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结构的增产效应和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洪勋 张翔 孙春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13年的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轮作的年产量影响明显,各处理总的产量趋势是:MNPK>MNP>MN>NPK>NP>M>N>ck。基础地力的产量效应为37.9%,肥料的增产效应为62.1%;... 13年的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轮作的年产量影响明显,各处理总的产量趋势是:MNPK>MNP>MN>NPK>NP>M>N>ck。基础地力的产量效应为37.9%,肥料的增产效应为62.1%;肥料增产效应中,化肥占75.8%,有机肥占24.2%,显示出化肥为主要增产途径;在化肥的增产效应中,N的增产效应为70.6%,P为23.5%,K为5.9%;以MNPK处理的产量和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这说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使作物高产优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结构 定位试验 小麦 玉米 轮作 增产效应
下载PDF
用FOX法对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磷素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树堂 姚源喜 +4 位作者 赵永厚 孟祥霞 随方功 韩晓日 程芳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用FOX法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磷素状况,通过对23年长期定位试验土壤的测定计算,结果表明M1、M1N1、M2、M2N2处理不施磷肥就达到土壤溶液0.2μg/g水平,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而长期不施有机肥和磷肥的处理CK、N1、N2则每平方米施80.... 用FOX法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磷素状况,通过对23年长期定位试验土壤的测定计算,结果表明M1、M1N1、M2、M2N2处理不施磷肥就达到土壤溶液0.2μg/g水平,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而长期不施有机肥和磷肥的处理CK、N1、N2则每平方米施80.14g、104.14g、115.35g含P2O514%的磷肥(过磷酸钙)才能满足土壤中正常的磷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法 定位施肥 土壤 磷素 测定计算 农业生产
原文传递
化肥与有机肥及两者配施长期定位试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式谷 张辛未 +4 位作者 朱宏斌 刘枫 叶舒娅 王文军 王自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2期161-163,181,共4页
本文研究了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肥料效应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的地力贡献具有持久性的特点,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2.7%。不同施肥组合产量总趋势是:MNPK、NPK>MNP、NP>MN、M>N>CK。说明有机... 本文研究了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肥料效应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的地力贡献具有持久性的特点,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2.7%。不同施肥组合产量总趋势是:MNPK、NPK>MNP、NP>MN、M>N>CK。说明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产量最高,氮磷钾化肥配施也能获得高产稳产,提高土壤肥力。在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的增产作用主要是携入磷钾养分所致。氮肥单施肥料效应逐年下降,与磷钾肥配合施用时磷钾肥效应则呈上升趋势。化肥与有机肥配施,随着配合的完全程度增加,肥料效应也依次上升。氮肥利用率化肥大于有机肥,钾肥则相反,磷肥两者基本相同。从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及土壤肥力变化,可为施肥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化肥 有机肥 肥料效应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冬小麦、玉米产量和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裴瑞娜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8期48-53,共6页
以甘肃省平凉市1979—2007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黑垆土冬小麦和玉米的产量、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磷[氮磷肥配合施用(NP)、氮磷肥和秸秆配合施用(SNP)、单施有机肥(M)、氮... 以甘肃省平凉市1979—2007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黑垆土冬小麦和玉米的产量、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磷[氮磷肥配合施用(NP)、氮磷肥和秸秆配合施用(SNP)、单施有机肥(M)、氮磷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MNP)]的冬小麦折合产量为3 519~4 621 kg/hm2,玉米折合产量为5 303~6 332 kg/hm2,二者均较不施磷处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提高了2~4倍。施磷处理之间的玉米、冬小麦产量无显著差异,且玉米的吸磷量均高于冬小麦。经过28 a的施磷处理,玉米的农学利用效率为12.42~77.10 kg/kg,冬小麦的农学利用效率为9.13~73.41 kg/kg;玉米季的磷肥回收率平均为5.18%~30.15%,冬小麦季为2.93%~20.07%。玉米季磷肥农学利用效率和回收率的平均值均高于冬小麦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定位试验 黑垆土 冬小麦 玉米 产量 吸磷量 磷肥农学利用效率 磷肥回收率
下载PDF
