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时代公正观的变革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兴华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8,共8页
公正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建立来实现社会公正。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一切都被数据化,大数据的广泛使用更是造成一些过去不曾有的新的不公正,从而对公正观产生冲击,致使合理的社会制度无法确保公正的实... 公正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建立来实现社会公正。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一切都被数据化,大数据的广泛使用更是造成一些过去不曾有的新的不公正,从而对公正观产生冲击,致使合理的社会制度无法确保公正的实现。因而,为了实现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公正,就必须要从对公正实质的理解、公正目标的设定以及公正实现的途径等方面变革公正观。这种公正观的变革不仅能够促进社会公正,而且能够推动大数据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公正观 制度公正 数据公正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正义观及其启示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捷莎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49-53,共5页
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做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最为全面深刻的研究。尽管其正义观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也具有一些启示意义。特别在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较多的时候,在如何坚持依法治国... 亚里士多德对正义问题做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最为全面深刻的研究。尽管其正义观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也具有一些启示意义。特别在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较多的时候,在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在扩大中产阶层人口比重等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正义观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中产阶层
下载PDF
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超越
3
作者 张禾 《保定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8-31,共4页
正义自古以来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主题。人们把正义作为判断社会优良的标准,把正义作为保障自身的手段,甚至将它誉为完满的理念。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的理论中都包涵对正义的研究,在近代的自由主义哲学家那里,随着人类理性能力的觉醒,正义... 正义自古以来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主题。人们把正义作为判断社会优良的标准,把正义作为保障自身的手段,甚至将它誉为完满的理念。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的理论中都包涵对正义的研究,在近代的自由主义哲学家那里,随着人类理性能力的觉醒,正义与自由、权利联系起来,正义的内涵得到空前的丰富。马克思在关注现实与历史的基础上洞察到自由主义正义观内在的弊端,对自由主义正义观进行批判与超越,并在其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正义观。这一正义观是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正义观是以物质生产资料为基础的,是具有历史性的正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由主义正义观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 正义主体 生产正义
下载PDF
后现代正义观及其对司法公正建构的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罗飞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4-38,共5页
后现代法学思潮的兴起标志着当代法哲学思维的一次重大转向,它主张视角多元和反本质主义,不承认法律具有固定的含义和本质,认为法律的普遍性是虚拟的宏观话语,反对普适主义的超验法律观。从价值的观点看,后现代法学采取一种更加开放和... 后现代法学思潮的兴起标志着当代法哲学思维的一次重大转向,它主张视角多元和反本质主义,不承认法律具有固定的含义和本质,认为法律的普遍性是虚拟的宏观话语,反对普适主义的超验法律观。从价值的观点看,后现代法学采取一种更加开放和自由的方式来界定正义,强调微观的、具体的、实践的正义,从而对司法活动提出了新的审视。由此,在法治建设中出现了诸如程序本位与正义的冲突,如何向弱势群体运送正义等问题。后现代主义的新思潮有助于我们对以往的正义观进行反思,启发我们给正义标准以现实的人文关怀,以便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法学 正义观 司法公正
下载PDF
十七大报告的正义观:社会正义和全球正义
5
作者 徐震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十七大报告描绘了两幅正义社会的图景。正义社会最鲜明的特征是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正当型和谐社会。在特定价值观基础上,法治国家的权力和法律的正当性建立在所有相关人员的利益均衡关系上,信奉在物质不平等的前提下推进和追求政治平... 十七大报告描绘了两幅正义社会的图景。正义社会最鲜明的特征是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正当型和谐社会。在特定价值观基础上,法治国家的权力和法律的正当性建立在所有相关人员的利益均衡关系上,信奉在物质不平等的前提下推进和追求政治平等和权利平等,并在推进和追求政治平等和权利平等过程中改变物质不平等。全球正义观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面临重大问题时的理论勇气和实践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当代性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大报告 正义观 社会正义 全球正义
下载PDF
新自由主义正义观批判 被引量:1
6
作者 葛宇宁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9年第6期53-60,共8页
新自由主义在整个国际社会依然是一种强势话语和主流的发展理论,它对社会主义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需要我们给予认真思考和深刻批判,尤其是对新自由主义正义观。人类的正义理论一般是追求社会团结、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个人的尊严、生活... 新自由主义在整个国际社会依然是一种强势话语和主流的发展理论,它对社会主义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需要我们给予认真思考和深刻批判,尤其是对新自由主义正义观。人类的正义理论一般是追求社会团结、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个人的尊严、生活幸福等,而新自由主义正义观把自己的核心价值诉求界定为私有财产权保护和个人自由,这种核心价值诉求表面看来是美好的,然而它却是阶级偏见的产物,保护的是大资本家金融寡头们的财产权和个人自由。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这只是一纸“空头支票”。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贫困和两极分化,对社会团结、人的发展、人的尊严、人的幸福生活都产生了严重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 正义观
下载PDF
