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哲学与功能语言学:联系与区别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2,共3页
语言哲学是当今的热点学科。然而,都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哲学同语言学的关系应该如何?这两个学科之间为什么存在"两张皮"现象?文章从功能语言学切入,从反思开始,探讨上述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语言哲学同语言学的... 语言哲学是当今的热点学科。然而,都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哲学同语言学的关系应该如何?这两个学科之间为什么存在"两张皮"现象?文章从功能语言学切入,从反思开始,探讨上述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语言哲学同语言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目的不同,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应该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功能语言学 区别 联系
原文传递
论先秦名家“诡辩”的语言哲学意义——从“使用”与“提及”的观点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利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88,共7页
从语词的“使用”和“提及”的区分角度提出,名家被误解的原因很可能是古汉语缺乏标点符号,因而不能准确表达名家命题的思辨理性真义。各派哲学对于名家关于语词指称问题的哲学思辨内容的批判是由实用主义出发,从语用角度进行的,批判的... 从语词的“使用”和“提及”的区分角度提出,名家被误解的原因很可能是古汉语缺乏标点符号,因而不能准确表达名家命题的思辨理性真义。各派哲学对于名家关于语词指称问题的哲学思辨内容的批判是由实用主义出发,从语用角度进行的,批判的角度和方法都是错误的,导致名家的纯语言思辨理性萌芽的过早湮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家 语言哲学 指称理论 标点符号
下载PDF
国家社科基金视角下语言学研究状况分析——基于1999—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研究立项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梅芬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CSSCI 2012年第4期47-55,112,共9页
文章对1999—2011年期间我国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情况进行了统计,对立项时间、立项数量、立项类型、地区分布、项目主持人、所属单位、成果形式等外部信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此揭示我国语言学研究现状,以期促进我国... 文章对1999—2011年期间我国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情况进行了统计,对立项时间、立项数量、立项类型、地区分布、项目主持人、所属单位、成果形式等外部信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此揭示我国语言学研究现状,以期促进我国语言学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 国家社科基金 研究现状 立项项目
原文传递
近十年英美语言哲学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江怡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文章主要介绍近十年英美语言哲学研究中取得的最新进展,即在意义问题上的无对象论与内在主义/外在主义之争、真理问题上的紧缩论与实在论之争、语义学问题上的二维语义学和最小论、语境问题上的模糊性和语义模态、思想问题上的语词与实... 文章主要介绍近十年英美语言哲学研究中取得的最新进展,即在意义问题上的无对象论与内在主义/外在主义之争、真理问题上的紧缩论与实在论之争、语义学问题上的二维语义学和最小论、语境问题上的模糊性和语义模态、思想问题上的语词与实在、心灵问题上的表达与自我知识、隐喻问题上的对象与语词、谓词问题上的多元论与非矛盾律。这些问题都直接与语言学研究密切相关,更加充分地表明了语言学与哲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语言哲学 语言研究 语言学与哲学的关系
原文传递
论语言的人类中心论与言语的自我中心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洪儒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共6页
本文以结构主义语言层级观为理论背景,以俄语相关现象为分析对象,证实语言人类中心论和言语自我中心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俄语各层级语言人类中心论和言语自我中心性的表达方式和特点。研究发现:第一,语言人类中心论和言语自我中心... 本文以结构主义语言层级观为理论背景,以俄语相关现象为分析对象,证实语言人类中心论和言语自我中心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俄语各层级语言人类中心论和言语自我中心性的表达方式和特点。研究发现:第一,语言人类中心论和言语自我中心性以主观意义为存在方式;第二,主观意义就是人在相应语言现象中的存在方式;第三,研究主观意义是整合语言学与语言哲学的理想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言语 人类中心论 言语自我中心性 语言学/语言哲学 整合
原文传递
生命 经历 语言 被引量:3
6
作者 彭爱和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1,共4页
