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鱼仔鱼耳石的形态发育及日轮 被引量:28
1
作者 史方 孙军 +1 位作者 林小涛 刘汉生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6,共7页
观察了实验室人工繁殖饲养的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仔鱼耳石形态发育,研究了其生长轮的沉积规律。唐鱼仔鱼耳石长径与鱼体全长(TL)均呈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微耳石Dl=0.019 6TL-0.031 0(r=0.961 6,P<0.001,n=218),矢耳石Ds=0.02... 观察了实验室人工繁殖饲养的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仔鱼耳石形态发育,研究了其生长轮的沉积规律。唐鱼仔鱼耳石长径与鱼体全长(TL)均呈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微耳石Dl=0.019 6TL-0.031 0(r=0.961 6,P<0.001,n=218),矢耳石Ds=0.027 6TL-0.043 7(r=0.924 0,P<0.001,n=219),星耳石Da=0.016 6TL-0.004 1(r=0.369 6,P<0.001,n=44)。仔鱼耳石上第一个轮纹在孵出后第2 d形成,生长轮数目与仔鱼日龄(D)呈线性相关,其斜率与1无显著差异,因此生长轮为日轮,其关系式为:微耳石LI=1.006D-1.700 1(r=0.994 2,P<0.001,n=205),矢耳石SI=0.953 8D-0.911 6(r=0.993 5,P<0.001,n=161)。生长过程中矢耳石形状变化较大,星耳石出现时间较晚,而微耳石形状稳定,日轮可读性较好,故更适合作为日轮研究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鱼 仔鱼 耳石 形态发育 日轮
下载PDF
饥饿对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摄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强 李孟均 +1 位作者 周传江 陈先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37,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观察、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等方法研究了饥饿胁迫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的摄食、生长、形态和存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0±1.5)℃时,饥饿组和投喂组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观察、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等方法研究了饥饿胁迫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的摄食、生长、形态和存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0±1.5)℃时,饥饿组和投喂组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48%,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达到100%。饥饿组仔鱼抵达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为13.5 d,50%累计死亡率出现时间基本上与PNR出现时间相同(13.5 d),表明第13.5天为白甲鱼早期发育中较为敏感的阶段。试验期间,饥饿仔鱼体重、体长、眼间距和体高分别在第6、7、11和12天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束(16 d)时饥饿组仔鱼体重、体长和眼径的瞬时增长率均显著低于摄食组(P<0.05),而头长、体高和眼间距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饥饿对仔鱼生长发育起延迟作用,混合营养期延迟投喂,仔鱼生长发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投喂仔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 仔鱼 饥饿 摄食 生长 形态
下载PDF
