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Pd/MCM-22催化剂上二甲醚低温水解反应(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方奕文 宋一兵 +3 位作者 孙长勇 王文进 郭锐华 林维明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50-652,共3页
考察了分子筛的类型、硅铝比及Cu和Pd改性对分子筛催化剂上二甲醚低温水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的MCM-22和HZSM-5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二甲醚水解活性,且其活性随着分子筛硅铝比的增加而降低.这表明分子筛的类型及酸性对催化剂性... 考察了分子筛的类型、硅铝比及Cu和Pd改性对分子筛催化剂上二甲醚低温水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的MCM-22和HZSM-5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二甲醚水解活性,且其活性随着分子筛硅铝比的增加而降低.这表明分子筛的类型及酸性对催化剂性能有重要影响,具有超笼结构的MCM-22分子筛上B酸中心的良好可接近性,使得该分子筛催化剂的水解活性较相同硅铝比的HZSM-5分子筛高.与改性前相比,Cu和Pd改性后的MCM-22催化剂显示出更高的二甲醚水解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22 二甲醚 甲醇 低温水解 碳酸二甲酯
下载PDF
粗煤气中多组分复杂有机硫转化为硫化氢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明灿 《化工设计》 CAS 2020年第1期10-12,1,共4页
介绍粗煤气中硫组分的特点以及各种不同形式有机硫转化为硫化氢的工艺条件,提出高温加氢串低温水解的有机硫转化技术。
关键词 有机硫转化 高温加氢 COS低温水解
下载PDF
低温催化水解二硫化碳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丽 李福林 +2 位作者 吴迪镛 王树东 袁权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浸渍法制备水解催化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和极差分析,确定催化剂活性组分,并优化其组成为Ce5%K2CO314%。极差分析表明水解活性金属种类和碱含量对二硫化碳水解转化率影响显著。二硫化碳水解为一串联过程,其中二硫化碳水... 以活性炭为载体,浸渍法制备水解催化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和极差分析,确定催化剂活性组分,并优化其组成为Ce5%K2CO314%。极差分析表明水解活性金属种类和碱含量对二硫化碳水解转化率影响显著。二硫化碳水解为一串联过程,其中二硫化碳水解生成硫氧碳为整个水解的控制步骤。研究了操作条件对水解二硫化碳的影响。在反应温度130℃、空速21700h-1、相对湿度1 6%、入口二硫化碳浓度160mgS/m3条件下,水解转化率可达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二硫化碳 低温水解
下载PDF
二硫化碳和羰基硫水解反应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夏尚文 杨国举 +1 位作者 刘坤 李天文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2期80-81,86,共3页
近年来,随着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减少含硫化合物向大气中的排放变得迫在眉睫。本文综述了过去几十年在脱硫工艺方面取得的进展,并介绍了在开发有效脱除二硫化碳和羰基硫催化剂方面所作出的重大发现,最后对未来... 近年来,随着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减少含硫化合物向大气中的排放变得迫在眉睫。本文综述了过去几十年在脱硫工艺方面取得的进展,并介绍了在开发有效脱除二硫化碳和羰基硫催化剂方面所作出的重大发现,最后对未来新型催化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低温水解 二硫化碳 羰基硫 催化剂
下载PDF
小型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的设计与运行总结
5
作者 邱云霞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9期8-12,共5页
天然气的安全且高效开发对于助力四川盆地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四川某处理规模500 dam^(3)/d的天然气净化装置的设计与现场运行情况,对原料气中有机硫的深度脱除与直接氧化转化催化剂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总... 天然气的安全且高效开发对于助力四川盆地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四川某处理规模500 dam^(3)/d的天然气净化装置的设计与现场运行情况,对原料气中有机硫的深度脱除与直接氧化转化催化剂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脱硫溶剂UDS-3能有效脱除硫醇类物质,结合低温羰基硫水解工艺,净化气总硫满足国家标准GB 17820—2018《天然气》的要求,尾气采用直接氧化转化+后碱洗工艺可实现烟气的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天然气 总硫 脱硫溶剂 有机硫 低温水解 克劳斯 直接氧化转化 天然气水合物
下载PDF
低温热水解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巍 蒲文晶 +4 位作者 饶辉凯 苗磊 钟大辉 庄立波 吕利民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4年第2期38-40,69,共3页
