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锯齿单元对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抑制试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勇 陈迎春 +3 位作者 赵鲲 孙静 卢翔宇 赵昱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4-116,共13页
当前中国民用飞机高速发展,噪声排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飞机起降阶段,飞行高度较低且处于机场附近,其噪声直接影响到机场地面周围环境。该阶段内起落架噪声占比较大,成为研究的重点。此外,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除自身脱落涡产生的噪声... 当前中国民用飞机高速发展,噪声排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飞机起降阶段,飞行高度较低且处于机场附近,其噪声直接影响到机场地面周围环境。该阶段内起落架噪声占比较大,成为研究的重点。此外,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除自身脱落涡产生的噪声外,当起落架舱门开启时,舱体空腔内产生自持性振荡噪声,与起落架噪声一起形成更为复杂的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直接影响到整个着陆系统噪声水平,因此研究起落架与舱体耦合噪声产生机理和抑制措施显得尤为必要。以简化的起落架及其舱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低马赫数(0.2 Ma/0.25 Ma)条件下,利用前缘锯齿扰流单元对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进行抑制的方法,并在0.55m×0.4m航空声学风洞进行试验验证。首先,从起落架及其舱体耦合噪声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分别明确起落架和舱体在耦合噪声各个频段的贡献作用。随后,在舱体空腔前缘安装锯齿扰流单元,以改变自由来流状态,验证降噪措施;同时采用参数化研究方法,研究锯齿扰流单元不同偏角对降噪效果的影响。最后,将起落架模型安装于舱体空腔内,分析锯齿扰流单元对耦合噪声的抑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锯齿形扰流单元对舱体腔体噪声与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具有明显降低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30°安装角最佳。预期成果可以应用于起落架/舱体耦合降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 前缘锯齿扰流单元 空腔Rossiter模态 声学风洞试验 低马赫数
原文传递
基于非线性气动力的失速颤振计算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戴玉婷 严慧 王林鹏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0-236,共7页
飞行器大攻角飞行过程中的动态失速会导致结构自激扭转或俯仰运动,造成非线性失速颤振现象,直接影响飞行器飞行安全与结构安全。该文对标准Leishman-Beddoes(L-B)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模型进行马赫数修正,使其适用于低速不可压情形的动态... 飞行器大攻角飞行过程中的动态失速会导致结构自激扭转或俯仰运动,造成非线性失速颤振现象,直接影响飞行器飞行安全与结构安全。该文对标准Leishman-Beddoes(L-B)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模型进行马赫数修正,使其适用于低速不可压情形的动态失速气动力计算,然后基于二元翼段气动弹性模型,采用Newmark时域推进方法进行工程失速颤振计算。依据计算结果设计并完成了二元翼段失速颤振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数试验状态,基于L-B模型的失速颤振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结果验证了修正的L-B模型可以用来进行低速大展弦比平直翼段翼型的失速颤振工程分析与极限环振荡评估,同时,失速颤振速度与极限环幅值受初始攻角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速颤振 Leishman-Beddoes模型 非定常气动力 风洞试验 低马赫数
下载PDF
宽速域超燃冲压发动机流动燃烧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纪鉴恒 蔡尊 +2 位作者 王泰宇 孙明波 王振国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5,共27页
随着对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飞行需求的不断提升,发展宽速域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而宽范围来流条件将使得燃烧室内的流动、混合及燃烧等过程产生显著变化。尤其是超声速燃烧主要由混合过程所主导,呈现为典型的扩散火焰,来... 随着对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飞行需求的不断提升,发展宽速域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而宽范围来流条件将使得燃烧室内的流动、混合及燃烧等过程产生显著变化。尤其是超声速燃烧主要由混合过程所主导,呈现为典型的扩散火焰,来流条件的变化对燃料输运及混合过程影响极大,混合状态的改变进而会引起燃烧不稳定等一系列非稳态燃烧现象。本文对宽速域超燃冲压发动机流动燃烧过程进行了综述分析。首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基本工作过程及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分别论述了国内外关于低马赫数来流、高马赫数来流以及宽速域来流典型条件下超声速流动燃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进展;最后,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速域 超燃冲压发动机 超声速燃烧 低马赫数 高马赫数