圆斑星鲽仔鱼变态前消化系统发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思锋 张志峰 +1 位作者 张全启 王开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对初始孵化到孵化后26d(变态前)的圆斑星鲽(Verasper vazrieg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仔鱼的消化系统发生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研究表明,在水温为12.5~15.5℃时,初始孵化仔鱼消化道细而直,两端封闭,位于卵黄囊背方。... 对初始孵化到孵化后26d(变态前)的圆斑星鲽(Verasper vazrieg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仔鱼的消化系统发生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研究表明,在水温为12.5~15.5℃时,初始孵化仔鱼消化道细而直,两端封闭,位于卵黄囊背方。随着仔鱼发育,消化道延长,肝胰脏出现。孵化后6d,仔鱼开口,消化道贯通,开始摄食。孵化后10d,消化道明显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小肠、直肠,黏膜上皮褶皱增多。孵化后14d,卵黄囊消失,仔鱼完全依靠外源性营养。孵化后26d,胃壁较厚处出现胃腺,但不发达,幽门盲囊尚未出现。由结果可见,孵化后6d仔鱼开口,可开始投喂轮虫;孵化后26d,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但由于胃的结构和功能尚不完善,此阶段还应以活体饵料为主,一方面可逐渐加大轮虫的投喂量,另一方面可适当投喂较大的卤虫无节幼体等。本研究旨为圆斑星鲽人工育苗中饵料种类及投喂时间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星鲽 仔鱼 消化系统 形态学 组织学
下载PDF
叉尾斗鱼仔鱼耳石形态发育与日轮形成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天 陈国柱 林小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4-1370,共7页
对实验室人工繁殖的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仔鱼耳石形态发育与日轮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叉尾斗鱼微耳石和矢耳石在胚胎时已出现。微耳石在仔鱼刚孵化时为圆盘状,随仔鱼发育转变为近椭圆形,孵出后19d转变为中部圆凸两端... 对实验室人工繁殖的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仔鱼耳石形态发育与日轮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叉尾斗鱼微耳石和矢耳石在胚胎时已出现。微耳石在仔鱼刚孵化时为圆盘状,随仔鱼发育转变为近椭圆形,孵出后19d转变为中部圆凸两端较尖的菱形;矢耳石在仔鱼刚孵出时为圆盘状,随仔鱼发育转变为椭圆形,孵出后19d转变为一端略尖的桃形;星耳石在仔鱼孵出后第19天才出现,呈中部略凹的椭圆形。叉尾斗鱼仔鱼耳石长径(包括微耳石和矢耳石)与鱼体全长(TL,mm)呈线性相关。仔鱼耳石上第一个轮纹在孵出后第2天形成,其后每日形成1个新轮纹,生长轮数目与仔鱼日龄(D)呈线性相关,且线性方程斜率接近于1。结论认为,叉尾斗鱼仔鱼星耳石出现时间晚,矢耳石形态在后期出现较大变化,而微耳石在胚胎时即形成,形态稳定;日轮可读性较好,故更适合做日轮研究的材料。本研究旨在为叉尾斗鱼自然种群年龄结构调查及其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尾斗鱼 仔鱼 耳石 形态发育 日轮
下载PDF
中国叶甲亚科三种幼虫形态学研究 (鞘翅目 ,叶甲科 )(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葛斯琴 杨星科 李文柱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4-588,共5页
对叶甲亚科 3种幼虫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这 3种幼虫为 :菜无缘叶甲ColaphellusbowringiiBaly、小猿叶甲PhaedonbrassicaeBaly和印度柱胸叶甲AgrosteomelaindicaGistle,同时给出了各个种的背面整体图、头部和足的形态图。另外 ,对叶甲亚... 对叶甲亚科 3种幼虫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这 3种幼虫为 :菜无缘叶甲ColaphellusbowringiiBaly、小猿叶甲PhaedonbrassicaeBaly和印度柱胸叶甲AgrosteomelaindicaGistle,同时给出了各个种的背面整体图、头部和足的形态图。另外 ,对叶甲亚科的幼虫形态进行了描述 ,总结出了叶甲亚科的 3种幼虫类型 ,并对该亚科的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叶甲科 叶甲亚科 幼虫 形态 系统演化
下载PDF
中国3种青鳉鱼类初孵仔鱼发育与形态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国柱 金锦锦 +1 位作者 肖乔芝 仇玉萍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3-721,共9页
