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汪受传教授从伏风论治小儿鼻鼽经验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萌 徐珊 汪受传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78-3280,共3页
汪受传教授提出小儿鼻鼽从伏风论治的观点,认为鼻鼽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与禀赋体质有异、外风易于留着不去而成伏风。提出鼻鼽的辨证论治:发作期风寒犯肺证治以辛散祛风,宣肺通窍;风热袭肺证治以疏风散热,宣肺通窍;风痰留着证治以消风豁... 汪受传教授提出小儿鼻鼽从伏风论治的观点,认为鼻鼽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与禀赋体质有异、外风易于留着不去而成伏风。提出鼻鼽的辨证论治:发作期风寒犯肺证治以辛散祛风,宣肺通窍;风热袭肺证治以疏风散热,宣肺通窍;风痰留着证治以消风豁痰,宣肺利窍。缓解期以肺脾气虚伏风留着证居多,治以补肺益气,固表防风;肺阴亏虚伏风留着证则治以润养肺阴,敛肺御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鼽 伏风 汪受传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伏邪学说”试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33
2
作者 黄为钧 赵进喜 +8 位作者 王世东 贾旭 傅强 宫晴 张亚欣 贾冕 吴文静 申子龙 张雨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428-4430,共3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风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但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合适的中医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严重阻碍了糖尿病肾病从风论治的推广,因此,本课题组提出糖尿病肾病存在"伏风致病"机制的假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风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但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合适的中医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严重阻碍了糖尿病肾病从风论治的推广,因此,本课题组提出糖尿病肾病存在"伏风致病"机制的假说,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使用"祛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促进中医理论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学说 糖尿病肾病 伏风
原文传递
汪受传从伏风论治小儿湿疹经验 被引量:21
3
作者 邹建华 汪受传 陶嘉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88-2890,共3页
湿疹是小儿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文章介绍了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经验。汪受传教授认为小儿湿疹在内为伏风内潜,在外为发物所引,伏风外泛,合而发于肌肤,病机关键在于风、湿、热交结为病,故治疗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当注重消风除... 湿疹是小儿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文章介绍了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经验。汪受传教授认为小儿湿疹在内为伏风内潜,在外为发物所引,伏风外泛,合而发于肌肤,病机关键在于风、湿、热交结为病,故治疗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当注重消风除湿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湿疹 特应性皮炎 消风法 伏风 汪受传
原文传递
汪受传从伏邪学说论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经验 被引量:19
4
作者 陶嘉磊 汪受传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996-1998,共3页
伏邪是指人感受邪气,藏匿于体内,逾时而发的病邪。伏邪学说的提出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伏邪特点与伏邪学说,以小儿支气管哮喘为例,提出"伏风"与"伏痰"为小儿支气管哮喘之宿根,论述如何使用伏邪学说... 伏邪是指人感受邪气,藏匿于体内,逾时而发的病邪。伏邪学说的提出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伏邪特点与伏邪学说,以小儿支气管哮喘为例,提出"伏风"与"伏痰"为小儿支气管哮喘之宿根,论述如何使用伏邪学说指导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以期为其他慢性病的防治提供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名医经验 汪受传 伏邪 伏风 伏痰
