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义图式与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语言批判”的方法论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建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9,共9页
维特根斯坦把哲学归结为语言分析或语言批判。他先后建立了人工语言哲学和自然 语言哲学。“意义图式说”和“语言游戏论”就是这两种语言哲学的基本方法。两者各有侧重点: 前者注重“逻辑分析”,致力于用数理逻辑的方法构造理想的人... 维特根斯坦把哲学归结为语言分析或语言批判。他先后建立了人工语言哲学和自然 语言哲学。“意义图式说”和“语言游戏论”就是这两种语言哲学的基本方法。两者各有侧重点: 前者注重“逻辑分析”,致力于用数理逻辑的方法构造理想的人工语言;后者提倡“自然描述”, 强调从日常生活经验中研究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其结果为西方语言哲学开辟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言批判 人工语言 自然语言 意义图式 语言游戏 方法论 意义分析 语言哲学
下载PDF
后现代的文化、知识和语言批评 被引量:8
2
作者 辛斌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112,共6页
后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关键的主题和概念,而葛兰西、哈贝马斯、福柯、德里达、巴特等的各种后现代主义理论对霸权斗争、全球化、知识和权力、语言和权力、生活世界的理性化、制度和生活世界的分离、制度对... 后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关键的主题和概念,而葛兰西、哈贝马斯、福柯、德里达、巴特等的各种后现代主义理论对霸权斗争、全球化、知识和权力、语言和权力、生活世界的理性化、制度和生活世界的分离、制度对生活世界的殖民以及各种对这种殖民的抵制与反抗等的阐释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和研究课题。批评话语分析产生于后现代的语境下,是对"后现代性"批评研究的一种贡献,其重点关注的是语言在后现代社会变化中的作用。本文旨在简单梳理后现代主义关于文化、知识以及语言批评的一些核心思想,以管窥后现代批评社会科学的社会观和语言批评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文化 知识 语言批评
下载PDF
艰难崛起的语言学批评——兼评“徐德江学说” 被引量:7
3
作者 彭泽润 《学术界》 2000年第4期159-169,共11页
伍铁平对徐德江伪科学的批评 ,阐述“语言学批评”在中国的艰难崛起。分析了伍铁平关于语言学批评的价值、作用、对象、内容、条件等内容。分析了徐德江是怎样利用各种手段打击学术批评 ,拒绝学术批评 ,坚持错误方向的。同时 。
关键词 伍铁平 语言学 语言学批评 学术批评 语言理论
下载PDF
建筑批评范式的转向——从语言学批评到话语学批评 被引量:6
4
作者 华珺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11-114,共4页
简述了20世纪哲学经历了从科学主义到人文主义的转向,而西方建筑批评范式也由语言学批评转向话语学批评。提出语言学批评方法重视研究对象的共性,排除其特殊性,强调确定性研究;话语学批评采用的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对话批评方... 简述了20世纪哲学经历了从科学主义到人文主义的转向,而西方建筑批评范式也由语言学批评转向话语学批评。提出语言学批评方法重视研究对象的共性,排除其特殊性,强调确定性研究;话语学批评采用的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对话批评方法,提供的是一个有多种对话形成的话语语境,而不再是某些确定的观点和结论,批评的意义便是由多个批评话语组成的复合意义,是一种多元的、不确定的、复杂的意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分别构成了语言学批评和话语学批评的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批评范式 语言学批评 话语学批评 转向
原文传递
对语言学批评的批评 被引量:4
5
作者 伍雅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5-92,共8页
本文就近年来对生成语言学的批评做出回应。提出语言学批评的一些基本条件和理论评价标准,并指出这些批评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舛误。
关键词 生成语言学 语言学批评
下载PDF
唐诗语言学批评例析——杜甫七律《登高》的批评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子辉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32-35,49,共5页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唐诗语言学批评立足于语言形式的分析,追寻其中深隐的情感意蕴与审美价值。而语言形式包括韵律、用字、造句、意脉、意象等各个方面,这正是语言学批评分析唐诗的主要途径。本文以杜甫七律《登高》为例,展示了语言学批...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唐诗语言学批评立足于语言形式的分析,追寻其中深隐的情感意蕴与审美价值。而语言形式包括韵律、用字、造句、意脉、意象等各个方面,这正是语言学批评分析唐诗的主要途径。本文以杜甫七律《登高》为例,展示了语言学批评的基本思路,并由此探讨了语言学批评在唐诗研究中的基本原则,以及语言学批评与传统诗歌批评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语言学批评 《登高》 语言形式 情感内涵
下载PDF
