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渣不同补饲方式对饲喂混合粗饲料的本地黄牛增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吉鹍 李华伟 +2 位作者 包赛娜 邵福林 万文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1-576,共6页
为探讨木薯渣(CR)不同补饲方式对本地黄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平均质量(113.5±7.1)kg的本地黄牛12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处理Ⅰ为仅喂粗饲料(75%稻草+25%苜蓿)但不补饲CR的对照组,处理Ⅱ、处理Ш与处理Ⅳ为在饲喂粗饲... 为探讨木薯渣(CR)不同补饲方式对本地黄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平均质量(113.5±7.1)kg的本地黄牛12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处理Ⅰ为仅喂粗饲料(75%稻草+25%苜蓿)但不补饲CR的对照组,处理Ⅱ、处理Ш与处理Ⅳ为在饲喂粗饲料基础上以不同方式按每千克代谢质量30 g给每头本地黄牛补给CR的试验组。处理Ⅱ在给牛只投给混合粗饲料前3 h一次性补饲CR,处理Ш在投给混合粗饲料后2 h一次性补饲CR,处理Ⅳ将处理Ш的CR分3次等量补饲。试验结果为:处理Ⅱ的平均日采食混合粗饲料(ADRI)以及平均日增重(ADG)与不补饲CR的处理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Ш的ADRI与ADG显著增加,料重比(ADMI/ADG)显著降低(P<0.05)。处理Ⅳ的ADG较处理Ш组的又有显著增加(P<0.05),而ADMI/ADG降低。本研究表明,CR作为能量添补饲料,用于本地黄牛补饲时,可以通过改变补饲方式与增加饲喂次数,来调控CR的瘤胃降解速率,使之同稻草与苜蓿混合粗饲料的相似,并使得能氮能够同步利用,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渣 补饲方式 本地黄牛 生产性能
下载PDF
用BMY牛改良德宏本地黄牛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瑞生 徐康 +4 位作者 陈伟 王继清 戴丙亮 李加苍 杨国荣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2期27-28,32,共3页
[目的]为了解决德宏本地黄牛个体小、生长慢、产肉性能差的问题。[方法]通过引进BMY牛与德宏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按照初生、6月龄、12月龄进行阶段称重并用LSD法进行检验。[结果]六年的体型外貌及数据分析表明,BMY牛及其杂交后代具有体型... [目的]为了解决德宏本地黄牛个体小、生长慢、产肉性能差的问题。[方法]通过引进BMY牛与德宏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按照初生、6月龄、12月龄进行阶段称重并用LSD法进行检验。[结果]六年的体型外貌及数据分析表明,BMY牛及其杂交后代具有体型大、耐粗饲、抗逆性强、生长快等特点。初生重本地黄牛公母和杂交牛公母牛都差异显著(P〈0.05);杂交牛公母牛之间、本地牛与杂交牛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6月龄和12月龄牛体重差异都极显著(P〈0.01)。饲养1头同龄BMY杂交牛比本地牛增加收益800~1 200元。[结论]饲养BMY杂交牛是边疆人民增加收入的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Y牛 本地牛 改良 效益
下载PDF
西门塔尔牛改良宕昌本地黄牛F_1的生长发育性能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宝林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第1期7-9,13,共4页
试验测定了西门塔尔牛与宕昌县本地黄牛杂交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当地饲养管理条件下,0~12月龄西本F_1的生长发育性能比本地黄牛得到较大提高,显著促进了当地肉牛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宕昌本地黄牛 西本F1 生长发育 体重 体尺
下载PDF
新疆地区牛和新引进牛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林亚军 季建莉 +3 位作者 赵红琼 江萍 帕力达□亚森 夏利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为了解新疆地区牛和新引进牛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差异,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检测,通过卡方检验比较新疆地区牛和引进牛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差异。结果显示,新疆地区牛大肠埃希菌和引进牛大肠... 为了解新疆地区牛和新引进牛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差异,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检测,通过卡方检验比较新疆地区牛和引进牛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差异。结果显示,新疆地区牛大肠埃希菌和引进牛大肠埃希菌除对氨苄西林(地区牛为11.90%、引进牛为6.25%)和阿莫西林(地区牛为5.55%、引进牛为5.21%)有较高的耐药率外,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但引进牛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和安普霉素的中度敏感率分别为82.81%、44.79%和33.33%。经卡方检验比较,新疆引进牛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安普霉素、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的中度敏感率显著高于新疆地区牛(P<0.05)。虽然被检牛源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较低,但引进牛大肠埃希菌高中度敏感率会导致其耐药率短期内迅速增高,因此须在临床治疗引进牛细菌性疾病中避免使用中度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牛 引进牛 大肠埃希菌 耐药率 比较
下载PDF