原文传递
郑健从肺经伏风论治儿童变应性鼻炎经验 被引量:13
5
作者 艾斯 郑健(指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145-2147,共3页
总结郑健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证经验。结合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将变应性鼻炎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以肺经伏邪为病机关键,治以疏风宣肺、通窍化瘀,临证选用醒鼻宣窍汤作为基本方化裁治疗;缓解期考虑存在气虚夹风痰,治以补... 总结郑健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证经验。结合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将变应性鼻炎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以肺经伏邪为病机关键,治以疏风宣肺、通窍化瘀,临证选用醒鼻宣窍汤作为基本方化裁治疗;缓解期考虑存在气虚夹风痰,治以补肺益气、健脾温肾、祛风化痰,常选用玉屏风散或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伏风 伏邪 名医经验 郑健
原文传递
基于伏风理论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思路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艺 崔红生 +2 位作者 吕明圣 毕伟博 于明霞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391-1395,1404,共6页
基于伏风及其致病特点,认为风伏肺络,遇感引动,同气相求,伏风妄动导致肺气逆乱、宣肃失司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病机。伏风内藏是关键病机,遇感引动是始发诱因,多种伏风夹杂和风合他邪、深伏肺络是导致病情加重和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 基于伏风及其致病特点,认为风伏肺络,遇感引动,同气相求,伏风妄动导致肺气逆乱、宣肃失司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病机。伏风内藏是关键病机,遇感引动是始发诱因,多种伏风夹杂和风合他邪、深伏肺络是导致病情加重和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伏风化燥伤阴是病机转归。根据伏风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外来伏风、内生伏风与先天伏风三类。治疗以透散伏风、祛除外风为基本原则,具体治以透邪兼固表、调肝和调体,并辅以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调理肺脾肾等治法。伏风久潜于肺,易致风伏阴伤,自拟桑梅止咳汤加减治疗以疏风透邪、养阴清热、熄风止痉,达止咳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伏风 风伏阴伤 透散伏风 祛除外风
原文传递
汪受传从五脏伏风论治小儿癫痫经验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昕泰 汪受传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6-918,共3页
根据五行理论内涵,五行可再分五行。由此从伏风内潜五脏入手,以多层五行理论解释伏风内潜五脏的中医理论依据。并从五脏伏风角度整合癫痫急性期、缓解期五脏和五行关系,阐释传统证型的病机、详论方药治则,以五脏伏风为理论核心把癫痫的... 根据五行理论内涵,五行可再分五行。由此从伏风内潜五脏入手,以多层五行理论解释伏风内潜五脏的中医理论依据。并从五脏伏风角度整合癫痫急性期、缓解期五脏和五行关系,阐释传统证型的病机、详论方药治则,以五脏伏风为理论核心把癫痫的中医辨证归纳为以伏风为基础的中医理论框架,用以指导癫痫的预防,并以典型病例说明癫痫临床诊疗的中医病机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伏风 五脏伏风 名医经验 汪受传
原文传递
应用消风法治疗小儿风咳临证经验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湛 汪受传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35-3238,共4页
