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7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行在传奇化与日常性之间——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影视剧改编叙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庆超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35-42,共8页
应合着多元话语相互博弈的生成需求,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场域呈现出日常叙事与奇观叙事缠绕交织的建构格局。放置在革命重述中的民间、情色和暴力叙事,释放出红色文化基因与当代大众意识龃龉互融的复杂能量,这种穿行在日常... 应合着多元话语相互博弈的生成需求,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场域呈现出日常叙事与奇观叙事缠绕交织的建构格局。放置在革命重述中的民间、情色和暴力叙事,释放出红色文化基因与当代大众意识龃龉互融的复杂能量,这种穿行在日常美学和影像奇观之间的叙事建构,在丰富、深化革命出场和继承的审美视域的同时,也可能会拉低革命精神的纯粹性和严肃性,创编者应该注意规避娱乐至上的文化传播理念和游戏崇高的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革命历史 叙事 传奇 日常
下载PDF
应运而生的“殉路英雄”:“邬纲”传说化的兴起、流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方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44-58,共15页
在清末商办铁路运动的社会背景下,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邬纲被汤寿潜等人为地捧到了"殉路英雄"的高台。在新闻报纸尤其是小说、戏曲等大众媒介的传播、渲染下,邬纲故事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层累积聚,故事化色彩愈来愈浓... 在清末商办铁路运动的社会背景下,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邬纲被汤寿潜等人为地捧到了"殉路英雄"的高台。在新闻报纸尤其是小说、戏曲等大众媒介的传播、渲染下,邬纲故事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层累积聚,故事化色彩愈来愈浓重,并最终作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流传于世,对江浙地区的商办铁路运动高潮化起到了推动作用。此事从一侧面证明,顾颉刚先生"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同样适用于近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由于在近代史研究中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确存在着层累造史的现象,所以须谨慎视之。另一方面,这项研究也表明,近代铁路史研究应突破以往局限于政治史、经济史等区阈的弊端,拓宽视野,引入社会史和民俗学等坐标系加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铁路史 清末商办铁路运动 江浙铁路风潮 邬纲 殉路英雄 传说化 汤寿潜 顾颉刚
下载PDF
神话化的普罗米修斯和历史化的鲧——论普罗米修斯和鲧形象的演变
3
作者 黄冬群 《凯里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98-101,共4页
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使普罗米修斯盗火和鲧盗息壤的情节相似,在中西各文本中的形象演变却截然不同。神话中不听帝命的鲧逐渐被定位为盛世贤君之前的一个刚愎自用的顽臣。而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却是从暗面走向明面,他的名字成为抗争、... 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使普罗米修斯盗火和鲧盗息壤的情节相似,在中西各文本中的形象演变却截然不同。神话中不听帝命的鲧逐渐被定位为盛世贤君之前的一个刚愎自用的顽臣。而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却是从暗面走向明面,他的名字成为抗争、自由、无私、崇高的同义词,成为西方文学中一个不朽的象征符号。鲧的形象走向历史化,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日趋神话化,其背后原因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各自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化 神话化 文化底蕴
下载PDF
唐宋文学叙事性转向成因及表现
4
作者 蔡燕 李青霖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中唐以后传统文学发展中出现叙事性转向,原因是多元的,内部原因是中国文学传统中从先秦神话、《诗经》和史传文学以来的叙事传统的积累,外部原因中最重要的是中唐以后随着文学市场化、商业化兴盛起来的市民文学的叙事性对雅文学的影响,... 中唐以后传统文学发展中出现叙事性转向,原因是多元的,内部原因是中国文学传统中从先秦神话、《诗经》和史传文学以来的叙事传统的积累,外部原因中最重要的是中唐以后随着文学市场化、商业化兴盛起来的市民文学的叙事性对雅文学的影响,形成古文传奇化、词的叙事性强化、诗歌的叙事性转向等文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文学 叙事传统 市民文学 古文传奇化 诗词的叙事性
下载PDF
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 被引量:30
5
