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仁宗爱贤尚文意志下的文坛样态平议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育 《前沿》 2022年第4期72-81,共10页
元仁宗朝是元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一般来说,文学史提及仁宗朝,常将其与重开科考相关联,以此作为这个时代最可言说的成绩。植根于儒治理念的爱贤尚文时政风气是讨论仁宗朝文学与文坛样态的必要基础。以元仁宗及其时代礼遇贤文兼备... 元仁宗朝是元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一般来说,文学史提及仁宗朝,常将其与重开科考相关联,以此作为这个时代最可言说的成绩。植根于儒治理念的爱贤尚文时政风气是讨论仁宗朝文学与文坛样态的必要基础。以元仁宗及其时代礼遇贤文兼备之才这一观念性风尚为切入角度,有助于把握当时文人及其文学创作的整体状态,定位出仁宗时期在整个元代文学史上的关键位置。与此同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元代映像,这在当前加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认同的现实语境中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贤尚文 元仁宗 文坛样态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逆水行舟:大江健三郎文学思想蠡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众议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44,共7页
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开始,大江先生自觉地将目光转向了神话传说。到《二百年的孩子》,大江以众多作品完成了但丁式的寻根之旅。但这一寻根之旅所蕴含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均非一般意义上的发思古之幽情或原型批评家眼里的集体无意识的简... 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开始,大江先生自觉地将目光转向了神话传说。到《二百年的孩子》,大江以众多作品完成了但丁式的寻根之旅。但这一寻根之旅所蕴含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均非一般意义上的发思古之幽情或原型批评家眼里的集体无意识的简单表演。大江先生的旅行充满了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寻找大江版或日本版"第三场所"的艰难。大江先生的逆水行舟至少意味着文学与现实(或政治)的双重艰难。其一来自于反向思维,这种反向思维无疑也是把过去带入现在的最佳途径。其二在于背时逆行。正因为背时逆行,大江的文字是刚性的、挣扎的、由内而外的、自下而上的,作者及其人物为人为文的艰难每每溢于言表。但恰恰是这种背时逆行成就了大江先生的文学世界。世界文学的情况非常复杂,总体说来,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大江等许许多多逆时流而动的经典作家在价值取向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经典作家貌似厚古薄今,本质上却与希望相同,即必定蕴含着某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文学思想 第三场所 乌托邦色彩
下载PDF
“同声”的失语与“指路石”的错位——从书评的现状看文坛的堕落 被引量:1
3
作者 康长福 《济宁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7-19,共3页
书评应是"读者的良友"与"作者的诤友",但当前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书评状况令人堪忧:一是纯粹商业功利化的广告式写作;二是为私谊无原则地对作品极尽拔高之能;三是沦为泄私愤相互公讦的口水。因而书评不仅丧失了服... 书评应是"读者的良友"与"作者的诤友",但当前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书评状况令人堪忧:一是纯粹商业功利化的广告式写作;二是为私谊无原则地对作品极尽拔高之能;三是沦为泄私愤相互公讦的口水。因而书评不仅丧失了服务于读者的信息功能、中介功能、导读功能等,而且在客观上也为文坛的堕落推波助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文坛 堕落
下载PDF
沈从文“弃文”透视
4
作者 闵建国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沈从文于40年代末终止了文学创作,从此与文学创作无缘。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跟当时政治批判的强行裹挟、审美选择的时代制约和作家个人婚恋的得失密切相关。它们一次次地撕扯和惊扰着沈从文的人生艺术梦境,直... 沈从文于40年代末终止了文学创作,从此与文学创作无缘。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跟当时政治批判的强行裹挟、审美选择的时代制约和作家个人婚恋的得失密切相关。它们一次次地撕扯和惊扰着沈从文的人生艺术梦境,直至最终使其完全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坛 封笔 探源
下载PDF
陕西文学作品出版现状及出路
5
作者 宋亚萍 张孔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37-140,共4页
站在全国文坛的制高点上俯瞰全国,陕西的文学成就可谓一山独尊。已经作古的,路遥、柳青、杜鹏程等,风头正健的贾平凹、陈忠实、高建群等,都引人注目。但陕西文学家的成名之作都不在陕西出版,陕西作家发表文学作品的主要阵地也不在陕西,... 站在全国文坛的制高点上俯瞰全国,陕西的文学成就可谓一山独尊。已经作古的,路遥、柳青、杜鹏程等,风头正健的贾平凹、陈忠实、高建群等,都引人注目。但陕西文学家的成名之作都不在陕西出版,陕西作家发表文学作品的主要阵地也不在陕西,出版与发表现状及其所滋生、寄生的现象决定了陕西文学作品出版的尴尬与徘徊、困窘与迷惘。陕西文学作品的出版之路何在?怎样才能让陕西文学作品的出版在全国独领风骚?本文试图结合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实际情况探讨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文学 文坛 作家 出版 发表
