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大黄利胆片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霍晓乾 谷宇 张燕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770-2776,共7页
大黄利胆片由大黄、手掌参、余甘子组成,功效为清热利湿、解毒退黄,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胆汁淤积、胆囊炎等病症疗效显著。3味中药分别是中药、蒙药、藏药的常用药,各自药性特点依附于不同的民族药体系,体现了不同的民族药特色,形成了一... 大黄利胆片由大黄、手掌参、余甘子组成,功效为清热利湿、解毒退黄,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胆汁淤积、胆囊炎等病症疗效显著。3味中药分别是中药、蒙药、藏药的常用药,各自药性特点依附于不同的民族药体系,体现了不同的民族药特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族药的研究载体。该研究通过分子模拟技术预测了3味药的作用靶标,根据靶标蛋白相互信息构建了大黄利胆片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分子复合物检测算法(MCODE)进行网络功能模块分析,并对模块功能进行注释。研究发现大黄、余甘子生物网络模块具有功能相似性,主要通过对炎症相关通路的协同调节作用发挥保肝护肝作用,而手掌参则通过调节营养物质代谢和机体生理状态,起到补益气血、调和全方的作用。该研究解释了大黄利胆片配伍发挥保肝护肝作用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大黄利胆片的进一步开发研究,为民族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利胆片 保肝利胆 蛋白互作网络 功能模块
原文传递
花脸蘑多糖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晓琳 沈明花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9-50,54,共3页
目的:研究花脸蘑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花脸蘑多糖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白蛋白(Alb)含量、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研究花脸蘑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花脸蘑多糖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白蛋白(Alb)含量、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花脸蘑多糖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及AST活性,提高Alb含量及肝组织SOD、GSH-Px活力和GSH含量,并显著降低MDA含量。结论:花脸蘑多糖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蘑 多糖 保肝
原文传递
美味猕猴桃根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白新鹏 裘爱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5-118,共4页
为研究美味猕猴桃根正丁醇提取物(BEAD)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致肝损伤小鼠血浆转氨酶活性的影响。釆用CCl4、D-半乳糖胺灌胃建立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模型,以不同剂量BEAD和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灌胃治疗,测定小鼠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 为研究美味猕猴桃根正丁醇提取物(BEAD)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致肝损伤小鼠血浆转氨酶活性的影响。釆用CCl4、D-半乳糖胺灌胃建立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模型,以不同剂量BEAD和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灌胃治疗,测定小鼠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剂量BEAD对CCl4、D-半乳糖胺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ALT、AST活性升高具有降低作用,BEAD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ALT、AST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说明BEAD中高剂量对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味猕猴桃根 提取物 保肝作用
下载PDF
榆干离褶伞发酵液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金梅花 沈玉秀 沈明花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榆干离褶伞发酵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榆干离褶伞发酵液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白蛋白(Alb)、超氧化物... 目的:研究榆干离褶伞发酵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榆干离褶伞发酵液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白蛋白(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榆干离褶伞发酵液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活性,提高SOD、GSH-Px活力及Alb含量并显著降低MDA含量。结论:研究榆干离褶伞发酵液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干离褶伞发酵液 肝保护 四氯化碳
原文传递
太白木的保肝活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忠壮 胡晋红 +4 位作者 苏中武 李承祜 李润平 汤海峰 易杨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07-308,共2页
以齐墩果酸为阳性药对照,发现太白木心匆木根皮水煎剂及总皂甙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关键词 太白Song木 肝损伤 保肝活性
下载PDF
药膳中芦丁的吸收利用与护肝健康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朱琪 曾立 张运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80-3486,共7页
肝脏是机体代谢、营养运输和排毒解毒的重要器官,对维持机体健康起着重大作用。目前,由于快节奏生活方式、不良生活习惯或外源应激导致肝疾病患者的人数日益增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芦丁是一种常见于药膳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因... 肝脏是机体代谢、营养运输和排毒解毒的重要器官,对维持机体健康起着重大作用。目前,由于快节奏生活方式、不良生活习惯或外源应激导致肝疾病患者的人数日益增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芦丁是一种常见于药膳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安全且具有良好的护肝等生物活性备受关注。但黄酮类化合物很难被机体直接吸收用于保护肝脏,需经肠道代谢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发挥其生物活性。目前关于芦丁活性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报道不少,但近20年来鲜有文章系统地回顾有关芦丁的代谢、吸收与护肝作用机制之间的联系。本文以“芦丁”“肠”和“肝”为关键词,通过检索国内外专业学术网站,重点归纳总结了芦丁的代谢、吸收与利用途径,以及芦丁在护肝健康功效作用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将来芦丁的护肝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膳 芦丁 代谢 肠道吸收 护肝
下载PDF
