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腹腔端引流管固定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胡三元 张楠 +4 位作者 姜希宏 张庆林 江玉泉 刘玉光 朱树干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结合脑积水4例的腹腔镜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就在腹腔镜下怎样放置固定脑室腹腔引流管进行了临床研究。在腹腔镜缝合打结法、腹腔镜钛夹固定法、腹腔镜穿刺皮下固定法3种方法中,穿刺皮下固定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 结合脑积水4例的腹腔镜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就在腹腔镜下怎样放置固定脑室腹腔引流管进行了临床研究。在腹腔镜缝合打结法、腹腔镜钛夹固定法、腹腔镜穿刺皮下固定法3种方法中,穿刺皮下固定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脑室腹腔分流 脑积水
下载PDF
短程化疗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仲元 安慧茹 +6 位作者 陈红兵 李净 王涛 刘琳 朱玲 苏锐 解楠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611-1613,共3页
目的为提高表浅淋巴结结核的治疗效果,以达到根治该疾病、减轻患者负担和避免该病复发之目的。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颈部等部位的浅表淋巴结结核住院和门诊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全身6HRE化疗的基础上局部... 目的为提高表浅淋巴结结核的治疗效果,以达到根治该疾病、减轻患者负担和避免该病复发之目的。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颈部等部位的浅表淋巴结结核住院和门诊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全身6HRE化疗的基础上局部注射链霉素,对照组应用3HREZ/6HRE方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6%,复发率2%;对照组治愈率为48%,复发率7.4%;无效者在化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给予局部注射链霉素继续治疗至痊愈。结论采用全身化疗与局部注射相结合的短程方案对浅表淋巴结结核的疗效令人满意,可以达到根治疾病、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顺应性、降低复发率和减少费用的目的,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淋巴结 短程化疗 局部注射
下载PDF
术中动脉灌注美蓝标记淋巴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道瑾 张茂祖 +1 位作者 聂晚频 黄飞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13-14,共2页
在9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经动脉灌注美蓝标记区域性淋巴结。病灶及有关淋巴结染色后呈鲜艳水蓝色,为肠系膜上下血管周围的淋巴结清除提供了清晰的标记,也增加了切除标本上可挑出的淋巴结数目。本方法简便,有助于为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提供... 在9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经动脉灌注美蓝标记区域性淋巴结。病灶及有关淋巴结染色后呈鲜艳水蓝色,为肠系膜上下血管周围的淋巴结清除提供了清晰的标记,也增加了切除标本上可挑出的淋巴结数目。本方法简便,有助于为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提供系统的病理资料,较准确地反映了疾病发展的实际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 淋巴结染色技术 美蓝 术中 术后 结直肠癌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分期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国强 黄勇 +2 位作者 毕玉田 洪新 崔社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584-1585,共2页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bronch ial need le asp iration,TBNA)技术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定位下,对手术前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32例肺癌患者进行TBNA检查,并与开胸手术结果比较。结果32例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患者...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bronch ial need le asp iration,TBNA)技术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定位下,对手术前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32例肺癌患者进行TBNA检查,并与开胸手术结果比较。结果32例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患者,阳性17例(53%),11例假阴性,TNM分期符合率62.5%。只有1例手术后有少量咯血,无气胸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BNA对肺癌的诊断和TNM分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 肺癌 支气管流 淋巴结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永锋 翟福山 刘明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668-1669,共2页
目的介绍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16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依据植入前1周内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 目的介绍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16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依据植入前1周内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计划在CT引导下穿刺植入125I粒子,术后4~6个月内复查CT观察粒子分布、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16例共植入粒子128粒。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判定,完全缓解(CR)31.25%(5/16);部分缓解(PR)43.75%(7/16);无恶化(AC)18.75%(3/16);恶化(PD)6.25%(1/16)。总有效率(CR+PR)为75.00%(12/16),未见急性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组织间永久植入 鼻咽癌 淋巴结
下载PDF
胃癌组织及相关淋巴结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亚东 白军伟 尹家俊 《中国肿瘤》 CAS 2012年第6期461-465,共5页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淋巴结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52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癌旁...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淋巴结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52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关淋巴结中hTER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以同一标本正常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未检测出hTERT表达,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转移淋巴结中均检测出hTERT表达。转移淋巴结、胃癌组织中hTERT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1.6%(31/38)、71.1%(37/5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9.5%(13/52)(P<0.01)。胃癌组织hTERT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相关性(P<0.05)。癌旁组织hTERT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和胃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转移淋巴结hTERT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则与临床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存在hTERT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调控,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 端粒酶逆转录酶 启动子 DNA甲基化