对中国珠江流域及邻近区域主要的青鳉鱼类中华青鳉(Oryzias sinensis)、鳍斑青鳉(Oryzias pectoralis)和弓背青鳉(Oryzias curvinotus)初孵仔鱼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27.0±1.0)℃水浴孵化条件下, 3 种青鳉鱼类... 对中国珠江流域及邻近区域主要的青鳉鱼类中华青鳉(Oryzias sinensis)、鳍斑青鳉(Oryzias pectoralis)和弓背青鳉(Oryzias curvinotus)初孵仔鱼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27.0±1.0)℃水浴孵化条件下, 3 种青鳉鱼类初孵仔鱼形态存在差别。鳍斑青鳉初孵仔鱼体长为(4.64±0.18) mm,显著大于中华青鳉[体长(4.04±0.19) mm]及弓背青鳉[体长(3.88±0.17) mm]的初孵仔鱼。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者在 22 个形态测量及可数性状指标中 20个指标(占 90.9%)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体全长、头长、头长/体高、体长/体高、肛后长、口宽及卵长径等指标是影响三者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判别分析进一步表明三者形态差异明显,且易于区分。单因素相似性分析(ANOSIM)更进一步证实三种青鳉初孵仔鱼形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聚类分析显示,鳍斑青鳉与弓背青鳉初孵仔鱼形态更为接近,中华青鳉初孵仔鱼独立成一类,该结果与 3 个物种间地理分布格局远近情况相同。更为浓密的背部及腹部色素特征可以将中华青鳉初孵仔鱼与其余两个物种初孵仔鱼区别,胸鳍上点状色素花特征则可进一步将鳍斑青鳉与弓背青鳉初孵仔鱼区分。另外,众多形态测量指标也可以将鳍斑青鳉及弓背青鳉初孵仔鱼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青鳉 鳍斑青鳉 弓背青鳉 仔鱼 形态 发育
下载PDF
白条双锯鱼胚胎及仔稚鱼发育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吕爽 夏苏东 +6 位作者 高燕 张丹 尤宏争 牟希东 孙金辉 姜巨峰 毛天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03-3310,共8页
【目的】观察记录白条双锯鱼从受精到孵化的胚胎发育及早期个体发育规律,为海葵鱼的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人工海水为养殖用水,在水温(27±1)℃、盐度27‰的条件下,白条双锯鱼自然产卵,经紫外灯照射杀菌后进行人工孵化... 【目的】观察记录白条双锯鱼从受精到孵化的胚胎发育及早期个体发育规律,为海葵鱼的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人工海水为养殖用水,在水温(27±1)℃、盐度27‰的条件下,白条双锯鱼自然产卵,经紫外灯照射杀菌后进行人工孵化及仔稚鱼培育,在显微镜下定期观察记录受精卵及仔稚鱼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变化,并手绘制图。【结果】白条双锯鱼受精卵整体上呈长条状,橙红或粉红色,轮廓类似葫芦状的椭圆形,长径2.40~2.60 mm、短径0.90~1.20 mm。依据受精卵的分裂、分化及发育形态,可将白条双锯鱼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体节期、翻转期、血管形成期和器官形成期。白条双锯鱼受精卵经8~10 d的孵化时间破膜,初孵仔鱼体长4.10~4.50 mm;孵出第1 d即可开口摄食轮虫,孵出后7 d左右由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尾鳍、臀鳍和背鳍彼此分离,此时的体长达7.67±0.48 mm;至孵化后第20 d开始出现第一道白色条纹;孵化后第30 d仔稚鱼体色由黑色转为暗红色,并开始长出第二道白色条纹;从孵化后第50 d第二道白色条纹开始褪去;至孵化后第60 d其体色开始转为红色。【结论】白条双锯鱼胚体发育时间为8~10 d,相较于双锯鱼属其他品种需要更长的孵化时间,究其原因是白条双锯鱼受精卵尺寸更大。此外,孵化环境温度对受精卵的发育时间有明显影响,在适当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白条双锯鱼受精卵发育速度越快。白条双锯鱼仔稚鱼饲养宜分为3个阶段喂养不同类型的饵料,以保证仔稚鱼的高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条双锯鱼 受精卵 胚胎发育 仔稚鱼 形态学
下载PDF
遮浪湾浮游幼虫主要类别的形态 被引量:3
8
作者 蔡国雄 《热带海洋》 CSCD 1992年第4期96-101,T002,共7页
在对粤东遮浪湾浮游幼虫样品进行初步鉴定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中主要类别的45个典型幼虫作简要的形态描述。湾中浮游幼虫分属12个动物门,30种类型,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幼虫分属10个科。个别类型和形态的浮游幼虫在我国海区属首次报道。
关键词 浮游幼虫 形态 分类 遮浪湾
下载PDF
土甲族5种幼虫的记述(鞘翅目:拟步甲科)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峰举 于有志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60-263,共4页
记述了土甲族2属5种幼虫的形态,即漠土甲属的多刻漠土甲、粗壮漠土甲、景泰漠土甲、短齿漠土甲及景 土甲属的条脊景土甲,并给出了它们的检索表和特征图.
