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中和目标下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1
1
作者 胡振琪 理源源 +2 位作者 李根生 韩佳政 刘曙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4-483,共10页
绿色发展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是煤炭工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分析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属性,发现其除了具有恢复绿色和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双重增汇作用,不仅抑制了受损土地产生碳排... 绿色发展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是煤炭工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分析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属性,发现其除了具有恢复绿色和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双重增汇作用,不仅抑制了受损土地产生碳排放,而且因植被和生态的恢复增加了碳汇,因此,矿区生态修复是绿色增汇技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碳中和政策对矿区生态修复的激励主要体现在引导科学修复、立定先行标准、开展科技攻关、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工程示范、加强财政支持和建立市场机制7大方面。碳中和导向下的矿区生态修复将迎来5大技术挑战:①科学测算评估矿区生态修复带来的增汇效果,重点从监测目标、测算参数、参数获取和测算方法4个方面进行研究;②将碳中和理念融入矿区生态修复规划设计、探索增汇的规划布局、修复措施以及优选增汇修复方案,发挥矿区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对增汇的龙头作用;③地形重塑设计既要考虑原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带来的植被恢复增汇效果,也要增加碳汇功能的专项设计和对比分析;④科学分析和评估不同土壤重构技术的增汇效应,推广增汇型土壤重构技术,同步开展增汇型重构材料及土壤剖面研究;⑤研发兼顾生态效益和增汇效果的植物种群选择和植被恢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土地复垦 生态修复 增汇测算评估 地貌重塑 土壤重构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应用古地貌成因组合识别法恢复塔河油田主体区古岩溶地貌 被引量:10
2
作者 曹建文 夏日元 张庆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287,共5页
针对古地貌控制了岩溶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展布,探索应用古地貌成因组合法恢复塔河油田主体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在岩溶台地、岩溶缓坡地、岩溶陡坡地、岩溶山间盆地等4类二级地貌单元的基础上,增加地貌识别因子,进一步划分出10种三级地... 针对古地貌控制了岩溶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展布,探索应用古地貌成因组合法恢复塔河油田主体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在岩溶台地、岩溶缓坡地、岩溶陡坡地、岩溶山间盆地等4类二级地貌单元的基础上,增加地貌识别因子,进一步划分出10种三级地貌单元,提高了古地貌形态识别的精度。结合微地貌单元岩溶发育特征和油气储集性能,分析油气产量与地貌的关系,为岩溶储集层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古地貌成因组合识别法 地貌恢复 古岩溶地貌
下载PDF
圆明园九州景区山形、水系、植物景观的研究及恢复 被引量:6
3
作者 檀馨 李战修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6,共6页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圆明园遗址,使其更好地发挥出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一直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道题目。对待圆明园应以充分挖掘并深入研究现存的大量史料为基础,依据历史原有的风貌、意境,坚持以体现历史的原真性为前提,逐步恢复各...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圆明园遗址,使其更好地发挥出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一直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道题目。对待圆明园应以充分挖掘并深入研究现存的大量史料为基础,依据历史原有的风貌、意境,坚持以体现历史的原真性为前提,逐步恢复各景点原有的山形水系和植物景观,保留和利用好现有的长势良好的植物,将其合理地融入整个环境之中。以经批准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为依据,遵循各类国际宪章中的相关条例,制定出山形、水系及植物景观的整体恢复计划,同时,列举镂月开云、杏花春馆2个景点的环境恢复设计加以详细说明,阐述恢复设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圆明园 九州景区 山形 水系 植物景观 恢复
下载PDF