西方人一直喜欢二分法,比如物理学与形而上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自然界与历史-社会等等。威廉.狄尔泰不赞同这种划分,因为这仅仅是从方法论出发的人为结果,不是本体论的。他运用生命概念将自然界和人文世界(历史-社会)统一起来,而... 西方人一直喜欢二分法,比如物理学与形而上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自然界与历史-社会等等。威廉.狄尔泰不赞同这种划分,因为这仅仅是从方法论出发的人为结果,不是本体论的。他运用生命概念将自然界和人文世界(历史-社会)统一起来,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人的经历;他强调人与世界、个体与社会、特殊与一般、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文章将人与世界统一于人的语言,进而把同语言对应的人的世界划分为外在物理世界、内在隐秘世界和主观创造世界,旨在为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进一步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经历 语言 语言学与语言哲学
原文传递
功能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贺春英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132,共4页
文章顺应语言研究的重点由客观意义向主观意义转移,语言学与语言哲学由分离走向融合的趋势,把言语行为中的意向行为作为表示说话人目的意向的主观意义予以考察。研究表明语言学对语言现象及规律的分析、发现,是语言哲学的基础,语言哲学... 文章顺应语言研究的重点由客观意义向主观意义转移,语言学与语言哲学由分离走向融合的趋势,把言语行为中的意向行为作为表示说话人目的意向的主观意义予以考察。研究表明语言学对语言现象及规律的分析、发现,是语言哲学的基础,语言哲学对人及人的世界的研究又可以反过来提升语言学研究工作的高度和深度。因此,语言学与语言哲学之间不存在对立,而应该彼此结合、共同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 目的意向 功能 语言学与语言哲学
原文传递
“像似性”体认思维方式与古代诗文创作、接受
8
作者 朱宏胜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2-49,共8页
作为第二次启蒙文化背景下的有机语言学在中国的新发展形态,体认语言学提出了“现实—认知—语言”核心原则和“像似性”语源学基本原则。在此理论视野下,文章发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人类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逐步形成“像似性... 作为第二次启蒙文化背景下的有机语言学在中国的新发展形态,体认语言学提出了“现实—认知—语言”核心原则和“像似性”语源学基本原则。在此理论视野下,文章发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人类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逐步形成“像似性”体认思维方式,此种现象在使用象形文字的中国尤为突出。从《诗经》的赋比兴、春秋时期的赋诗言志到楚辞的比兴象征,从汉魏辞赋的“联边”辞修,到后代的“联边诗”甚至是“神智体”诗的出现,率皆为“像似性”体认思维方式影响下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哲)学 “像似性”体认思维方式 古代诗文 《诗经》 楚辞
下载PDF
从语言转向的超越到心灵之镜的破碎——罗蒂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上) 被引量:2
9
作者 苏晓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3-37,共5页
罗蒂对传统认识论哲学的批判与“治疗”,经历了从语言学转向到心灵之镜破碎的过程。他曾一度热衷于分析哲学 ,但很快就背叛了它。罗蒂认为知识是没有基础的 ,既没有确定的“语言”基础 ,也没有笛卡尔式的“心灵实体”基础 ,认识不过是... 罗蒂对传统认识论哲学的批判与“治疗”,经历了从语言学转向到心灵之镜破碎的过程。他曾一度热衷于分析哲学 ,但很快就背叛了它。罗蒂认为知识是没有基础的 ,既没有确定的“语言”基础 ,也没有笛卡尔式的“心灵实体”基础 ,认识不过是信念与欲望之网的重新编织活动。传统哲学是一种“镜式”哲学 ,“基础主义”是其根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蒂 语言分析哲学 传统哲学
下载PDF
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 被引量:32
10
作者 潘文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6-102,共7页
语言哲学的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共同兴趣 ,但由此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这就是 :语言学家需要的对于语言的哲学性思考被哲学家需要的思考遮蔽了。由此 ,有必要将目前的语言哲学区分为“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 语言哲学的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共同兴趣 ,但由此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这就是 :语言学家需要的对于语言的哲学性思考被哲学家需要的思考遮蔽了。由此 ,有必要将目前的语言哲学区分为“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哲学语言学”是“哲学性的语言学”的研究 ,是语言学家特别应该关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哲学语言学 语言学理论 语义 语用 哲学思想 怀疑精神 “终极真理”
下载PDF
从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到语言研究的哲学转向 被引量:32
11