关键词 鞘翅目 拟步甲科 土甲族 幼虫形态
下载PDF
罗氏沼虾溞状幼体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朝阳 周鑫 +1 位作者 袁新华 许巧情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罗氏沼虾的幼体变态发育需经过多次蜕皮,每次蜕皮均伴随形态及附肢特征的改变。采用显微观测摄像法对Z1-Z12各期幼体样本30尾进行观察测量,结果显示:Z2与Z1在复眼上存在较大的差异;Z3的主要特征为尾节与第六腹节分界;Z4尾扇分为内肢和外... 罗氏沼虾的幼体变态发育需经过多次蜕皮,每次蜕皮均伴随形态及附肢特征的改变。采用显微观测摄像法对Z1-Z12各期幼体样本30尾进行观察测量,结果显示:Z2与Z1在复眼上存在较大的差异;Z3的主要特征为尾节与第六腹节分界;Z4尾扇分为内肢和外肢,均具羽状刚毛;Z5无腹足,尾节狭长,且末端平直;Z6的腹部出现腹足萌芽;Z7腹肢芽延长分为内外肢,Z7与Z8的分期特征主要位于第1触角的内鞭、外鞭的分枝上;Z8的第1、第2对步足具不完全的螯;Z9第1、2对步足具完全的螯;Z10后额角上缘的齿刻增多,Z11第1触角内鞭和外鞭分节数量比Z10多;Z12的形态与成虾相似,额角上、下缘均有齿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溞状幼体 幼体形态 分期特征
下载PDF
感染高原属兔的皮蝇蛆Ⅲ期幼虫的电镜形态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朵红 Tetsuo Nasu +1 位作者 李伟 吴润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71-77,共7页
为了观察感染高原鼠兔与感染牦牛、藏羚羊的皮蝇蛆Ⅲ期幼虫之间形态学上的区别,在青海省玉树县和称多县收集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与本研究室以往收集保存的感染牦牛、藏羚羊皮蝇蛆进行比较研究。取出蝇蛆晾干酒精,用戊二醛液固定,切... 为了观察感染高原鼠兔与感染牦牛、藏羚羊的皮蝇蛆Ⅲ期幼虫之间形态学上的区别,在青海省玉树县和称多县收集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与本研究室以往收集保存的感染牦牛、藏羚羊皮蝇蛆进行比较研究。取出蝇蛆晾干酒精,用戊二醛液固定,切下幼虫的头部和尾部用锇酸溶液固定,不同浓度的酒精脱水、临界点干燥、表面喷金后,扫描电镜观察。感染鼠兔的皮蝇蛆伪头部口裂背侧没有明显的肉质突起,腹面棘成连续的1簇,伪头突起与口裂之间有许多细密的小棘,气门板稍凸起,圆形,上面无棘;第10节腹面前缘棘大,圆形,后缘棘小,散在。与感染牦牛的牛皮蝇蛆、纹皮蝇蛆、中华皮蝇蛆及感染藏羚羊的皮蝇蛆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皮蝇蛆 扫描电镜 形态学
下载PDF
蒙新区漠甲亚科7种幼虫的记述(鞘翅目:拟步甲科)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贵军 于有志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3,共5页
首次记述了采自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漠甲亚科3 属7 种幼虫小脊漠甲、宽腹东鳖甲、条纹东鳖甲、谢氏东鳖甲、磨光东鳖甲、弯胫东鳖甲、暗色圆鳖甲的形态特征,给出了其属种检索表和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于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 首次记述了采自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漠甲亚科3 属7 种幼虫小脊漠甲、宽腹东鳖甲、条纹东鳖甲、谢氏东鳖甲、磨光东鳖甲、弯胫东鳖甲、暗色圆鳖甲的形态特征,给出了其属种检索表和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于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漠甲亚科 蒙新区 幼虫形态
下载PDF
云南省松叶蜂科幼虫分类研究——幼虫形态与分属检索(膜翅目 广腰亚目)
13
作者 徐正会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50-253,共4页
