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属肾移植的伦理学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靳文生 李黔生 +1 位作者 靳风烁 王洛夫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X期26-28,共3页
活体亲属肾移植是当前解决器官匮乏最重要的途径,近年来我国亲属肾移植例数也不断增多。但是亲属肾移植因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比尸体供肾移植更为敏感,也更易于引发伦理问题。简要介绍国内外亲属肾移植的研究进展,重点对亲属肾移植的... 活体亲属肾移植是当前解决器官匮乏最重要的途径,近年来我国亲属肾移植例数也不断增多。但是亲属肾移植因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比尸体供肾移植更为敏感,也更易于引发伦理问题。简要介绍国内外亲属肾移植的研究进展,重点对亲属肾移植的生命伦理学问题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亲属供肾 伦理学
下载PDF
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潘光辉 陈正 +2 位作者 廖德怀 陈伟中 陈建兵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总结分析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的手术和治疗经验 ,探讨其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3例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 ,包括手术方法和创新、免疫抑制药物的用药方案及临床效果 .结果 本组全部切取左肾 ,经腹手术 ,手术顺利 ,... 目的 总结分析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的手术和治疗经验 ,探讨其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3例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 ,包括手术方法和创新、免疫抑制药物的用药方案及临床效果 .结果 本组全部切取左肾 ,经腹手术 ,手术顺利 ,移植肾在开放血液循环后 1~ 10分钟内分泌尿液 .供体肾功能在 1周内恢复正常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受者仅 2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 .全部受者至今存活 ,肾功能良好 .结论 活体亲属供肾 ,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尸体供肾肾移植 .排斥反应发生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亲属供肾 肾移植 临床分析 血液循环
下载PDF
有关亲属活体肾移植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韩扬扬 严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2期26-27,29,共3页
亲属活体肾移植的开展,缓解了移植器官短缺的矛盾,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从移植供体角度,为一个健康者实施非治疗性侵袭性手术,仍然违背了医学伦理学上的绝对无害原则;为将危害降低到最小,移植前应该对供者进行生理、心... 亲属活体肾移植的开展,缓解了移植器官短缺的矛盾,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从移植供体角度,为一个健康者实施非治疗性侵袭性手术,仍然违背了医学伦理学上的绝对无害原则;为将危害降低到最小,移植前应该对供者进行生理、心理方面的全面评估,移植后注意观察并加强远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亲属供肾 伦理 长期随访
下载PDF
^(99m)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在移植肾活体供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薛建军 杨爱民 +3 位作者 邓惠兴 高蕊 冉宏德 程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制定99m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在不同年龄组中的正常参考范围,评价其在移植肾活体供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00例移植肾供体行肾动态显像,应用Gates法计算GFR,统计分析GFR正常参考范围及不同年龄组GFR正常参考范围,分析其与... 目的制定99m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在不同年龄组中的正常参考范围,评价其在移植肾活体供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00例移植肾供体行肾动态显像,应用Gates法计算GFR,统计分析GFR正常参考范围及不同年龄组GFR正常参考范围,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 300例供肾者左肾、右肾及总肾的GFR为(49.25±10.34)mL/min、(49.27±9.69)mL/min及(98.52±19.03)mL/min;<50岁者的GFR显著高于≥50岁者,<50岁或≥50岁,各年龄组间GFR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FR仅与年龄相关。结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方法简便、可靠,可以反映分肾功能、评估尿路排泄情况,对筛选移植肾供体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肾移植 活体供体
下载PDF
手辅助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活体供肾切取术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昆 钱叶勇 +4 位作者 王振 柏宏伟 常京元 李钢 范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18-120,123,共4页
目的 比较手辅助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hand-assisted retroperitoneoscopic live donor nephrectomy,HRPLDN)与开放活体供肾切取术(open live donor nephrectomy,ODN)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9医院2009年3月-2014... 目的 比较手辅助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hand-assisted retroperitoneoscopic live donor nephrectomy,HRPLDN)与开放活体供肾切取术(open live donor nephrectomy,ODN)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9医院2009年3月-2014年3月110例活体亲属供肾者及受者的临床资料,HRPLDN组65例,ODN组45例。结果 与ODN组比较,HRPLDN组供者失血量更少[(85±41)ml vs(205±53)ml,P〈0.05],热缺血时间更长[(121.5±48.2)s vs(93.4±47.3)s,P〈0.05],住院时间更短[(7.3±1.5)d vs(10.6±2.3)d,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1周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HRPLDN组1例淋巴瘘,1例供肾包膜下血肿,1例腰静脉损伤出血;ODN组1例下腔静脉出血,2例切口脂肪液化。