作者 潘文国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共5页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发生的哲学研究的Linguistic turn,应该译为"语言转向"而不是"语言学转向"。"转向"之后的整个20世纪,西方哲学都是广义上的"语言哲学"。哲学研究中发生的这一重大变革,反过...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发生的哲学研究的Linguistic turn,应该译为"语言转向"而不是"语言学转向"。"转向"之后的整个20世纪,西方哲学都是广义上的"语言哲学"。哲学研究中发生的这一重大变革,反过来必然影响到全部人文学科,首先是语言学自身的研究。20世纪以来的"现代语言学",实际上是在语言转向之后的哲学思潮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可以说,20世纪以来的语言研究出现了"哲学转向"。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理解和研究20世纪以来的种种语言学流派,推动中国语言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语言转向 语言学的哲学转向 汉语哲学
原文传递
语用学的哲学维度 被引量:16
12
作者 崔凤娟 苗兴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72,共6页
语言与哲学关系密切。作为语言学中的新兴学科,语用学正是在语言哲学的发展中孕育并成长为一门显学的。本文旨在考察伴随语用学诞生、发展的主要哲学思想,特别是以洛克、皮尔斯和莫里斯为代表的符号行为哲学,以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 语言与哲学关系密切。作为语言学中的新兴学科,语用学正是在语言哲学的发展中孕育并成长为一门显学的。本文旨在考察伴随语用学诞生、发展的主要哲学思想,特别是以洛克、皮尔斯和莫里斯为代表的符号行为哲学,以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为代表的日常语言哲学,以及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和阿佩尔的语用学思想,从而展现闪烁在语用学中的哲学思维,探讨语言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对语用学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哲学 语言哲学
原文传递
关于异化翻译的再思考 被引量:17
13
作者 余国良 文炳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100,共4页
针对国内部分学者倡导异化翻译的现状,本文从语言哲学角度出发,提出消解翻译理论中归化与异化之间的二元对立,面向语言本身和翻译问题本身的观点;强调在翻译实践中须要综观各种要素,视具体情形动态地选择翻译策略。最后,文章提出翻译理... 针对国内部分学者倡导异化翻译的现状,本文从语言哲学角度出发,提出消解翻译理论中归化与异化之间的二元对立,面向语言本身和翻译问题本身的观点;强调在翻译实践中须要综观各种要素,视具体情形动态地选择翻译策略。最后,文章提出翻译理论"工具说",即把各种中外译论比作功能不同的工具,依据其适用性进行选择,只有适合特定语境、使用得当的翻译方法才是最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策略 异化 语言哲学 工具
原文传递
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三大转向 被引量:11
14
作者 俞吾金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53-57,共5页
哲学研究的对象由三个不同的侧面构成,即外部世界、自我、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与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媒介物。从这一见解出发来看西方哲学史,之中存在着三个大的转向。第一个大转向是从独断论哲学到批判哲学;第二个大转向是从批判哲学到生... 哲学研究的对象由三个不同的侧面构成,即外部世界、自我、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与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媒介物。从这一见解出发来看西方哲学史,之中存在着三个大的转向。第一个大转向是从独断论哲学到批判哲学;第二个大转向是从批判哲学到生存论哲学;第三个大转向是从生存论哲学到当代语言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断论 批判哲学 生存论哲学 当代语言哲学
下载PDF
从明道到载道——论唐宋文道关系理论的变迁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真伦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70,共12页
从现代语言哲学的高度考察有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韩愈、柳宗元的“明道”追求二者的统一,而宋人的“载道”则强调其工具性质。“明道”与“载道”在理论形态上表现出三大差异:韩、柳内圣与外王并重,宋代政治家则以外王消解内圣;韩、柳... 从现代语言哲学的高度考察有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韩愈、柳宗元的“明道”追求二者的统一,而宋人的“载道”则强调其工具性质。“明道”与“载道”在理论形态上表现出三大差异:韩、柳内圣与外王并重,宋代政治家则以外王消解内圣;韩、柳坚持文道一元,宋代理学家则分离文道、重道轻文;韩、柳追求超越文道的艺术境界,宋代文学家则将这一超越异化为形式主义的句法律度。现代学术界往往将“明道”、“载道”混为一谈,很有必要认真地加以梳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道 载道 语言哲学 统一论 工具论 文道 关系理论 变迁 唐宋 语言与思维
原文传递
从свой-чужой的语言意识内容和结构看俄罗斯人的语言哲学观 被引量:12
16
作者 赵秋野 黄天德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82,共5页
语言意识是民族文化和人内在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外现人如何认知世界和对待世界。本文通过系统研究свой-чужой(自己的/别人的)的语言意识内容和结构揭示俄罗斯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及语言文化定型,阐释其语言哲学观。
关键词 СВОЙ-ЧУЖОЙ联想实验 语言意识 民族文化定型 语言哲学观