先将剩余污泥进行低温热水解预处理,其后测定生物化学甲烷势(BMP)来研究热水解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厂剩余污泥经低温热水解处理可使污泥固体溶解和水解,从而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性能。最适宜的热水解条件为70... 先将剩余污泥进行低温热水解预处理,其后测定生物化学甲烷势(BMP)来研究热水解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厂剩余污泥经低温热水解处理可使污泥固体溶解和水解,从而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性能。最适宜的热水解条件为70℃,24 h,此时剩余污泥TCOD去除率由18%提高到30%,热水解处理后沼气产量提高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减量 低温热水解 厌氧消化
下载PDF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流变规律与脱水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曹秀芹 王浩冉 +3 位作者 江坤 柳婷 朱开金 任晓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3-240,共8页
为阐明厌氧消化过程中污泥流变学与污泥理化性能(脱水性能)之间的关联及低温水解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对常规污泥及低温热水解预处理污泥进行厌氧消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低温热水解-厌氧消化的挥发性固体(volatile sol... 为阐明厌氧消化过程中污泥流变学与污泥理化性能(脱水性能)之间的关联及低温水解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对常规污泥及低温热水解预处理污泥进行厌氧消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低温热水解-厌氧消化的挥发性固体(volatile solids, VS)去除水平较常规厌氧消化污泥提高3.7个百分点,低温热水解预处理也使得消化污泥的脱水性提高1.59%;污泥屈服应力分别了降低了64.51%和71.47%;稠度系数分别减小了90.94%和92.83%,污泥流动性增强。整个消化过程VS/总固体(totalsolids,TS)和屈服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均呈对数下降趋势;通过线性方程拟合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明,屈服应力与VS/TS、屈服应力变化与脱水性能改善两两间的拟合优度(R^2)均大于0.94,表明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屈服应力、屈服应力变化与污泥VS/TS、脱水性能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从流变学角度为厌氧消化过程中的监控和优化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厌氧消化 低温热水解 屈服应力 脱水性能
下载PDF
高铁酸钾及低温热水解预处理剩余污泥对污泥水解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珣 于静洁 +1 位作者 王少坡 邱春生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344-348,共5页
分别采用低温热水解和高铁酸钾对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探讨两种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高铁酸钾联合低温热水解方法处理剩余污泥,同时考察了3种预处理方式下多糖、蛋白质及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的变化情况,为剩余污泥的... 分别采用低温热水解和高铁酸钾对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探讨两种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高铁酸钾联合低温热水解方法处理剩余污泥,同时考察了3种预处理方式下多糖、蛋白质及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的变化情况,为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热水解最佳反应条件为:80℃、24 h;高铁酸钾最佳反应条件为:投加量0.2 g/gTS、搅拌2 h;低温热水解、高铁酸钾、高铁酸钾联合低温热水解3种预处理方式均可有效促进剩余污泥的水解,经过预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中SCOD、蛋白质和多糖大幅度提高;对剩余污泥破解效果表现为高铁酸钾联合低温热水解>低温热水解>高铁酸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水解 高铁酸钾 剩余污泥 污泥水解
下载PDF
新型除氧精脱硫工艺在转炉煤气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辉 张先茂 +3 位作者 师少杰 夏克勤 范洪军 王天元 《煤化工》 CAS 2021年第2期6-9,共4页
针对传统转炉煤气净化工艺需要补H2且不适用于单独提纯的转炉煤气净化等问题,开发了“变温吸附TSA+低温水解脱硫+低温转化脱氧”的新型转炉气除氧精脱硫工艺,并在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30万t/a焦炉气与转炉煤气联合制乙二醇装置进行... 针对传统转炉煤气净化工艺需要补H2且不适用于单独提纯的转炉煤气净化等问题,开发了“变温吸附TSA+低温水解脱硫+低温转化脱氧”的新型转炉气除氧精脱硫工艺,并在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30万t/a焦炉气与转炉煤气联合制乙二醇装置进行了应用。介绍了该工艺的净化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装置在低温下脱硫脱氧,净化后的转炉煤气中O_(2)质量浓度<30 mg/m^(3),总硫质量浓度<0.1 mg/m^(3),满足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煤气 低温水解脱硫 低温转化脱氧 精脱硫 硫含量 O_(2)含量