受者恢复情况比较:术后2周血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均无明显差异,肾功能恢复良好。HRPLDN和ODN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发生率分别为7.6%和8.8%,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发生率为4.6%和4.4%,尿瘘(urinary leakage,UL)发生率为1.5%和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0例供者及受者随访5~21个月,未出现肾功能异常。结论 手辅助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相较开放手术,失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更短,移植供受者DGF和尿瘘等并发症未明显增加,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可替代开放活体供肾切取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辅助后腹腔镜 亲属活体供肾 肾切除术 肾移植
下载PDF
活体亲属肾移植19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超龙 董泽泉 +14 位作者 曾仲 况应敏 官润云 申吉泓 张建华 崔平 黄鉴 段键 陈剑珩 刘康 肖龙 李应忠 王洪华 孙涛 陈强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65-366,共2页
目的探讨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6年5月完成的19例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临床效果。结果19例供者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于术后7~10天出院。术后随访1~51个月,平均28个月,复查肝、... 目的探讨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6年5月完成的19例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临床效果。结果19例供者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于术后7~10天出院。术后随访1~51个月,平均28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均正常。19例受者术后随访1~51个月,平均28个月,其中16例术后3~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3例于术后3周内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1例经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另1例激素治疗无效,改用抗人血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10天后逆转。1例为同卵双生兄弟之间肾移植,术后仅用激素治疗3周,未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术后情况良好,半年后自行减量乃至停用免疫抑制剂,导致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治疗后好转。1年人/肾存活率为100%。结论活体亲属肾移植安全可行;受者人/肾存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亲属供者 肾移植
下载PDF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周玉虹 董静 《护理管理杂志》 2006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了解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体验,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访谈形式,访问了10名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患者在得知亲属将要为其捐肾时的最初心理... 目的了解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体验,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访谈形式,访问了10名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患者在得知亲属将要为其捐肾时的最初心理反应是拒绝、反对、无能为力、内疚、自责,最终接受,并转变为感激;同时,患者存在来自疾病本身、治疗费用、担忧亲属健康、未来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支持系统主要来自家庭、集体、社会3个方面;患者的期望表现在对生活、医疗、家庭等方面。结论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有其特殊的心理体验,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妮妮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5期155-156,共2页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对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作用。方法:收治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90例,观察围手术期护理的疗效,以护理前生活质量为对照分析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力、心理状态、躯体运动等方面改善明显...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对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作用。方法:收治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患者90例,观察围手术期护理的疗效,以护理前生活质量为对照分析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力、心理状态、躯体运动等方面改善明显,得分均>90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恢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周血肿诊疗分析(附6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鑫 李恒 +2 位作者 曾甫清 王振迪 蔡治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周血肿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移植肾周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凝血功能及治疗情况并作文献复习。结果:6例患者均行凝血功能及移植肾彩超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5例彩超发现...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周血肿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移植肾周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凝血功能及治疗情况并作文献复习。结果:6例患者均行凝血功能及移植肾彩超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5例彩超发现移植肾周血肿并行移植肾周血肿清除术,术后随访1~3个月,未见血肿,血肌酐78.4~123.7μmol/L。1例因血肿机化彩超漏诊,术中确诊,最后因移植肾功能延迟并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周血肿的主要原因,若患者出现尿量减少、腹痛、移植肾区隆起伴胀痛等临床表现,应行移植肾彩超检查,既排除排斥反应又明确有无移植肾周血肿压迫肾脏,同时检查凝血功能。彩超可作为其首选诊断方法,必要时可考虑行CT或MRI检查,重点是积极有效地预防术前和术后凝血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活体供肾 肾移植 肾周血肿
