例胎位不正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胸膝卧位法,每次15 min,每天早晚各1次;观察1组在每天15-17时采用艾灸至阴穴15 min;观察2组采用艾灸至阴穴联合胸膝卧位治疗,疗程均为7 d。所得数据用SAS 9. 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 33%;观察1组治疗有效率为85. 00%;观察2组治疗有效率为91. 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艾灸至阴穴联合胸膝卧位矫正胎位不正见效快,成功率高,对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操作方便,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至阴穴 胸膝卧位 矫正 胎位不正
下载PDF
二、三维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异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杨 吴琼 +2 位作者 侯莉 林果 张冬梅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1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二、三维超声在诊断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异位成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表面及透明成像方法,对46例二维超声检查诊断或怀疑IUD异位的病例,进行三维超声成像检查,比较二、三维图像对IUD异位的诊... 目的探讨二、三维超声在诊断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异位成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表面及透明成像方法,对46例二维超声检查诊断或怀疑IUD异位的病例,进行三维超声成像检查,比较二、三维图像对IUD异位的诊断率及完整显示率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二维超声对IUD异位的确诊率为80.43%(37/46),三维超声为95.65%(44/46);二维超声对IUD异位的完整显示率为45.65%(21/46),三维超声为95.65%(44/46)。所有确诊病例均得到手术证实。2例二、三维超声均不能确诊和完整显示。结论三维超声对IUD异位的诊断率及完整显示率均高于二维超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三维超声 宫内节育器异位 诊断
原文传递
上颌第二磨牙颊向错位的早期矫正 被引量:7
20
作者 贝珉 李煌 +2 位作者 阎翔 季彤 丁筱青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2-574,共3页
上颌第二磨牙颊向错位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可以导致多方面的损害。可调式上颌磨牙腭向牵引器可以有效地矫正此种畸形,尤其适合于对其进行早期矫正。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阻断性治疗 牵引器 错位 锁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