松叶蜂是云南省森林的重要害虫 .以成虫分类为基础 ,首次对云南省松叶蜂科 (Diprionidae)幼虫进行分类研究 .并通过饲养将同种成虫与幼虫联系起来 .该部分回顾了幼虫分类历史 ,描述了幼虫外部形态 ,编制了云南省
关键词 松叶蜂科 幼虫分类 中国 云南 膜翅目 广腰亚目
下载PDF
我国七种仓储露尾甲幼虫的鉴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旭光 曹阳 周玉香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50-56,共7页
本文对我国七种仓储露尾甲的幼虫作了形态描述和图示,并附有鉴别这七种幼虫的检索表。
关键词 露尾甲 幼虫 形态 鉴别 贮粮 害虫
原文传递
柳厚壁叶蜂幼虫、虫瘿形态及成瘿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莹 刘丽 +3 位作者 闫晓璐 郝淑莲 门丽娜 张志伟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1832-1836,1840,共6页
通过研究柳厚壁叶蜂幼虫及虫瘿形态变化规律,确定其最佳防治时期,探索安全有效的成瘿抑制方法,从而为其防控提供指导,应用经典形态学研究方法,测定幼虫与虫瘿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采取物理与化学2种策略抑制虫瘿生成。结果表明,柳厚壁... 通过研究柳厚壁叶蜂幼虫及虫瘿形态变化规律,确定其最佳防治时期,探索安全有效的成瘿抑制方法,从而为其防控提供指导,应用经典形态学研究方法,测定幼虫与虫瘿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采取物理与化学2种策略抑制虫瘿生成。结果表明,柳厚壁叶蜂在山西中北部地区一年发生1代;虫瘿的生长及形态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生长期(4月20日至5月17日)及稳定期(5月17日至10月30日);而幼虫的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蚁形"阶段(4月20日至5月9日),稳定阶段(5月9日至9月29日),"茧前"阶段(9月29日至10月30日);化学方法对虫瘿形成的抑制率可达80.85%,但与物理方法没有显著差异。根据幼虫与虫瘿形态研究结果,确定防治的最佳时期在成虫羽化后产卵前(晋中地区在4月上中旬);物理和化学2种方法对柳厚壁叶蜂虫瘿的形成都有显著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厚壁叶蜂 垂柳 幼虫形态 虫瘿形态 成瘿率
下载PDF
驯鹿狂蝇(Cephenemyia trompe)形态结构观察
16
作者 杨晓野 李云章 +2 位作者 包巴音仓 王志 刘珍莲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1-46,共6页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驯鹿狂蝇蛆1龄幼虫大小为(2.45±0.03)mm×(0.74±0.01)mm,淡黄白色,纺锤形;背面有棘刺雏形;各体节腹面有密集的棘刺多列;其中以最后一列和各节的侧方有较长的缨毛状棘刺为特征。2龄...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驯鹿狂蝇蛆1龄幼虫大小为(2.45±0.03)mm×(0.74±0.01)mm,淡黄白色,纺锤形;背面有棘刺雏形;各体节腹面有密集的棘刺多列;其中以最后一列和各节的侧方有较长的缨毛状棘刺为特征。2龄幼虫大小为(11.32±0.08)mm×(6.10±0.05)mm,两端稍窄呈圆筒状;背腹面各节皆环绕有棘刺6。8列,棘长色深。成熟的3龄幼虫呈棕黄色。大小为(33.20±0.006)mm×(10.22±O.03)mm;背腹面各节皆环绕有棘刺,特别是5-9体节棘刺密集而大,尤以背侧明显;第4—8体节背面中央前缘有一梭形棘刺区域;各体节腹面两侧棘刺稍大;在各节腹面后缘两侧分别有一稍大的棘刺丛区域,其中的棘长而锐。概括起来,虫体各部位的棘刺可分为几种类型:一是圆丘锥状棘刺,其基座呈圆丘形,顶端为直的锥状;二是扁平锥状棘刺,棘底较宽,棘刺较直;三是鹰钩状棘刺,棘刺末端钩状弯曲。成蝇体大,形似野蜂,长14—16mm;触角沟中部有一明显的隆突;腹部有黄黑色绒毛;翅以稍狭窄开放的2R5室和稍长的向后下折曲的m2脉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鹿狂蝇 成蝇 幼虫 形态学
下载PDF
谢氏亮舌甲幼虫描述(鞘翅目:拟步甲科:舌甲族)
17
作者 邵娟 管奕舒 徐吉山 《大理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2-55,共4页