肉用型西门塔尔与安格斯不同杂交方式杂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晓芳 刘绍贵 +4 位作者 何华川 刘贵贤 李雯 鲁绍雄 杨亮宇 《中国牛业科学》 2013年第6期41-44,共4页
[目的]为检验肉用型西门塔尔牛云南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方法]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肉牛纯繁场分别利用XM♂×本地西门塔尔高代杂交黄牛♀(Ⅰ组);XM♀×AG♂(Ⅱ组);AG♂×本地西门塔尔高代杂交黄牛♀(Ⅲ组)。[结果]在相... [目的]为检验肉用型西门塔尔牛云南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方法]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肉牛纯繁场分别利用XM♂×本地西门塔尔高代杂交黄牛♀(Ⅰ组);XM♀×AG♂(Ⅱ组);AG♂×本地西门塔尔高代杂交黄牛♀(Ⅲ组)。[结果]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Ⅱ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平均体重明显高于Ⅰ组和Ⅲ组,Ⅰ组结果明显高于Ⅲ组;6月龄、18月龄日增重Ⅰ组和Ⅲ组差异不显著,Ⅰ组12月龄、24月龄日增重明显高于和Ⅲ组,而Ⅱ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日增重明显高于Ⅰ组和Ⅲ组。[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肉用型西门塔尔牛与安格斯种公牛杂交效果优势明显,而肉用型西门塔尔种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效果又明显高于安格斯种公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西门塔尔 安格斯 本地黄牛 杂交效果
下载PDF
黄牛血乳酸、全血钾等浓度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国发 张生福 +2 位作者 汪生林 杨寿生 郑宏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7年第2期23-24,共2页
用常规法测定了青海省湟中县35头成年黄牛的血乳酸、全血钾、血清钾、血清钠、血糖、血清无机磷浓度。测定结果分别为2.33±1.48mmol/L,12.73±6.17mmol/L,4.06±1.04mmol/... 用常规法测定了青海省湟中县35头成年黄牛的血乳酸、全血钾、血清钾、血清钠、血糖、血清无机磷浓度。测定结果分别为2.33±1.48mmol/L,12.73±6.17mmol/L,4.06±1.04mmol/L,129.32±14.18mmol/L,2.64±0.86mmol/L,2.00±0.58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不同酶制剂及其添加水平对土种牛育肥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薛正芬 卡纳提 +5 位作者 吴新忠 艾比西 王建勋 侯广田 郝耿 杨会国 《草食家畜》 2010年第2期53-55,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添加水平的溢多利反刍酶、夏盛反刍酶和泰力酶对土种牛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日增重和Ⅰ组、Ⅵ组差异显著(P<0.05),和Ⅱ组、Ⅲ组、Ⅴ组、Ⅶ组、Ⅷ组差异极显著(P<0.01);Ⅲ组的日增重和Ⅰ组差异显著(P<0.0... 本文研究了不同添加水平的溢多利反刍酶、夏盛反刍酶和泰力酶对土种牛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日增重和Ⅰ组、Ⅵ组差异显著(P<0.05),和Ⅱ组、Ⅲ组、Ⅴ组、Ⅶ组、Ⅷ组差异极显著(P<0.01);Ⅲ组的日增重和Ⅰ组差异显著(P<0.05),和对照组、Ⅳ组、Ⅴ组、Ⅵ组、Ⅷ组、Ⅸ组差异极显著(P<0.01);Ⅴ组和Ⅷ组的日增重均和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Ⅵ组、Ⅶ组、Ⅸ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泰力酶的育肥效果最好,溢多利反刍酶和夏盛反刍酶育肥效果差别不明显。不同酶制剂中分别以Ⅲ组、Ⅴ组、Ⅷ组即0.08%溢多利反刍酶组、0.15%夏盛反刍酶组、0.15%泰力酶组的育肥效果最好,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6.34%、25.74%、27.23%,日均收入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6.82%、91.67%、97.73%,屠宰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4%、2.58%、3.58%,pH值差别不大,说明试验所用的酶制剂均对土种牛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多利反刍酶 夏盛反刍酶 泰力酶 土种牛 日增重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分子遗传标记及芯片技术在地方牛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历程 被引量:1
8
作者 范寅 毛丹 黄恩福 《现代畜牧科技》 2022年第12期61-65,共5页
目前,全世界地方牛品种超过300个。中国具有丰富的地方黄牛种质资源,列入最新2021版农业部修订《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有55种。部分地方牛长期处于小群体闭锁繁育,导致许多地方牛存在种群近交程度增加、遗传多样性下降、种质... 目前,全世界地方牛品种超过300个。中国具有丰富的地方黄牛种质资源,列入最新2021版农业部修订《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有55种。部分地方牛长期处于小群体闭锁繁育,导致许多地方牛存在种群近交程度增加、遗传多样性下降、种质特性退化的风险。随着群体遗传学研究的发展,特别是分子遗传标记的普及和全基因组芯片的出现,近年各地利用现代基因组学技术,系统深入地开展地方牛群体遗传学分析,建立全新的分子辅助保种方案,实现科学保种,更好地保护地方牛的优质种质资源。该文对分子遗传标记及芯片技术在肉牛中的遗传研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介绍群体遗传学研究的目的及其重要性,因为遗传多样性是育种所必需的原材料,对基因组选择的实施具有实际意义。遗传多样性的损失与近交衰退所导致的风险(成长率、生育能力、繁殖力、后代生存力等因素的下降)密切相关,随后阐述牛群体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分子标记到50K低密度芯片如何运用到地方牛保种工作中,对家系构建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牛 遗传多样性 分子遗传标记 全基因组芯片