杜仲总黄酮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蒋真真 袁带秀 +1 位作者 胡倩 刘雯雯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2期69-70,共2页
研究了杜仲总黄酮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 研究了杜仲总黄酮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考察杜仲总黄酮的保肝作用。结果表明:杜仲总黄酮能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的ALT、AST活性与肝脏中的MDA含量,并能提高肝脏中的SOD与GSH活性。杜仲总黄酮对CCl_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总黄酮 四氯化碳(CCl4) 保肝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薰衣草提取物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沈明花 沈玉秀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35-236,241,共3页
目的:研究薰衣草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薰衣草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白蛋白(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研究薰衣草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薰衣草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白蛋白(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薰衣草提取物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提高SOD、GSH-Px活力及Alb含量并显著降低MDA含量。结论:薰衣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提取物 保肝 抗氧化
原文传递
异甘草酸镁对胆道梗阻致肝损伤肝功能保护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兴 俞文隆 +2 位作者 许胜 史嵩 张永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8只,分别为胆总管结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常规剂量组(BMc组);胆总管结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高剂量组(BMh组);胆总管结扎+0.9...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8只,分别为胆总管结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常规剂量组(BMc组);胆总管结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高剂量组(BMh组);胆总管结扎+0.9%生理盐水注射液组(BN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BN和Sham组以生理盐水30 mg/kg/日腹腔注射,BMc组以异甘草酸镁30 mg/kg/日腹腔注射,BMh组以异甘草酸镁60 mg/kg/日腹腔注射。术后不同时间对各组大鼠眼眶取血并获得血清。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结果:BN、BMc和BMh组大鼠在胆管结扎后血清中ALT和AST指标明显升高。随着梗阻时间的增加,BM和BMh组大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水平均明显低于BN组(P<0.01),但两组之间并无明显区别。手术后BN、BMc和BMh组大鼠在胆管结扎后血清中D-Bil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P<0.01),但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各组间D-Bil的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对肝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梗阻性黄疸 肝损伤 肝保护 大鼠
原文传递
芹菜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乌莉娅.沙依提 陈妍 陈蓉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8年第4期160-162,共3页
目的观察芹菜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芹菜根高、低剂量给药组,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3、1.5g/kg芹菜根提取物,阳性对照组灌胃200mg/kg... 目的观察芹菜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芹菜根高、低剂量给药组,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3、1.5g/kg芹菜根提取物,阳性对照组灌胃200mg/kg联苯双酯滴丸,阴性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7d。第7天,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各给药组ipCCl4溶液1mL/kg,正常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芹菜根提取物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大鼠血清AST、ALT量的升高及肝组织中MDA的量,增强肝组织中SOD活性。结论芹菜根提取物对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根 急性肝损伤 肝保护
原文传递
毛水苏多糖干预下调核因子κB炎症通路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宏莱 刘悦 +5 位作者 辛馥辰 刘德江 谢雨瞳 李丽丽 N.V.扎依湄科 申健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6,共9页
本文研究毛水苏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Stachys baicalensis,SBP)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采用高糖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Ⅱ型糖尿病模型,连续灌胃28d后,考察其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空腹血糖水平、肝脏指... 本文研究毛水苏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Stachys baicalensis,SBP)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采用高糖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Ⅱ型糖尿病模型,连续灌胃28d后,考察其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空腹血糖水平、肝脏指数、肝功生化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病理学检测,采用免疫组化和qRT-PCR法测定肝脏组织NF-κB、ICAM-1、MCP-1蛋白和mRNA水平。毛水苏多糖可明显减轻糖尿病症状,体重异常情况明显改善,空腹血糖值与肝脏指数明显降低。给药组小鼠肝功生化指标TG、TC、LDL-C、ALT和AST含量均极显著升高,HDL-C含量显著降低,对抑制肝脏代谢紊乱和修复组织损伤肿胀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降低肝脏组织中NF-κB、ICAM-1、MCP-1蛋白和mRNA水平。毛水苏多糖对于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可能与NF-κB介导的炎症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水苏 多糖 糖尿病 肝脏保护 核因子ΚB
下载PDF
龙胆对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徐丽华 徐强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0-22,共3页
