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导引“儒门道脉同归佛海”?──蕅益智旭对《论语》的解释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俊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61,共8页
该文分析十七世纪蕅益智旭(1599-1677)对《论语》的思想世界的解释。该文首先指出,智旭以无限生命、死生一致的观点作为核心,重构孔门的生死观,再以心学之立场重新解释孔子思想中的“学”、“道”与“天命”三个重要概念。智旭将“学”... 该文分析十七世纪蕅益智旭(1599-1677)对《论语》的思想世界的解释。该文首先指出,智旭以无限生命、死生一致的观点作为核心,重构孔门的生死观,再以心学之立场重新解释孔子思想中的“学”、“道”与“天命”三个重要概念。智旭将“学”解释为“心”之觉醒,将“道”理解为“空生大觉”之道,将“知天命”解释为对“不生不灭之理”与“虚妄生灭之原”的通透。凡此种种新诠,在东亚《论语》诠释史上,均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展现王阳明以后以“心”学解释经典的“自由的”学风,另一方面则显示明末三教合一之思想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蕅益智旭 论语 天命 心学 三教合一
下载PDF
生命之学的抉发与心学及其近代衍化
2
作者 柏友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4-157,共4页
传统心学自身的本体论特征与生命哲学具有非常相似的理论因素,成为二者会通的重要前提。近代心学一系的生命本体论在其发展中试图清除非理性主义的影响,从而经历了意志论、心本论、"道德的形而上学"、宗教化以及"形而中... 传统心学自身的本体论特征与生命哲学具有非常相似的理论因素,成为二者会通的重要前提。近代心学一系的生命本体论在其发展中试图清除非理性主义的影响,从而经历了意志论、心本论、"道德的形而上学"、宗教化以及"形而中学"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之学 心学 本体论 形而中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