下载PDF
湖北省肉牛主导品种遗传资源调查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锋 张扬 +4 位作者 张金山 李红波 陈明新 索效军 熊琪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1期5348-5351,5355,共5页
为了解湖北省肉牛主导品种的发展状况,在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项目组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4个地方黄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地方黄牛存栏量为40.1万头,基础母牛占群体比例为51.3%,成年公母牛平均体重分别为409.8 kg和3... 为了解湖北省肉牛主导品种的发展状况,在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项目组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4个地方黄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地方黄牛存栏量为40.1万头,基础母牛占群体比例为51.3%,成年公母牛平均体重分别为409.8 kg和352.7 kg。与200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各品种各阶段的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体型趋向肉用;对肉牛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地方黄牛 调查 建议
下载PDF
巩固和提高牛品种杂交改良效果的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美芬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3期68-70,共3页
推广应用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配种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已经50多年,经过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不断努力,牛品种改良工作有一定的进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说,效果不尽人意,农村牛群体形、生产性能没根本改善。本文针对生产实际中牛冻... 推广应用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配种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已经50多年,经过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不断努力,牛品种改良工作有一定的进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说,效果不尽人意,农村牛群体形、生产性能没根本改善。本文针对生产实际中牛冻精人工授精配种改良工作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措施,对巩固和提高牛品种杂交改良的效果,促进养殖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地牛 杂交改良 人工授精 受胎率
下载PDF
利木赞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
11
作者 陈龙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3年第5期18-19,共2页
为了研究利木赞牛细管冻精对本地黄牛的杂交改良效果,本试验测定了利本F1代牛初生、6月龄和12月龄的体尺、体重,并与本地同龄黄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本F1代牛的各项被检指标均比本地黄牛有明显的提高,表现出了较强的杂种优势。
关键词 利木赞 本地黄牛 杂交改良
下载PDF
务川黑牛品种简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建忠 梁瑞钦 +1 位作者 龙飞 邬海星 《中国牛业科学》 2010年第5期71-73,共3页
就务川黑牛的分布、品种特性、适应性、抗病力、生产性能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务川黑牛 资源 地方牛种
下载PDF
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Pit-1基因多态性与育肥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滑留帅 陈宏 +2 位作者 杨晓冰 杨奇 蓝贤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共5页
为了分析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木赞牛杂交群体(简称利杂群体)Pit-1基因的多态性与育肥性状的关系,为固原本地黄牛下一步的杂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利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共178个个体的Pit-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了其... 为了分析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木赞牛杂交群体(简称利杂群体)Pit-1基因的多态性与育肥性状的关系,为固原本地黄牛下一步的杂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利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共178个个体的Pit-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了其与育肥个体育肥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51 bp的PCR产物被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在该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3039/0.6961和0.1614/0.8386。与部分育肥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在育肥的初期阶段,BB型和AB型个体的精料料肉比均显著低于AA型个体(P<0.05);7月龄育肥牛BB型个体的胸深显著低于AA型,而胸宽显著高于AA型(P<0.05);育肥牛6~12月龄体长增长量也表现出BB型个体优于AB型的趋势(P<0.05)。初步认为,BB基因型与优良的育肥性能显著相关,对B等位基因的选择有利于优良性状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原本地黄牛 利木赞牛杂交群体 PIT-1基因 PCR-RFLP 育肥性状