龙胆水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硫代乙酰胺、迟发型变态反应机制所致的小鼠肝损伤,有降低SGPT和SGOT的作用。口服龙胆后的小鼠血清与腹腔注射CCl4后的小鼠血清在体外温孵对后者的高SGPT活性无影响。龙胆对苯巴... 龙胆水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硫代乙酰胺、迟发型变态反应机制所致的小鼠肝损伤,有降低SGPT和SGOT的作用。口服龙胆后的小鼠血清与腹腔注射CCl4后的小鼠血清在体外温孵对后者的高SGPT活性无影响。龙胆对苯巴比妥钠所致正常小鼠的睡眠有协同作用,但对CCl4中毒小鼠则显著缩短苯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及延长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龙胆还显著增加小鼠碳粒廓清速率。以上结果提示,龙胆水提物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其机制似非直接抑制血清中转氨酶的活性,而可能与肝细胞膜保护作用、抑制在肝脏发生的免疫反应及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或在肝损伤状态下刺激肝药酶的活性而加强对异物的处理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 小鼠 CCL4 实验性肝损伤 苯巴比妥钠 血清 活性 降低 迟发型变态反应 缩短
全文增补中
甘草次酸与甘草酸二铵抗炎护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郑艳 胡汉昆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5期604-606,共3页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与甘草酸二铵在抗炎护肝作用中的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思路。方法:建立大鼠皮下肉芽肿性炎症与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比较甘草次酸与甘草酸二铵的药理活性差异。结果:甘草次酸、甘草酸二铵2、10 mg·kg...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与甘草酸二铵在抗炎护肝作用中的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思路。方法:建立大鼠皮下肉芽肿性炎症与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比较甘草次酸与甘草酸二铵的药理活性差异。结果:甘草次酸、甘草酸二铵2、10 mg·kg^(-1)组在抗炎护肝作用中均显示出较好活性。在本研究所设定的剂量范围内,甘草次酸的抗炎作用优于甘草酸二铵,甘草次酸2、10 mg·kg^(-1)组肉芽肿分别为甘草酸二铵组的91.5%、56.0%(P<0.05)。结论:与甘草酸二铵相比,甘草次酸的抗炎剂量范围更广。本研究为临床新抗炎药物的运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甘草酸二铵 抗炎 护肝
下载PDF
不同保肝药物对防治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珊梅 郭米霞 +3 位作者 张志新 蒋星 唐风雷 于忠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868-1870,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保肝药物防治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疗效。方法:3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直接给予化疗药物,试验组化疗药、保肝药同时启用,试验者分为A组(甘草酸二铵)、B组(多烯磷脂酰胆碱)、C组(双环醇),治疗30 d后观察肝功能指标,并... 目的:评价不同保肝药物防治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疗效。方法:3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直接给予化疗药物,试验组化疗药、保肝药同时启用,试验者分为A组(甘草酸二铵)、B组(多烯磷脂酰胆碱)、C组(双环醇),治疗30 d后观察肝功能指标,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对照组发生肝损害50例,占27.8%,试验组发生肝损害13例,占7.2%,2组比较P<0.01。A、B、C组发生肝损害率分别为11.7%、1.7%、8.3%,A、B组比较P<0.01,B、C组比较P>0.05,A、C组比较P>0.05。3组保肝药的疗效以B组最好,A组最低,成本及成本-效果比也以A组最低。结论:化疗药与保肝药同时应用,能显著提高肝脏拮抗结核药损害的能力,降低肝损害发生率。结合成本-效果比分析,B组方案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肝药物 抗结核药 肝损伤 成本-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辽东楤木叶皂苷成分及其药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邹淑君 许树军 +2 位作者 李靖 吕邵娃 肖洪彬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11-114,共4页
围绕辽东楤木叶的主要药效物质皂苷类成分及皂苷类物质抗肿瘤活性、保肝活性、遗传毒性、毒理学等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系统的综述,为其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辽东楤木叶 皂苷成分 抗肿瘤 保肝作用 遗传毒性 毒理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联合丹参注射液对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符路娣 李兆新 +1 位作者 潘卫松 何金洋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10-814,共5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的协同增效情况。方法将5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组(70 mg·kg^-1)、甘草酸二胺(70 mg·kg^-1)+丹参注射液(0.5 g...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的协同增效情况。方法将5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组(70 mg·kg^-1)、甘草酸二胺(70 mg·kg^-1)+丹参注射液(0.5 g·kg^-1)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组(140 mg·kg^-1)。尾静脉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3 d;按0.01 mL·g-1腹腔注射0.4%的CCl4橄榄油溶液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含量;采用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肝脏组织IL^-1β、TNF-α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的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肝脏组织IL^-1β、TNF-α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与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组比较,甘草酸二胺+丹参注射液组的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肝脏组织IL^-1β、TNF-α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减轻肝脏组织病变。结论甘草酸二胺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联合用药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能与其增强对炎症因子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四氯化碳 肝损伤 小鼠 护肝作用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灵五颗粒对D-半乳糖胺盐酸盐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雪钰 于珊 +3 位作者 胡克章 刘青川 程丽娟 黄正明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观察灵五颗粒对D-半乳糖胺盐酸盐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半乳糖胺盐酸盐模型组、灵五颗粒低、中、高(2.5、5.0、10g/kg)剂量组和阳性药联苯双酯(150mg/kg)组。