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及生态修复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娇娇 《陕西煤炭》 2024年第4期124-127,共4页
为了治理和改善研究区矿山生态环境,分析研究区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认为其主要问题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通过采用场地整理工程、边坡修整工程、废弃建筑物拆除工程、挡土保水岸墙工程、蓄水池工程、排水渠工程、垫渣... 为了治理和改善研究区矿山生态环境,分析研究区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认为其主要问题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通过采用场地整理工程、边坡修整工程、废弃建筑物拆除工程、挡土保水岸墙工程、蓄水池工程、排水渠工程、垫渣和覆土工程、植被重建工程、道路工程以及管护工程,使治理区地质灾害体达到安全状态,使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地形地貌 景观破坏 场地整理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基于GIS的露天开采矿区地形特征及植被恢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进来 马树恩 刘玲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12期62-66,共5页
以露采矿山为研究对象,以破损地形特点及植被恢复为研究目标,利用Arc GIS技术分析研究区地形复杂程度及汇水情况,探讨了露天开采矿区植被修复和绿化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以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对矿区的高程、坡度和坡向的空间分布情况... 以露采矿山为研究对象,以破损地形特点及植被恢复为研究目标,利用Arc GIS技术分析研究区地形复杂程度及汇水情况,探讨了露天开采矿区植被修复和绿化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以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对矿区的高程、坡度和坡向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得到区域汇水分布图,可作为区域规划依据。选取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和高程变异系数作为地形复杂度指标,根据地形复杂度对矿区进行分区治理,在矿区地形特征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植被恢复技术,并根据植物配置营造符合不同季节的植物景观效果,使矿山迹地重建地貌相对稳定并与周围景观相和谐,为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开采矿区 生态修复 地形分析 植被恢复
下载PDF
以金竹寨滑坡治理工程为例浅谈预应力锚索在风景名胜区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志强 俞敏 陈志高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7年第2期74-77,共4页
龙胜梯田金竹寨发生滑坡地质灾害,边坡治理迫在眉睫。本文就预应力锚索在该滑坡治理工程中实际应用作了介绍,金竹寨滑坡的预应力锚索治理达到了灾害除、工期短、地貌恢复好的效果,是风景名胜区滑坡地质灾害治理的一个较为典型案例。
关键词 风景区 滑坡治理 预应力锚索 地形地貌恢复
原文传递
喀斯特废弃矿区近自然地形重塑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贤 李月臣 +3 位作者 陈群利 邱盈 张鹏飞 游萍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0-146,共7页
地形重塑是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中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程,重塑后地形的稳定性、协调性对土壤重构和植被重建具有重要影响。选择正在进行浅表层废弃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试点的金沙县金凤煤矿废弃地为研... 地形重塑是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中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程,重塑后地形的稳定性、协调性对土壤重构和植被重建具有重要影响。选择正在进行浅表层废弃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试点的金沙县金凤煤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喀斯特地貌的特殊性和脆弱性,以邻近处于侵蚀平衡状态的流域作为参考,利用3S技术和GeoFluv模型,重塑与参考流域类似的具有长期的抗侵蚀稳定性、在生态和视觉上融入周围的地形,并对其地形特征、挖填方平衡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塑地形所在流域与参考流域形状特征、河道几何特征比较类似,流域结构特征差异较大,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最大高差和平均坡度降低上,这种差异有助于增强重塑地形的稳定性|重塑地形所需总挖方量和填方量差异较小,总挖方量比总填方量多33806.32m,避免庞大的填方有利于重塑后地基稳定和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貌 矿山修复 地貌重塑 GeoFluv 金凤煤矿
下载PDF
超高天堑崖壁建造及地貌复原治理施工关键技术
8
作者 孙晓阳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6期132-137,共6页
