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中的隐喻修辞格及其翻译技巧 被引量:3
1
作者 侯银环 黄秀丽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3,共3页
隐喻是英语语言的特征之一。对于大学生来说,理解和翻译好英语中的隐喻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回顾了英语隐喻的相关研究,介绍了英语隐喻翻译中的主要障碍,对英语隐喻的翻译技巧做了研究。希望通过对英语隐喻翻译技巧的分析,帮助译者尽可... 隐喻是英语语言的特征之一。对于大学生来说,理解和翻译好英语中的隐喻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回顾了英语隐喻的相关研究,介绍了英语隐喻翻译中的主要障碍,对英语隐喻的翻译技巧做了研究。希望通过对英语隐喻翻译技巧的分析,帮助译者尽可能地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失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翻译技巧 修辞格
下载PDF
云水趣味 松柏气节——论陶渊明最大的“政绩”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6-41,共6页
陶渊明对中国官场文化有两点"政绩":一是云水趣味,即为官时的高情雅趣,二是松柏气节,即不能为官、不愿为官时可以独立存在、自由存在的勇气与超越姿态。陶渊明创示并引领了一种中国士人经典的风雅情怀与超越精神。
关键词 陶渊明 政绩 风雅情怀 超越精神 中国官场文化
下载PDF
俞樾晚年诗作与过渡时代的文学感知
3
作者 徐雁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33,共14页
俞樾勤于著述,诗作数量颇为丰富,其晚年(1880—1907)诗作因更能表达自我、记录社会变化,自传性质尤为突出。俞樾的晚年诗作表达了衰老、病痛如何磨蚀生命,回忆如何暂时缓解内心的迷茫;记载了他面对西洋物质文化和技术时的惊奇、接纳与徘... 俞樾勤于著述,诗作数量颇为丰富,其晚年(1880—1907)诗作因更能表达自我、记录社会变化,自传性质尤为突出。俞樾的晚年诗作表达了衰老、病痛如何磨蚀生命,回忆如何暂时缓解内心的迷茫;记载了他面对西洋物质文化和技术时的惊奇、接纳与徘徊;还保存了他在明白生寄死归道理时对留名、扬名的强烈念想。俞樾未能进入近代文学史著作所包涵的作家系列中,然他晚年诗作所叙写的时间感觉、生命体验、对西洋器物的接受态度以及自我留名的诗学实践行为,都表现出他徘徊、犹疑的内心状态,这一混杂的状态正是过渡时代文人的普遍情感结构。以俞樾晚年诗作为案例的“向内”研究,可深化近代文学研究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樾 晚年诗 文学感知 情感结构
下载PDF
论书法艺术的二重美感特性
4
作者 王林宝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5-39,共5页
书法艺术在创造书法意象的时候 ,书写的总是一定的文辞 ,这就使书法艺术既表现书写的形式所表现出的美感———书意美 ,又表现文辞内容所蕴含的美感———文意美。书法艺术书意美与文意美二重美感的契合 。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书意美 文意美 二重美感 书法意象美
下载PDF
梦里花落知多少——论徐訏的文人情怀
5
作者 孔灵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9-22,共4页
徐訏一生著述,爱情是其中一条或隐或显的永恒主线。伴随爱情而生的,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和细腻深刻的人性解读。可以说,徐訏的文人情怀,亦即对"浪漫"和"爱"的苦苦追寻,是终其一生的。在早年、中年、晚年这... 徐訏一生著述,爱情是其中一条或隐或显的永恒主线。伴随爱情而生的,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和细腻深刻的人性解读。可以说,徐訏的文人情怀,亦即对"浪漫"和"爱"的苦苦追寻,是终其一生的。在早年、中年、晚年这些不同的人生阶段,这种文人情怀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对"浪漫"和"爱"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情怀 浪漫 不同阶段
下载PDF
文学创作与鉴赏中的“移情”说 被引量:1
6
作者 焦亚东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39-41,共3页
文学艺术的创作与鉴赏始终与主体的情感投入密切相关 ,在创作方面 ,这种创作不仅营造了主体的“心灵敏感区” ,使其创作具有了“为情造文”而非“为文造情”的良好缘起 ,而且还使得作品因带有主观色彩而成为鲜活的生命体 ;在鉴赏中 ,主... 文学艺术的创作与鉴赏始终与主体的情感投入密切相关 ,在创作方面 ,这种创作不仅营造了主体的“心灵敏感区” ,使其创作具有了“为情造文”而非“为文造情”的良好缘起 ,而且还使得作品因带有主观色彩而成为鲜活的生命体 ;在鉴赏中 ,主体情绪的投入既同作品的“动之以情”互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鉴赏 移情 情感投入
下载PDF
汤显祖唯情文学观的逻辑解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肖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5,共5页
明代文学家汤显祖主张唯情论(至情论)的文学观。对此,既往学术界的论述失之于简单地说明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等文献中关于"唯情论"的主张,而没有就其"情"的观念作具体、系统的理论阐述。本文围绕汤显祖的"... 明代文学家汤显祖主张唯情论(至情论)的文学观。对此,既往学术界的论述失之于简单地说明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等文献中关于"唯情论"的主张,而没有就其"情"的观念作具体、系统的理论阐述。本文围绕汤显祖的"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天下文章所以有生气者,全在奇士","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三个重要命题,对其"唯情论"文学观的核心思想作了系统阐释,并在"情"、"奇"和"神"三个层面阐述了汤显祖文论观的逻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文学 汤显祖 唯情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