对谢氏亮舌甲(Crypsis szekessyi Kaszab,1946)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与舌甲族其他已描述的幼虫进行简要比较,进一步证实头部位置和前胸背板形状是该族幼虫分属的重要形态特征,为该族昆虫的分类鉴定、系统发育以及资源利用等方... 对谢氏亮舌甲(Crypsis szekessyi Kaszab,1946)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与舌甲族其他已描述的幼虫进行简要比较,进一步证实头部位置和前胸背板形状是该族幼虫分属的重要形态特征,为该族昆虫的分类鉴定、系统发育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步甲科 舌甲族 谢氏亮舌甲 幼虫 形态特征
下载PDF
闽南地区牛、羊消化道8种线虫幼虫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兴熠 杨秋林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6-10,共5页
取闽南地区牛、羊消化道常见的8种线虫幼虫,对它们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及比较,以期提供用于生前诊断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线虫 幼虫形态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轮螺科面盘幼虫物种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海涛 周鹏 +2 位作者 何静 黄彬彬 陈凯彪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8-235,共8页
轮螺科(Architectonicidae)是一类成体螺壳右旋而面盘幼虫螺壳左旋的腹足类,其面盘幼虫在国内一直被误定为强卷螺属(Agadina)种类,归在螔螺科(Limacinidae)中。本文基于线粒体16SrRNA基因序列和胚壳的形态特征,对轮螺科面盘幼虫进行了... 轮螺科(Architectonicidae)是一类成体螺壳右旋而面盘幼虫螺壳左旋的腹足类,其面盘幼虫在国内一直被误定为强卷螺属(Agadina)种类,归在螔螺科(Limacinidae)中。本文基于线粒体16SrRNA基因序列和胚壳的形态特征,对轮螺科面盘幼虫进行了物种鉴定。结果表明,根据胚壳壳顶和脐孔的形态特征,面盘幼虫可大致分为2种明显不同的形态类型:形态类型I的个体壳扁,壳顶凹陷,脐孔形状规则,圆而深;形态类型II的个体壳顶突出,脐孔形状不规则,浅或深,肛区龙骨有或无。GMYC(GeneralizedMixedYuleCoalescent)和ABGD(AutomaticBarcodingGapDiscovery)分析显示,轮螺科面盘幼虫16S rRNA基因的50种单倍型形成19个分子可操作分类单元(molecular operationaltaxonomic units,MOTUs),同一MOTU的幼虫具有相同的胚壳形态。其中,11个MOTUs中的幼虫属于形态类型I,8个MOTUs中的幼虫属于形态类型II。此外,不同MOTUs的面盘幼虫,其软体部黑色幼体器官(Black Larval Organ)的位置和大小也不同。根据研究结果推测,轮螺面盘幼虫的形态具有种或属特异性。轮螺科面盘幼虫单倍型形成的MOTU数量明显多于国内目前已记录的物种数,其种类多样性可能被低估。基于16SrRNA序列能直接鉴定到种的仅Psilaxisradiatus和配景轮螺(Architectonica perspectiva)2种。本文也从分子水平订正了国内长期以来的分类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螺科(Architectonicidae) 面盘幼虫 形态学 16S RRNA基因 物种鉴定
下载PDF
我国薄翅天牛属两种幼虫记述(鞘翅目:天牛科)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庭玉 沈金定 +1 位作者 韩春兰 朱红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71-74,共4页
记述我国薄翅天牛属的滇薄翅天牛和沟翅薄翅天牛幼虫的形态特征,并列出包括这两种天牛幼虫在内的6种为害橡胶木材的薄翅天牛属天牛幼虫的检索表。
关键词 幼虫 天牛 薄翅天牛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