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种价值诉求(下) 被引量:3
1
作者 晏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30,共7页
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以三种价值诉求呈现出来,即政治诉求、学科要求和生活需求。三种价值诉求具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基础,即市场社会的建立与发展。这种共同的生活基础为三种价值诉求之间的通约创造了可能性。而在实现诉求的具体道路上... 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以三种价值诉求呈现出来,即政治诉求、学科要求和生活需求。三种价值诉求具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基础,即市场社会的建立与发展。这种共同的生活基础为三种价值诉求之间的通约创造了可能性。而在实现诉求的具体道路上,三种价值诉求之间存有三种可能的关系状态:阻隔、通约与超越。探讨它们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以及相互通达的可能性,无疑是人们当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诉求 学科要求 生活需求 通约 超越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种价值诉求(上)
2
作者 晏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21,共8页
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以三种价值诉求呈现出来,即政治诉求、学科要求和生活需求。三种价值诉求具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基础,这就是市场社会的建立与发展。这种共同的生活基础为三种价值诉求之间的通约创造了可能性。而在实现诉求的具体... 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以三种价值诉求呈现出来,即政治诉求、学科要求和生活需求。三种价值诉求具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基础,这就是市场社会的建立与发展。这种共同的生活基础为三种价值诉求之间的通约创造了可能性。而在实现诉求的具体道路上,三种价值诉求之间存有三种可能的关系状态:阻隔、通约与超越。探讨它们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以及相互通达的可能性,无疑是人们当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诉求 学科要求 生活需求 通约 超越
下载PDF
美好生活需要满足与现代社会需要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化目标与原理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继同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14,共15页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首次明确提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首次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以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满足为主题的社会需要理论体系,以满足...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首次明确提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首次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以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满足为主题的社会需要理论体系,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要功能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议题形成。在中国美好生活新时代和“社会生活革命”背景下,首次简述由个人需要、社会福利服务需要、共同需要、基本需要和社会福利需要组成的社会需要理论体系和社会需要满足过程,主题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满足社会需要的“中性化、制度化”目标、过程和制度原理。最后聚焦如何实现由“市场社会主义”向“福利社会主义”制度转型,创建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实质是构建以中国特色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为目标的现代版社会主义“美好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需要满足 社会需要理论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制度质量 福利社会学
原文传递
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再思考与新表述 被引量:8
4
作者 常春 张荣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4-38,共5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八大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这一表述一直沿用至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不断提高,人民...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八大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这一表述一直沿用至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不断丰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应将其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要矛盾 新表述 生活需要 社会生产
下载PDF
深度激情的生命诉求——旅美作家陈谦小说论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桂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30-134,共5页
旅美作家陈谦的小说常常有缠绵悱恻的爱情主题。她的小说不是乡愁的言说,也不关乎国族寓言,而是有关个体生命诉求与情感旨归的多维想象。显示了新移民女性写作的另一种可能性趋势。
关键词 陈谦小说 深度激情 生命诉求 爱情主题
下载PDF
基于经济发展视角的城市景观规划研究
6
作者 郭炽帆 符潇月 《特区经济》 2018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城市景观规划是指对某一范围内的环境区域内进行一定的开拓、利用和保护等措施,人为的将自然景观进行改造和规划,达到城市人民的生活需求。一座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其中城市景观规划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 城市景观规划是指对某一范围内的环境区域内进行一定的开拓、利用和保护等措施,人为的将自然景观进行改造和规划,达到城市人民的生活需求。一座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其中城市景观规划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顺应各种条件下的要求,进而满足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需求。城市景观规划建设对城市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在经济视角下进行一定的规划和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规划 经济发展 城市建设 生活需求
下载PDF
特定生命诉求铸就独特戏剧语言——《中国人胡适之》管窥
7
作者 陈留生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4期23-27,共5页
长篇纪实文学剧本《中国人胡适之》是一个崭新的创造,填补了中国文化史的空白。它是胡适及其创作者特定的生命诉求铸就的独特的戏剧语言,其特点在于:一是以口语化的文人语言为主,而真正适合民众的大众语较少;二是语言的叙述性较为充足,... 长篇纪实文学剧本《中国人胡适之》是一个崭新的创造,填补了中国文化史的空白。它是胡适及其创作者特定的生命诉求铸就的独特的戏剧语言,其特点在于:一是以口语化的文人语言为主,而真正适合民众的大众语较少;二是语言的叙述性较为充足,而冲突性、动作性则显不够;三是语言的写实性很强而诗意性较弱,语言庄重有余而趣味性稍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胡适之》 生命诉求 文学语言
下载PDF
收入水平对保险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学宁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4-61,共8页