原文传递
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119例临床总结 被引量:9
10
作者 聂海波 于立新 +7 位作者 胡卫列 吕军 朱云松 张小明 王蔚 肖远松 邱晓拂 张利朝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1-724,共4页
目的回顾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19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对照同期234例尸体肾移植受者,比较两组供肾热、冷缺血时间、供肾血管长度、植肾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供受者HLA错配率、术后3d血肌酐下降... 目的回顾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19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对照同期234例尸体肾移植受者,比较两组供肾热、冷缺血时间、供肾血管长度、植肾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供受者HLA错配率、术后3d血肌酐下降速度、DGF发生率、急排发生率、1年人/肾存活率。结果亲属活体肾移植组供肾血管长度、供肾热、冷缺血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HLA六位点法错配率、DGF、急排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尸体肾移植组(P<0.01),而手术时间、术后3d血清肌酐下降速度、1年人/肾存活率亲属活体肾移植组均明显大于尸体肾移植组(P<0.01)。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尸体肾移植,远期(>1年)的临床效果比较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在有条件、技术成熟的移植中心亲属活体肾移植是患者家族内自救互救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活体供者 尸体供者 肾移植
下载PDF
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存明 张国楼 +4 位作者 傅诚章 沈通桃 朱伟 黄亚辉 顾海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 总结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的麻醉处理。方法 回顾 1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行亲属活体肝移植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 ,对一些重要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体温、激活凝血酶原时间、血糖、血钾和血浆乳酸浓度进行分析。结果 术... 目的 总结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的麻醉处理。方法 回顾 1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行亲属活体肝移植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 ,对一些重要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体温、激活凝血酶原时间、血糖、血钾和血浆乳酸浓度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 ,尤其是在无肝早期及新肝早期 ,血液动力学波动较大 ,体温在无肝后期及新肝期有不同程度下降 ,凝血功能随着手术的进行有一定程度的恶化 ,血浆乳酸水平在手术后期明显增高。 11例患儿均健康生存 ,其中 1例是于术后因肝动脉血栓形成而行再次异体肝移植术取得成功。结论 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术中多项生理指标发生明显变化 ,加强各生理指标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活体肝移植 麻醉 手术 器官移植
下载PDF
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继纳 程宙 +3 位作者 许明 戎瑞明 王国民 朱同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9-831,845,共4页
目的比较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与标准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14例、标准活体亲属供肾移植84例的临床资料,并对供/受体进行回访,比较两组供肾移植术后供/受体的肾功能恢复情况及移植肾功能恢复... 目的比较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与标准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14例、标准活体亲属供肾移植84例的临床资料,并对供/受体进行回访,比较两组供肾移植术后供/受体的肾功能恢复情况及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存活率。结果高龄供体及标准供体间手术前后肾功能的变化量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在高龄供肾组为(4.2±2.1)d,在标准供肾组为(3.3±1.6)d,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龄供肾组和标准供肾组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和9.8%,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分别为21.4%和11.0%,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2.9%和98.8%。结论术前对高龄供体进行严格筛选及全面综合评估,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同样也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体亲属供体 高龄供体
下载PDF