原文传递
低马赫数射流噪声的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潘甫生 邓兆祥 +1 位作者 赵海军 杨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8,共5页
针对抗性消声器中扩张结构和尾管引起的射流噪声问题,建立了低马赫数射流噪声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双方程k-ε紊流模型理论对射流速度场进行了计算,发现喷射流的势核周围形成一段湍化程度极高的气流。采用Lighthill-Curle声学理论预测... 针对抗性消声器中扩张结构和尾管引起的射流噪声问题,建立了低马赫数射流噪声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双方程k-ε紊流模型理论对射流速度场进行了计算,发现喷射流的势核周围形成一段湍化程度极高的气流。采用Lighthill-Curle声学理论预测了射流噪声,并通过试验对比验证了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喷射噪声主要集中在势核周围,说明势核是引起射流噪声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指向性的研究表明,低马赫数射流最大噪声主要分布范围为1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低马赫数 射流噪声 计算气体声学 指向性
下载PDF
低速叶型气动反问题设计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杜磊 宁方飞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80-1188,共9页
低马赫数不可压流动中声速与流速大小差别巨大,采用基于可压缩流动控制方程的计算格式求解流场时,由于数值黏性的污染,解的精度低且收敛性差,通常可使用时间预处理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基于控制理论的优化方法中,共轭方程的Jacobian... 低马赫数不可压流动中声速与流速大小差别巨大,采用基于可压缩流动控制方程的计算格式求解流场时,由于数值黏性的污染,解的精度低且收敛性差,通常可使用时间预处理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基于控制理论的优化方法中,共轭方程的Jacobian矩阵和流动方程的系数矩阵相似,因而在低流动马赫数下,求解共轭方程存在着与求解流动方程相同的数值污染和数值刚性问题。首先推导了带有预处理的Roe格式,然后发展了适合全速度流动的共轭方程求解方法,最后选取翼型和叶栅两个典型算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所发展的方法可很好地用于低马赫数时的气动反问题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马赫数 预处理 共轭方程 反问题设计 敏感性导数
原文传递
黏性耗散对壁面热流的贡献
6
作者 张朋 宋余滨 夏振华 《气动研究与试验》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壁面的热流贡献可以被分解为湍流传热部分的贡献、分子传热部分的贡献、压力功部分的贡献和黏性应力功部分的贡献(VW) 4部分。本文首先在低马赫数Ma 0.3 (近似不可压缩流动)和中等马赫数Ma 1.5的可压缩槽道湍流中对该分解公式进行了进... 壁面的热流贡献可以被分解为湍流传热部分的贡献、分子传热部分的贡献、压力功部分的贡献和黏性应力功部分的贡献(VW) 4部分。本文首先在低马赫数Ma 0.3 (近似不可压缩流动)和中等马赫数Ma 1.5的可压缩槽道湍流中对该分解公式进行了进一步验证,所得结果和壁面直接计算的热流符合得很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脉动场黏性应力功的贡献VWf分解为螺旋耗散、膨胀耗散以及脉动密度相关项耗散,发现脉动场部分的贡献主要是螺旋耗散项。数值结果显示,在低马赫数下,黏性应力功部分依然是壁面热流的主要贡献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热流 可压缩槽道湍流 黏性耗散 低马赫数
原文传递
无源微脉冲射流抑制叶栅气流分离的初步实验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剑锋 黄国平 +1 位作者 傅鑫 付勇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1-397,共7页
基于一种适用于高负荷压气机的无源微脉冲射流控制技术,在平面叶栅实验平台上开展了低马赫数实验研究,得到了无流动控制时叶栅通道内稳态及动态压力特性.对该分离流场(通道内分离涡主频为478Hz,对应的斯特劳哈尔数Sr约为0.2)进... 基于一种适用于高负荷压气机的无源微脉冲射流控制技术,在平面叶栅实验平台上开展了低马赫数实验研究,得到了无流动控制时叶栅通道内稳态及动态压力特性.对该分离流场(通道内分离涡主频为478Hz,对应的斯特劳哈尔数Sr约为0.2)进行了无源微脉冲射流控制通道内气流分离的实验研究,并针对148Hz到840Hz频率范围内的无源微脉冲射流控制分离流的效果进行了实验测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分离涡主频0.85~1.20频率范围内,控制效果最为明显;相比于开缝吹气等定常射流控制方式,无源微脉冲射流控制方式引气流量小,大幅降低了引气对压力面流动特征及叶栅总体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射流 非定常 气流分离 平面叶栅 低马赫数
原文传递
Airfoil Aeroelastic Flutter Analysis Based on Modified Leishman-Beddoes Model at Low Mach Number 被引量:4
8