一种基于LQI的道路车辆定位方法实现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国艳 孙劭轩 +2 位作者 王江锋 高峰 易飞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2-127,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用于特定路段的车辆定位系统。对常用的无线网络节点定位的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车用无线定位的特点,选择了基于LQI信号的无线定位方式。在定位算法的设计中,改进了三边测量法,给出了一种基于正方形形心的... 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用于特定路段的车辆定位系统。对常用的无线网络节点定位的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车用无线定位的特点,选择了基于LQI信号的无线定位方式。在定位算法的设计中,改进了三边测量法,给出了一种基于正方形形心的定位算法。设计了合理的定位模型标定方法,对所设计的定位模型进行了标定。从定位误差的角度对标定的定位模型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论文给出的基于LQI的无线网络节点定位方法达到了预期的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辆定位 LQI 定位方法 定位试验
原文传递
服务机器人的室内定位研究及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唐兵 杨中亚 王洪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3-255,共3页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日益发展,机器人的室内定位方法和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针对实体四轮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建模,根据机器人的平移与转动对其空间坐标的转换进行了数学建模,受到GPS的定位原理的启发,利用四片高性能单片机与机器人在室...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日益发展,机器人的室内定位方法和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针对实体四轮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建模,根据机器人的平移与转动对其空间坐标的转换进行了数学建模,受到GPS的定位原理的启发,利用四片高性能单片机与机器人在室内环境下模拟室内机器人定位系统,基于实验平台进行定位实验研究对该系统进行验证,通过对比pc机控制行走轨迹与采用该室内定位系统后的行走轨迹,将实验结果导入到MATLAB中进行仿真,对比前后的机器人行走轨迹图,验证了该定位系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机器人 室内定位 MATLAB仿真 数学建模 定位实验 行走轨迹
下载PDF
红壤连续施用绿肥和有机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劲松 戴茨华 +4 位作者 徐红 卢俊媛 李亚林 赵凤琳 顾朝令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0,共4页
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方法,探讨旱地红壤施用氮磷肥、绿肥和有机肥对红壤旱地养分的影响及玉米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在施用等量N肥的基础上施P2O596 kg/hm2,玉米产量是N肥的1.59倍,说明磷是红壤旱地的主要障碍因子,施磷有显著的增产作... 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方法,探讨旱地红壤施用氮磷肥、绿肥和有机肥对红壤旱地养分的影响及玉米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在施用等量N肥的基础上施P2O596 kg/hm2,玉米产量是N肥的1.59倍,说明磷是红壤旱地的主要障碍因子,施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氮磷化肥与绿肥或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明显增加土壤中速效钾含量,维持土壤钾素平衡;长期施磷,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磷肥与绿肥或有机肥配合施用,能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氮磷肥与绿肥或农家肥配合施用,是改良培肥旱地红壤,提高土地生产潜力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定位试验 绿肥 有机肥 产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多年定位试验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土壤无机磷分级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海龙 张民 +3 位作者 刘之广 于小晶 赵洪猛 陈海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8-324,共7页
通过对小麦/玉米轮作不同施磷水平7年14季定位试验土壤养分状况的分析与评价,探讨石灰性潮土有效磷耗竭和积累状况下土壤全磷、无机磷分级形态的变化规律,并运用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Olsen法、Mehlich3法、树脂交换法测定的土壤... 通过对小麦/玉米轮作不同施磷水平7年14季定位试验土壤养分状况的分析与评价,探讨石灰性潮土有效磷耗竭和积累状况下土壤全磷、无机磷分级形态的变化规律,并运用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Olsen法、Mehlich3法、树脂交换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磷与各无机磷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初始土壤相比,N0P0K0、N2P0K2处理全磷总量分别降低了15.2%,29.7%,无机磷总量降低了13.5%,11.8%,N2P2K2、N2P3K2处理全磷总量分别增加了8.2%,27.2%,无机磷总量增加了11.1%,27.8%。供试土壤无机磷含量以Ca_(10)-P、Ca_8-P为主,施用磷肥可提高Ca_2-P、Ca_8-P、Al-P、Fe-P占无机磷总量的相对比例。(2)磷耗竭状态下,植物利用的无机磷来源于缓效磷源(Ca_8-P、Al-P、Fe-P;75%)、无效磷源Ca_(10)-P(11.5%~14.0%)、速效磷源Ca_2-P(7.5%~8.9%);无机磷盈余状态下,积累的无机磷主要转化为Ca_8-P(50%~70%)、Al/Fe-P(10%~23%)、O-P(8%)、Ca_2-P(0.2%~1.8%)。(3)Ca_2-P、AlP对3种方法测得的有效磷均具有正向作用且贡献率较大。Olsen法测定的无机磷主要是Ca_2-P、Ca_8-P,Mehlich3法主要是Ca_2-P、Ca_8-P、Al-P,阴离子交换树脂法主要是Ca_2-P、Fe-P。(4)Olsen法、Mehlich3法、树脂交换法均适于评价土壤有效磷水平,Olsen法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石灰性潮土 无机磷分级 有效磷