基于莫森模型,假定风险资产是财富的一定比例,在风险厌恶的条件下,发现财富水平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取决于风险资产所占比重、损失概率和保险费率等因素。使用1999年~2011年中国各省非寿险密度、寿险密度和人均GDP数据,对保险需求的收入... 基于莫森模型,假定风险资产是财富的一定比例,在风险厌恶的条件下,发现财富水平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取决于风险资产所占比重、损失概率和保险费率等因素。使用1999年~2011年中国各省非寿险密度、寿险密度和人均GDP数据,对保险需求的收入弹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绝大部分地区保险需求富于弹性;寿险比非寿险具有更高的收入弹性;低、中低和中高收入组寿险需求弹性的离散程度较高,高收入组则相反;在不同收入组,随着收入增加寿险需求弹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中低收入组需求弹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水平 寿险需求弹性 非寿险需求弹性
原文传递
自我管理项目改善COPD患者生活需求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韩燕霞 汪小华 +1 位作者 钮美娥 钱红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项目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需求的满足情况。方法 2010年4~10月对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11例稳定期COPD患者实施了一项为期8周的自我管理项目,在干预后2个月,应用Marslow层次需要论对11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项目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需求的满足情况。方法 2010年4~10月对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11例稳定期COPD患者实施了一项为期8周的自我管理项目,在干预后2个月,应用Marslow层次需要论对11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采用Miles和Huberman的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通过自我管理项目干预,COPD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呼吸困难症状预防及控制能力、急性加重的预防能力、与家人、亲朋好友间的相处能力及情绪自控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结论对稳定期COPD患者开展自我管理项目具有有效性及可行性。但在开展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自我管理效果的各种因素,如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家庭社会支持等,并重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活需求 定性研究
下载PDF
经济改革期间我国寿险需求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盈盈 阎建军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文运用保险学原理和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 ,建立了我国寿险需求函数的计量模型 ,并估算了我国寿险需求的收入弹性 .本文的实证结论为 :银行利率对寿险需求量的影响不显著 ,因未见于任何相关研究 ,而成为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本模型有助... 本文运用保险学原理和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 ,建立了我国寿险需求函数的计量模型 ,并估算了我国寿险需求的收入弹性 .本文的实证结论为 :银行利率对寿险需求量的影响不显著 ,因未见于任何相关研究 ,而成为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本模型有助于对我国经济改革期间的寿险市场进行预测 ,也有助于保险公司在中国进行市场定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改革期间 寿险需求模型 寿险需求函数 名义利率 实证分析 保险学 计量经济学 中国
下载PDF
我国寿险业需求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舒高勇 石颖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39,42,共5页
本文运用传统计量经济学理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作分析,采用几个主要宏观经济、人口统计及社会制度指标,在对历年数据进行 ADF 单位根检验与多重共线性检验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寿险需求的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人均 GDP、城市化... 本文运用传统计量经济学理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作分析,采用几个主要宏观经济、人口统计及社会制度指标,在对历年数据进行 ADF 单位根检验与多重共线性检验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寿险需求的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人均 GDP、城市化水平和人口死亡率对于寿险的需求影响较为显著,而国民受教育水平、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社会制度性因素等对寿险需求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的具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险需求 多元线性回归 解释变量 回归系数
原文传递
收入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阎波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1-35,共5页
本文将收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考察不同收入水平下寿险需求的不同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收入阶段的寿险需求有着不同的收入弹性,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时寿险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小于1000美元时次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寿险... 本文将收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考察不同收入水平下寿险需求的不同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收入阶段的寿险需求有着不同的收入弹性,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时寿险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小于1000美元时次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寿险需求仍会保持高速增长,但收入弹性逐步降低。中国寿险业要抓住收入弹性较高的有利时期,加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险需求 回归分析 收入弹性
原文传递
利率变动对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跃平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8-30,共3页
寿险产品成本的预估性、产品的长期性以及利率自身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决定了利率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寿险需求。利率主要通过替代效应和价格效应影响寿险需求。利率变动对保障型寿险产品和新型寿险产品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储蓄型寿险产品... 寿险产品成本的预估性、产品的长期性以及利率自身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决定了利率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寿险需求。利率主要通过替代效应和价格效应影响寿险需求。利率变动对保障型寿险产品和新型寿险产品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储蓄型寿险产品和传统固定预定利率产品的影响较大。为了应对加息对寿险需求的不利影响,应该大力发展保障型寿险产品,开发利率敏感型的新型寿险产品,尽快研究解除2.5%的预定利率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 寿险需求 预定利率 替代效应 价格效应
原文传递
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燕妮 郭金龙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86,共4页