除正常组、D-半乳糖胺盐酸盐... 目的观察灵五颗粒对D-半乳糖胺盐酸盐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半乳糖胺盐酸盐模型组、灵五颗粒低、中、高(2.5、5.0、10g/kg)剂量组和阳性药联苯双酯(150mg/kg)组。除正常组、D-半乳糖胺盐酸盐模型组给予与灵五颗粒高剂量同等剂量的生理氯化钠溶液外,给药各组均分别给药7d,于末次给药1h后,以D-半乳糖胺盐酸盐(800mg/kg)给予各组小鼠(正常组除外)腹腔注射中毒,造成急性肝损伤,在中毒后12h各给药组再给药1次,于中毒24h杀鼠取血和肝脏,分别检测各组动物肝功能等指标,并取肝脏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D-半乳糖胺盐酸盐模型组小鼠肝功能明显异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显著升高,肝组织变性、坏死严重;灵五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均非常显著低于模型组,并呈良好的剂量依赖性。灵五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的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此外,还可显著降低损伤小鼠丙二醛的含量,显著升高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结论灵五颗粒对D-半乳糖胺盐酸盐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五颗粒 D-半乳糖胺盐酸盐 保肝作用
下载PDF
维吾尔药方护肝布祖热抗大鼠急性肝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秀娟 杨建华 +1 位作者 何红艳 胡君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479-1483,1491,共6页
目的探究维吾尔药方护肝布祖热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复方鳖甲软肝片组(0.5g/kg)、护肝布祖热低(0.131g/kg)、中(0.263g/kg)、高剂量组(0.526g/kg)... 目的探究维吾尔药方护肝布祖热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复方鳖甲软肝片组(0.5g/kg)、护肝布祖热低(0.131g/kg)、中(0.263g/kg)、高剂量组(0.526g/kg)灌胃6w,最后一次灌胃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按2mL/kg灌胃50%CCl4花生油溶液造急性肝损伤模型,正常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蛋白(TP)含量,测定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肝脏脏器指数和脾脏脏器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肝布祖热低、中剂量组大鼠睾丸脏器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大鼠血清中AST、ALT、ALP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B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大鼠血清中HDL-C、LDL-C、TC、TP及ALB含量及ALB/GLB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大鼠GSH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护肝布祖热能降低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肝脏和脾脏脏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降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ST、ALT、ALP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能降低T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降低模型大鼠球蛋白(G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升高模型大鼠肝脏SO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护肝布祖热给药组能改善模型组急性肝损伤程度。结论维吾尔药方护肝布祖热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肝布祖热 急性肝损伤 维吾尔药方 肝保护作用
下载PDF
南药溪黄草中二萜类成分的保肝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方乐 林朝展 祝晨蔯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09-1415,共7页
目的探讨来自溪黄草3种基原植物的23种二萜类化合物保肝作用的构效关系,为阐明溪黄草保肝药效物质基础及保肝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过氧化氢(H2O2)损伤肝细胞模型,测定23种二萜化合物对细胞存活率(CV)及转氨酶(AST、A... 目的探讨来自溪黄草3种基原植物的23种二萜类化合物保肝作用的构效关系,为阐明溪黄草保肝药效物质基础及保肝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过氧化氢(H2O2)损伤肝细胞模型,测定23种二萜化合物对细胞存活率(CV)及转氨酶(AST、ALT)含量的影响;采用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方法,以分子结构参数及CV构建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模型,分析其构效关系。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贝壳杉烷型二萜nodosin、isodocarpin和松香烷型二萜Gerardianol A、Gerardianin E、Gerardianin D、horminone、Graciliflorin E和Fleuryinol B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作用(P<0.05,P<0.01)。模型分析表明,所测试二萜的结构参数与其保肝作用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且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均大于0.5,说明模型可靠;贝壳杉烷型和松香烷型二萜的保肝活性差异主要取决于母核上取代基团的位置及类型,母核类型对其活性影响不大。结论二萜类化合物是溪黄草重要的保肝药效物质基础;所构建模型预测的化合物活性的理论值与实测值接近,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同类型二萜保肝活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二萜类 保肝作用 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
原文传递
平肝胶囊及太白楤木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忠壮 万鲲 +1 位作者 胡晋红 全山丛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 研究平肝胶囊及其主药太白木的保肝活性。方法 用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 ,以生化指标及病理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与病理模型对照组相比 ,各给药组AST和胆红素指标显著降低 ,白球比 (白蛋白球蛋白 )倒置明显改善 ;病理切片揭示... 目的 研究平肝胶囊及其主药太白木的保肝活性。方法 用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 ,以生化指标及病理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与病理模型对照组相比 ,各给药组AST和胆红素指标显著降低 ,白球比 (白蛋白球蛋白 )倒置明显改善 ;病理切片揭示各给药组与病理模型对照组相比 ,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平肝胶囊及太白木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肝胶囊 太白Song木 急性肝损伤 保肝活性 研究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