作者 吴保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6,共11页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经历了民歌、诗词、小说、戏曲、戏剧、电影、电视剧、电脑游戏等不同表现形式,其内容也由最初的几百字演变到上百万字。木兰形象不断地改变与刷新,关系人物不断地增加,故事情节不断地丰...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经历了民歌、诗词、小说、戏曲、戏剧、电影、电视剧、电脑游戏等不同表现形式,其内容也由最初的几百字演变到上百万字。木兰形象不断地改变与刷新,关系人物不断地增加,故事情节不断地丰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故事谱系,最终成为国家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传统文化的精华。木兰故事在每个时代的再叙述,都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价值观念与文化心理。而木兰故事中最为吸引当代人的则是木兰故事在孝道、英雄、女性认同方面的精神价值。木兰故事的主题变迁,是从一个传统孝道典型,变成家国一致尽忠尽孝的典型,到成为爱父亲和自我成功的典型。木兰故事的传奇性形成了中国女英雄故事的叙述模式。在中国现代启蒙运动和女性解放的大背景下,木兰故事中的女性自主意识被放大与发扬,而对于女性身份的认同和肯定却被有意忽略。通过梳理木兰故事的发展脉络和分析木兰故事蕴含的精神价值,以木兰故事在不同时代语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以及诸多木兰作品中对不同价值的解读与取用,可以揭示出中国文化符号的形成变化过程及精神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兰 传奇 孝道 英雄 易装 女性身份
下载PDF
传统民间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以华北梨区庙会为例 被引量:26
6
作者 岳永逸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6-193,共18页
华北中部的梨区曾经"村各有庙,庙各有会"。从勾龙传说、娘娘救刘秀的传说和九龙口传说等不同庙会解释文本的演化可知,仪式实践仍遵循传统的梨区庙会是以官、民为主体的多个异质性群体"共谋"的结果。在发展经济的民... 华北中部的梨区曾经"村各有庙,庙各有会"。从勾龙传说、娘娘救刘秀的传说和九龙口传说等不同庙会解释文本的演化可知,仪式实践仍遵循传统的梨区庙会是以官、民为主体的多个异质性群体"共谋"的结果。在发展经济的民俗旅游乌托邦幻象的引诱下,这些共有的表述使得庙-博物馆在当地的修建成为可能,也成为目的各异的官民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倡导"新农村"建设的今天,从民众的生活逻辑出发来理解传统民间文化,并给予其适当的生存空间乃新农村建设有机的、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的新农村才会有持久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化 新农村 民闻信仰 民俗旅游 乡村庙会 传说
下载PDF
志怪、传奇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学 被引量:23
7
作者 逄增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9-86,共8页
志怪与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重要文类 ,同时也是中国小说重要的叙事传统。这种传统在以反传统为发端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并未消失 ,而是得到了相应地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在鲁迅的历史与神话题材小说、沈从文和后期浪漫派小说、左翼文学和... 志怪与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重要文类 ,同时也是中国小说重要的叙事传统。这种传统在以反传统为发端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并未消失 ,而是得到了相应地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在鲁迅的历史与神话题材小说、沈从文和后期浪漫派小说、左翼文学和解放区文学中 ,都存在着传奇与志怪的叙事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怪 传奇 传统 中国现代文学
下载PDF
传说建构与村落记忆 被引量:20
8
作者 万建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4-138,共5页
传说的孕育和出胎是要有生活机遇的,其建构的过程往往伴随其他民俗活动。传说的反复演述,不断坚固着村民的信仰和禁忌。作为村落记忆的传说,是村落的口述史,为村落成员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基础,满足了村落认同的需求。
关键词 传说 村落 记忆 认同 禁忌
下载PDF
作为地方话语的民间传说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泳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103,共10页
当代传说研究范式已从文本中心转为语境化研究,在一个限制性的地方人群中,概论式的传说并非都被当做传说看待,它需要与人群发生地方性关联的实感。事实上,传说从来不以娱乐为主要目标,它是地方民众交流的话语形式,它建构了讲述者之间的... 当代传说研究范式已从文本中心转为语境化研究,在一个限制性的地方人群中,概论式的传说并非都被当做传说看待,它需要与人群发生地方性关联的实感。事实上,传说从来不以娱乐为主要目标,它是地方民众交流的话语形式,它建构了讲述者之间的身份关系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所谓民间传说,绝非均质的流传,它体现了人们在某一场域内的竞争过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凭借不同文化资本而形成的"民俗精英"的松散组合。而作为地方传说,不仅在"地方内"有各种纷争,并且与"地方外"也形成了非常多样的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说 话语 语境 地方 民间
