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个最低限度的法治概念——对中国法家思想的现代阐释 |
王人博
|
《法学论坛》
|
2003 |
67
|
|
2
|
从“公室告”与“家罪”看秦律的立法精神 |
于振波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7
|
|
3
|
法家学派之德治思想探微 |
唐亚武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4
|
先秦法家的法治精神内涵 |
关健英
|
《北方论丛》
|
2004 |
7
|
|
5
|
法家“以刑去刑”理论及实践的诸分析 |
史广全
李景瞳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6
|
儒法治国思想的异路与互补 |
郁大海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5
|
|
7
|
法家义利观探微 |
许青春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9
|
|
8
|
“负志”之罪与秦之立法精神 |
于振波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9
|
利异相监:法家理论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
艾永明
|
《法治现代化研究》
|
2017 |
7
|
|
10
|
法家的法治主义:历史话语与当代使命 |
孙曙生
|
《政法论丛》
|
2010 |
7
|
|
11
|
基于“法术势”思想的肿瘤证治思维探讨 |
李奕
庞博
花宝金
刘福栋
姜晓晨
恩格尔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12
|
汉代的循吏与酷吏 |
于振波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3
|
习近平与中国传统文化 |
张巨成
|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
2014 |
6
|
|
14
|
先秦儒、墨、道、法教育哲学三题 |
张学强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5
|
法家“法治”思想对现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启示 |
陈连军
赖雄麟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6
|
先秦法家人性论及其现代批判 |
魏治勋
汪潇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6
|
|
17
|
法家思想的演变与秦王朝的兴亡 |
吴圣正
|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5
|
|
18
|
法家“契约诚信论”及其近代本土意义 |
韩东育
|
《古代文明》
|
2007 |
5
|
|
19
|
诸子之道与“无为而治” |
吴圣正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20
|
先秦儒法两家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思想 |
杨思斌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