泥岩高边坡在岩体中会形成软弱结构面,层间联结差,在边坡施工时易发生失稳滑塌。现阶段我国主要使用预应力锚索、钢筋锚杆、表面喷射混凝土等方式对边坡进行加固,采用三维网植草覆绿,对于普通较稳固泥岩加固较好,但对于大型旅游景区的... 泥岩高边坡在岩体中会形成软弱结构面,层间联结差,在边坡施工时易发生失稳滑塌。现阶段我国主要使用预应力锚索、钢筋锚杆、表面喷射混凝土等方式对边坡进行加固,采用三维网植草覆绿,对于普通较稳固泥岩加固较好,但对于大型旅游景区的泥岩高边坡景观化改造,受施工工期限制,常规边坡治理方法施工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工期要求,对景区开业运营不利。通过低压爆破削坡、加固、干挂砂岩大立面景观营造、北斗卫星定位监测等边坡治理复绿技术综合应用,大幅缩短超高天堑崖壁建造及地貌复原治理施工工期,工程质量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治理 地貌复原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毕节试验区生态环境及植被修复初探
9
作者 刘崇欣 谢永贵 周应书 《贵州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21-24,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毕节市岩溶地貌上的植被特征和主要植被分布类型,结合岩溶地貌的环境特点,提出了生态区植被修复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岩溶地貌 生态环境 植被修复
下载PDF
微地形改造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10
作者 卫伟 余韵 +2 位作者 贾福岩 杨磊 陈利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462-6469,共8页
干旱缺水和生境不良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改善面临困难。为了提高植被成活率、遏制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态势,国内外许多重点地区都开展了多种微地形改造与下垫面整地措施,使得地表生境和植被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微地形改造... 干旱缺水和生境不良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改善面临困难。为了提高植被成活率、遏制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态势,国内外许多重点地区都开展了多种微地形改造与下垫面整地措施,使得地表生境和植被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微地形改造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研究仍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客观需求,许多关键效应和科学机理不明。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区和自然地理单元上开展的相关研究。认为微地形改造对土壤属性和微生境、降雨入渗和水蚀过程、植被恢复的效果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发挥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并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当前微地形改造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科学分类标准有待系统化、实地量化技术相对滞后、微地形改造的水文效应有待强化、影响植被恢复的机理不明等若干重要局限。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微地形改造的分类体系研发、发展微地形改造方式的定量刻画技术;设立野外定位站,跟踪监测其长期效应,并加强不同微地形改造措施的生态环境效应对比,为科学筛选和优化下垫面改造技术、服务区域生态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改造 植被恢复 生态建设 水文过程 下垫面
下载PDF
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及生态修复
11
作者 王昌钰 李晨雨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本文探讨了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首先,概述了地形地貌修复、植被恢复、水文地质修复等关键修复技术,并详细阐述了每种技术的实施步骤和重要性。其次,提出了生态修复效果评估的方法,包括生态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和美学指标... 本文探讨了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首先,概述了地形地貌修复、植被恢复、水文地质修复等关键修复技术,并详细阐述了每种技术的实施步骤和重要性。其次,提出了生态修复效果评估的方法,包括生态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和美学指标,以确保修复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取得的成效,为其他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善矿山周边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露天矿山 生态修复 地形地貌修复 植被恢复 水文地质修复
下载PDF
基于井震融合的碳酸盐岩古岩溶残丘储层刻画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国朝 刘凤和 +3 位作者 杨艳 周宗良 何雄涛 张凡磊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1期62-71,共10页
