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中上游部分地区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武魁 尹润生 齐家国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7-52,共6页
作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生态恢复综合影响评价"的部分研究结果,对项目选定的四个评价区之一的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研究,并以此评价退耕还林效果。利用覆盖研究区域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解译... 作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生态恢复综合影响评价"的部分研究结果,对项目选定的四个评价区之一的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研究,并以此评价退耕还林效果。利用覆盖研究区域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解译,以便获取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CC)的历史数据,特别是大于25度坡度的LUCC以及退耕前后的LUCC数据,通过这些解译数据评价研究区域的退耕还林效果。解译后的数据显示退耕还林效果良好。选定24景跨20年(1978年至2007年)的Landsat遥感卫星图像数据,通过解译追踪研究区域LUCC历史演变,来判断退耕还林的执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地覆盖变化 landSAT MSS/TM/ETM 生态恢复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被引量:167
2
作者 何春阳 史培军 +1 位作者 陈晋 周宇宇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9-687,共9页
本文利用 1975、 1984、 1991和 1997的LandsatTM /MSS数据 ,对北京地区改革开放以来 2 2年的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 1975~ 1997年 ,北京地区发生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规模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 ,表现出城镇用地通... 本文利用 1975、 1984、 1991和 1997的LandsatTM /MSS数据 ,对北京地区改革开放以来 2 2年的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 1975~ 1997年 ,北京地区发生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规模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 ,表现出城镇用地通过大量占用平原区耕地扩展 ,非城镇用地间结构变化明显的基本特征。同时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区域差异明显 ,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强度发生了逆转 ,远郊区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强度在 90年代已经超过近郊区 ,而且该区高密度城镇用地的重心也向西北方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和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1
3
作者 巩杰 陈利顶 +4 位作者 傅伯杰 李延梅 黄志霖 黄奕龙 彭鸿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292-2296,共5页
土壤质量的维护和提高是全球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黄土丘陵小流域持续利用2 5年后的荒草地、山杏林地、农地、油松林地、灌木林地和撂荒地土壤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 ... 土壤质量的维护和提高是全球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黄土丘陵小流域持续利用2 5年后的荒草地、山杏林地、农地、油松林地、灌木林地和撂荒地土壤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 ;植被恢复重建和农地撂荒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土壤质量 ;粗放的农业耕作措施将降低土壤质量并引起土壤退化 ;灌丛有明显的肥力岛屿作用 ;撂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肥土壤 .随着“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重建工程的开展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 ,建植灌木、种植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土壤养分 土壤质量 植被恢复 生态重建
下载PDF
加强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研究——从荷兰“全球变化开放科学会议”看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53
4
作者 史培军 宋长青 景贵飞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综述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全球变化开放科学会议”的主要学术成果 ,从中分析了在全球变化研究的各个领域 ,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中所起作用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 ,阐述了我国如何加强在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 ,开展土地利用 ... 综述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全球变化开放科学会议”的主要学术成果 ,从中分析了在全球变化研究的各个领域 ,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中所起作用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 ,阐述了我国如何加强在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 ,开展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研究的重要方向。以此研究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 ,土地覆盖变化的生态效应 ,土地利用 /覆盖格局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机理。着眼我国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可能响应 ,重构了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条件下的土地利用 /覆盖的空间宏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生态环境安全 人地系统动力学 全球变化 中国 人类活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变化向量分析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Ⅰ)——变化阈值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91
5
作者 陈晋 何春阳 +2 位作者 史培军 陈云浩 马楠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9-266,T003,共9页
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把变化向量分析方法引进到了当前国内的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监测中 ,针对变化向量分析方法中变化阈值确定的难题 ,提出了一种双窗口变步长阈值搜寻的新方法。从海淀区的实例研究结果看 ,变化的检测精度可以达到 ... 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把变化向量分析方法引进到了当前国内的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监测中 ,针对变化向量分析方法中变化阈值确定的难题 ,提出了一种双窗口变步长阈值搜寻的新方法。从海淀区的实例研究结果看 ,变化的检测精度可以达到 87%以上。表明变化向量分析法在解决阈值问题后 ,确实可以有效地提取土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向量分析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阈值确定 双窗口变步长阈值搜寻法
下载PDF
北京城乡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85
6
作者 王静爱 何春阳 +2 位作者 董艳春 高玲 徐伟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01-208,T002,共9页