下载PDF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坛的变异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能泉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1-25,共5页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中国作家在接受其影响的同时,表现出一种与日本不同的选择性。其一,两者所提倡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内涵不同。其二,两者所体现的颓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中日文化的差异...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中国作家在接受其影响的同时,表现出一种与日本不同的选择性。其一,两者所提倡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内涵不同。其二,两者所体现的颓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中日文化的差异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现实是产生这种变异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唯美主义文学 变异 中国现代文坛
下载PDF
台湾散文变革的智者和勇者——评余光中散文理论批评观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培松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41-45,共5页
台湾文坛散文批评滞后 ,6 0年代余光中的《剪掉散文的辫子》打破沉闷空气 ,成为散文改革的宣言书 ,倡导现代散文的新范本 :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 ,提倡以“感性”与“知性”相济做为散文审美的标准。
关键词 散文 余光中 台湾省 改革 审美标准 感性 知性 《剪掉散文的辫子》 散文批评 批评标准
下载PDF
袁枚与吴镇的后期交往及论争考辨——兼及乾嘉文坛的诗学理论和儒佛信仰之争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齐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7,共8页
袁枚与当时西北诗人吴镇的交往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二人诗文往来,关系融洽。但乾隆五十八年(1793),二人在张晋和许珌诗作是否入选《随园诗话》、如何对待生死两个问题上意见不一而发生论争。这场论争影响了二人的融洽关系,还涉及到乾... 袁枚与当时西北诗人吴镇的交往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二人诗文往来,关系融洽。但乾隆五十八年(1793),二人在张晋和许珌诗作是否入选《随园诗话》、如何对待生死两个问题上意见不一而发生论争。这场论争影响了二人的融洽关系,还涉及到乾嘉时期诗学多元化格局和乾嘉文人的信仰危机。乾隆六十年(1795),吴承禧代父作祝寿诗祝袁枚八十大寿,二人关系得以缓和。随后,吴镇两次拜访袁枚于随园,二人尽释前嫌。厘清袁枚和吴镇之间的交往事实,特别是辨清二人论争情况,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乾嘉文坛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文坛 袁枚 吴镇 后期交往 诗学理论 信仰危机
下载PDF
江西文人与元代诗文格局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超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2-46,共5页
江西文人是元代文坛的一支生力军。在前期南方文坛各自为阵的文学格局中,江西文人和文学更多是呈现出宗宋的一面,诗学陈与义,文学宋而不废唐,吴澄涵容理道的文学观念为盛世文风导夫先路。元中期,江西人虞集、揭傒斯、欧阳玄逐渐步入京... 江西文人是元代文坛的一支生力军。在前期南方文坛各自为阵的文学格局中,江西文人和文学更多是呈现出宗宋的一面,诗学陈与义,文学宋而不废唐,吴澄涵容理道的文学观念为盛世文风导夫先路。元中期,江西人虞集、揭傒斯、欧阳玄逐渐步入京师主流文坛,大力推行平易正大的盛世文风,成为主流文坛的领导者。元后期,主流文坛衰微,江西人危素、傅若金追慕雅正文风,成为盛世余音,而还有一些江西诗人直面元末动荡的现实。元代江西文人和江西文学先导性的特点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主流文坛 江西文人 江西文学 先导性
下载PDF
网络文坛及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化资本状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曼楟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38-42,共5页
网络媒介的出现带给当今文学界极大的挑战。在网络文坛冲击传统文坛的过程中,原本的艺术场的文化资本分布遭遇了极大的冲击。网络文坛作为后现代文学语境下文化生产场的浓缩形式,是有限生产次场和大规模生产次场的交汇之所。它具有如下... 网络媒介的出现带给当今文学界极大的挑战。在网络文坛冲击传统文坛的过程中,原本的艺术场的文化资本分布遭遇了极大的冲击。网络文坛作为后现代文学语境下文化生产场的浓缩形式,是有限生产次场和大规模生产次场的交汇之所。它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它是有限生产次场的自主性原则和大规模生产次场的他律原则交织作用的场所;其二,互联网的“弱纽带”性语境向精英话语权的挑战。因此,无论是在精神形态、物质形态,还是在体制形态下,文化资本都体现出大众原则对精英原则强有力的干扰作用,从而带来了网络媒介语境下文化资本的重组。文化资本的重组,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学自主性原则和大众原则之间矛盾的尖锐化,正是当下文学的最大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产场 网络文坛 文化资本