下载PDF
甘肃肉牛CAST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春华 赵生国 +2 位作者 雷赵民 贺鹏迦 吴建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5期17-22,共6页
为研究甘肃肉牛CAST基因的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利用PCR-RFLP对甘肃肉牛CAST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探索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CAST基因3个SNP位点中发现T750C、A557G、G556T、351处De... 为研究甘肃肉牛CAST基因的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利用PCR-RFLP对甘肃肉牛CAST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探索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CAST基因3个SNP位点中发现T750C、A557G、G556T、351处DelGTT的T/C;相关分析表明:Hga I位点的各基因型与肉质性状均差异不显著;Hpy188 III位点的剪切力值,AT基因型显著高于AA基因型;Acl I位点在剪切力值上Hh基因型显著高于HH基因型,HH基因型在失水率上显著高于hh基因型。鉴定了CAST基因是影响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肉牛 CAST基因 遗传多态性 肉质性状
下载PDF
西门塔尔牛与我国地方黄牛的杂种优势预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范婷婷 陈燕 +4 位作者 张路培 徐凌洋 高会江 李俊雅 高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3-661,共9页
旨在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和与性状相关的SNPs标记分析西门塔尔牛和地方黄牛两个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通过亲本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预测不同杂交组合在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上的杂种优势。本研究选择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牧场的1... 旨在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和与性状相关的SNPs标记分析西门塔尔牛和地方黄牛两个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通过亲本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预测不同杂交组合在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上的杂种优势。本研究选择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牧场的1222头西门塔尔牛和8个地方黄牛品种190头共组成8个杂交组合,对亲本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利用牛770K SNP芯片对两个亲本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通过牛QTL数据库筛选与目的性状对应的QTLs,对全基因组SNP位点进行映射分析得到与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利用两种SNP标记构建状态同源矩阵,计算各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结果,所有亲本群体聚成3类,西门塔尔牛聚成一类,北方黄牛(蒙古牛、西藏牛和柴达木牛)聚成一类,南方黄牛(昭通牛、平武牛、南丹牛、文山牛和凉山牛)聚成一类。西门塔尔牛与北方黄牛在PCA图上的距离较近,说明两者之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近,遗传背景差异较小。在各性状中,遗传距离最大的亲本组合都是西门塔尔牛与南丹牛杂交组合。除了大理石花纹评分性状是西门塔尔牛与昭通牛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其余性状遗传距离最小的亲本组合都是西门塔尔牛与平武牛杂交组合。据此推测,各性状杂种优势较优的可能组合是西门塔尔牛与南丹牛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黄牛 SNP标记 杂种优势 遗传距离
下载PDF
陇东地方牛和西杂肉牛M-calpain和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春华 贺鹏迦 +3 位作者 雷赵民 赵生国 成述儒 吴建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研究陇东地方牛和西门塔尔杂交肉牛2个基因的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陇东地方牛和西门塔尔杂交肉牛的M-calpain基因和H-FABP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分析了基因型与... 【目的】研究陇东地方牛和西门塔尔杂交肉牛2个基因的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陇东地方牛和西门塔尔杂交肉牛的M-calpain基因和H-FABP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分析了基因型与肉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M-calpain基因突变位点C1795T和H-FABP基因序列中的突变位点C1006G,分别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BB和GG/GC/CC。相关分析表明M-cal-pain基因中AB基因型在剪切力上差异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BB基因型的滴水损失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H-FABP基因中GC和CC基因型对牛肉滴水损失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推测M-cal-pain基因C1795T和H-FABP基因C1006G的突变位点可以作为陇东地方牛和西门塔尔杂交肉牛牛肉嫩度和大理石花纹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陇东地方牛 甘肃康乐西门塔尔杂交肉牛 M-calpain基因 H-FABP基因 肉质性状