在多时相遥感数据和实际调查数据的支持下 ,采用典型样带和样点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北京西部城乡过渡区的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的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受到了不同层次、多种驱动力的综合作用 ,人类活动... 在多时相遥感数据和实际调查数据的支持下 ,采用典型样带和样点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北京西部城乡过渡区的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的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受到了不同层次、多种驱动力的综合作用 ,人类活动从整体上改变着城乡过渡区的景观特征 ,政策体制转变下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是北京城乡过渡区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的根本原因。在这个过程中 ,城市投资和产业的转变与农村农业用地内部的结构调整相互结合 ,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方向共同推动着北京城乡过渡区的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 ,而地形、交通等因素则从局部尺度上决定着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的方向。此外 ,人类个体的行为选择 ,尤其是就业和消费选择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北京城乡过渡区的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起着调整和修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遥感数据 人类活动 北京 城乡过滤区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驱动力
下载PDF
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研究的新途径 被引量:117
7
作者 龙花楼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0,共4页
该文简介了土地利用转型这一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综合研究途径,借鉴国外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局限性,并选取主要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而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 该文简介了土地利用转型这一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综合研究途径,借鉴国外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局限性,并选取主要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而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的长江沿线样带为研究区,来开展中国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持续利用 中国 外国
下载PDF
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以浙江省西苕溪流域为例 被引量:88
8
作者 于兴修 杨桂山 李恒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9,共7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是相关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论文利用1985、1995和2000年的TM数据及调查资料,研究西苕溪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流域内农田不断减少,居民及工矿用地持续扩大,林地前期减少、后...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是相关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论文利用1985、1995和2000年的TM数据及调查资料,研究西苕溪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流域内农田不断减少,居民及工矿用地持续扩大,林地前期减少、后期缓慢增加;林地和农田是流域内的主要景观类型,空间集中性及斑块碎化、形状规则化、景观同化是景观结构和景观异质性变化的主要表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了生境质量下降、边缘效应增强、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成分单调等景观生态效应;恢复与建设西苕溪流域的景观生态系统需对景观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生态效应 浙江 西苕溪流域 土地覆被变化
下载PDF
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112
9
作者 张杨 刘艳芳 +1 位作者 顾渐萍 丁庆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80-1285,共6页
利用1996年和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解译图获取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1996~2006年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对研究... 利用1996年和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解译图获取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1996~2006年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对研究时段内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导致武汉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1996~2006年期间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的态势。②1996年~2006年武汉市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451上升至0.468。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相对平衡,并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改善和恶化的两种趋势并存。③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负向发展,其中城市化引起的空间扩张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影响最为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 武汉市
下载PDF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研究与土地整理 被引量:74
10
作者 高向军 罗明 张惠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155,共5页
该文首先讨论了我国土地整理的内容及运作方式 ,并对目前国际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 (L U CC)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和趋势 ,以及国内 L U CC研究的状况等做了全面的阐述 ,在此基础上 ,分别从国家、区域及景观 3个尺度层面重点讨论了 L U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LUCC
下载PDF
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安全响应与调控 被引量:61
11
作者 史培军 王静爱 +4 位作者 冯文利 叶涛 葛怡 陈婧 刘婧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119,共9页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政策,巨大的境外投资、有偿转让使用与土地联产承包政策在广大城乡的推行,引致了快速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过程,城市化水平增长15%,GDP平均每年增长超过9%,城市化土地面积增长2%。与此相应,...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政策,巨大的境外投资、有偿转让使用与土地联产承包政策在广大城乡的推行,引致了快速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过程,城市化水平增长15%,GDP平均每年增长超过9%,城市化土地面积增长2%。与此相应,严重的生态环境灾害相继发生,1994年淮河特大污染事件;1997年黄河断流227天;1998年发生长江、嫩江流域特大水灾;2000年发生严重影响中国首都北京及韩国、日本的12次沙尘暴;2004年,淮河流域再次发生严重污染事件。综合分析表明,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巨大变化、城市化过程的加速、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成为其主因。一些案例研究表明,重建生态环境安全条件下的中国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制定与生态环境安全水平友好的国家土地利用政策,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国生态环境安全水平,还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并有益于亚洲及世界生态环境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生态环境安全 土地利用政策调整 中国