作者 SHAO Song ZHU Qinghua ZHANG Chenglin NI Xianpi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50-557,共8页
Based on modified Leishman-Beddoes (L-B) state space model at low Mach number (lower than 0.3), the airfoil aeroelastic syste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modifications for L-B model include a new dynamic... Based on modified Leishman-Beddoes (L-B) state space model at low Mach number (lower than 0.3), the airfoil aeroelastic syste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modifications for L-B model include a new dynamic stall criterion and revisions of normal force and pitching moment coefficient. The bifurcation diagrams, the limit cycle oscillation (LCO) phase plane plots and the time domain response figures are applied to investigating the stall flutter bifurcation behavior of airfoil aeroelastic systems with symmetry or asymmetry. It is shown that the symmetric periodical oscillation happens after subcritical bifurcation caused by dynamic stall, and the asymmetric periodical oscillation, which is caus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dynamic stall and static divergence, only happens in the airfoil aeroelastic system with asymmetry. Validations of the modified L-B model and the airfoil aeroelastic system are present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airload data of NACA0012 and OA207 and experimental stall flutter data of NACA0012 respectively.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irfoil aeroelastic system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effective and accurate,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airfoil stall flutter at low Mach nu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mach number unsteady aerodynamics airfoil aeroelastic system stall flutter BIFURCATION
原文传递
低马赫数下多凹腔燃烧室非稳态燃烧过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璐 高亮杰 +1 位作者 钱战森 赵勇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12-118,共7页
作为稳定火焰的有效手段之一,凹腔构型在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对以煤油为燃料的多凹腔燃烧室冷/热态流动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低进口马赫数条件下燃烧室点火起动初期非稳态过程。结果表明:上游凹腔内大涡结构有... 作为稳定火焰的有效手段之一,凹腔构型在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对以煤油为燃料的多凹腔燃烧室冷/热态流动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低进口马赫数条件下燃烧室点火起动初期非稳态过程。结果表明:上游凹腔内大涡结构有助于提高燃料的驻留时间,未燃混气被高速主流带入下游凹腔内继续反应,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燃油喷射速度决定被卷吸进回流区的燃油质量分数的大小,进而影响燃烧效率高低;燃烧室点火起动初期出现了主流熄火、火焰逆流传播以及主流再着火等复杂现象,火焰逆流传播现象是在上游凹腔内燃料自燃与下游燃烧释热压缩来流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马赫数 多凹腔燃烧室 非稳态燃烧 数值模拟 喷射
原文传递
高超声速进气道低马赫数不起动和再起动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晨曦 谭慧俊 +1 位作者 张启帆 孙姝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8-49,共12页