唐诗中声母的运用规律及其情感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子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4-140,共7页
关注唐诗语言中声母的运用规律及其审美效应与情感表达,是唐诗语言学批评在考察唐诗音律美的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然而,由于以往的唐诗研究很少谈及这方面的内容,传统的诗法中也没有人像对待诗歌的平仄或韵母那样,为唐诗中声母... 关注唐诗语言中声母的运用规律及其审美效应与情感表达,是唐诗语言学批评在考察唐诗音律美的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然而,由于以往的唐诗研究很少谈及这方面的内容,传统的诗法中也没有人像对待诗歌的平仄或韵母那样,为唐诗中声母的运用也制定出一套属于它自己的规则或格式,因此,这就造成了我们在阅读和鉴赏唐诗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声母这方面的内容。但实际上,唐代的诗人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非常重视声母的运用以及对其美感效应与情感表达的讲求。唐诗语言学批评就是要立足于汉语声韵学的相关知识,从"声情谐和"的角度来考察唐诗中声母的运用规律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语言学批评 声母 美感效应 情感表达
下载PDF
从语言批判到文化内省——论彼得·汉德克的文学之路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天舒 刘颖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3期120-122,共3页
作为后现代文学的风云人物,彼得·汉德克的创作历经了以早期"说话剧"的语言游戏来否定戏剧传统,到反传统叙事,再到寻求自我的"新主体性"文学。试以彼得·汉德克的三个创作时期为主线,结合其阶段性的代表作... 作为后现代文学的风云人物,彼得·汉德克的创作历经了以早期"说话剧"的语言游戏来否定戏剧传统,到反传统叙事,再到寻求自我的"新主体性"文学。试以彼得·汉德克的三个创作时期为主线,结合其阶段性的代表作,廓清其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及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广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批判 反传统叙事 “新主体性”文学
下载PDF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批评 被引量:2
9
作者 侯向群 《宜春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3-49,共7页
讨论了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理论选择的问题,文章指出虽然语言学理论有很多,但并非都适用于翻译研究,因为不同的语言学理论是因不同的目的而形成的,如人工语言学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理论,而本体论语言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对语言与存在关系的... 讨论了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理论选择的问题,文章指出虽然语言学理论有很多,但并非都适用于翻译研究,因为不同的语言学理论是因不同的目的而形成的,如人工语言学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理论,而本体论语言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对语言与存在关系的反思。作者认为,只有以实践哲学为指导、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日常语言学理论才适合于作译学的语言学基础,它可以引导译学研究回归生活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语言学批评 生活世界
下载PDF
文学批评的“修辞论转向”及学科背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翠云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2-528,共7页
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从语言学批评向修辞学批评转移,不仅源于语言学批评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得力于中西方当代修辞学发展的外在促进,体现为两种学科视野的相遇和碰撞:文艺学向修辞学延伸,修辞学向文艺学拓展,共同支撑起文学批评的... 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从语言学批评向修辞学批评转移,不仅源于语言学批评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得力于中西方当代修辞学发展的外在促进,体现为两种学科视野的相遇和碰撞:文艺学向修辞学延伸,修辞学向文艺学拓展,共同支撑起文学批评的"修辞论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批评 修辞论转向 修辞学批评 学科背景
下载PDF
当代西方文论的历史构型及其“内外”
11
作者 王丹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49,共8页
