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垃圾渗滤液脱色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平涛 《辽宁化工》 CAS 2021年第8期1153-1155,共3页
通过臭氧氧化、次氯酸钠脱色、芬顿氧化等技术,对垃圾渗滤液废水进行脱色实验,通过改变臭氧氧化时间,臭氧浓度,次氯酸钠氧化时间,次氯酸钠添加量及芬顿氧化时间及加药量等参数,降低渗滤液废水的色度,为后续渗滤液废水处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渗滤液废水 脱色 臭氧氧化 次氯酸钠氧化 芬顿氧化
下载PDF
GAC-O_3/H_2O_2体系去除准好氧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虹 陈炜鸣 +2 位作者 蒋国斌 邓禺南 李启彬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622-3629,共8页
为了降低准好氧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有机物浓度和提高体系可生化性,构建了GAC(粒状活性炭)-O_3/H_2O_2体系催化降解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有机物.同时,考察了体系O_3、GAC和H_2O_2投加量、初始pH值对GAC-O_3/H_2O_2体系处理渗滤液... 为了降低准好氧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有机物浓度和提高体系可生化性,构建了GAC(粒状活性炭)-O_3/H_2O_2体系催化降解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有机物.同时,考察了体系O_3、GAC和H_2O_2投加量、初始pH值对GAC-O_3/H_2O_2体系处理渗滤液尾水的影响,并使用分子量分布、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解析了难降解有机物在GAC-O_3/H_2O_2体系的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在GAC投加量为10 g·L-1,O_3投加量为32.16 mg·min-1,H_2O_2投加量为3 m L·L-1,初始pH值为5的条件下,反应20 min后,其渗滤液尾水的COD和UV245分别从700.08 mg·L^(-1)和0.488下降到393.85 mg·L^(-1)和0.244,COD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43.80%和50.00%.经GAC-O_3/H_2O_2体系处理后,得益于含芳香环有机物的有效降解,渗滤液尾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大于50 k Da)明显减少,分子量小于1 k Da的有机物比例增多.与此同时,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区及可见光区类富里酸荧光区峰值也大幅降低,其去除率分别为70.20%和58.69%,B/C从0.04增加到0.35,这也使得废水可生化性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好氧矿化垃圾床 渗滤液尾水 O3-H2O2 GAC
原文传递
垃圾渗滤液尾水氮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春楠 陈小亮 +2 位作者 吴少林 袁海平 楼紫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0-725,共6页
根据垃圾渗滤液尾水特点,系统分析了现有工艺的优缺点,认为物化处理技术不能实现垃圾渗滤液尾水的完全脱氮,但可作为前处理或辅助手段,而生物法是实现氮脱除的经济有效方法,但需要结合填埋场特点考虑电子供体来源。同时,提出了一种脱氮... 根据垃圾渗滤液尾水特点,系统分析了现有工艺的优缺点,认为物化处理技术不能实现垃圾渗滤液尾水的完全脱氮,但可作为前处理或辅助手段,而生物法是实现氮脱除的经济有效方法,但需要结合填埋场特点考虑电子供体来源。同时,提出了一种脱氮工艺--硫铁自养反硝化工艺,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尾水 氮深度处理 反硝化电子供体
下载PDF
PAC与PFS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出水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振雄 张鸿郭 +1 位作者 范爱军 黎志华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4期127-128,共2页
针对垃圾渗滤液经生化处理后出水CODCr和色度偏高,可生化性差(BOD5/CODCr≤0.1)的特点,为进一步去除CODCr,降低色度,采用PAC和PFS两种混凝剂对出水进行处理,并对两者的混凝效果进行比较。试验表明,PFS最佳投加量为0.7 mL.L-1,CODCr去除... 针对垃圾渗滤液经生化处理后出水CODCr和色度偏高,可生化性差(BOD5/CODCr≤0.1)的特点,为进一步去除CODCr,降低色度,采用PAC和PFS两种混凝剂对出水进行处理,并对两者的混凝效果进行比较。试验表明,PFS最佳投加量为0.7 mL.L-1,CODCr去除率达到74.3%,色度去除率88.6%;PAC最佳投加量为1 g.L-1,去除率达到51.9%,色度去除率达到77.8%。无论从CODCr或色度的去除率来看,PFS的混凝效果均优于P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PFS PAC 渗滤液出水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工艺探究
5
作者 程国强 《辽宁化工》 CAS 2022年第7期910-913,共4页