石黑一雄《浮世画家》中的日本价值观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冉梦丽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82-86,共5页
石黑一雄虽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成为"世界性"作家,但透过其《浮世画家》可以发现,石黑一雄的作品有着显著的日本特征,这可以从作品人物对传统"义理观"的坚守、对旧"伦理观"的坚持、对历史的选择性遗忘... 石黑一雄虽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成为"世界性"作家,但透过其《浮世画家》可以发现,石黑一雄的作品有着显著的日本特征,这可以从作品人物对传统"义理观"的坚守、对旧"伦理观"的坚持、对历史的选择性遗忘看出。透过这部作品,可以发现日本作家在面临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面前的纠结和两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一雄 《浮世画家》 义理观 伦理观 历史观
下载PDF
宋明“天理观”的法理学释义——历史目的论的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徐亚文 李华荣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4-38,56,共6页
先秦以来,"天"一直是一个意蕴丰富的词,它沿着"天谴""天理""公理"的发展路径主宰着中国社会。宋明时期的"天理观"重塑了天的内涵,影响着这一时期的法律思想。然而历史的目的不外乎&q... 先秦以来,"天"一直是一个意蕴丰富的词,它沿着"天谴""天理""公理"的发展路径主宰着中国社会。宋明时期的"天理观"重塑了天的内涵,影响着这一时期的法律思想。然而历史的目的不外乎"经世致用"和"自我认知",而前者又以后者为基础。文章以历史目的论为视角,探索性地分析"天理"与道德、自然法、公平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系统的展示"天理"对宋明法律的思想、规范及价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理观 自然法 道德 公平
下载PDF
中国传统正义观与社会公德建设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庆艳 叶卿 郭键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2期7-9,共3页
社会基本结构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正义,中国传统宗法社会所形成的正义观和道德观与西方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别。当中国步入市场经济社会,国人传统道德的失落和道德滑坡的问题日益凸现,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公德体系尚未真正地建立起来。推行市场... 社会基本结构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正义,中国传统宗法社会所形成的正义观和道德观与西方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别。当中国步入市场经济社会,国人传统道德的失落和道德滑坡的问题日益凸现,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公德体系尚未真正地建立起来。推行市场经济建设和法治,大力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培养法治意义上的正义观乃一条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观 法治 社会公德
下载PDF
论正义观对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影响——以正义观内涵的非恒定性为视角
10
作者 董士昙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4-38,共5页
社会关系决定下的正义具有主观性、具体性和变动性等特征,它在一个社会立法、司法、执法全过程中起着根本的指导作用,并直接决定着对法律的解释和对事实的认定,决定着定罪和量刑。正视正义的动态特征,对于正确处理案件,实现社会利益的... 社会关系决定下的正义具有主观性、具体性和变动性等特征,它在一个社会立法、司法、执法全过程中起着根本的指导作用,并直接决定着对法律的解释和对事实的认定,决定着定罪和量刑。正视正义的动态特征,对于正确处理案件,实现社会利益的平衡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正义观 主观性 具体性 变动性 量刑 刑事责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社会公平观及其当代意义
11
作者 张立刚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6-44,共9页
马克思的社会公平观是社会公平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平观本体论、公平观发展论和公平观方法论。以马克思社会公平观为指导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平观问题上的人民主体性立场,引... 马克思的社会公平观是社会公平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平观本体论、公平观发展论和公平观方法论。以马克思社会公平观为指导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平观问题上的人民主体性立场,引导全社会全方位、全视角地看待社会公平问题,反对空想主义和相对主义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公平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公平观 意义
下载PDF
薛瑄天理史观初探
12
作者 韩金晶 王胜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8期97-100,共4页
"天理史观"是理学家基于天理对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一种考察、认知、评断,是对历史发展趋势及其形态合法性的考察。作为明初朱学天理史观的代表人物的薛瑄,构建了"理气合一"论,以之作为历史演进的哲学基础,以此为基... "天理史观"是理学家基于天理对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一种考察、认知、评断,是对历史发展趋势及其形态合法性的考察。作为明初朱学天理史观的代表人物的薛瑄,构建了"理气合一"论,以之作为历史演进的哲学基础,以此为基础认为由孔、孟、程、朱等构成人文的力量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以及对王霸、义利的辨认,进而来分析薛瑄对一些历史人物、事件的看法以及薛瑄对社会秩序的合理性、注史原则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瑄 天理史观 道统 王霸义利
下载PDF
西方自然法学观与中国儒家法律思想之比较
13
作者 安玉娟 任建华 《泰山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6-99,共4页
西方古代自然法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中西法律文化的源头。中国的儒家法律思想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及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价值观念上“正义观”与“天道观”的分歧;治国方略上“法治观”与“人治观”的对立;权利与义务关系上权利本位与... 西方古代自然法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中西法律文化的源头。中国的儒家法律思想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及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价值观念上“正义观”与“天道观”的分歧;治国方略上“法治观”与“人治观”的对立;权利与义务关系上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的对立;人性分析上“性恶观”与“性善观”的冲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真正的适合社会趋向的法律制度,必须大力吸收借鉴西方的法律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 正义观 法治 人治 权利 义务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正观的理论特质
14