下载PDF
稻-油轮作条件下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薛斌 殷志遥 +5 位作者 肖琼 张惠华 刘胤池 徐晓萌 董祥伟 黄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7期134-141,共8页
在湖北省2个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武穴市8年和荆州市3年)的基础上,研究武穴的传统耕作(W1)、秸秆还田配合传统耕作(W2)、免耕(W3)、秸秆还田配合免耕(W4)以及荆州的施氮磷肥(J1)、氮磷钾肥(J2)、秸秆还田配合氮磷肥(J3)、秸秆还田配合... 在湖北省2个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武穴市8年和荆州市3年)的基础上,研究武穴的传统耕作(W1)、秸秆还田配合传统耕作(W2)、免耕(W3)、秸秆还田配合免耕(W4)以及荆州的施氮磷肥(J1)、氮磷钾肥(J2)、秸秆还田配合氮磷肥(J3)、秸秆还田配合氮磷钾肥(J4)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地耕层(0~20 cm)土壤中各养分(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的,秸秆还田和免耕均能有效提高耕层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其中W4和J4处理效果最好;W4比W1有机质和全氮分别增加了1.72%~37.55%和2.09%~15.79%,J4比J1增加了1.41%~21.90%和5.83%~16.38%;油菜季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高于水稻季;(2)秸秆还田显著提高耕层土壤的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尤其是速效钾,增幅最大;(3)与W1和J1相比,W2和J3减小了耕层土壤的容重(分别减小7.81%和2.39%),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分别增大4.75%和1.14%)和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大3.77%和9.40%)。稻-油轮作条件下长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耕层土壤养分的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和增大孔隙度,对培肥土壤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油轮作 秸秆还田 土壤肥力 长期定位试验
下载PDF
紫云英-早稻-晚稻农田系统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评价 被引量:18
10
作者 谢志坚 贺亚琴 徐昌旭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5-746,共12页
紫云英是南方双季稻区最主要种植的冬季绿肥作物,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髓,曾对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紫云英-早稻-晚稻系统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进行综合评估,有助于人们更深入了解紫云英对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直接贡献... 紫云英是南方双季稻区最主要种植的冬季绿肥作物,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髓,曾对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紫云英-早稻-晚稻系统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进行综合评估,有助于人们更深入了解紫云英对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直接贡献,有利于恢复发展与推广种植紫云英等稻区冬季绿肥作物和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论文以连续8 a的大田定位试验数据为基础,选取农产品与轻工业原料供给、大气调节与净化、土壤养分累积和水分涵养等功能服务价值,采用生态经济学方法,构建紫云英-早稻-晚稻系统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冬闲-早稻-晚稻和紫云英-早稻-晚稻系统生态功能服务总价值分别为64 230.89元/(hm^2·a)和87 438.46元/(hm^2·a),后者较之前者平均显著增加36.13%。该评价体系的各项功能服务指标中,冬闲-早稻-晚稻和紫云英-早稻-晚稻生态系统的农产品与轻工业原料供给服务价值分别达到38 777.03元/(hm^2·a)和56 635.83元/(hm^2·a),占系统功能服务总价值的比例均超过60%;其次为大气调节与净化和水分涵养服务价值(占比15%~22%),而土壤养分累积服务价值最低(占比<2%)。紫云英-早稻-晚稻系统的土壤养分累积服务价值主要表现为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碱解氮的累积价值。由此可见,紫云英-早稻-晚稻系统能更好地兼顾经济和生态价值,而且评估结果还可为恢复发展与推广种植紫云英等稻田冬季绿肥作物的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定位试验 紫云英-双季稻 稻田系统 生态功能
原文传递