通过一级A/O+芬顿氧化+二级A/O+次氯酸钠氧化的处理模式,对垃圾渗滤液废水进行工艺模拟探究,实现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的进管网排放。在处理过程中主要探究各单元运行过程中COD、氨氮等数值的变化,为后续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渗滤液废水 A/O 芬顿氧化 次氯酸钠 COD 氨氮
下载PDF
硫酸铝渣和硫铁矿烧渣制聚硅酸硫酸铁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晓虹 何晓云 +1 位作者 钟超阳 陈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0-63,共4页
研究硫酸铝渣和硫铁矿烧渣制聚硅酸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及其主要参数。提取硫酸铝渣中的 Si O2 得到 Na2 Si O3溶液 ,提取硫铁矿烧渣中铁得到 Fe SO4 结晶。用 Fe SO4 结晶制备聚合硫酸铁。用含3 .5 % Si O2 的 Na2 Si O3溶液 ,控制 p H=4.... 研究硫酸铝渣和硫铁矿烧渣制聚硅酸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及其主要参数。提取硫酸铝渣中的 Si O2 得到 Na2 Si O3溶液 ,提取硫铁矿烧渣中铁得到 Fe SO4 结晶。用 Fe SO4 结晶制备聚合硫酸铁。用含3 .5 % Si O2 的 Na2 Si O3溶液 ,控制 p H=4.0 ,制得聚硅酸 ,将聚合硫酸铁加入聚硅酸制得聚硅酸硫酸铁絮凝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聚硅酸硫酸铁结合了 SO2 - 4。检测了聚硅酸硫酸铁对模拟浊水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絮凝效果 ,用铁和硅物质的量比为 0 .5、用量 0 .5 m L/L 的聚硅酸硫酸铁 ,处理模拟浊水 ,除浊率可达 90 %以上。用铁和硅物质的量比为 1.5、用量 4.0 m L/L的聚硅酸硫酸铁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生化处理尾水 ,CODCr去除率可达 6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聚硅酸硫酸铁 硫酸铝渣 硫铁矿烧渣 模拟浊水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下载PDF
矿化垃圾反应床出水对植物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鸿江 顾莹莹 +1 位作者 赵由才 温致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0,15,共6页
通过测定植物种子萌发率、萌根数、根长、幼根鲜质量、芽长和幼芽鲜质量这6个指标,考察了矿化垃圾反应床出水对大麦和玉米2种植物的毒性。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经三级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后,其出水中的COD、BOD5、NH4+-N和大肠菌数虽然较... 通过测定植物种子萌发率、萌根数、根长、幼根鲜质量、芽长和幼芽鲜质量这6个指标,考察了矿化垃圾反应床出水对大麦和玉米2种植物的毒性。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经三级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后,其出水中的COD、BOD5、NH4+-N和大肠菌数虽然较低,但仍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更显著;同时,不同植物对矿化垃圾反应床出水毒性的敏感程度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其敏感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垃圾反应床 渗滤液 植物发芽 幼苗生长
下载PDF
强化混凝处理填埋场渗滤液尾水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岩 赵由才 +2 位作者 叶文飞 周恭明 黄民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0-63,67,共5页
对常规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氯化铁、硫酸铝)和新型磺酸类复配混凝剂处理填埋场渗滤液尾水进行了强化混凝的最佳参数确定、效能对比和经济成本核算,目的是研究强化混凝处理渗滤液尾水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磺酸类复配剂对尾水中COD的... 对常规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氯化铁、硫酸铝)和新型磺酸类复配混凝剂处理填埋场渗滤液尾水进行了强化混凝的最佳参数确定、效能对比和经济成本核算,目的是研究强化混凝处理渗滤液尾水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磺酸类复配剂对尾水中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对COD的最高去除率为63.2%,出水COD为138 mg/L,但其药剂费用最高(11.26元/t);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强化混凝对尾水中COD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60.8%和53.6%,药剂费用分别为3.756和3.11元/t;硫酸铝强化混凝效果最差,对COD的最高去除率为34.7%,药剂费用为0.806元/t。磺酸类复配剂和氯化铁强化混凝出水COD浓度接近《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要求,为填埋场渗滤液尾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混凝 填埋场渗滤液尾水 可行性