下载PDF
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对水质的影响——以太湖上游浙江西苕溪流域为例 被引量:71
12
作者 于兴修 杨桂山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1-217,共7页
利用1985、1995和2000年的TM数据及水质资料,运用GIS和水质指数法研究西苕溪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水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流域内耕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持续扩大,林地前期减少后期缓慢增加;林地和耕地是流域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利用1985、1995和2000年的TM数据及水质资料,运用GIS和水质指数法研究西苕溪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水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流域内耕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持续扩大,林地前期减少后期缓慢增加;林地和耕地是流域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二者面积之和占流域面积的比例在三个时段均在92%以上;空间集中性及斑块碎化是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表现,建设用地斑块数量增多且斑块面积明显增大,耕地面积减少但斑块数量增多。研究时段内流域水质在时间上呈逐步恶化趋势,在空间上则表现为自上游至下游逐渐下降,其中,1996~2000年,研究河段内水质指数下降幅度达30%左右;只治理点污染源仅使水质指数增加6.5%左右,表明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苕溪流域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 水环境效应 水质指数 浙江 水环境影响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径流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13
作者 孙瑞 张雪芹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2,47,共6页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应用SWAT模型在流域径流模拟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简要介绍了SWAT模型的径流模拟功能,概括了在不同流域、不同时间尺度上基于SWAT模型的径流模拟的适用性,并针对模型在具体应用时受特定区域下垫面影响这一限制因素,归...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应用SWAT模型在流域径流模拟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简要介绍了SWAT模型的径流模拟功能,概括了在不同流域、不同时间尺度上基于SWAT模型的径流模拟的适用性,并针对模型在具体应用时受特定区域下垫面影响这一限制因素,归纳了模型径流模拟功能的开发、改进与拓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模型输入参数和环境变化对径流模拟结果的影响,特别是气候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现有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径流模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径流模拟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下载PDF
近20年来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定量研究 被引量:62
14
作者 李传哲 于福亮 +2 位作者 刘佳 严登华 周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363,共11页
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实施后(即2000年以后),流域干流中游地区用水量在时空上进一步受到限制。为此,研究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尤其是黑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实施后(即2000年以后),流域干流中游地区用水量在时空上进一步受到限制。为此,研究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尤其是黑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1985—2000年,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2,000—2005年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②黑河流域干流水量统一调配以来,一方面研究区可用水量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研究区耕地短时间增加较快,研究区生态环境有退化的迹象,草地、林地、水域面积呈现减少趋势,变化率分别为2.14%、7.36%和3.69%;③1985—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呈现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之间的相互转换,草地转为耕地,2000—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呈现未利用土地转为耕地,草地和耕地之间相互转换;④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以甘州区变化最大;⑤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社会经济因子,包括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等,2000年黑河流域水量统一调配以后,中游可利用水量的约束直接影响着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水量调度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
原文传递
城市扩展多尺度驱动机制分析——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59
15
作者 黄庆旭 何春阳 +3 位作者 史培军 赵媛媛 杨洋 刘洪友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4-721,共8页
厘清土地利用变化与其驱动力之间的关系,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也是建立变化模型和定量预测的基础。以北京为研究案例,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技术,获取了1991—2004年北京城市扩展信息,定量分析比较了1991—2004年北京地区面状、线状和... 厘清土地利用变化与其驱动力之间的关系,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也是建立变化模型和定量预测的基础。以北京为研究案例,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技术,获取了1991—2004年北京城市扩展信息,定量分析比较了1991—2004年北京地区面状、线状和点状三种城市扩展空间过程。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上,分析了北京城市扩展过程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城镇用地扩展过程显著,城镇用地在区域总面积中所占比例从1991年的9.80%增长到2004年的17.93%;②城市化过程,主要表现为点状、线状和面状城市化三种基本模式;③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的驱动因子影响城市扩展过程。宏观尺度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政策等政府行为和过去三千年城市发展形成的旧有城市格局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北京城市发展的基本风貌和格局;在中观尺度上社会和经济因素为城市扩展提供了驱动力,最明显的是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微观尺度的地形、区位和交通限制决定了城市扩展的可能性,最利于城市扩展的因子是距高速公路的距离。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是1991—2004年北京城市化强度出现一个先增长后减小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城市扩展 驱动力 GIS 北京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5
16