作者 刘意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进行探索,推动中国共产党公正观理论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公正观从多层次多维度阐释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新时代社会主义公平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进行探索,推动中国共产党公正观理论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公正观从多层次多维度阐释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新时代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存在的问题,其理论特质表现在: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鲜明的时代现实性、永恒的人民中心论和锐利的开放创新性。厘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正观的理论特质,有助于开拓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视域,有助于增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公正观 理论特质
下载PDF
欧洲启蒙思想家死刑正义观的历史考察
15
作者 何显兵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资源是我国学界目前讨论死刑存废的主要知识依据。概括起来,启蒙思想家的死刑正义观主要包括从社会契约论、自由意志论、死刑误判难纠三个角度讨论得出的死刑或存或废的不同结论。这些结论并非都是绝对的知识权威,... 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资源是我国学界目前讨论死刑存废的主要知识依据。概括起来,启蒙思想家的死刑正义观主要包括从社会契约论、自由意志论、死刑误判难纠三个角度讨论得出的死刑或存或废的不同结论。这些结论并非都是绝对的知识权威,我国部分学者对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也存在某种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思想家 死刑 正义观 历史考察
下载PDF
论罗尔斯的正义观及其借鉴意义
16
作者 王俊骏 《行政与法》 2011年第3期71-73,共3页
罗尔斯的正义观是一种普世化的正义观,主要是为了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在保证大多数人利益的前提下,力求保证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对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进行重新探讨和分析,从中汲取合理的因素,有助于重建社会公平。辩证地解读罗尔斯的... 罗尔斯的正义观是一种普世化的正义观,主要是为了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在保证大多数人利益的前提下,力求保证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对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进行重新探讨和分析,从中汲取合理的因素,有助于重建社会公平。辩证地解读罗尔斯的正义观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正义的内涵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迪,而且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正义观 和谐社会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当代社会意义
17
作者 屈琦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9-62,共4页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特质和社会意义。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代表了人类社会进步最基本的价值立场;构建了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的价值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般价值工具。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正义观 社会意义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平观教育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宏霜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第10期86-89,共4页
在公平问题凸显的现实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不公平感迅速增强,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健康人格形成和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非健康的社会群体心理。大学生的社会公平观教育必须以当代中国社会公平观的科学... 在公平问题凸显的现实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不公平感迅速增强,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健康人格形成和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非健康的社会群体心理。大学生的社会公平观教育必须以当代中国社会公平观的科学解读为前提。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作用、调控大众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加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力度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平观教育应然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公平观 教育
下载PDF
多维正义观视角下的教育政策正义性反思——兼及教育正义的三重维度和两种进路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友志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7,共8页
变革时代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政策治理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值得反思的社会正义问题。当代正义理论的发展,为从"制度伦理"视角反思教育政策正义性提供了思想资源。以当代正义理论的分配、承认与代表权的三重维度,"先验制... 变革时代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政策治理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值得反思的社会正义问题。当代正义理论的发展,为从"制度伦理"视角反思教育政策正义性提供了思想资源。以当代正义理论的分配、承认与代表权的三重维度,"先验制度主义"和"现实比较主义"的两种进路为基础,建构一种多维的教育正义观,反思教育政策设计的程序正义,为教育制度"正义"构想的价值辩护,并倡导对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正义"的积极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研究 教育正义 多维正义观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过程观点
20
作者 杜静翌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1-63,共3页
介绍了对理论界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责任古典观和社会责任社会经济观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涵,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观点并对其进行论述。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管理道德 古典观 社会经济观 道德的功利观 道德的权利观 道德的公正理论 过程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