下载PDF
复调的戏谑:《文房四友除授集》的形式创造与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体健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摘要《文房四友除授集》是晚宋的一部俳谐文总集。该集收录了郑清之、林希逸、刘克庄、胡谦厚四位作家的二十篇文章,它们乃是基于韩愈《毛颖传》这类“假传”而生成的新型“拟体”俳谐文,与前代没有“假传”基础的“拟体”俳谐文颇不... 摘要《文房四友除授集》是晚宋的一部俳谐文总集。该集收录了郑清之、林希逸、刘克庄、胡谦厚四位作家的二十篇文章,它们乃是基于韩愈《毛颖传》这类“假传”而生成的新型“拟体”俳谐文,与前代没有“假传”基础的“拟体”俳谐文颇不相同。在该集中,四位作家的创作形成了三个文本层次,各文本层次均有着不同的角色扮演,文本内部充满了对话、双簧、反拟等关系,凸显了该集在形式上的独特创造。《文房四友除授集》在晚宋文坛引起了广泛的文章唱和,反映出当时地域文人群体的交流样态,展现了晚宋文坛生态的重要一隅,具有特殊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房四友除授集》俳谐文 形式创造 晚宋文坛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北平文坛的半殖民现代主义
12
作者 陈芝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4-19,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的半殖民现代主义性质不仅在抗战以前的海派和京派文学以及抗战时期张爱玲的小说中广泛存在,也表现于抗战时期的北平文坛。除了中国人在正面和敌后战场的顽强抵抗使侵略者无法以彻底的文化殖民控制北平文坛之外,吸收了欧美... 中国现代文学的半殖民现代主义性质不仅在抗战以前的海派和京派文学以及抗战时期张爱玲的小说中广泛存在,也表现于抗战时期的北平文坛。除了中国人在正面和敌后战场的顽强抵抗使侵略者无法以彻底的文化殖民控制北平文坛之外,吸收了欧美现代主义的非官方京派文人也使半殖民现代主义在北平沦陷区得以继续存在。即使官方文人如周作人和沈启无等,也因其早已根深蒂固的半殖民现代主义文学立场而无法在文学层面跟上日本军国主义的文化殖民节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北平文坛 半殖民现代主义 周作人 沈启无
下载PDF
试谈抗战时期桂林的讽刺诗
13
作者 高珊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85-88,共4页
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坛,涌动着一股讽刺诗的潮流,诗人们一方面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进行无情揭露,一方面对抗战中形形色色的社会怪现象进行讽刺,描绘出一幅幅"群丑图"。在诗歌艺术上,利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讽刺对象形象化、... 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坛,涌动着一股讽刺诗的潮流,诗人们一方面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进行无情揭露,一方面对抗战中形形色色的社会怪现象进行讽刺,描绘出一幅幅"群丑图"。在诗歌艺术上,利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讽刺对象形象化、漫画化,并以对比、反语、戏仿等手段揭露其丑陋本质。当然,由于诗人的情感过于强烈,超过了理智,也使一些讽刺诗打上了强烈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文坛 抗战时期 讽刺诗 诗歌艺术
下载PDF
晚明嘉兴布衣词人王屋之交游及交游词考论
14
作者 张彤彤 胡元翎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79,共5页
王屋虽是晚明嘉兴一位布衣词人,然存词量位居明代词人第二位,而且其交游十分广泛,贵及名门望族。其丰富的交游活动,如雅集唱和,如围绕其词集之评价,不仅对王屋的生活、性情及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柳州词派的形成,对晚明嘉兴词... 王屋虽是晚明嘉兴一位布衣词人,然存词量位居明代词人第二位,而且其交游十分广泛,贵及名门望族。其丰富的交游活动,如雅集唱和,如围绕其词集之评价,不仅对王屋的生活、性情及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柳州词派的形成,对晚明嘉兴词坛的活跃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其交游词的创作亦集中体现出王屋的创作个性与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屋 交游 交游词 嘉兴词坛
下载PDF
金庸小说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地区报业
15
作者 区肇龙 《媒介批评》 2022年第1期251-274,共24页
香港地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报业媒介与金庸小说的发生有莫大关系。报业媒介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互相紧扣。大众心理、文坛状况、政府政策、人口结构等等都属于社会环境的因素。因缘际会,香港地区五十年代各社会环境因素共冶一炉,遂令... 香港地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报业媒介与金庸小说的发生有莫大关系。报业媒介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互相紧扣。大众心理、文坛状况、政府政策、人口结构等等都属于社会环境的因素。因缘际会,香港地区五十年代各社会环境因素共冶一炉,遂令金庸小说在香港地区发生与流播,瞬即风行全港,一时洛阳纸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小说 报业 文坛状况 香港地区 五十年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