作者 何英彬 姚艳敏 +4 位作者 唐华俊 陈佑启 陈仲新 杨鹏 于士凯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期190-195,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焦点之一的驱动力机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它也是土地利用变化问题最核心的研究部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焦点之一的驱动力机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它也是土地利用变化问题最核心的研究部分。现有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总结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的层次性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影响因子时空尺度效应与一致性、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影响因子定量化与空间化,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深入理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内在和外在机制以及促进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 驱动力机制 进展 层次性 时空尺度效应 定量化与空间化
下载PDF
基于农户生计策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效应综述 被引量:54
17
作者 王成超 杨玉盛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2-798,共7页
农户生计策略变化是农户面对环境变化和自身生计资产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它直接影响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驱动着农村人地系统的演化。通过对国内外农户生计策略变化研究进展的系统阐述和理论总结,重点... 农户生计策略变化是农户面对环境变化和自身生计资产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它直接影响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驱动着农村人地系统的演化。通过对国内外农户生计策略变化研究进展的系统阐述和理论总结,重点阐明农户生计策略内涵、可持续生计框架、生计策略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等方面,提出生计非农化和农业集约化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户生计策略变化的主要趋势。最后,结合当前社会经济需求和科学研究需求,展望未来农户生计策略变化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生计策略变化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发展中国家 综述
原文传递
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中的尺度问题 被引量:43
18
作者 陈佑启 何英彬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尺度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详尽地阐述了尺度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复杂关系,讨论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尺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了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中的尺度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变化研究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热点问题 复杂关系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大宁河流域坡度与坡向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2
19
作者 周爱霞 马泽忠 周万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通过解译同源不同时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应用GIS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分析,阐述了大宁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随坡度和坡向的分布规律以及坡度和坡向的变化对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的影响,分析了社... 通过解译同源不同时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应用GIS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分析,阐述了大宁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随坡度和坡向的分布规律以及坡度和坡向的变化对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的影响,分析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对流域内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正向和负向的驱动力作用。研究表明,大宁河流域内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坡度较低的区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正向较陡坡区域发展,陡坡耕地和极陡坡耕地在流域内分布过多,森林面积分布过少,从而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宁河流域 坡度 坡向 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
下载PDF
河西走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景观生态效应——以肃州绿洲为例 被引量:42
20
作者 蒙吉军 吴秀芹 李正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535-2541,i001,共8页
近来 ,在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研究中 ,都纷纷结合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模型来研究其空间结构变化趋势及其生态效应 ,以期为土地持续利用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既是各种干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又影响着区域的生态过程。运用景... 近来 ,在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研究中 ,都纷纷结合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模型来研究其空间结构变化趋势及其生态效应 ,以期为土地持续利用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既是各种干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又影响着区域的生态过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借助 GIS技术 (Arc GIS8.1)和 Fragstas3.3软件 ,基于 1988、2 0 0 0年 L andsat5的 4、3、2 (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 ,对河西走廊中西段肃州绿洲 L U CC及其景观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受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景观类型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耕地主要分布于水系两岸和河流冲积扇 ;草地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地及绿洲边缘 ;林地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祁连山北坡一带 ;戈壁、沙漠广泛分布于绿洲之间 ,景观格局呈现出以戈壁为基质的戈壁、绿洲、沙漠相间分布的态势 ;(2 )各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指数均发生了重要变化 ,耕地、水域明显增加 ,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也逐步增加 ,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 ,尤其是高覆盖度草地全部消失 ;(3)斑块破碎化程度在减小 ,异质性也在减小 ,但生态环境质量仍在下降 ,表现为大部分草地、林地被开垦为耕地 ,降低了绿洲维护生态平衡的能力 ,加大了干旱绿洲业已超负的水资源载荷 ;(4 )景观中斑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景观生态效应 河西走廊中西段 肃州绿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