当代西方文论研究文学的历史基本建立在对语言的自觉关注之上。尤其是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为肇始的语言批评所提出的“语言问题”,从内核上规定着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构型过程。尽管在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上,以“文学理论”“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研究文学的历史基本建立在对语言的自觉关注之上。尤其是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为肇始的语言批评所提出的“语言问题”,从内核上规定着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构型过程。尽管在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上,以“文学理论”“理论”“文化研究”“反理论”“后理论”等形貌呈现的理论话语都有其独特理解,但承认语言研究是文学阐释的前提或基础却是一种共识。不过,由于对“语言”的认知存在着差异,各种批评理论阐释文学的方式其实是不一致的。当代西方文论对文学的语言研究,也因此经历了一个从关注语言本身到聚焦语言活动的转换过程,并具体外化为“语言形式研究→语言结构研究→语言活动研究”的发展脉络。回到“历史现场”,澄清当代西方文论的历史构型和语言批评演化之间的这种“内外”关联,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语言批评的意义、功能和深度的认识,亦可为审视外来理论知识的“中国化”过程及其产物提供一定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批评 西方文论 历史构型 语言问题 重心转换 外化轨迹
原文传递
谈对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批评——与伍雅清先生商榷
12
作者 薛宁地 《韶关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55-57,共3页
伍雅清先生认为一些批评乔姆斯基理论的人士不具有批评的资格,理由是他们对"浩瀚的"相关文献不熟悉。伍先生这一观点值得商榷。通过分析潘文国、石毓智等先生与伍先生关于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讨论、争鸣,认为一些中国语言学... 伍雅清先生认为一些批评乔姆斯基理论的人士不具有批评的资格,理由是他们对"浩瀚的"相关文献不熟悉。伍先生这一观点值得商榷。通过分析潘文国、石毓智等先生与伍先生关于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讨论、争鸣,认为一些中国语言学家对乔氏理论的批评不无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姆斯基 生成语言学 语言学批评
下载PDF
论先秦时期的语言批评
13
作者 胡大雷 《柳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从整体性论述先秦时期的语言批评。先秦诸子百家对语言及其运用问题 的探讨,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加强语言表达的问题,在语言风格上则大多主张与如何接受语 言或判断语言结合起来的。此外,先秦诸子还论述如何去理解与判断他人的语言... 从整体性论述先秦时期的语言批评。先秦诸子百家对语言及其运用问题 的探讨,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加强语言表达的问题,在语言风格上则大多主张与如何接受语 言或判断语言结合起来的。此外,先秦诸子还论述如何去理解与判断他人的语言。这些为具 体的语言批评作了先期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百家 语言批评 先秦时期 语言风格 接受语言 判断语言 文学批判
下载PDF
二十世纪以来异军突起的奥地利文学
14
作者 马文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15,共6页
本文从跨越界限、深度挖掘、描写不幸和语言批判四个方面,以霍夫曼斯塔尔、施尼茨勒、傅立特、伯恩哈德和耶利尼克为例,尝试探讨二十世纪奥地利文学的杰出成就,分析其特征、异军突起的原因,及其发展的深广文化背景。
关键词 跨越界限 深入挖掘 描写不幸 语言批判
下载PDF
鲁迅情结的悖论——认识一个进入艺术史的吴冠中
15
作者 仝朝晖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60-162,共3页
吴冠中的"鲁迅情结"和同时代许多人相似。从表面的艺术风格看,吴冠中艺术隐含着一个悖论:他后来的艺术面目恰恰背离了鲁迅所倡导的美术道路。吴冠中的艺术肯定不是以主题内容和艺术方式来反映现实社会,而是以画家的创作行为... 吴冠中的"鲁迅情结"和同时代许多人相似。从表面的艺术风格看,吴冠中艺术隐含着一个悖论:他后来的艺术面目恰恰背离了鲁迅所倡导的美术道路。吴冠中的艺术肯定不是以主题内容和艺术方式来反映现实社会,而是以画家的创作行为和艺术态度介入现代文化和现实问题的。吴冠中在20世纪80年代倡导的"形式美",超越了单纯审美的意义,而具有一种语言批评和思想启蒙力道。吴冠中艺术始终介于传统与现代,革新与守护的矛盾状态,影响了他艺术探索的纯粹性和深度。吴冠中艺术所辐射的诸多思考,是其艺术具有无法复写的人文涵义之所在,同样也是当下中国艺术在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社会功能 革命文艺 唯美主义 语言批判 政治力
下载PDF
西方现代语言学文学批评方法论在当代中国
16
作者 江飞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0年第1期-,共25页