蔬菜温室长期种植下土壤重金属累积风险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杰 祝凌 +2 位作者 仝利红 吕贻忠 李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59-2165,共7页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有机种植长期定位试验,比较了有机种植(ORG)、无公害种植(LOW)和常规种植(CON)3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中Cu、Zn、Pb、Cd、Cr、As、Ni 7种重金属含量的差异,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有机种植长期定位试验,比较了有机种植(ORG)、无公害种植(LOW)和常规种植(CON)3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中Cu、Zn、Pb、Cd、Cr、As、Ni 7种重金属含量的差异,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别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风险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过15 a的种植,与2002年的初始值相比,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重金属均有明显的累积。其中土壤中Cd累积较为明显,分别提高了312.50%、175.00%、100.00%,有机和无公害种植模式下土壤Cd含量超过了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其他重金属含量虽也有一定程度累积,但均未超标。以初始值为参考,评价结果表明,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重金属累积指数表现为ORG>LOW>CON,有机种植存在较高的土壤重金属累积风险。以温室蔬菜产地标准值为参比值,可以看出经过15 a的长期定位试验,各个重金属元素均未造成生态系统的风险,3种种植模式的综合生态风险也都属轻微生态危害程度,但相比较而言,3种种植模式生态风险指数表现为ORG>LOW>CON,因此应加强有机农场有机肥质量监控,以确保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累积风险 污染评价 有机种植 长期定位试验
下载PDF
黄潮土养分供应特征及演变规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洪勋 沈阿林 +1 位作者 张翔 孙春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8-145,共8页
15年定位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小麦、玉米产量有明显影响,各处理单产依次为:MNPK>MNP>MN>NPK>NP>N>M1)>CK。长期不施肥区,土壤养分供应不足,产量逐年下降。基础地力贡献率平均为37.2%,肥料的增产贡献率为62.8%... 15年定位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小麦、玉米产量有明显影响,各处理单产依次为:MNPK>MNP>MN>NPK>NP>N>M1)>CK。长期不施肥区,土壤养分供应不足,产量逐年下降。基础地力贡献率平均为37.2%,肥料的增产贡献率为62.8%。在肥料中有机肥占25.2%,化肥占74.8%。在化肥中氮占64.6%,磷占27.2%,钾占8.2%。有机肥有明显改土培肥作用,有利土壤物理性改善,增强作物抗逆,提高产量的稳定性。施肥处理区土壤速效钾出现亏缺,在生产上应注意钾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潮土 供肥特征 定位试验
下载PDF
有机肥增减施后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谢丽华 廖超林 +4 位作者 林清美 唐茹 孙钰翔 黎丽娜 尹力初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6-1113,共8页
利用一个长达35 a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在保证原有定位试验继续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将部分原化肥处理增施有机肥,部分原有机肥处理改施化肥或者增施有机肥,研究有机肥增减施后长期不同施肥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影响。结果显... 利用一个长达35 a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在保证原有定位试验继续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将部分原化肥处理增施有机肥,部分原有机肥处理改施化肥或者增施有机肥,研究有机肥增减施后长期不同施肥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影响。结果显示:红壤性水稻土以>0.25 mm团聚体为主;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高低排序均表现为:>0.25 mm团聚体>0.25~0.053 mm团聚体>(<0.053 mm)团聚体,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提高红壤水稻土各粒级有机碳含量和>2mm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影响的大小排序为:<0.053 mm<0.25~0.053 mm<(>2 mm)<2~0.25 mm;游离氧化铁和络合态铝对2~0.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有着重要影响,游离氧化铁在>2 mm团聚体的形成中发挥作用。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可提高<2 mm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减施有机肥则显著降低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不管减施还是增施有机肥均导致>2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降低;同时,减施有机肥后<2 mm的各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提高,而增施有机肥后2~0.25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有机肥 团聚体 有机碳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黑土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苏冰莹 颜丽 +1 位作者 关连珠 杜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共4页
以27年定位试验的黑土为对象,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黑土中无机磷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用NP或NPK化肥显著增加黑土中Ca8-P、Ca10-P、O-P的含量,增加比率分别为435.9%和402.2%,38.3%和32.8%,28.6%和23.9%,而Ca2-P... 以27年定位试验的黑土为对象,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黑土中无机磷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用NP或NPK化肥显著增加黑土中Ca8-P、Ca10-P、O-P的含量,增加比率分别为435.9%和402.2%,38.3%和32.8%,28.6%和23.9%,而Ca2-P、Al-P、Fe-P无明显变化;秸秆或猪厩肥长期配施NPK化肥均可显著增加Ca2-P、Al-P和Fe-P的含量,增加比率分别为221.6%和221.8%,89.6%和40.9%,31.0%和15.6%,而猪厩肥配施NPK化肥使O-P降低不显著,仅为0.55%和0.88%,Ca8-P、Ca10-P无明显变化。秸秆或猪厩肥长期配施NPK化肥与单施NPK化肥相比,显著增加Ca2-P、Al-P、Fe-P的含量,增加比率分别为216.4%和216.6%,93.1%和43.5%,22.9%和8.44%;且Ca2-P的含量尤为突出。长期秸秆配施NPK化肥与长期猪粪配施NPK化肥相比,Al-P、Fe-P的增加含量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 黑土 施肥 无机磷