为拓展对高超声速进气道不起动机理的认识,对一截短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低马赫数不起动现象和再起动现象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试验中分别通过改变进气道攻角和在通道下游设置堵锥形成流动壅塞的方法来模拟进气道来流马赫数的改变和... 为拓展对高超声速进气道不起动机理的认识,对一截短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低马赫数不起动现象和再起动现象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试验中分别通过改变进气道攻角和在通道下游设置堵锥形成流动壅塞的方法来模拟进气道来流马赫数的改变和燃烧室内释热导致的流动壅塞。试验中采用高速纹影技术和动态压力测量技术对上述动态过程中的瞬态流动结构和壁面动态压力信号特征进行了记录。研究发现,当进气道处于低马赫数不起动时,其口部分离包诱导激波受分离包自身振荡特性的影响,在唇口附近连续的小幅振荡,进而给整个进气道通道内引入了一类无基频的小幅压力扰动。而该扰动随着马赫数的增加,进气道恢复起动后逐渐消失。此外,还捕捉到了进气道再起动过程中分离包吞入的迟滞现象,进气道从"小喘"阶段恢复至起动状态时,由于下游高压的存在使得分离包未能完全吞回,并出现了类似低马赫数不起动时的无基频小幅振荡。该振荡直至通道下游完全敞开、口部分离包被吞入才逐渐消失,至此进气道也顺利地恢复到了起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低马赫数 不起动 再起动 迟滞
原文传递
旋翼翼型低Ma数动态失速特性计算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剑锋 张呈林 +2 位作者 王浩文 林永峰 邓景辉 《直升机技术》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低Ma数下,翼型前缘涡强度的增加和移动使法向力系数产生很大的超调量,Beddoes通过增加一项与延迟后后缘分离点有关项来模拟该特性,并改进Leishman-Beddoes二维翼型动态失速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在非定常法向力系数中引入一阶延迟,推迟... 低Ma数下,翼型前缘涡强度的增加和移动使法向力系数产生很大的超调量,Beddoes通过增加一项与延迟后后缘分离点有关项来模拟该特性,并改进Leishman-Beddoes二维翼型动态失速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在非定常法向力系数中引入一阶延迟,推迟失速判断点,得到修正后模型;而后,通过计算NACA0012、OA207翼型在低Ma数下的非定常气动力,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在计算翼型低Ma数下非定常气动力的准确性,并分析了折合频率、迎角平均值、振幅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失速 低Ma数 旋翼 翼型
下载PDF
涡流发生器和附面层抽吸相结合对于低速压气机叶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姗 楚武利 +1 位作者 张皓光 旷海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524,共10页
为了分析微型涡流发生器(MVG)和附面层吸气(BLS)相结合的方法对高负荷轴流压气机流动特性的影响,将一种弯曲的微型涡流发生器与缝式吸气槽进行不同组合,共组成五组控制模型进行对比。其中,微型涡流发生器安装在叶片上游端壁上,缝式吸气... 为了分析微型涡流发生器(MVG)和附面层吸气(BLS)相结合的方法对高负荷轴流压气机流动特性的影响,将一种弯曲的微型涡流发生器与缝式吸气槽进行不同组合,共组成五组控制模型进行对比。其中,微型涡流发生器安装在叶片上游端壁上,缝式吸气槽位于叶片吸力面靠近尾缘处。计算结果说明:在设计攻角下,COM控制方法在使总压损失明显减小的同时增加静压系数,性能优于单独使用MVG,却不及只使用BLS的控制方法。在失速攻角下,MVG产生的尾涡将位于叶片吸力面-端壁角区之间的低能流体和主流充分混合,使得总压损失大幅度减小了11.54%。在吸气量为1.5%时,COM控制方法可以使总压损失减小达14.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马赫数 轴流压气机叶栅 微型涡流发生器 附面层抽吸
下载PDF
楔形涡流发生器影响高负荷叶栅性能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金鸽 楚武利 +2 位作者 张皓光 郎进花 刘凯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31-2339,共9页
为探究楔形涡流发生器流动控制技术的作用机理,对一低来流马赫数高负荷扩压叶栅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提出在叶片前缘安装涡流发生器的方案,并对比分析了采用涡流发生器前后叶栅性能及通道内二次流结构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楔形涡流发生... 为探究楔形涡流发生器流动控制技术的作用机理,对一低来流马赫数高负荷扩压叶栅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提出在叶片前缘安装涡流发生器的方案,并对比分析了采用涡流发生器前后叶栅性能及通道内二次流结构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楔形涡流发生器诱导的吸/压力面涡类似于叶片前缘的马蹄涡,卷吸附面层低能流体,提高其抗逆压梯度能力,进而削弱横向流动,抑制角区分离;涡流发生器的强漩涡结构改善了叶栅通道二次流,使得损失重新分布,叶栅-3°到7°攻角范围内的气动性能显著提升,设计点-1°攻角时平均总压损失系数下降8.04%,平均静压系数增大7.75%,5°攻角时平均总压损失系数下降15.87%,平均静压系数增大2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马赫数 高负荷扩压叶栅 楔形涡流发生器 横向流动 角区分离
下载PDF
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预测的单向耦合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虹溥 季振林 +1 位作者 陈志响 刘晨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7-372,共6页