在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的研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占据首位。汪受传教授首次提出CVA对应的中医病名为“风咳”,认为其病机关键在于伏风夙根,治疗当以消风为大法,具体分为散邪消风法、豁痰消风法、固表御风法。治疗上汪教授将风咳分... 在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的研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占据首位。汪受传教授首次提出CVA对应的中医病名为“风咳”,认为其病机关键在于伏风夙根,治疗当以消风为大法,具体分为散邪消风法、豁痰消风法、固表御风法。治疗上汪教授将风咳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发作期当以祛外风、化痰消风为主,驱邪同时平抑伏风,兼顾扶正,以汪教授自拟金敏汤为主方;缓解期以御外风、息伏风为主,重在改善患儿先天特异禀赋,以防咳嗽复发,主方玉屏风散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屡获效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风咳 伏风 消风法 经验 汪受传 金敏汤 玉屏风散
原文传递
汪受传教授自拟消风宣窍汤治疗小儿鼻鼽经验 被引量:7
9
作者 邹建华 汪受传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72-74,104,共4页
鼻鼽是小儿最常见疾病之一,汪受传教授认为小儿鼻鼽因肺气虚损,风、寒等邪气引动深藏于体内的伏风,合而发病,因此应治以宣散外邪、内消伏风,通利鼻窍。本文介绍了汪受传教授经验方消风宣窍汤治疗小儿鼻鼽经验,根据患儿临床辨证分型以原... 鼻鼽是小儿最常见疾病之一,汪受传教授认为小儿鼻鼽因肺气虚损,风、寒等邪气引动深藏于体内的伏风,合而发病,因此应治以宣散外邪、内消伏风,通利鼻窍。本文介绍了汪受传教授经验方消风宣窍汤治疗小儿鼻鼽经验,根据患儿临床辨证分型以原方加减药物,若有其他相兼病,如哮喘、鼻渊及湿疹等辨证再予以异病同治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受传 鼻鼽 消风宣窍汤 伏风
下载PDF
汪受传教授从伏风辨治小儿特应性皮炎经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任靖 陆远 +1 位作者 刘殿玉 汪受传(指导) 《中医儿科杂志》 2020年第6期1-3,共3页
汪受传教授认为小儿特应性皮炎的病因为胎传异禀,伏藏体内,俟时而发;六淫外风,久藏于内,由外转内。病机为伏风内潜,湿热内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以伏风理论为指导,以消风法为主辨治本病,急性期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以祛风,迁延期清... 汪受传教授认为小儿特应性皮炎的病因为胎传异禀,伏藏体内,俟时而发;六淫外风,久藏于内,由外转内。病机为伏风内潜,湿热内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以伏风理论为指导,以消风法为主辨治本病,急性期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以祛风,迁延期清宣肃肺、润肤止痒以御风。举案例1则,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小儿 伏风 急性期 迁延期 临床经验 汪受传
原文传递
典型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辨治之异同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勇军 梁嫄 +2 位作者 郭峥 刘璐佳 王有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2期1303-1306,共4页
通过从含义、病因病机、病理因素及治疗展开辨析,探究典型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之异同。两者同属哮喘,病机均有“外邪袭肺”与“肺脾肾三脏亏虚”的特点,同为“风”“痰”“瘀”致病,治疗采取“祛邪”“补虚”分期而治的方法。但两者同... 通过从含义、病因病机、病理因素及治疗展开辨析,探究典型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之异同。两者同属哮喘,病机均有“外邪袭肺”与“肺脾肾三脏亏虚”的特点,同为“风”“痰”“瘀”致病,治疗采取“祛邪”“补虚”分期而治的方法。但两者同中有异,典型哮喘属哮病,发病症状严重,病机为“肺脾肾三脏不足”“伏痰内生”“外邪诱发”“加重脏虚”的演变,病理因素与治疗均着重于“痰”,并按疾病分三期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属风咳,症状较轻,有发展为典型哮喘之势,病机为自“邪实”向“肺虚”“脾虚”“肾虚”渐变的过程,病理因素风邪突出,治疗重在祛风,以风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辨证论治 伏痰 风咳
下载PDF
伏风理论指导儿科过敏性疾病辨证论治
12
作者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7-1102,共6页
提出特禀质儿童的体质特点是伏风内潜,一旦患儿为外来“虚邪贼风”所引,则发生如鼻鼽、风咳、哮喘、风瘾、湿疹等“风病”(过敏性疾病)。这类风病治疗应当以消风法为主,辨证配用散邪、除湿、润燥、豁痰、凉血、养血、固表等治法治疗。... 提出特禀质儿童的体质特点是伏风内潜,一旦患儿为外来“虚邪贼风”所引,则发生如鼻鼽、风咳、哮喘、风瘾、湿疹等“风病”(过敏性疾病)。这类风病治疗应当以消风法为主,辨证配用散邪、除湿、润燥、豁痰、凉血、养血、固表等治法治疗。介绍了如何以伏风理论认识小儿鼻鼽、风咳、哮喘、风瘾、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辨证,以及以消风法为主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经验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风 消风法 过敏性疾病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伏风-泄玄-络瘀”理论探讨子藤固肾方对肾性蛋白尿的辨治