原文传递
食管癌与胃癌切除术后CT评价
7
作者 李福海 杨开宇 廖方义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13-317,共5页
作者对44例食管癌及胃癌术后CT资料进行了总结,并以钡餐、胃镜、手术或随访作对照,结果发现:食管胃弓上或弓下吻合时CT较易显示吻合口,正常时吻合口区管壁均匀光滑,边界清,也可为分界清楚之假性包块;吻合口复发癌的CT表现为吻合口区包... 作者对44例食管癌及胃癌术后CT资料进行了总结,并以钡餐、胃镜、手术或随访作对照,结果发现:食管胃弓上或弓下吻合时CT较易显示吻合口,正常时吻合口区管壁均匀光滑,边界清,也可为分界清楚之假性包块;吻合口复发癌的CT表现为吻合口区包块并向周围侵犯或管壁增厚向腔内及壁外突出;钡餐对于吻合口的评价仍是较好的方法,而CT对于发现局部侵犯、淋巴结增大、远处转移及脓肿等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吻合口 食管肿瘤 胃肿瘤
下载PDF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 被引量:71
8
作者 刘健 张福君 +3 位作者 吴沛宏 顾仰葵 陈林 张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606-609,共4页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及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病例32例,其中肝门区肝细胞癌(HCC)8例,肝门区胆管癌(HC)12例,肝转移瘤6例,肝门区淋巴结转移6例。14例侵犯肝门胆管致肝内胆管扩张,22例合并肝硬化。全部病例...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及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病例32例,其中肝门区肝细胞癌(HCC)8例,肝门区胆管癌(HC)12例,肝转移瘤6例,肝门区淋巴结转移6例。14例侵犯肝门胆管致肝内胆管扩张,22例合并肝硬化。全部病例经CT、MRI检查或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病灶平均直径为4.2 cm。采用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采用0.6~0.9 mCi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 cm平面播植。结果2例死于远处转移,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2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CR+PR)68.8%。2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现7颗粒子在肝脏内游走,3颗粒子迁徙至肺内;1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在30%以下,白细胞轻度下降1例。未见大出血、胆汁瘘、肠瘘、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近期效果好,是治疗中晚期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核素 放射学 介入性 近距离放射疗法 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 评价研究
下载PDF
猫爪草胶囊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20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8
9
作者 徐瑞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分析猫爪草胶囊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效果。方法 对 2 0 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常规应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猫爪草胶囊。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治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 目的 分析猫爪草胶囊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效果。方法 对 2 0 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常规应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猫爪草胶囊。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治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疗程明显缩短。结论 猫爪草胶囊 +抗结核药物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 ,有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结核 药物疗法 猫爪草胶囊 抗结核药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手术方式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治 刘春萍 +1 位作者 屈新才 黄韬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以及清扫范围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多来收治的457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甲状腺双侧全切加颈深(Ⅲ+Ⅳ区)组及中央(Ⅵ区)组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以及清扫范围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多来收治的457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甲状腺双侧全切加颈深(Ⅲ+Ⅳ区)组及中央(Ⅵ区)组颈部淋巴结清扫术。颈部淋巴结总转移发生率为63.67%(291/457),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59.08%(270/457),颈深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29.76%(136/457)。当癌肿直径>1 cm或癌肿突破甲状腺包膜、侵犯肌肉时各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全组无手术或住院期间死亡。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最常见的淋巴结转移为中央组淋巴结,其次为颈深组(Ⅲ+Ⅳ区)的淋巴结,初次手术应常规清扫双侧中央组淋巴结,当肿块直径>1 cm或癌肿突破甲状腺包膜和/或侵犯肌肉时宜同时,清扫同侧的颈深组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外科学 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原文传递