基于流场与声场之间的单向耦合方法,研究了低马赫数非均匀流对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首先使用CFD方法获取速度场分布,然后通过声学有限元计算得到声压场分布,最后利用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进行平面波分解计算得到消声... 基于流场与声场之间的单向耦合方法,研究了低马赫数非均匀流对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首先使用CFD方法获取速度场分布,然后通过声学有限元计算得到声压场分布,最后利用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进行平面波分解计算得到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对于直通和横流穿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良好.计算结果表明,在入口马赫数低于0.2的条件下,气流对于直通穿孔管消声器在平面波范围内的声学性能影响较小,而在高频范围内气流的影响作用应当引起重视;横流穿孔管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对于气流速度的变化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管消声器 单向耦合 有限元法 低马赫数 非均匀流
下载PDF
水平分层低马赫数运动介质中的声传播
15
作者 陈雨晨 张海刚 +2 位作者 郭俊媛 龚李佳 杨士莪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4-801,共8页
针对海流对水声传播的影响,基于高斯波束追踪方法,利用高频近似的低马赫数亥姆霍兹方程,建立了三维低马赫数运动介质下的声传播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浅海与深海水平分层介质下的声传播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海流能定性定量地改变声传播... 针对海流对水声传播的影响,基于高斯波束追踪方法,利用高频近似的低马赫数亥姆霍兹方程,建立了三维低马赫数运动介质下的声传播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浅海与深海水平分层介质下的声传播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海流能定性定量地改变声传播模式。浅海环境下,声速梯度大于流速梯度,导致顺逆流声线反转点的差别随着距离增加而增大;此外声线到达结构也会发生较大改变。深海环境下,流速梯度大于声速梯度,顺流方向表面声道消失,使得表层顺逆流传播损失相差10 dB以上,同时水平分层环境中也会产生三维声传播效应。因此在流速梯度与声速梯度相当甚至更大时,海流对声传播的影响不能被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介质 高斯波束追踪 三维声传播效应 低马赫数
下载PDF
高速列车受电弓的低马赫数过渡式空腔射流降噪研究
16
作者 唐则男 苗晓丹 +1 位作者 杨俭 袁天辰 《电子科技》 2023年第4期29-35,共7页
受电弓及其空腔部位是高速列车主要的气动噪声源,降低这种噪声尤为重要。在以往的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研究中,对受电弓空腔部位的关注较少。针对高速列车受电弓及其空腔气动降噪问题,文中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简化的高速列车模型在350 km&... 受电弓及其空腔部位是高速列车主要的气动噪声源,降低这种噪声尤为重要。在以往的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研究中,对受电弓空腔部位的关注较少。针对高速列车受电弓及其空腔气动降噪问题,文中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简化的高速列车模型在350 km·h^(-1)下,受电弓空腔前缘射流降噪处理方式的流场特性和噪声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在纯空腔前缘施加射流可以显著降低空腔内和受电弓附近的非定常流动,当射流速度为27 m·s^(-1)时,空腔后壁声源在空腔顶部和侧部辐射噪声的声压级降低最大值为5 dB,受电弓侧面监测点的噪声显著降低。文中研究为低马赫数下的过渡式空腔射流降噪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仿真 湍流模型 高速列车 气动声学 受电弓空腔 低马赫数 过渡式腔 射流降噪
下载PDF
基于可变形空腔的起落架舱体噪声抑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翟庆波 宁方立 +3 位作者 丁辉 刘哲 韦娟 李宝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6,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空腔的起落架舱体结构,通过机械装置调节舱体底板及后壁倾斜角度,不需要额外增加舱体体积,使用声学有限元法探讨了该结构在低马赫数下的噪声抑制效果。研究发现:随着舱体后壁倾斜角度的增大,舱体内部及外部的噪声...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空腔的起落架舱体结构,通过机械装置调节舱体底板及后壁倾斜角度,不需要额外增加舱体体积,使用声学有限元法探讨了该结构在低马赫数下的噪声抑制效果。研究发现:随着舱体后壁倾斜角度的增大,舱体内部及外部的噪声明显减小,同时模态频率逐渐增大,有助于避免舱体结构发生共振破坏;舱体后壁倾斜一个较小的角度就能有效地改善内部的声反射环境,进而抑制舱体内部的高频模态噪声、总声压级。当后壁倾斜角度大于某个临界值时,继续增大倾斜角度对于舱体内部高频模态噪声以及总声压级的抑制效果不再明显,在当前的仿真条件下,舱体后壁最佳倾斜角度范围为1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形空腔 起落架舱体 低马赫数 有限元法 噪声抑制
下载PDF
微型涡流发生器控制压气机叶栅二次流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姗 楚武利 +2 位作者 张皓光 旷海洋 李相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41-2651,共11页