下载PDF
麦田土壤真菌多样性对麦玉轮作长期秸秆还田和配施有机肥的响应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梦妮 李永山 +4 位作者 王慧 范巧兰 郭振威 席吉龙 张建诚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81-2496,共16页
【背景】土壤真菌主导田间秸秆腐解的过程,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可为真菌提供良好的营养物质。【目的】研究麦玉轮作模式下长期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对麦田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依托山西南部麦玉轮作区长达14年的秸秆还田和施有... 【背景】土壤真菌主导田间秸秆腐解的过程,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可为真菌提供良好的营养物质。【目的】研究麦玉轮作模式下长期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对麦田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依托山西南部麦玉轮作区长达14年的秸秆还田和施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开展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不施肥+秸秆清茬(CK)、氮磷化肥+秸秆清茬(NP)、氮磷化肥+秸秆还田(SNP)、氮磷化肥+有机肥+秸秆清茬(NPM)及氮磷化肥+秸秆还田+有机肥(SNPM)的响应差异研究。【结果】秸秆还田和施有机肥处理组的物种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高于CK。5个处理共产生953个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CK、NP、NPM、SNP和SNPM分别具有398、451、472、462和440个OTU。在门水平上共检测出9个菌门,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毛霉门(Mucor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3个主要菌门,各处理中所占丰度差异显著;在属水平上共检测出262个真菌属,其中CK丰度较高的3个属为柄孢壳菌属(Podospora)18.85%、被孢霉属(Mortierella)16.67%和镰刀菌属(Fusarium)7.77%;NP、NPM、SNP和SNPM丰度较高的前3个相同属均为Dendrostilbella、毛葡孢属(Botryotrich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但相对丰度值存在差异。由聚类分析可知,NPM和SNPM群落组成相似度高,归为一类,而CK、NP、SNP各独立为一类。与环境因子间冗余分析发现,TN含量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也受速效磷、pH、速效钾、碱解氮和全磷等环境指标影响。【结论】长期秸秆还田和施有机肥改变了小麦土壤真菌种群结构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秸秆还田 有机肥 土壤真菌群落 长期定位试验
原文传递
增施或减施有机物料对长期培肥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艺 戴齐 +1 位作者 廖超林 尹力初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2,共5页
利用一个长达30年且已进行适当变更的定位肥料试验,采用湿筛法进行土壤团聚体分级,测定并计算土壤容重、孔隙度与平均质量直径(MWD),探讨了长期施用高量有机肥、常量有机肥、化肥及当其施肥措施改变(化改常、常改高、高改化、常改化)3... 利用一个长达30年且已进行适当变更的定位肥料试验,采用湿筛法进行土壤团聚体分级,测定并计算土壤容重、孔隙度与平均质量直径(MWD),探讨了长期施用高量有机肥、常量有机肥、化肥及当其施肥措施改变(化改常、常改高、高改化、常改化)3年后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组成及结构的变化特征,以期为已培肥红壤性水稻土选择合理的后续施肥策略而促进水稻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施用化肥30年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常量、高量)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10.38%~19.81%),并提高孔隙度(6.77%~13.13%)与MWD(46.84%~61.58%)。有机肥处理(常量、高量、化改常、常改高)下粗大团聚体(>2 mm)所占比例最高,而化肥处理(高改化、常改化、化肥)下细大团聚体(2~0.25 mm)所占比例最高。在施肥措施改变3年后,如减少有机肥(高改化、常改化)的施入量将导致土壤容重增加(6.47%~14.34%),土壤孔隙度(3.63%~6.79%)或MWD(21.15%~31.43%)降低;而增加有机肥(化改常、常改高)的施入量将显著降低土壤容重(3.08%~9.02%)并增加土壤孔隙度(1.73%~6.01%)与MWD(5.45%~44.58%)。由此,为进一步维持或改善土壤结构,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培肥后应继续或加大田间外源有机物料的投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红壤性水稻土 团聚体 后续施肥
下载PDF
泄漏管道波速预测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志宏 崔伟华 梁坤鹏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5-408,531,共4页
基于泄漏管道声振特性的互相关检测和定位方法,根据管道声振基本理论并结合管道泄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泄漏管道中波速预测理论,并对不同PVC塑料管道进行了泄漏检测和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波速预测理论是正确可行的,且有效提高了互相... 基于泄漏管道声振特性的互相关检测和定位方法,根据管道声振基本理论并结合管道泄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泄漏管道中波速预测理论,并对不同PVC塑料管道进行了泄漏检测和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波速预测理论是正确可行的,且有效提高了互相关检测法的定位精度,将漏点定位的相对误差减小到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检测 互相关 波速预测 定位试验