下载PDF
厨余垃圾合成生物塑料(PHA)综合研究型实验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恒 李懿南 +4 位作者 习佳兴 郑明霞 卜庆伟 王春荣 王启宝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30,共6页
围绕当前我国厨余垃圾分类和“限塑令”两个政策热点,设计了厨余垃圾合成生物塑料(PHA)综合研究型实验。该实验针对厨余垃圾低温热水解制备液态碳源和利用碳源合成PHA两个过程,开展影响因素考察和性能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厨余垃... 围绕当前我国厨余垃圾分类和“限塑令”两个政策热点,设计了厨余垃圾合成生物塑料(PHA)综合研究型实验。该实验针对厨余垃圾低温热水解制备液态碳源和利用碳源合成PHA两个过程,开展影响因素考察和性能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厨余垃圾自然储存1d时,利用低温热水解制备的碳源中COD约为80 g/L,其中有机酸总浓度达到16 g/L,乳酸和丙酸为有机酸的主要成分;液态碳源中乳酸含量越高,污泥中合成PHA产量越高,当乳酸含量为40%时,PHA含量达到34.9%。该实验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厨余垃圾收集、储存和转化利用等连贯实验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厨余垃圾资源化这一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研究型实验 环境工程 厨余垃圾 生物塑料 低温热水解
下载PDF
两步法制备灵芝孢子粉基电容炭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魏庆玲 刘亚楼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1年第11期7-10,共4页
本文通过低温水解和Na_(2)CO_(3)活化制备了灵芝孢子粉基电容炭,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电容炭主要为微孔结构,孔径以0.8~0.9 nm为主。扫速为5 m V·s^(-1)时,由循环伏安(CV)测试得到该电容炭的比容量为... 本文通过低温水解和Na_(2)CO_(3)活化制备了灵芝孢子粉基电容炭,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电容炭主要为微孔结构,孔径以0.8~0.9 nm为主。扫速为5 m V·s^(-1)时,由循环伏安(CV)测试得到该电容炭的比容量为135.9 F·g^(-1)。在恒流充放电(GCD)测试中,当电流密度由0.5 A·g^(-1)增至20 A·g^(-1),该电容炭的容量保持率为80.1%,表明该样品适合大电流充放电。该样品较小的阻抗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表明该样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水解 灵芝孢子粉 碳酸钠
下载PDF
冻融预处理提高糯米淀粉纳米小体的制备效率
12
作者 汤振兴 陶湘林 +4 位作者 魏颖娟 阳永建 谢军 向台双 唐汉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3-68,共6页
以糯米淀粉为实验材料,探索冻融预处理对低温酸水解纳米小体的产出率及其形态、粒度和结晶结构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冻融预处理淀粉在4℃下硫酸水解6 d后的纳米小体得率达到20.9%,是未预处理的3倍;粒径峰值为26.9 nm,分布范围23.0~35.0 ... 以糯米淀粉为实验材料,探索冻融预处理对低温酸水解纳米小体的产出率及其形态、粒度和结晶结构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冻融预处理淀粉在4℃下硫酸水解6 d后的纳米小体得率达到20.9%,是未预处理的3倍;粒径峰值为26.9 nm,分布范围23.0~35.0 nm;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维持了糯米淀粉的A型结晶结构;预处理淀粉酸水解损伤比无预处理小;0.1%纳米小体水乳液在室温下稳定90 d以上。结合冻融预处理低温酸水解法可能是一条获取保有原结晶的纳米小体的制备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稻淀粉 冻融预处理 低温水解 纳米小体 物理特性
下载PDF
低温热水解污泥厌氧产甲烷过程研究
13
作者 钟婷婷 俞美圆 +4 位作者 杨晓瑾 张锺一 王甜甜 杨文婧 刘亚利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9年第7期45-48,共4页
为了促进剩余污泥(WAS)的厌氧降解转化,本文在50~110℃温度下,对WAS进行热水解,考察热水解污泥的厌氧产气效能。粒径、溶解性蛋白和多糖、磷酸盐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低温热水解能有效破坏WAS的絮体结构,促进有机物释放。110℃处理2h后... 为了促进剩余污泥(WAS)的厌氧降解转化,本文在50~110℃温度下,对WAS进行热水解,考察热水解污泥的厌氧产气效能。粒径、溶解性蛋白和多糖、磷酸盐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低温热水解能有效破坏WAS的絮体结构,促进有机物释放。110℃处理2h后,WAS粒径从208.9μm降低至10.8μm,相应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浓度提高3.29倍。此外,生物气产量随热水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累积生物气产量比对照组提高34.1%,且CH4和H2含量合计可达8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低温热水解 生物气 粒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