原文传递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概述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洁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4期18-23,共6页
论文对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概述:词语、语句的意义就是它们在具体言语活动中的用法;私人语言不具有社会功能;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用来分析和论证日常语言意义的方法,游戏规则只能在游戏过程... 论文对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概述:词语、语句的意义就是它们在具体言语活动中的用法;私人语言不具有社会功能;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用来分析和论证日常语言意义的方法,游戏规则只能在游戏过程中掌握。维特根斯坦“意义即用法”的观点可以说是当代方兴未艾的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的哲学渊源,对我们的外语教学活动也有很大的启发指导作用,例如情景教学、交际教学、文化教学、语境与篇章分析教学、语境与翻译教学等教学方法就是这一哲学理论的实际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言哲学 语言游戏 意义 用法
下载PDF
人的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语言哲学的文本维度 被引量:8
18
作者 范丽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2,共3页
《达洛卫夫人》是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早期代表作,也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文本之一。文章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讨小说的现代文本特点,阐释其现代意识流手法的特征以及独特的情节结构安排、人物的悲剧性格刻画对孤独和死... 《达洛卫夫人》是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早期代表作,也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文本之一。文章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讨小说的现代文本特点,阐释其现代意识流手法的特征以及独特的情节结构安排、人物的悲剧性格刻画对孤独和死亡的现代悲剧主题的表现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揭示文本所呈现出来的人及人的世界,为语言哲学探索行之有效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本 女性主义视角 意识流 语言哲学
原文传递
近代哲学与心理学的逻辑演进——基于语言哲学的发展脉络 被引量:9
19
作者 姜永志 刘额尔敦吐 《心理研究》 2012年第1期8-12,共5页
哲学与科学心理学有着天然的关联,作为科学心理学母体的哲学,它的每一次演进和发展都将推动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作为科学哲学组成部分的近代语言哲学、人工语言哲学和日常语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启发科学心理学由实证主义心理学向常识心... 哲学与科学心理学有着天然的关联,作为科学心理学母体的哲学,它的每一次演进和发展都将推动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作为科学哲学组成部分的近代语言哲学、人工语言哲学和日常语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启发科学心理学由实证主义心理学向常识心理学转变,注重关心人类心灵的主观性、常识性,试图弥补实证主义心理学给心理学带来的性灵的物化和人性的缺失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心理学 逻辑演进
下载PDF
中西语言哲学的不同特征——兼论先秦语言哲学的盛行 被引量:6
20
作者 魏义霞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3,共6页
哲学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在中西方哲学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在西方哲学中,古代的本体论中心、近代的认识论中心以及现代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对垒均未对语言予以特别关注,到了现当代哲学转向才开始关注语言问题,致使语言成为“显学”。在中国... 哲学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在中西方哲学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在西方哲学中,古代的本体论中心、近代的认识论中心以及现代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对垒均未对语言予以特别关注,到了现当代哲学转向才开始关注语言问题,致使语言成为“显学”。在中国哲学中,早在初始阶段———先秦时期,语言就引起了诸子百家的特别关注,先秦语言哲学极其发达,汉代董仲舒的“深察名号”和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是对先秦哲学的继承,也是中国语言哲学的余音。因为南北朝之后直到近代,语言淡出了哲学的视野。如果说先秦是语言哲学的辉煌期、魏晋是先秦的余音的话,那么,宋明时期直到近代,语言反而淡出了哲学的视线。中西哲学与语言的关系形成了强烈对比:中国是由盛至衰,西方是由隐而显。这种差异展示了中西两种哲学、两种文化不同的特质,也凸显了中国语言哲学的人文特征和伦理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西方哲学 先秦哲学 人文特征 伦理意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