下载PDF
定位施钾对紫色土钾素形态在土层中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明彪 毛知耘 石孝均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采用化学形态分析方法 ,研究了稻麦水旱轮作制中 ,多年定位施钾对紫色土钾素形态土层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 8年 16季稻麦轮作后 ,土壤全钾含量 0cm~ 2 0cm土层与 2 0cm~ 40cm土层基本持平。土壤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态钾、特殊吸... 采用化学形态分析方法 ,研究了稻麦水旱轮作制中 ,多年定位施钾对紫色土钾素形态土层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 8年 16季稻麦轮作后 ,土壤全钾含量 0cm~ 2 0cm土层与 2 0cm~ 40cm土层基本持平。土壤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态钾、特殊吸附态钾、非交换性钾含量呈现 0cm~ 2 0cm土层高于 2 0cm~ 40cm土层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试验 钾素形态 土层分布 紫色土 钾肥 施肥
下载PDF
31年长期施肥对潮土中微量元素演变及小麦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19
作者 丁世杰 郭斗斗 +6 位作者 张水清 宋晓 张珂珂 郭腾飞 岳克 黄绍敏 周囯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8-1871,共14页
【目的】在华北平原典型潮土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全量与有效态铁、锰、锌、铜含量,以及小麦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为实现农田地力提升与作物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始于1990年,已连... 【目的】在华北平原典型潮土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全量与有效态铁、锰、锌、铜含量,以及小麦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为实现农田地力提升与作物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始于1990年,已连续进行了31年。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选取不施肥(CK),氮钾化肥(NK),氮磷钾化肥(NPK),氮磷钾化肥+秸秆还田(NPKS),氮磷钾化肥+有机肥(NPKM)5种施肥处理,分析每年土壤样品中全量与有效态铁、锰、锌、铜含量,以及作物秸秆与籽粒中相应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连续施肥31年后,各施肥处理土壤全量铁、锰含量与试验前无显著差异,全量锌、铜含量较试验前显著增加;NPKM处理土壤全量铁、锰、锌、铜含量均高于其它施肥处理。与CK相比,NPKM、NPKS与NPK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阳离子交换量,降低了土壤pH值,有利于土壤中微量元素向有效态转化。NPKM与NPKS处理下土壤有效态铁、锰、锌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施肥处理。NPK处理下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别比CK和NK处理提高52%与49%;有效锰含量分别比CK和NK处理提高39%与11%。NPKM、NPKS与NPK处理下小麦地上部铁、锰、锌、铜吸收量与各微量元素收获指数显著高于CK与NK处理。但增产对籽粒中微量元素的稀释效应导致NPK、NPKS与NPKM处理下籽粒微量元素含量显著降低,其中铁、锌含量分别为推荐量下限的71%~74%、60%~63%。【结论】化肥与秸秆或有机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土壤全量与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提高可促进小麦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但增产对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的稀释效应导致小麦籽粒中的铁、锌含量显著低于推荐量的下限。因此,在培肥潮土地力、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要考虑优化施肥策略或筛选适宜品种,以提高小麦籽粒中铁、锌含量,消除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施肥模式 潮土 小麦 微量元素
下载PDF
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土壤肥力资源合理利用的思考与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翁伯琦 郑祥洲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其不仅关系食物安全供应,而且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土壤肥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其有效的培育涉及多学科与多专业,需要系统创新与联合攻关,如今人们对土壤肥力的认识已经从农业生...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其不仅关系食物安全供应,而且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土壤肥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其有效的培育涉及多学科与多专业,需要系统创新与联合攻关,如今人们对土壤肥力的认识已经从农业生产向环境安全、资源利用、生态健康及全球变化等方向转变与提升。本文从土肥长期定位研究、土壤肥力培育技术、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阐述内在关系及其特点,同时分析了现代土壤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与发展趋势,并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培育 长期定位研究 现代农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