50岁以上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丰富 邵志强 +6 位作者 杨文彦 王广健 谭善峰 何相飞 王建明 刘红君 孙富广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50岁以上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供者的安全性。方法1993年4月至2007年12月行年龄〉50(51~78)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45例,同期年龄≤50岁供者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供者手术前后SCr、GFR变化,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供肾... 目的探讨50岁以上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供者的安全性。方法1993年4月至2007年12月行年龄〉50(51~78)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45例,同期年龄≤50岁供者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供者手术前后SCr、GFR变化,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供肾手术均获成功。2组供者术前SCr分别为(82.16±10.86)和(78.66±10.41)μmol/L,术后1周、1个月及12个月分别为(106.00±8.68)、(86.62±10.81)、(83.18±9.19)μmol/L和(103.89±9.29)、(85.65±7.42)、(80.32±8.89)μmol/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GFR分别为(85.82±6.26)和(88.74±9.44)ml/min,术后1、12个月分别为(49.76±3,57)、(60.32±4.42)ml/min和(51.36±5.39)、(62.10±6.31)ml/min,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供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及8d。〉50岁组术中发生胸膜损伤2例,术后切口疼痛、下腹部麻木感4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对照组发生胸膜损伤1例,术后切口疼痛、下腹部麻木感9例。〉50岁组供者随访37(12~180)个月,肾功能正常。结论高龄不是亲属活体供肾绝对禁忌证,术前全面系统评估及术中仔细操作是高龄供者术后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体亲属供者 高龄
原文传递
尸体与活体供肾移植术前微量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结果及与肾移植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涛 廖贵益 +4 位作者 许伟 程越 胡海亮 张循善 卞茂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04-1707,共4页
回顾性分析同期完成的尸体与活体供肾移植术前微量淋巴细胞毒(CDC)交叉配型实验检测结果与术后临床效果的内在关系。尸体供肾移植组术前CDC检测结果相对于活体供肾移植组显著增高(P<0.05),术后受者死亡/肾丢失、排斥反应/延迟恢复发... 回顾性分析同期完成的尸体与活体供肾移植术前微量淋巴细胞毒(CDC)交叉配型实验检测结果与术后临床效果的内在关系。尸体供肾移植组术前CDC检测结果相对于活体供肾移植组显著增高(P<0.05),术后受者死亡/肾丢失、排斥反应/延迟恢复发生率,尸体供肾移植组显著高于活体供肾移植组(P<0.05)。移植后在出现受者死亡/肾丢失、排斥反应/延迟恢复以及肺部感染这些不良事件时,尸体供肾移植组CDC检测结果在9%以上或者活体供肾移植组在4%以上的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临床不良事件,两种不同来源的肾脏移植都应尽可能的选择术前CDC检测结果偏低的受者进行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供肾 尸体供肾 不良事件 交叉配型 肾移植
下载PDF
扩大标准供体在肾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枭雄 周江桥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4期4859-4862,共4页
肾移植作为治愈终末期肾病的终极手段,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由于需要肾源的患者数量巨大,而供体却十分短缺,很多患者在等待肾源的过程中去世。为了扩大供体池,为更多尿毒症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一些移植中心开始采用扩大标准供体(ECD... 肾移植作为治愈终末期肾病的终极手段,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由于需要肾源的患者数量巨大,而供体却十分短缺,很多患者在等待肾源的过程中去世。为了扩大供体池,为更多尿毒症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一些移植中心开始采用扩大标准供体(ECD)。老龄活体供肾的临床效果基本可以和标准供肾相媲美,而心死亡ECD供肾的临床效果却不尽人意。但只要仔细评估供体、合理选择受体,心死亡ECD供肾仍然会对需要的患者起到相应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老龄供体 活体亲属供体 扩大标准供体
下载PDF
供者年龄对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丰富 张振 +3 位作者 付猛 庞爱霞 朱文彬 邵志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供者年龄对活体亲属供肾脏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中国肾脏移植科学登记系统(CSRKT)备案登记的943例活体亲属供肾脏移植数据。按照供者的年龄不同分成≥60岁,50~59岁,40~49岁,30~39岁,<30岁5组,比较受者术后...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供者年龄对活体亲属供肾脏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中国肾脏移植科学登记系统(CSRKT)备案登记的943例活体亲属供肾脏移植数据。按照供者的年龄不同分成≥60岁,50~59岁,40~49岁,30~39岁,<30岁5组,比较受者术后并发症、肾功能及人/肾存活率情况。结果 5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肺部感染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1年的血肌酐(Scr)及1年人/肾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者年龄对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及短期疗效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体亲属供者 高龄 终末期肾病 移植效果
下载PDF
大于50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广健 郭丰富 +8 位作者 邵志强 杨文彦 谭善峰 何相飞 王健明 刘鸿君 李扬 孙富广 朱文彬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1期6-7,10,15,共4页