二次流对压气机叶栅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为了探究微型涡流发生器(MVG)对于低马赫数来流叶栅的二次流控制情况,以一进口来流Ma<0.1的高负荷轴流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用数值方法分别对设计攻角(-1°)以及失速攻角(8°)下的流场... 二次流对压气机叶栅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为了探究微型涡流发生器(MVG)对于低马赫数来流叶栅的二次流控制情况,以一进口来流Ma<0.1的高负荷轴流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用数值方法分别对设计攻角(-1°)以及失速攻角(8°)下的流场进行损失分析,并借鉴失速因子对不同组合形式的MVG进行对比。得出在-1°攻角下,大部分MVG具有延缓分离的作用,但都会引起损失增加;在8°攻角下,所有MVG都具有延缓分离、减少损失的作用。损失减少最多的一组VGdvg3达到6.3%,失速系数减小了46%,因此认为MVG对于大分离区域的控制较为有效。MVG主要控制0%~30%叶高方向损失,并且MVG的叶片间距以及安装位置也存在一个最佳范围,不易过大或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马赫数 轴流压气机叶栅 微型涡流发生器 二次流
下载PDF
宽域组合发动机低速段冲压通道阻力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诗雨 金志光 柯玉祥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6期44-51,共8页
以双通道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为例,在不影响涡轮通道工作状况条件下,研究了低速段冲压通道富余气流处理方式对发动机阻力特性影响。采用动量定理与壁面积分两种方法对比了冲压通道开启与关闭两种方案下发动机总体受力情况,提出了一种冲... 以双通道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为例,在不影响涡轮通道工作状况条件下,研究了低速段冲压通道富余气流处理方式对发动机阻力特性影响。采用动量定理与壁面积分两种方法对比了冲压通道开启与关闭两种方案下发动机总体受力情况,提出了一种冲压通道冷态尾喷管节流减阻措施。研究表明:两种受力分析方法结果一致,均能准确评估发动机受力;相比于冲压通道关闭、气流高速绕过发动机的情况,冲压通道开启状态下,进气道溢流阻力小,即富余高速气流经冲压通道减速后,直接排出发动机所产生的阻力更低,且来流马赫数越低,两种方案的阻力差距越大;此外,合理控制冲压通道下游尾喷管喉道面积,降低冲压通道内的流速对发动机总体有明显减阻效果,Ma_(∞)=0.8、1.0时减阻最为明显,最高减阻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循环发动机 低马赫数 阻力特性分析 变几何 数值仿真 减阻
下载PDF
A Conservative Pressure-Correction Method on Collocated Grid for Low Mach Number Flows
20
作者 S. M. Yahya S. F. Anwer S. Sanghi 《World Journal of Mechanics》 2012年第5期253-261,共9页
A novel extension to SMAC scheme is proposed for variable density flows under low Mach number approximation. The algorithm is based on a predictor—corrector time integration scheme that employs a projection method fo... A novel extension to SMAC scheme is proposed for variable density flows under low Mach number approximation. The algorithm is based on a predictor—corrector time integration scheme that employs a projection method for the momentum equation. A constant-coefficient Poisson equation is solved for the pressure following both the predictor and corrector steps to satisfy the continuity equation at each time step.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second order centrally differenced convective fluxes with upwinding based on Cell Peclet number while diffusive flux are viscous fourth order accurate. Spatial discretization is performed on a collocated grid system that offers computational simplicity and straight forward extension to curvilinear coordinate systems. The algorithm is kinetic energy preserving. Further in this paper robustness and accuracy are demonstrated by performing test on channel flow with non-Boussinesq condition on different temperature rat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S Non-Boussinesq low mach number TURBULENT Flow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