影响N_0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善义 李先明 +1 位作者 李而周 吴超权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分析颈淋巴结阴性 (N0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放射治疗的N0 期鼻咽癌 2 11例复发因素。结果  2 11例N0 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 49例复发。采用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 ,... 目的 分析颈淋巴结阴性 (N0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放射治疗的N0 期鼻咽癌 2 11例复发因素。结果  2 11例N0 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 49例复发。采用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 ,上颈预防剂量 >5 0Gy比面颈分野上颈剂量 5 0Gy者颈淋巴结复发率低 (t=12 .93,P =0 .0 0 0 )。咽旁间隙受侵 ,T分期高 ,颈淋巴结复发率高 (t =14.91,P =0 .0 0 1及t=8.78,P =0 .0 0 3)。全颈预防照射比单纯上颈预防照射的下颈复发率低 (χ2 =3 .0 5 ,P >0 .0 5 )。结论 对于N0 期鼻咽癌应采用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及全颈预防照射 ,上颈预防量应 >5 0Gy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颈淋巴结 复发 预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m23和C-erbB-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新华 孙超 +1 位作者 施公胜 韩愈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50-150,152,共2页
目的 :探讨单克隆抗体 nm2 3和 C-erb B-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了 10 0例浸润性导管癌 (其中 42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中 nm2 3和 C-erb B-2的表达。结果 :nm2 3的表达与腋窝淋巴... 目的 :探讨单克隆抗体 nm2 3和 C-erb B-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了 10 0例浸润性导管癌 (其中 42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中 nm2 3和 C-erb B-2的表达。结果 :nm2 3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而与 C-erb B-2的过量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nm2 3的低表达及 C-erb B-2的过量表达可作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是否转移的一个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癌 NM23 C-ERBB-2 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
下载PDF
经胸腔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霍承瑜 刘桐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1期27-29,32,共4页
目的 探讨各项检查手段对于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 ,分析胸腔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组 16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及术中所见、术后病理。结果 本组术前经上消化道造影及超... 目的 探讨各项检查手段对于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 ,分析胸腔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组 16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及术中所见、术后病理。结果 本组术前经上消化道造影及超声内镜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 16例 ,经证实 5例为误诊 ,该 5例中隆突下淋巴结结核 3例、食管结核 1例、食管旁脂肪瘤 1例 ,误诊率为 31.3%。经胸腔镜手术 6例 ,因纵隔淋巴结结核中转开胸后行食管部分切除 1例。结论 食管平滑肌瘤尤其位于食管中段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误诊率高 ,经胸腔镜治疗应慎重操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平滑肌瘤 淋巴结结核 胸腔镜手术 VATS
下载PDF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溃疡型浅表淋巴结结核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金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分析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溃疡型浅表淋巴结结核的效果。方法对117例溃疡型浅表淋巴结结核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2HRZ/4HR);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在强化期加用左氧氟沙星... 目的分析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溃疡型浅表淋巴结结核的效果。方法对117例溃疡型浅表淋巴结结核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2HRZ/4HR);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在强化期加用左氧氟沙星。结果治疗组2个月和4个月的临床治愈率36.1%、73.8%,明显高于对照组16.1%、46.4%(P<0.01),6个月治疗组临床治愈率88.5%,也高于对照组71.1%(P<0.05)。治疗组的平均疮口愈合时间56 d,明显短于对照组79 d(P<0.01)。结论溃疡型浅表淋巴结结核强化期抗结核治疗加用左氧氟沙星,能明显缩短疮口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近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药物疗法 抗结核药物 左氧氟沙星片
下载PDF
VEGF-C及其受体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方木平 刘汉忠 刘永桥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研究皮肤恶性黑素瘤(MM)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肿瘤淋巴管的生长及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29例MM石蜡标本中VEGF... 目的:研究皮肤恶性黑素瘤(MM)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肿瘤淋巴管的生长及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29例MM石蜡标本中VEGF-C/flt-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20例色素痣石蜡标本中VEGF-C/flt-4蛋白表达情况相对比,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C蛋白的阳性率为96.6%(28/29),flt-4的阳性率为86.2%(25/29),明显高于色素痣(P<0.01),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肿瘤的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VEGF-C和flt-4的阳性表达相一致。结论:VEGF-C/flt-4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色素痣,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在肿瘤淋巴转移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素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转移
下载PDF