原文传递
水化深度处理渗滤液尾水中的有机物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小亮 楼紫阳 +3 位作者 谷麟 袁海平 朱南文 王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6-1660,共5页
利用水泥的水化过程易受有机物影响的特点,采用硅酸盐水泥深度处理了垃圾渗滤液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出水,考察了不同因素,如投加量、初始pH、反应时间及振荡速率等对于渗滤液尾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渗滤液... 利用水泥的水化过程易受有机物影响的特点,采用硅酸盐水泥深度处理了垃圾渗滤液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出水,考察了不同因素,如投加量、初始pH、反应时间及振荡速率等对于渗滤液尾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渗滤液尾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水化过程对渗滤液尾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性能良好,且对不同有机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尤其对具有近紫外区(200~400 nm)吸收峰特征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更佳,同时发现,当投加量为50 g/L、pH=8.3(原渗滤液pH)、反应时间为24 h和振荡速度为200 r/min时,去除效果最佳,其COD、TOC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55.6%、62.1%和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水化 渗滤液尾水 难降解有机物
原文传递
过硫酸盐协同电化学体系去除渗滤液中富里酸
10
作者 于志鹏 王以茜 曾晓岚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42,共9页
中国多数焚烧厂采用“MBR+反渗透”工艺处理渗滤液,该工艺的反渗透膜进水富里酸含量偏高,是导致反渗透膜结垢污染的原因之一。为降低反渗透膜进水中富里酸含量,研究以过硫酸盐协同电化学体系处理自配富里酸废水,讨论体系中去除富里酸的... 中国多数焚烧厂采用“MBR+反渗透”工艺处理渗滤液,该工艺的反渗透膜进水富里酸含量偏高,是导致反渗透膜结垢污染的原因之一。为降低反渗透膜进水中富里酸含量,研究以过硫酸盐协同电化学体系处理自配富里酸废水,讨论体系中去除富里酸的主要活性物质,并考察了初始pH值、过硫酸盐投加量、电流密度、极板间距、NaCl质量浓度对富里酸去除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协同体系处理实际焚烧厂渗滤液MBR出水的效果。结果表明:过硫酸盐协同电化学体系对富里酸的去除能力主要由SO^(-)_(4)·、·OH和Cl^(-)生成的HClO提供,其中HClO有着较大的贡献,其次是·OH,SO^(-)_(4)·贡献最小。初始pH及极板间距对富里酸去除率的影响不大;富里酸去除率随初始过硫酸盐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电流密度增加先增加后不变;随Cl^(-)质量浓度增大而略微降低。其中,过硫酸盐投加量、电流密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采用过硫酸盐协同电化学体系处理实际焚烧厂渗滤液MBR出水,在电流密度30 mA/cm^(2)、过硫酸钾9 g/L的条件下反应6 h,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可见光及紫外光区富里酸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65%和97.80%。过硫酸盐协同电化学体系能够有效去除实际废水中的富里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里酸 过硫酸盐 活性物质 影响因素 垃圾渗滤液MBR出水 电化学
下载PDF
Ti/Ru/SnO_2+Sb_2O_5电极的制备及其对垃圾渗滤液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汪昕蕾 秦侠 +2 位作者 袁少鹏 周梦楠 焦点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65-1871,共7页
通过实验探究了不同Ru掺杂量对Ti/Ru/SnO_2+Sb2O5电极电化学性能及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b含量10%,溶胶涂覆6层,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1 h条件下,Ru掺杂量为10%的涂层电极的加速寿命最长,为50 min;该条件下制备的电极涂层表面金... 通过实验探究了不同Ru掺杂量对Ti/Ru/SnO_2+Sb2O5电极电化学性能及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b含量10%,溶胶涂覆6层,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1 h条件下,Ru掺杂量为10%的涂层电极的加速寿命最长,为50 min;该条件下制备的电极涂层表面金属氧化物SnO_2的特征峰强度较大,峰形窄;涂层表面光滑,无裂缝。同时用Ti/Ru/SnO_2+Sb2O5电极处理垃圾渗滤液MBR出水,Ru掺杂为10%的电极对废水COD去除率最高,为93.33%,电解出水芳香化程度大幅降低,对腐殖质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去除效果良好。研究对Ti/Ru/SnO_2+Sb2O5电极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掺杂量 Ti/Ru/SnO2+Sb2O5电极 电催化氧化 垃圾渗滤液MBR出水