原文传递
《林海雪原》的现代传奇与写真 被引量:17
10
作者 程光炜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8,共6页
50年代曲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与中国极其丰厚的传奇文学传统有很深的联系,它的文本结构、叙事方式、人物设计明显发生了向中国民间武侠、传奇小说传统审美口味上的倾斜与仿制,是现代革命的逻辑和传统传奇文学逻辑之间达成的妥... 50年代曲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与中国极其丰厚的传奇文学传统有很深的联系,它的文本结构、叙事方式、人物设计明显发生了向中国民间武侠、传奇小说传统审美口味上的倾斜与仿制,是现代革命的逻辑和传统传奇文学逻辑之间达成的妥协;由于《林海雪原》负载着政治宣传和非政治的娱乐两个功能,因此,对叙事文本的战争描写本着真与虚相结合的方法;《林海雪原》在文革中被改编成京剧《智取威虎山》,在基本保留原作传奇性背景的基础上,增强了现代革命京剧表演性成份,不过,为把《智》剧修改的更有"阶级性",原作中的江湖游侠的传奇色彩被换成充满阶级仇恨的内容,经过内容和程式的转换,传奇性与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真正结合起来。总之,从小说到样板戏,传奇被赋予不同的含义,遭遇了不同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回忆 传奇 改编
下载PDF
炎黄传说的考古学证明 被引量:15
11
作者 金宇飞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2-108,共7页
本文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 ,对古文献记载中的神农、炎帝、少昊、蚩尤、黄帝等传说分别进行对比考证 ,认为 :一、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 ,正是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及其地域 ;二、炎帝与神农系同一氏族 ,即炎帝出自神农氏 ;三、少昊是与炎帝神... 本文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 ,对古文献记载中的神农、炎帝、少昊、蚩尤、黄帝等传说分别进行对比考证 ,认为 :一、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 ,正是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及其地域 ;二、炎帝与神农系同一氏族 ,即炎帝出自神农氏 ;三、少昊是与炎帝神农氏族不同的另一氏族 ,考古发现的大汶口文化 ,正是传说中的少昊氏时代及其地域 ;四、蚩尤是炎帝神农氏族的一个分支氏族 ,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 ,正是蚩尤的故地 ;五、考古发现的早期龙山文化 ,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及其中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帝 黄帝 传说考古 证明
下载PDF
解读贵州蜡染服饰图腾及其传说 被引量:12
12
作者 韩红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3-75,共3页
探究蜡染这部“无字史诗”的奥秘 ,图腾和神话传说是其最好的注解 ,它们蕴藏着民族的历史记忆 ,蕴藏着民族的宗教信仰 ,蕴藏着民族对生活的希冀和诠释 ,是我们探究少数民族精神世界的重要信息源。
关键词 蜡染 图腾 传说
下载PDF
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的探索 被引量:12
13
作者 许冲勇 《中国园林》 2001年第3期64-66,共3页
文章分析了目前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制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作者的实践,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供设计实践和制图规范的修订参考。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种植设计 施工图 图例
下载PDF
花山岩画及其传说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吕文杰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21-24,共4页
壮语PYALAIZ,音为岜莱,意即绘有画纹的山,意译为花山。花山岩画传说是对花山岩画这一著名壮族历史文化遗迹的艺术诠释。本文在对花山岩画传说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从花山岩画和花山岩画传说两个层面展开对其研究史进行了总结... 壮语PYALAIZ,音为岜莱,意即绘有画纹的山,意译为花山。花山岩画传说是对花山岩画这一著名壮族历史文化遗迹的艺术诠释。本文在对花山岩画传说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从花山岩画和花山岩画传说两个层面展开对其研究史进行了总结,初步廓清了其研究的脉络。这对于进一步从多学科视角挖掘花山岩画传说的文化意蕴及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本体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岩画 传说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谣言、流言和传说——人类意义生产的三种非常信息传播形态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创造符号在于发现、生产和表达意义。在人类的表意系统中,反事实性的社会话语体裁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反事实、非科学的社会话语主要是由三种非常规的信息传播形态——谣言、流言和传说——构造... 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创造符号在于发现、生产和表达意义。在人类的表意系统中,反事实性的社会话语体裁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反事实、非科学的社会话语主要是由三种非常规的信息传播形态——谣言、流言和传说——构造而成。三种信息传播形态的共性即非常性在于其传播脉络超脱于经验事实的约束而又很可能有用且可信。与此同时,三种非常的信息传播形态各有其独特的传播情境、功能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 社会话语 谣言 流言 传说