下载PDF
利木赞牛改良民和县浅山地区黄牛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玉珺 《中国牛业科学》 2009年第5期26-28,共3页
[目的]为了研究利木赞牛改良民和县浅山地区当地黄牛的效果。[方法]在民和县浅山区选择相同营养水平和管理模式下的267头利木赞改良本地黄牛F1代与本地黄牛的体重、体尺进行测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木赞牛与民和县浅山区本地黄牛杂... [目的]为了研究利木赞牛改良民和县浅山地区当地黄牛的效果。[方法]在民和县浅山区选择相同营养水平和管理模式下的267头利木赞改良本地黄牛F1代与本地黄牛的体重、体尺进行测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木赞牛与民和县浅山区本地黄牛杂交F1代的体高、体长、胸围和髋宽均比本地黄牛有所提高,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4月龄时利本F1平均体重公牛426.42 kg母牛389.41 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90.21%、82.7%。[结论]在民和县浅山地区用利木赞改良本地黄牛,生产杂交的肉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和县浅山地区 利木赞牛 杂交改良 本地黄牛
下载PDF
西杂改良牛不同代次及夏西西本牛产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登武 《中国牛业科学》 2008年第4期32-33,47,共3页
通过对不同代次,不同品种的杂种牛产肉性能的测定,筛选出好的杂交组合。本试验选择15月龄左右的西本F1、西本F2、西本F3和夏西西本牛各6头,经120 d强度肥育。结果表明:夏西西本、西本F3、西本F2和西本F1牛活重分别达到512.50 kg、496.10... 通过对不同代次,不同品种的杂种牛产肉性能的测定,筛选出好的杂交组合。本试验选择15月龄左右的西本F1、西本F2、西本F3和夏西西本牛各6头,经120 d强度肥育。结果表明:夏西西本、西本F3、西本F2和西本F1牛活重分别达到512.50 kg、496.10 kg、479.78kg、430.70 kg,平均日增重分别达到1500.71 g1、405.21 g、1350.32 g1、055.32 g,胴体重分别为297.66 kg、290.02 kg2、75.63 kg2、36.76 kg,净肉重分别为237.13 kg、227.71 kg、215.81kg、183.65 kg,净肉率分别为46.27%、45.90%、44.98%、42.64%,杂种牛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产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杂改良牛 不同代次 夏西西本 产肉性能
下载PDF
西门塔尔牛改良延边本地黄牛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亮 《吉林畜牧兽医》 2008年第9期11-12,共2页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本地黄母牛人工授精,测定了3日龄、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本地黄母牛人工授精,测定了3日龄、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延边黄牛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延边本地黄牛 杂交 改良效果
下载PDF
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H-FABP基因多态性与肉用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滑留帅 杨晓冰 +2 位作者 杨奇 胡沈荣 陈宏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本试验研究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木赞牛杂交群体H-FABP-HaeIII位点多态性及其与屠宰性状和肉品质性状的关系,以期为固原本地黄牛下一步的杂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H-FABP基因... [目的]本试验研究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木赞牛杂交群体H-FABP-HaeIII位点多态性及其与屠宰性状和肉品质性状的关系,以期为固原本地黄牛下一步的杂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H-FABP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2075bp的PCR产物片段被HaeⅢ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呈现多态性,且两个群体在该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A/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7439/0.2561;0.7190/0.2810。与部分屠宰性状和肉品质性状关联分析。[结论]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H-FABP-HaeⅢ基因座B等位基因与优良肉品质性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原本地黄牛 利杂群体 H—FABP基因 屠宰性状 肉品质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