13
作者 蒋东阳 卢俚利 +4 位作者 李小军 张琼 王丽 粟宏伟 胡琼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263-1268,共6页
[目的]基于“伏风-泄玄-络瘀”理论,探讨子藤固肾方对肾性蛋白尿的辨治。[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基于“伏风-泄玄-络瘀”理论来阐释肾性蛋白尿的形成机制,提出“祛风固玄通络”法治疗肾性蛋白尿的辨治思想,并结合临床经验创立子藤固肾... [目的]基于“伏风-泄玄-络瘀”理论,探讨子藤固肾方对肾性蛋白尿的辨治。[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基于“伏风-泄玄-络瘀”理论来阐释肾性蛋白尿的形成机制,提出“祛风固玄通络”法治疗肾性蛋白尿的辨治思想,并结合临床经验创立子藤固肾方,阐释其治法特点、遣方特色,最后举隅医案加以佐证。[结果]“伏风-泄玄-络瘀”理论认为,伏风是肾性蛋白尿发生的关键病因,风泄玄府是产生蛋白尿的基本病机,肾络瘀阻既是肾性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助推疾病进展的致病因素。肾玄府因伏风而开,肾中精微闻风而泄,终致肾络瘀阻,风瘀又相互为患,因此治疗肾性蛋白尿当以祛风为要、固玄为本、通络为辅,“祛风固玄通络”三法同治。子藤固肾方由菟丝子、天木籽(山茱萸)、女贞子、忍冬藤、鸡血藤、海风藤等三子三藤组成,秉承“子擅填精固玄”“藤擅祛风通络”的治法特点,在遣方上具有辛酸相合、开阖相济、阴阳并补、补敛并具、扶正祛邪、寒温并用的特色。文末举隅IgA肾病医案辨证为风伏肾络、玄府失阖、正虚络阻证,治以祛风固玄、益气通络,方用子藤固肾方加减取效甚佳。[结论]“伏风-泄玄-络瘀”理论和“祛风固玄通络”法为临床治疗肾性蛋白尿提供了新的思路,子藤固肾方组方严谨,治疗肾性蛋白尿具有可观的疗效,可为中医药防治肾性蛋白尿提供更多选择,以优化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风 玄府 肾络 子藤固肾方 蛋白尿 填精固玄 祛风通络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王耀献从“伏风”论治迁延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被引量:3
14
作者 尹诗卉 郭小乐 +3 位作者 王珍 艾思南 陶嘉茵 王耀献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246-1250,共5页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最初由来自体内外之风邪引动而致病,发病之初未能及时遏制病势,致使未尽之风邪伏藏于体内,久居肾络,使气机郁滞,血络不通,肾络受损,毒邪、瘀血等病理产物互相搏结,终致微型癥瘕形成。先藏体内之伏风,遇外邪则发,遇内邪...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最初由来自体内外之风邪引动而致病,发病之初未能及时遏制病势,致使未尽之风邪伏藏于体内,久居肾络,使气机郁滞,血络不通,肾络受损,毒邪、瘀血等病理产物互相搏结,终致微型癥瘕形成。先藏体内之伏风,遇外邪则发,遇内邪则动,从而导致患者病情缠绵难愈。风邪为本病病机演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贯穿疾病始末,既是致病的始动因素,亦是迁延期的病理产物。临证应抓住“伏风”与“正虚”这两处关键,在治疗时提出“通”“补”并行之法,主张一方面通络除痹,透邪外出,一方面补气养血,托邪达外,双管齐下,使驱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伏风” 王耀献
下载PDF
汪受传从伏风论治小儿荨麻疹经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维薇 汪受传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10期897-898,920,共3页
汪受传提出从伏风论治小儿荨麻疹的观点,认为荨麻疹的反复发作与小儿禀赋有异、伏风内潜有关。提出荨麻疹的辨治:发作期风热犯表证治以祛风清热,解表止痒;风寒束表证治以祛风散寒,解表止痒;风湿挟热证治以祛风胜湿,清热止痒;血热生风证... 汪受传提出从伏风论治小儿荨麻疹的观点,认为荨麻疹的反复发作与小儿禀赋有异、伏风内潜有关。提出荨麻疹的辨治:发作期风热犯表证治以祛风清热,解表止痒;风寒束表证治以祛风散寒,解表止痒;风湿挟热证治以祛风胜湿,清热止痒;血热生风证治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缓解期血虚生风证治以滋阴养血,祛风止痒;肺卫不固证治以固表御风,调和营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伏风 名医经验 汪受传
下载PDF
从伏毒理论探析应用风药治疗结直肠癌
16