方法论与观念的更新和变革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20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语言学文学批评方法论作为一种最典型的西方科学主义方法论被引入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开始了短暂而影响深远的旅行,它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有效地弥补... 方法论与观念的更新和变革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20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语言学文学批评方法论作为一种最典型的西方科学主义方法论被引入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开始了短暂而影响深远的旅行,它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有效地弥补了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不足,更对当代中国学者和文学理论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等文学批评为中心,回顾和反思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西方现代语言学批评方法论在中国的传播、接受和影响,总结西方科学主义方法论的科学性和局限性,对推进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科学主义 方法论 语言学批评 中国文论
下载PDF
唐诗语言学批评研究的两个基点
17
作者 朱子辉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31-36,共6页
立足于近体诗的两大基本特征——语词构建与意象呈现,也就确立了唐诗语言学批评研究的标准:即诗歌的优劣与否,取决于诗歌"语词建构"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诗中以"语词建构"为表现形式的"意象"能否"呈现&q... 立足于近体诗的两大基本特征——语词构建与意象呈现,也就确立了唐诗语言学批评研究的标准:即诗歌的优劣与否,取决于诗歌"语词建构"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诗中以"语词建构"为表现形式的"意象"能否"呈现"令人感发的、深厚的文化情感。这种语言学批评研究的意义在于:摆脱了传统诗论中"印象批评"的主观模糊体验,也超越了笼统的"背景批评"的历史藩篱,将诗歌作为个人感受与体验的"主观文本"或依赖时代背景支撑的"历史文本",还原为立足文学本位、自给自足的、客观的"文学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特征 语词构建 意象呈现 语言学批评 文学文本
下载PDF
古代诗话词话与语言学批评
18
作者 肖翠云 《闽江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1-75,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虽然以"得意忘言"式的批评为主流,重内容而轻形式,但在诗话词话中对语言形式问题的论述则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尽管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论述并不具有明确自觉的语言学意识,但与注重文本形式分析的语...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虽然以"得意忘言"式的批评为主流,重内容而轻形式,但在诗话词话中对语言形式问题的论述则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尽管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论述并不具有明确自觉的语言学意识,但与注重文本形式分析的语言学批评则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话词话 语言学批评 形式 审美 意义
下载PDF
“五四”白话文运动后的文人话语
19
作者 叶建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1-94,共4页
"五四"白话文运动后,旧的文学系统解体导致文人话语选择了三个发展方向:文人话语的转换、文人话语的自我颠覆和文人话语的复归。三种选择的互动作用促进了文人话语的变革和新文学的发展。文人是汉语言文化"踪迹"的... "五四"白话文运动后,旧的文学系统解体导致文人话语选择了三个发展方向:文人话语的转换、文人话语的自我颠覆和文人话语的复归。三种选择的互动作用促进了文人话语的变革和新文学的发展。文人是汉语言文化"踪迹"的发现者、传承者、创造者,是纯净汉语言话语表达的自觉守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批评 文学系统 言语定向 文人话语
下载PDF
中国语言学批评三十年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翠云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14,共7页
西方语言学批评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逐渐突破纯形式分析的弊端,把文本形式分析与审美文化分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品格的中国语言学批评。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当前文化研究的影响,加之语言学理论及其具体批评实践的不足,中国语言学... 西方语言学批评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逐渐突破纯形式分析的弊端,把文本形式分析与审美文化分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品格的中国语言学批评。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当前文化研究的影响,加之语言学理论及其具体批评实践的不足,中国语言学批评又存在着难以掩饰的缺陷,并渐成衰微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批评 文本形式 审美分析 文化阐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