自1982年我国寿险业务恢复开办以来,我国寿险业发展迅猛,但从寿险保费收入、寿险深度和寿险密度三个指标来看,我国寿险业发展并不平稳。运用eviews分析软件,以1991—2012年寿险业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人均可支配收... 自1982年我国寿险业务恢复开办以来,我国寿险业发展迅猛,但从寿险保费收入、寿险深度和寿险密度三个指标来看,我国寿险业发展并不平稳。运用eviews分析软件,以1991—2012年寿险业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人均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金融深度、少儿抚养率、老年赡养率、死亡率对寿险需求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少儿抚养率和死亡率对寿险需求有显著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市场 寿险保费 寿险需求 寿险密度
下载PDF
灰色系统理论改进技术在城市生活需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二敏 杨侃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7年第1期19-21,共3页
以灰色理论GM(1,1)模型为基础,通过灰色技术的改进来预测生活需水量,对所建模型进行误差检验,并比较了改进后的预测模型和未改进的预测模型在精度上的差别,证明了改进后的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对连云港市的生活需... 以灰色理论GM(1,1)模型为基础,通过灰色技术的改进来预测生活需水量,对所建模型进行误差检验,并比较了改进后的预测模型和未改进的预测模型在精度上的差别,证明了改进后的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对连云港市的生活需水量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需水量 改进技术 灰色模型 误差检验
下载PDF
家庭人口结构与家庭商业人身保险需求——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8
16
作者 樊纲治 王宏扬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0-189,共20页
本文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微观层面探讨家庭人口结构对家庭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Probit和Tobit实证结果显示,家庭老年人口占比与家庭人身保险需求负相关,这意味着,人口老龄化对人身保险产品的需求会起到抑制作用。... 本文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微观层面探讨家庭人口结构对家庭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Probit和Tobit实证结果显示,家庭老年人口占比与家庭人身保险需求负相关,这意味着,人口老龄化对人身保险产品的需求会起到抑制作用。家庭少儿人口占比与家庭人身保险需求则呈正相关,这显示少儿人口的增加会推动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家庭就业者占比对家庭人身保险需求有抑制作用。同时,缩小的家庭规模有助于增加对人身保险产品的需求。我们的研究对深刻理解当下中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及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人身保险需求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原文传递
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2
17
作者 杨舸 田澎 叶建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4,共5页
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我国寿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消除了保费收入数据中因统计口径变化带来的影响,建模时考虑了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而且考查了更长的时间跨度。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寿险业自身的发... 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我国寿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消除了保费收入数据中因统计口径变化带来的影响,建模时考虑了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而且考查了更长的时间跨度。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寿险业自身的发展是寿险需求增长的根本原因,实际利率和少年儿童赡养(抚养)率对寿险需求也有显著的影响,社会的老龄化、预期通货膨胀率和不断提高的教育水平对寿险需求的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险需求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平稳时间序列
下载PDF
中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检验 被引量:35
18
作者 赵桂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101,共6页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宏观角度实证分析了1997~2003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居民储蓄存款、人均可支配收入、竞争程度因素对寿险保费收入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以上因素对一个...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宏观角度实证分析了1997~2003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居民储蓄存款、人均可支配收入、竞争程度因素对寿险保费收入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以上因素对一个地区的寿险需求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各地区寿险市场的发展是“经济推动型”,寿险市场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数据 固定效应 寿险需求
下载PDF
我国寿险需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梁来存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89,共10页
本文从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GDP、收入、储蓄、户均人口、物价指数、文化程度、城市化、利率、金融深化度、股票筹资、抚恤和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产品创新、对外开放度、市场模式等着手,运用岭回归法、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985~2006年的数... 本文从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GDP、收入、储蓄、户均人口、物价指数、文化程度、城市化、利率、金融深化度、股票筹资、抚恤和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产品创新、对外开放度、市场模式等着手,运用岭回归法、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985~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表明,我国寿险需求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寿险意识、经济增长、政府政策和产品创新,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我国的寿险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险需求 岭回归 因子分析 实证分析
原文传递
寿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寿险需求为何低? 被引量:39
20
作者 钟春平 陈静 孙焕民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48-160,共13页
中国的保险发展水平较低,老龄化等因素将导致寿险需求可能增加。基于寿险需求的理论模型,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提炼出影响寿险需求的可能影响因素,并分析保险需求较低的原因。通过构筑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 中国的保险发展水平较低,老龄化等因素将导致寿险需求可能增加。基于寿险需求的理论模型,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提炼出影响寿险需求的可能影响因素,并分析保险需求较低的原因。通过构筑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总人口负担比与寿险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城市化水平及教育水平均促进了对寿险产品的需求;人均GDP、人均储蓄则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美寿险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险需求 老龄化 人口负担 社会保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