作者 李钟琳 李玉 +2 位作者 贾晓薇 唐雨时 李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116-2120,共5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可归属于中医学“积聚”“脏毒”“肠风”等范畴。在病因上,结直肠癌发病可因外感所致,亦可因内伤引发;病机上,其特点为正虚伏毒,即以正气亏虚为本,以痰饮、湿浊、血瘀凝聚为标;病势上,其特点为隐伏...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可归属于中医学“积聚”“脏毒”“肠风”等范畴。在病因上,结直肠癌发病可因外感所致,亦可因内伤引发;病机上,其特点为正虚伏毒,即以正气亏虚为本,以痰饮、湿浊、血瘀凝聚为标;病势上,其特点为隐伏、暴戾、暗耗、迁延不愈。通过探究伏毒理论,认为其与结直肠癌在病因、病机、病势特点上有较多相似之处。风药具有宣散透邪、疏肝行气、胜湿行散、活血消癥、搜风通络、扶正透散等功效,为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毒 风药 积聚 结直肠癌 扶正祛邪
下载PDF
从风伏脾络辨治难治性慢性咳嗽
17
作者 王雯雯 樊茂蓉 +3 位作者 刘峰谷 梁艳霞 李广森 赵晓利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358-2362,共5页
难治性慢性咳嗽属中医学“顽咳”范畴,认为风伏脾络是难治性慢性咳嗽迁延不愈的根本原因,脾阳不振、肾元亏虚是风伏脾络的病理基础,贯穿疾病的始终。主张以搜脾络、祛伏风,温脾阳、畅中焦,培肾元、固根本为法,以附子理中汤合二仙汤加减... 难治性慢性咳嗽属中医学“顽咳”范畴,认为风伏脾络是难治性慢性咳嗽迁延不愈的根本原因,脾阳不振、肾元亏虚是风伏脾络的病理基础,贯穿疾病的始终。主张以搜脾络、祛伏风,温脾阳、畅中焦,培肾元、固根本为法,以附子理中汤合二仙汤加减化裁为基础,其中附子理中汤温阳建中、畅达中焦,二仙汤培补肾元、固护先天,佐紫苏叶、荆芥、防风等清灵之品,或配伍钩藤、穿山龙、地龙等虫藤之属搜风透邪、畅达脾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慢性咳嗽 伏风 脾络 脾肾亏虚
原文传递
“消风法”三期分证论治小儿哮喘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受传 林丽丽 冯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7-475,共9页
哮喘患儿先天禀赋有异,形成“伏风”内潜的体质,加之贼风外邪侵犯,两风相合引起哮喘发病。提出在传统哮喘发作期、缓解期的分期方法之外增加迁延期,“消风法”三期分证论治小儿哮喘:发作期疏外风消伏风,降气平喘;迁延期扶正气抑伏风,缓... 哮喘患儿先天禀赋有异,形成“伏风”内潜的体质,加之贼风外邪侵犯,两风相合引起哮喘发病。提出在传统哮喘发作期、缓解期的分期方法之外增加迁延期,“消风法”三期分证论治小儿哮喘:发作期疏外风消伏风,降气平喘;迁延期扶正气抑伏风,缓解发作;缓解期补脏气御外风,调补肺脾肾。论述如何从消风论治小儿哮喘三期证候,明确哮喘“伏风”证候演变特点及辨证治疗规律,结合现代机制研究,为小儿哮喘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及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消风 伏风 三期分证
下载PDF
从“消风固本”辨治小儿风咳经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慧 黄克 +3 位作者 王丛礼 叶进 林丽丽 汪受传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78-2180,共3页
风咳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文章总结了汪受传教授辨治小儿风咳经验,认为该病病机关键在于伏风正虚。发作期治疗以消风止咳为先,以经验方“金敏汤”为主方,根据寒、热、痰等兼证特点加减;缓解期... 风咳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文章总结了汪受传教授辨治小儿风咳经验,认为该病病机关键在于伏风正虚。发作期治疗以消风止咳为先,以经验方“金敏汤”为主方,根据寒、热、痰等兼证特点加减;缓解期治疗以固本御风为要,以经验方“金屏汤”为主方,根据脏腑气血阴阳等病症特点化裁,以达到消伏风、御外风、降低咳嗽敏感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咳 伏风 消风固本 名医经验 汪受传 金敏汤 金屏汤
原文传递
全工况下板翅式空气全热交换器芯体换热效率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剑波 耿聪 《暖通空调》 2022年第5期144-149,共6页
通过焓差室对常规板翅式空气全热交换器芯体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室内外温差、含湿量差和芯体迎面风速对芯体换热效率的影响。拟合了显热效率和潜热效率的经验计算公式,利用所得经验公式计算了上海典型气象年动态效率下的逐时全热回收... 通过焓差室对常规板翅式空气全热交换器芯体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室内外温差、含湿量差和芯体迎面风速对芯体换热效率的影响。拟合了显热效率和潜热效率的经验计算公式,利用所得经验公式计算了上海典型气象年动态效率下的逐时全热回收量,得到全热交换器芯体夏季平均焓效率为44.6%,冬季平均焓效率为71.0%,可见冬季排风全热回收对节能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全热交换器 芯体 换热效率 显热 潜热 全热回收量 焓效率 风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