下载PDF
梁祝的嬗变与文化的传播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锡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8-26,共9页
梳理和分析梁祝传说的流传历史和现状,是研究文化传播规律的一个典型案例。一个产生于农耕文明中、流传达两千五百年以上、几至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悲剧传说,由于农耕文明条件的逐渐丧失而日见萎缩。近 50年来,相继上演了川剧《柳... 梳理和分析梁祝传说的流传历史和现状,是研究文化传播规律的一个典型案例。一个产生于农耕文明中、流传达两千五百年以上、几至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悲剧传说,由于农耕文明条件的逐渐丧失而日见萎缩。近 50年来,相继上演了川剧《柳荫记》、越剧《梁祝》、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而在新改编的戏曲中,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创造了避婚求学、草桥结拜、十八相送、祭坟化蝶等情节模式。戏曲、电影给民间传说的生存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使梁祝传说的情节固定化了,原来在农民中流传的多种多样的传说,自觉不自觉地向戏曲故事和电影故事靠拢,单一化、模式化了,原生态的传说的面貌逐渐变形;另一方面,使民间的梁祝传说失去了传播和传承的市场和渠道,在民众的记忆中逐渐淡化,甚至渐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人物传说 化蝶 模式化
下载PDF
“艾德莱斯”的历史和传说的文本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颖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9-31,共3页
利用相关文献,结合和田吉亚乡的田野调查,力图真实地追溯艾德莱斯的历史,挖掘艾德莱斯的传说,并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透析民间传说背后维吾尔族朴素的道德观、伦理观、审美观和宗教观等文化特质。
关键词 艾德莱斯 历史 传说
下载PDF
三星堆青铜直目人面像的历史文化意义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永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5-720,共6页
由巴蜀古史和古蜀族群的相关神话,可以认为三星堆发现的青铜直目人面像是人类对远古时期特殊历史阶段的记忆,是神话、历史和宗教的混合物,既是对烛龙神话和蜀王传说的历史记忆,也是原始图腾和宗教祭祀的遗沉,融合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由巴蜀古史和古蜀族群的相关神话,可以认为三星堆发现的青铜直目人面像是人类对远古时期特殊历史阶段的记忆,是神话、历史和宗教的混合物,既是对烛龙神话和蜀王传说的历史记忆,也是原始图腾和宗教祭祀的遗沉,融合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多重文化内涵,在以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为主旨的同时,又保留了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某些原始意味,展示了人类从自然崇拜向拟人形态的社会神崇拜过渡的中间形态所应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直目人 神话 传说 文化
下载PDF
彝族支系他留人的历史源流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彩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79-82,共4页
他留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滇西北永胜县六德乡境内。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收集他留人的谱牒、族谱和碑刻档案,并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史料,阐述了他留人这一特殊族群的历史形成过程。
关键词 彝族 他留人 谱牒 碑刻档案 族谱 历史源流
下载PDF
开元寺兴致传说演变研究——兼论唐代佛教官寺地位的转移及其在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聂顺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9,共7页
本文讨论由唐代佛教官寺制度而生的一则传说,通过考证传说文本的演变,分析其背后所反映的制度和史实。认为敦煌写本S.3728Va《大唐玄宗皇帝问胜光法师而造开元寺》所记之事并非史实,而是佛教徒依傍开元二十六年开元官寺的设立而创造的... 本文讨论由唐代佛教官寺制度而生的一则传说,通过考证传说文本的演变,分析其背后所反映的制度和史实。认为敦煌写本S.3728Va《大唐玄宗皇帝问胜光法师而造开元寺》所记之事并非史实,而是佛教徒依傍开元二十六年开元官寺的设立而创造的一则传说,传说的产生应反映了唐代先后设立的佛教官寺的地位转移问题。该传说在南宋末年和元代继续在中国的南北方流传,则反映了唐代所立开元官寺在后世地方寺院体系中的地位依然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玄宗 开元寺 官寺制度 传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