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近视眼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
被引量:42
- 1
-
-
作者
马小力
刘汉强
马长荣
张慧
靳瑛
-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临床医院眼科
-
出处
《眼视光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41-144,147,共5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及其与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的关系。方法 :近视眼行LASIK 6 4例 (12 8眼 )为近视组 ,又按术前屈光度不同分为中低度近视组 (76眼 )和高度近视组(5 2眼 ) ,正视眼 30例 6 0眼为正视组。正视组和近视组分别在术前、术后第 1周、术后第 2周、术后第 1个月、术后第 2个月和术后第 6个月测定单眼调节幅度 ,同时行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调查。结果 :LASIK术后近视组的单眼调节幅度有暂时性下降 (P <0 .0 0 1) ,高度近视组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中低度近视组 (P <0 .0 5 ) ,调节幅度的降低程度与术前屈光度呈正相关 (r=0 .5 2 ,P <0 .0 0 1) ;LASIK术后 1~ 2个月调节幅度逐渐恢复并超过术前水平 (P <0 .0 0 1) ,且与正视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LASIK术后 1w患者的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明显加重 (P <0 .0 0 1) ,1~ 2个月后逐渐恢复 ,并较术前有显著的改善 (P <0 .0 0 1) ;LASIK术后的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与调节幅度呈负相关 (r =- 0 .5 6 ,P <0 .0 0 1)。结论 :LASIK术后早期患者的单眼调节幅度有一过性降低 ,然后逐渐恢复 ;LASIK手术对单眼调节幅度和近距离用眼活动无明显不良影响 ;
-
关键词
近视
LASIK
单眼调节幅度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
Keywords
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methods
myopia/surgery
accommodation
-
分类号
R779.63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LASIK手术对视盘及视神经的早期影响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王雁
赵堪兴
韩枚每
陈松
-
机构
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
出处
《眼视光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45-147,共3页
-
文摘
目的 :评价激光性角膜原位板层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对视盘及视神经的早期影响。方法 :对拟行LASIK手术的 32只近视散光眼于术前进行视网膜断层扫描仪 (HRT)检查 ,并分别于术后第 10天、第 2个月进行随访。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手术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RNFL)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截断面积分别为 (0 .2 8± 0 .11)mm2 和 (1.41± 0 .39)mm2 ,术后第 10天时为 (0 .2 4± 0 .10 )mm2 和 (1.2 1± 0 .49)mm2 ,手术前后比较 ,数值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术后第 2个月时分别为 (0 .2 6± 0 .12 )mm2 和 (1.2 8± 0 .49)mm2 ,与手术前比较 ,两者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视乳头杯 /盘比显示 ,第 10天及第 2个月与术前的数值比较 ,虽有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同时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变薄与年龄和屈光度成正相关。结论 :LASIK手术早期可能会对视盘和视神经层有影响 ,但存在恢复趋势 。
-
关键词
LASIK手术
视盘
视神经
屈光不正
并发症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角膜磨镶术
-
Keyword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methods
refractive errors/surgery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complication
-
分类号
R779.63
[医药卫生—眼科]
R774.6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
-
题名PRK、LASIK术后非接触眼压测量值的准确性
被引量:6
- 3
-
-
作者
余野
王勤美
朱彤
许琛琛
-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
-
出处
《眼视光学杂志》
2003年第2期89-91,共3页
-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SJ990 0 10 )
-
文摘
目的 :评估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非接触眼压 (NCT)测量值的准确性。方法 :对 5 5例 (10 9只眼 )行PRK和 5 7例(113只眼 )行LASIK的近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手术前、后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患者的眼压 ,并测量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 ,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随访时间 >1年 ,停用激素至少半年以上。结果 :PRK和LASIK术后NCT测量值都低于术前 ,分别下降 (3.6 7± 1.6 5 )mmHg和 (5 .11± 1.5 1)mmHg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PRK和LASIK术前眼压测量值与角膜厚度均呈高度正相关 (P <0 .0 0 1) ;术后眼压测量值的降低与角膜厚度的减少高度正相关 (P <0 .0 5 ) ,其回归方程分别为 ^Y(手术前、后眼压差 ,mmHg) =1.36 1+0 .0 38X(手术前、后角膜厚度差 ,μm)和 ^Y =1.95 4 +0 .0 4 0X ;眼压测量下降值和角膜曲率的降低无关。结论 :PRK和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均低于术前 ,角膜厚度是导致手术后眼压测量值减少的主要因素 ,且眼压测量值随角膜厚度的减少而下降。在临床工作中 ,应避免术后类固醇性青光眼因眼压测量值的下降而被漏诊。
-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眼内压
角膜厚度
近视
-
Keywords