目的探讨>50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移植效果。方法 1993年4月~2007年12月施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107例,按照供者年龄分为两组,其中>50岁为研究组,45例,≤50岁为对照组,62例。随访时间12~180个月,平均49个月。比较两组受者术后肾功... 目的探讨>50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移植效果。方法 1993年4月~2007年12月施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107例,按照供者年龄分为两组,其中>50岁为研究组,45例,≤50岁为对照组,62例。随访时间12~180个月,平均49个月。比较两组受者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及近、远期移植肾功能、人/肾存活率等。结果移植手术均获成功。两组受者在年龄、术前透析时间、配型、肾缺血时间、抗排斥方案应用等方面比较显示均衡性良好,术后1周、1月、1年、3年Scr水平及1、3、5、8年人/肾存活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者年龄>50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效果,满意年龄非亲属活体供肾绝对禁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亲属活体供肾 〉50岁
下载PDF
供体特异性输血在亲体肾移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宏 赵洪雯 +2 位作者 李敛 余荣杰 吴雄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供体特异性输血对亲体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人肾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5—2007年收治的52例亲体肾移植患者按是否进行供体特异性输血分为供体输血组和对照组,供体输血组于术前3d采集全血200—400ml,术中用于... 目的探讨供体特异性输血对亲体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人肾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5—2007年收治的52例亲体肾移植患者按是否进行供体特异性输血分为供体输血组和对照组,供体输血组于术前3d采集全血200—400ml,术中用于受者;对照组术中随机使用库存血。对比分析两实验组在肾移植后移植肾的功能(血肌酐测定)、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graftfunction,DGF)发生率。结果供体输血组和对照组在供肾GFR、HLA配型、供者和受者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供体输血组术中输供体全血(334±56.4)ml,随机输注浓缩红细胞(238±105)ml;对照组输注浓缩红细胞(698±243)ml。供体输血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血肌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DGF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57%、16.67%)。结论供体特异性输血可明显减少移植术中库存非亲体血使用量,减少术后急性排斥和DGF发生率,有效提高了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供体特异性输血 亲体肾移植
下载PDF
高龄活体供肾移植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亚宏 李健 +3 位作者 马小平 卢奕 陈萍 郭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活体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活体供肾移植(60岁<供体年龄≤65岁)11例供体(A1组)、受体(A2组)临床资料,与同期开展的其他96例适龄活体供肾移植(供体年龄<60岁)供体(B1组)术后1、3、6、12月血... 目的探讨高龄活体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活体供肾移植(60岁<供体年龄≤65岁)11例供体(A1组)、受体(A2组)临床资料,与同期开展的其他96例适龄活体供肾移植(供体年龄<60岁)供体(B1组)术后1、3、6、12月血压和24H尿蛋白定量情况及受体(B2组)在术后1、3、6、12月移植肾功能状态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术后6、12月A2组与B2组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0.9%、98.9%和95.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术后1、3、6、12月血肌酐指标同A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术后1月24H尿蛋白定量和收缩压指标均较A2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月尿蛋白定量和术后6、12月收缩压值在A1、A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结论术前严格评价、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完善随访是保证高龄活体供肾移植成功的关键,可以收到安全、有效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肾移植 活体供体
下载PDF
MSCT三维体积测量法对肝移植供体肝体积术前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伯韬 刘云霞 +1 位作者 李祎 祁吉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3-915,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肝移植供体肝体积术前的测量,探讨供体真实肝移植体积值与MSCT测量值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00列活体肝移植供体采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进行肝脏四期增强扫描,在ADW4.2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采用三维... 目的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肝移植供体肝体积术前的测量,探讨供体真实肝移植体积值与MSCT测量值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00列活体肝移植供体采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进行肝脏四期增强扫描,在ADW4.2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采用三维重建发法测量肝静脉期图像的供体待移植肝体积。手术中对切下供体移植肝脏采用排水法测量体积。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SCT测量的供体待移植肝体积和排水法测量的肝体积数据,计算回归方程,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公式。结果术前CT测量的供体待移植肝脏体积为863.86±180.989 ml,排水法测量的移植肝体积为651.67±141.222 ml,两者呈显著正相关性,(r值为0.776,P值小于0.001),可用公式ARLV=215.574+0.995×3 DCT-RLV,经t检验回归系数a、b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a=3.942P<0.05,tb=12.126,P<0.001。结论肝移植术前MSCT对供体待移植肝脏的测量与排水法测得的真实体积呈正相关性,术前通过MSCT三维重建法测得的供体待移植肝体积,经过公式计算能够较准确提供供体真实肝移植体积值,为肝移植术前的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较准确的前瞻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体积测量 活体肝移植 供体 MS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