E-钙黏素和环氧化酶-2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志康 欧阳植庭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目的 探讨E -钙黏素及环氧化酶 -2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S -P法 )检测3 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 -钙黏素及环氧化酶 -2的表达。结果 E -钙黏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强弱与癌组织的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 目的 探讨E -钙黏素及环氧化酶 -2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S -P法 )检测3 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 -钙黏素及环氧化酶 -2的表达。结果 E -钙黏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强弱与癌组织的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 (P <0 .0 5 ) ;而与发病年龄、性别及肿块部位无明显相关。 3 1例癌组织和 19例转移淋巴结中环氧化酶 -2表达明显升高 ,但与肿瘤的分化、分期、部位和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无明显关系。此外 ,E -钙黏素和环氧化酶 -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在正常肠黏膜中的表达相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E -钙黏素和环氧化酶 -2的异常表达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 1个重要环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黏素 环氧化酶-2 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淋巴结清除临床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伦青 张哲 +2 位作者 尹志伊 何宝亮 唐国健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分布特点,以期为手术时淋巴结系统清除提供参考。方法:对320例肺癌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一侧全肺切除患者68例,肺叶或双肺叶切除患者252例。术中按照Naruke肺淋巴结分布图进行了系统淋巴结清除,并... 目的: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分布特点,以期为手术时淋巴结系统清除提供参考。方法:对320例肺癌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一侧全肺切除患者68例,肺叶或双肺叶切除患者252例。术中按照Naruke肺淋巴结分布图进行了系统淋巴结清除,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淋巴结转移率为48.7%(156/320),其中N2转移率为35.6%(114/320)。第7和4组淋巴结转移最活跃,淋巴结转移受肿瘤部位、细胞类型和分化程度等因素影响,上叶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中下叶,χ2=23.54,P<0.01;肿瘤越大,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就越高,χ2=13.47,P<0.01;低分化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比高分化癌高,χ2=5.36,P<0.05;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比鳞癌高,χ2=18.09,P<0.01。结论:多数肺癌的淋巴结转移遵循由近及远、自下而上、由肺内经肺门再向纵隔的转移规律,许多纵隔淋巴结转移呈"跳跃式"。肺癌切除术时无论是哪一叶均须施行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外科学 肺肿瘤/病理学 淋巴结清除术
下载PDF
KAI1/CD82、E-Cadher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国庆 李明众 刘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KAI1/CD82、E-Cadher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KAI1/CD82、E-Cadherin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及64例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随着... 目的探讨KAI1/CD82、E-Cadher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KAI1/CD82、E-Cadherin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及64例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随着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宫颈鳞癌的转化,二者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P<0.05),而正常组织与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二者在宫颈鳞癌中的共表达下调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结论KAI1/CD82可能与膜蛋白E-Cadherin相互作用抑制宫颈鳞癌的淋巴结转移;E-Cadherin基因、肿瘤自身的特性以及多种基因相互作用可能在宫颈鳞癌的转移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1/CD82 E-CADHERIN 宫颈癌 免疫组化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同步化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绍兵 刘阳晨 +3 位作者 高飞 叶宏勋 赵莺 尹小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同步化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60例食管癌术后发生纵隔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适形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放疗采用6/15MVX线外照射,前2/3疗程常规放射治疗DT(38~40)Gy,...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同步化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60例食管癌术后发生纵隔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适形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放疗采用6/15MVX线外照射,前2/3疗程常规放射治疗DT(38~40)Gy,后1/3疗程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和超分割放疗,2次/天,(1.4~1.5)Gy/次,全疗程总剂量DT(65~68)Gy,采用FP方案化疗(5-Fu+DDP)。结果治疗后3月内复查CT,适形组与对照组的CR、PR分别为53.5%、36.7%和43.3%、36.7%,无进展病例,有效率(CR+PR)分别为90.0%、80.0%(χ2=1.17,P>0.0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33.3%、13.3%和73.3%、20.0%、6.7%(χ2=0.80、1.36、0.91,P>0.05)。结论同步化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纵隔淋巴结转移 化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下载PDF
KAI1/CD8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国庆 暴蕾 李明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KAI1/CD8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AI1/CD82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及64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从... 目的:探讨KAI1/CD8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AI1/CD82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及64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从正常宫颈组织到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再到宫颈癌组织,KAI1/CD82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KAI1/CD82的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级、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而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癌灶大小、患者年龄等无关。结论:宫颈鳞癌中KAI1/CD82表达下调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可用来预测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1/CD82 宫颈癌 免疫组化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