excimer las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method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methods
introcular pressure
corneal thickness
-
分类号
R779.63
[医药卫生—眼科]
R778.1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
-
题名LASIK中角膜血管翳的出血位置分析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刘汉强
张慧
马长荣
-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临床医院眼科
-
出处
《眼视光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48-149,共2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中角膜血管翳的出血位置 ,以避免和减少术中出血。方法 :对 48例 84眼LASIK中角膜血管翳出血的位置进行分析。全部瓣采用MoriaCB旋转式角膜板层刀进行角膜瓣制作 ,角膜瓣直径为 9.5mm ,角膜瓣蒂位置右眼留在上方 ,左眼留在内侧 ,蒂宽为 4~ 5mm。结果 :5 2 8例中有 48例发生了角膜血管翳出血 ,发生率为 9.1%。角膜缘上方、下方、上下方、鼻侧、颞侧出血的眼数分别为 31眼(占 36 .9% ) ,2 3眼 (占 2 7.4% ) ,14眼 (占 16 .7% ) ,9眼 (10 .7% ) ,7眼 (占 8.3% ) ;上方蒂和鼻侧蒂角膜瓣发生出血的眼数分别为 35眼和 49眼。结论 :LASIK中角膜血管翳出血的部位以角膜上下方为多见 。
-
关键词
出血位置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新生血管化
并发症
眼出血
-
Keyword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methods
neo-vascularization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complications
eye hemorrhage
-
分类号
R779.63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LASIK术后2~3年角膜前后表面及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4
- 5
-
-
作者
王跃静
王育良
王爱民
赵月
-
机构
江苏省中医院
-
出处
《眼视光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50-151,共2页
-
文摘
目的 :利用ORBSCAN Ⅱ和角膜超声测厚法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 2~ 3年的角膜前、后表面和角膜厚度的变化 ,说明LASIK的相对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 2~ 3年前在我院行LASIK的 41例患者共 81眼 ,按屈光度的不同分成三组 :Ⅰ组 :<- 6 .0D ,33眼 ;Ⅱ组 :- 6 .2 5~ -10 .0D ,31眼 ;Ⅲ组 >- 10 .2 5D ,17眼。利用ORBSCAN Ⅱ和角膜超声测厚仪检查的结果 ,比较三组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图和角膜厚度的数据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角膜前表面高度图的前表面顶点距理想球面的距离 (diff值 ) :Ⅰ组 :(-0 .0 0 94± 0 .0 10 )mm ;Ⅱ组 :(- 0 .0 17± 0 .0 0 89)mm ;Ⅲ组 :(-0 .0 2 6± 0 .0 12 )mm ,三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角膜后表面高度图的后表面顶点距理想球面的距离 (diff值 ) :Ⅰ组 :(0 .0 39± 0 .0 13)mm ;Ⅱ组 :(0 .0 5 1± 0 .0 14)mm ;Ⅲ组 :(0 .0 6 7± 0 .0 2 9)mm ,三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角膜厚度 :Ⅰ组 :(4 5 9.6 1± 35 .97) μm ;Ⅱ组 :(4 45 .6 2± 32 .33) μm ;Ⅲ组 :(4 47.2 3± 45 .83) μm ,三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LASIK手术角膜瓣下保留 2 5 0 μm以上的角膜基质 ,相对是安全的。但对于超高度近视应持慎重态度 ,尽可能多地保留角膜基?
-
关键词
LASIK
术后
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厚度
超声测厚法
-
Keyword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methods
orbscan corneal topography system
corneal thickness
ultrasonic pachymetry
-
分类号
R779.63
[医药卫生—眼科]
R770.43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
-
题名我国LASIK专题文献的计量分析
- 6
-
-
作者
陆蓓
李坤
-
机构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内蒙古医学院
-
出处
《眼视光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08-210,共3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近年来我国应用LASIK手术治疗中度、高度近视眼的研究现状、取得的进展以及尚存在的问题。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国内 1995~ 2 0 0 2年 2月所发表的 2 2 5篇相关文献的论文数量及年代、论文合作度、期刊分布及核心期刊、发文机构、地区分布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 1995年以来 ,其论文数量逐年增加 ,多数论文为 3~ 5人合著。研究LASIK的文献多数集中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眼视光学杂志》等眼科专业核心期刊上。以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眼科等核心机构发文较多 ,每家机构平均刊登 9篇论收稿日期 :2 0 0 2 -0 5 -2 1;修回日期 :2 0 0 2 -0 9-2 5作者简介 :陆蓓 ( 195 7-) ,女 ,辽宁沈阳人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眼视光学 ,青光眼。通信作者 :陆蓓 (E -mail:lupei@163 .com)。文 ,其他 6 7家机构平均发文 2篇左右。论文多由沿海发达地区及全国中心城市的眼科研究者撰写。研究内容集中在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分析及处理和手术前后相关检查结果的分析上。结论 :LASIK手术在我国开展虽稍晚 ,但发展迅速。在手术数量和论文数量上增长都很快 ,尤其是 1998年后更是明显。因受经济因素影响 ,我国西部地区手术开展得还不是很理想 ,
-
关键词
中国
LASIK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文献计量学
专题文献
-
Keywords
measurable document
special document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methods
-
分类号
R-5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