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诗意居住”到“精神幸福”——海德格尔哲学的现代教育意义诠释 被引量:12
1
作者 易然 易连云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23,共8页
在目前的教育活动中,对于"存在"问题的追问已是迫在眉睫。海德格尔哲学的主要思想直接从追问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概念入手,进而追问人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生存境遇与状态的关注。他对于人类精神... 在目前的教育活动中,对于"存在"问题的追问已是迫在眉睫。海德格尔哲学的主要思想直接从追问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概念入手,进而追问人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生存境遇与状态的关注。他对于人类精神幸福的描述和当今教育界提倡的"教育应使人幸福"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哲学里对于"思"和"自由审美"的描述对于教师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从海德格尔对于形而上学的反思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他在哲学上的贡献,而且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反思当下我们所面临的一些教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诗意居住 语言与存在 精神幸福
原文传递
“存在论悖论”与“言道悖论”——中西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卫国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90,共6页
从马克思"当代世界的哲学"或"世界性的一般哲学"[1](P120-121)的理论视域来看,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作为哲学基本问题,以人的"自为本性"为基础,以作为主体的人对其存在或存... 从马克思"当代世界的哲学"或"世界性的一般哲学"[1](P120-121)的理论视域来看,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作为哲学基本问题,以人的"自为本性"为基础,以作为主体的人对其存在或存在之存在的理解及其语言表达为滥觞,既涉及到对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和存在之存在的理解问题,又涉及到语言的功能和界限及其对主体、语言和存在关系的理解问题。以主体、语言和存在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为核心,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呈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范式和形态:其一是以"存在论悖论"为表征的西方形态;其一是以"言道悖论"为表征的中国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主体 语言和存在 存在论悖论 言道悖论
下载PDF
论唐宋八大家文章哲学观
3
作者 周楚汉 《云梦学刊》 2002年第6期60-64,共5页
唐宋八大家“文所以为理”、“辞事相称”、“言能尽意”与“言不尽意”、“绚烂之极是平淡”、“文以神志为主”、“文以行为本”、“文有定价”等所说的是文章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对文章存在方式、语言与思想、文章发展的内在根... 唐宋八大家“文所以为理”、“辞事相称”、“言能尽意”与“言不尽意”、“绚烂之极是平淡”、“文以神志为主”、“文以行为本”、“文有定价”等所说的是文章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对文章存在方式、语言与思想、文章发展的内在根据、文章主体性、文章伦理、文章价值评价等文章哲学问题的反思,基本上囊括了文章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中国古代文章哲学理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方式 语言 实在 思想 对立同一 主体性 伦理 价值评价
下载PDF
“言意之辨”的发生与中西哲学的分野
4
作者 余卫国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1-27,共7页
从现代世界哲学的视阈来看,以人的生命活动为基点,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的“言意之辨”,既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显学和中国哲学的中心论题,也是中西哲学的初始问题和哲学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据;既是哲学的本质性的内在问题,也是哲... 从现代世界哲学的视阈来看,以人的生命活动为基点,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的“言意之辨”,既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显学和中国哲学的中心论题,也是中西哲学的初始问题和哲学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据;既是哲学的本质性的内在问题,也是哲学作为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动力机制。语言既是广义的存在形态,又是把握存在的形式,它涉及到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及其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现象性生活与超越性理想的关系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和回答,正形成了以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同一性”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西方哲学和以主体、语言和存在的“非同一性”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中国哲学,并决定了各自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天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言意之辨 同一性 非同一性
下载PDF
昆格人语言使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蒋光友 时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0-85,共6页
通过田野调查,首次揭示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养镇昆格山的布朗族支系昆格人的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母语昆格语的生存状况,认为昆格语保存完整,语言活力顽强;昆格人全民兼用汉语,部分兼用傣语,业已建立起了全民昆-汉双语制与部分... 通过田野调查,首次揭示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养镇昆格山的布朗族支系昆格人的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母语昆格语的生存状况,认为昆格语保存完整,语言活力顽强;昆格人全民兼用汉语,部分兼用傣语,业已建立起了全民昆-汉双语制与部分昆-汉-傣多语制;昆格语与汉语、傣语在语言功能方面相互竞争、和谐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格人 昆格语 语言使用现状 双语制 语言竞争 语言和谐
下载PDF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变革的意义
6
作者 冯宪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4,9,共5页
俄国形式主义并没有提出明确和系统的语言世界观。但是,他们在探索诗歌、文学的本质特性时,把词语放在文学本质的地位,实际上触及到了词语在人和世界关系上的本体论地位。关于"陌生化"的论说,正是一种致力于在诗歌的词语里昭... 俄国形式主义并没有提出明确和系统的语言世界观。但是,他们在探索诗歌、文学的本质特性时,把词语放在文学本质的地位,实际上触及到了词语在人和世界关系上的本体论地位。关于"陌生化"的论说,正是一种致力于在诗歌的词语里昭示词语本身的无蔽状态,以此来寻找诗歌本性解蔽的思路,使人们的视野和思路从被世俗生活遮蔽的障碍里解脱出来,重新看到人和事物的真相。这是真理之光,也是审美之光。这与后来语言学转向高潮迭起以后,海德格尔等去追寻语言与人类生存的关系,试图从审美符号和艺术语言中去寻找人类解放之路在学理上是一脉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陌生化 语言与人的存在
下载PDF
纳西东巴文本有其字假借原因初探 被引量:7
7
作者 喻遂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3-127,共5页
本有其字的假借 ,一般认为是仓促之间写了别字 ,但实际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东巴文本有其字的假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别音义、避重复、求新奇、不规范、仿古。这对研究其他文字本有其字假借字的产生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东巴文 假借 本有其字 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