原文传递
硫酸根自由基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占孟 占鹏 聂发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97-100,共4页
采用加热和Fe2+活化过硫酸钠产生硫酸根自由基来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探讨了反应温度、过硫酸钠投加量、废水p H值、Fe2+/S2O2-8值(物质的量之比)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有利于过硫酸钠对渗滤液生化尾水的氧化处... 采用加热和Fe2+活化过硫酸钠产生硫酸根自由基来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探讨了反应温度、过硫酸钠投加量、废水p H值、Fe2+/S2O2-8值(物质的量之比)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有利于过硫酸钠对渗滤液生化尾水的氧化处理;在常温下,Fe2+是催化过硫酸钠产生硫酸根自由基的必要条件,酸性条件更有利于过硫酸钠氧化体系对渗滤液尾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在热活化过程中引入Fe2+,Fe2+/热复合活化可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对渗滤液生化尾水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活化 硫酸根自由基 渗滤液生化尾水
原文传递
O_3/Na_2S_2O_8耦合体系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占孟 胡云琪 +2 位作者 饶志为 黄敏峰 胡锋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提高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色度以及氨氮的去除效率,在不同的臭氧通气量、过硫酸钠投加量、pH、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下,研究了臭氧过硫酸盐耦合体系对于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氧化效果.实验结... 为提高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色度以及氨氮的去除效率,在不同的臭氧通气量、过硫酸钠投加量、pH、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下,研究了臭氧过硫酸盐耦合体系对于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氧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OD、色度和氨氮的去除率随着过硫酸盐、臭氧通气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溶液pH为10的环境更有利于用臭氧过硫酸盐体系氧化降解污染物,在臭氧通气量为0.8 g/h、过硫酸钠投加量为10 g/L、pH为10、反应时间为200 min的条件下,废水的COD、色度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76.3%、92.0%和55.4%.相较于单一过硫酸盐氧化方式,在过硫酸盐氧化过程中加入臭氧,处理效果显著提高,臭氧氧化与过硫酸钠氧化产生了一定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过硫酸盐 渗滤液生化出水
下载PDF
载铁电芬顿阴极处理垃圾渗滤液MBR出水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威 王艳秋 +3 位作者 孟广才 张欢 吕艳丽 白金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9-103,109,共6页
制备了以乙炔黑为载体、铁盐为催化剂、泡沫镍为骨架的电芬顿阴极,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进行表征。以垃圾渗滤液MBR出水为处理对象,采用改良阴极电Fenton法,研究对其COD的去除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法进一步优... 制备了以乙炔黑为载体、铁盐为催化剂、泡沫镍为骨架的电芬顿阴极,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进行表征。以垃圾渗滤液MBR出水为处理对象,采用改良阴极电Fenton法,研究对其COD的去除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并对反应前后MBR出水进行了光谱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电极化学性质稳定,催化效果良好,在初始pH为4,极板间距1.42cm,外加电压14.36V的优化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92.50%,水中大部分长链、芳怪类物质被分解,类腐殖酸、类富里酸、可溶的类微生物活动副产物等复杂有机物被有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芬顿阴极 垃圾渗滤液MBR出水 响应面法 光谱表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