北大港构造带千米桥奥陶系潜山顶部发育的碳酸盐岩古岩溶残丘作为一种重要的古地貌和油气储集单元,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有效地刻画古岩溶残丘储层对于残丘储层的油气运移聚集分析及勘探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应用地震印模法... 北大港构造带千米桥奥陶系潜山顶部发育的碳酸盐岩古岩溶残丘作为一种重要的古地貌和油气储集单元,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有效地刻画古岩溶残丘储层对于残丘储层的油气运移聚集分析及勘探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应用地震印模法对千米桥奥陶系潜山风化壳岩溶古地貌进行精细刻画,揭示该区发育5个岩溶残丘,4个岩溶沟谷,表现为山上有山的特征;同时井震融合分析认为潜山风化壳储层大多分布在风化壳面以下0~200 m范围内,主潜山各区块风化壳残余厚度差别较大,岩溶残丘之上构造高点残余厚度大。通过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曲线上异常显示识别残丘风化壳内幕发育的岩溶洞穴,主要有大溶洞和中小溶蚀孔洞两种。应用提频地震体开展正演模拟,明确优势缝洞体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结合张量方向场裂缝定量预测技术,能精细地预测碳酸盐岩缝洞复合体储层,以指导残丘风化壳储层油气潜力目标区的评价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残丘 井震融合 古地貌恢复 张量方向场 岩溶储层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西区始新世张裂-拆离作用下沉积转换及源-汇响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军 彭光荣 +3 位作者 郑金云 蔡嵩 朱定伟 王梓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0-612,共13页
珠江口盆地始新世裂陷期盆地呈隆-坳相间格局,陆缘深水区脆性张裂作用向韧性拆离作用的转变多表现为洼陷由深变浅和沉积中心的迁移。目前针对张裂-拆离裂陷转换过程中洼陷内沉积响应的研究还比较少,制约了沉积体分布的预测。基于珠江口... 珠江口盆地始新世裂陷期盆地呈隆-坳相间格局,陆缘深水区脆性张裂作用向韧性拆离作用的转变多表现为洼陷由深变浅和沉积中心的迁移。目前针对张裂-拆离裂陷转换过程中洼陷内沉积响应的研究还比较少,制约了沉积体分布的预测。基于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西区钻井与全覆盖三维地震数据,恢复始新世张裂期与拆离期沉积古地貌。研究结果表明:①张裂期窄深湖盆发育多沉积中心,拆离期宽缓湖盆水体连片、向拆离中心区汇聚;②联合井-震格架与地震构型标定,认为白云凹陷西区张裂期受先存断块的调控作用而出现了短轴物源供给,发育了扇三角洲-半深湖-辫状河三角洲(扇辫)沉积体系,而拆离期地壳韧性隆升导致整体地形坡度减缓(<10°),水深变浅、高能水体范围扩大,出现隆升带长轴供源体系,沿低隆带广泛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滩坝(滩扇)沉积体系;③番禺低隆源区流域分区参数耦合揭示张裂-拆离转换过程中滩扇沉积体系供给效率提高、砂质含量增加,与韧性隆升对应的长轴区所发育的沉积体系可形成有利的源-储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裂-拆离转换 沉积地貌恢复 源-汇系统 始新世 白云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水文融合的草原露天矿内排土场地貌重塑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嘉南 李根生 +2 位作者 李园园 卞正富 雷少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73-1686,共14页
草原露天煤矿内排土场地貌受采-排-复活动中塑形方式与土方量等因素影响,面临景观破碎、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在现有工艺与团队已有成果上,为进一步实现矿区重塑地貌与周边水文相融,构建基于水文保留曲面(HPCS)的采复子区划定优化模... 草原露天煤矿内排土场地貌受采-排-复活动中塑形方式与土方量等因素影响,面临景观破碎、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在现有工艺与团队已有成果上,为进一步实现矿区重塑地貌与周边水文相融,构建基于水文保留曲面(HPCS)的采复子区划定优化模型,以新疆黑山露天矿内排土场为例,构建优化后的HPCS下近自然设计地貌(MNNDL_HPCS)为实验组,NNDL_HPCS、原始自然地貌(PNL)和传统设计地貌(TDL)3者为对照组,结合空间叠加分析与地貌演化模拟技术,评价MNNDL_HPCS在水文融合、土方调配与土壤抗水蚀3方面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1)采复子区划定上,MNNDL_HPCS内除开采子区位置划定调整外,其余区域位置保持不变;(2)水文融合上,以PNL为基准,MNNDL_HPCS视觉效果最优,并在水文沟道空间重叠率和水文融合率指标上,分别较NNDL_HPCS与TDL高52.84%和7.04%,与66.66%和18.11%;(3)土方调配上,MNNDL_HPCS土方平均运距较NNDL_HPCS缩减约0.98 m/m^(3),较TDL高约4.93%,土方运移成本较优化前略有降低;(4)土壤抗水蚀能力上,MNNDL_HPCS较PNL、NNDL_HPCS和TDL的10年可分别减少约31.65%、56.86%和80.59%的土壤水蚀总量,其中平均坡度缓和(0.28°)是MNNDL_HPCS土壤抗水蚀优于PNL的主因,其通过HPCS模型内坡度缓和优化模块实现。研究成果可助于恢复研究矿区内原径流通道和原地貌与景观,提高矿区生态修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内排土场 地貌重塑 水文融合 矿山生态修复
下载PDF
浅析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地貌重塑成效评价方法
15
作者 翟良良 赵凯 +1 位作者 周小龙 于天娇 《地下水》 2024年第4期148-151,共4页
露天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会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形成大面积的裸露凹缺地貌,并改变原始地形。在采用合适的工程技术措施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后,作为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需对矿山的地貌重塑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选取... 露天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会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形成大面积的裸露凹缺地貌,并改变原始地形。在采用合适的工程技术措施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后,作为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需对矿山的地貌重塑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选取地貌因子中的坡向、坡度、地形起伏度及高程变异系作为地貌重塑评价指标,通过横向对比分析生态修复区与周边区地形地貌的协调性,及纵向对比生态修复区在修复前后的地形起伏,给出了每个指标的赋分标准及权重、地貌重塑综合赋分方法及分级,以供参考利用。文中以2处历史遗留矿山/取土点为例,利用ARCGIS计算了相关评价指标值,综合赋分结果为2处矿点/取土点的生态修复区的地貌重塑效果好,与实际调查结果一致,经检验该评价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重塑 地形地貌协调性 ARCGIS 生态修复 加权指数和
下载PDF
张家口市某废弃采石场地质环境问题及生态修复方案
16
作者 赵晋 《河南科技》 2024年第21期102-106,共5页
【目的】为张家口市某废弃采石场提出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方案,解决该区域因长期开采造成的地质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方法】系统分析该废弃采石场的地质环境现状和问题,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结果】基于该废弃采石场存在... 【目的】为张家口市某废弃采石场提出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方案,解决该区域因长期开采造成的地质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方法】系统分析该废弃采石场的地质环境现状和问题,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结果】基于该废弃采石场存在地质地貌破坏、水土流失问题、地质灾害隐患、水文地质结构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等5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渣石堆治理、掌子面治理、采矿平台治理、渣坡与采坑治理、浮石清理、绿化种植、砌筑工程等7项治理措施,并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结论】该方案可为该地区的其他废弃矿山的治理与恢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采石场 地形地貌修复 生态复绿 地质灾害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山地风电场强风化地貌植被恢复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卫刚 马建刚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5期116-118,共3页
山地风电场道路建设,具有地形地貌复杂,范围广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情景,我们主要对山地风电场具体做了研究,通过系统的探讨和地貌植被恢复的技术性研究,希望可以对山地分电场,恢复植被的技术,提供一些策略。
关键词 山地风电场 强风化地貌 植被恢复 技术
下载PDF
大口径长输管道地貌恢复的施工管理
18
作者 李俊岭 《化工管理》 2014年第32期245-246,共2页
大口径长输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貌恢复是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根据农田段熟土层薄,戈壁滩植被少、环境脆弱等特点,借鉴西气东输二线平顶山-泰安支干线新郑-平顶山段农田地貌恢复的施工经验,阐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貌恢复过... 大口径长输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貌恢复是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根据农田段熟土层薄,戈壁滩植被少、环境脆弱等特点,借鉴西气东输二线平顶山-泰安支干线新郑-平顶山段农田地貌恢复的施工经验,阐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貌恢复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总结出一些地貌恢复施工的管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长输管道 农田段地貌恢复 戈壁滩地貌恢复 施工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