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法司法理论之拓补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守文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3,共9页
针对我国经济法司法理论研究"碎片化"的现状,需要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拓补和整合;由于司法权、司法权的行使主体及其价值追求,既是司法理论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又是进行理论拓补的重要路径,因而在构建和拓展经济法司法理... 针对我国经济法司法理论研究"碎片化"的现状,需要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拓补和整合;由于司法权、司法权的行使主体及其价值追求,既是司法理论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又是进行理论拓补的重要路径,因而在构建和拓展经济法司法理论的过程中,尤其需要研究司法权与调制权的关系,明晰法院解决"经济法纷争"与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双重司法功能,探讨法院体系及其内部结构与上述功能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以及经济法多元价值的渊源及其在司法活动中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司法权理论、司法组织理论和司法价值理论,从而构建更为系统的经济法司法理论,促进经济法领域的司法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司法理论 司法权 司法组织 司法价值
原文传递
利益衡量及其理论的反思——一个经济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伟强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6,共6页
利益衡量理论指出,法官裁判中存在实质性判断且也应该进行利益衡量,但它却未能对如何进行实质裁量提供有效的标准与知识。相关标准或理论不但不具有可操作性,且遮蔽了问题的本原,容易使法官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做出错误的... 利益衡量理论指出,法官裁判中存在实质性判断且也应该进行利益衡量,但它却未能对如何进行实质裁量提供有效的标准与知识。相关标准或理论不但不具有可操作性,且遮蔽了问题的本原,容易使法官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做出错误的选择。与之相对,经济分析理论却有助于帮助法官将实质裁量的依据集中到不同选择的一般性社会后果上,且为后果的预测及评价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知识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衡量 经济分析 法官裁量 司法理论
原文传递
疑难案件的法哲学争议--一种思想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海波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54,共9页
传统法理学将疑难案件当然地视为审判方法论的研究范畴,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疑难案件不仅与审判方法论紧密相连,同时还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法哲学的内容,此外它还是打通一般法理学与审判方法论的重要桥梁。
关键词 疑难案件 思想关系 法概念 裁判理论 法哲学争议
原文传递
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方向与定位 被引量:9
4
作者 江必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21,共9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美丽中国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人民法院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践行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的新观念,依法履行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职责,全面推进新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美丽中国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人民法院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践行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的新观念,依法履行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职责,全面推进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加强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队伍建设和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资源审判 生态文明 司法理论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司法理论的变革与发展
5
作者 陈越瓯 侯学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57,234,235,共14页
在大数据时代,为回应数字社会司法治理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司法理论需要立足数字社会法治秩序的基本规律,实现变革与发展。就司法权性质而言,司法具有大数据决策和自动化决策的特征,并成为国家规制数据公共风险的工具,这是对传统司... 在大数据时代,为回应数字社会司法治理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司法理论需要立足数字社会法治秩序的基本规律,实现变革与发展。就司法权性质而言,司法具有大数据决策和自动化决策的特征,并成为国家规制数据公共风险的工具,这是对传统司法权被动性、程序性和中立性的调试;就法院功能而言,法院同时具备数据生产者、数据控制者和数据治理者身份,这使得纠纷解决、公共政策形成等传统法院功能在大数据时代得到深化和拓展;就司法裁判模式而言,大数据时代的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已不再完全以国家法和因果关系为中心,司法责任的分配逻辑也发生变化。迈向大数据时代的司法具有鲜明的风险化解导向,本质上是预防型法治在司法领域的演绎,体现了风险泛在背景下司法对安全价值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理论 司法权 数字社会 风险预防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司法保障:法理内涵和机制路径
6
作者 徐清 左丰毓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10期83-93,共11页
法治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需要司法基础理论加以回应。在中国司法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理内涵包括:司法为民的感知共同体、中华司法文化的文化共同体... 法治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需要司法基础理论加以回应。在中国司法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理内涵包括:司法为民的感知共同体、中华司法文化的文化共同体、边疆司法的命运共同体和司法治理的参与共同体。公权主体的一体性逻辑、司法权的中央事权属性、司法场域的主体间性关系、中华司法文化的和谐取向、国族一体的宪制规范构成了司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结构基础、公众认知基础、主体关系基础、和谐语境基础和规范结构基础。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理内涵及司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障作用的内在机理,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司法保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司法理论 司法正义感知
下载PDF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司法改革实践与司法理论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崔永东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33,共13页
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司法理论的探索与司法改革的实践,可以说司法改革催生和促进了司法理论的研究,而司法理论引领和支撑了司法改革的实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再到新世纪,司法改革实践经历了一个从司法重建-"司法技... 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司法理论的探索与司法改革的实践,可以说司法改革催生和促进了司法理论的研究,而司法理论引领和支撑了司法改革的实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再到新世纪,司法改革实践经历了一个从司法重建-"司法技术性改革"-"司法体制性改革"的演进,司法理论探索则经历了一个从"破冰"-深入-系统化、体系化的过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刚刚经历"文革"灾难不久,学界对司法理论的研究还处在"破冰"和起步阶段,学者的主要作用在于突破司法理论禁区、吸收西方新知,恢复重建中国的司法理论研究。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司法理论的研究日趋繁荣,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为司法改革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新世纪以来,随着司法改革的整体推进与全面发展,司法理论的研究也呈现出系统化、体系化的特点,其标志是一门新兴学科-司法学的出现和成长,相信该学科会对今后的司法改革不断提供理念引领、学理支撑和方法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司法改革 司法理论
下载PDF
我国环境司法通用教材编写若干问题研究
8
作者 方印 杭思琪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第4期105-111,共7页
在加快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今天,环境法治教育改革已逐渐步入正轨。环境司法通用教材编写是生态文明法治背景下环境法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目前环境法学界对此课题仅为提及但未集中探讨。有必要基于环境法学与教育学背景,从战... 在加快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今天,环境法治教育改革已逐渐步入正轨。环境司法通用教材编写是生态文明法治背景下环境法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目前环境法学界对此课题仅为提及但未集中探讨。有必要基于环境法学与教育学背景,从战略高度认识编写该教材的重大意义。编写该教材要明确参与人员、主要目标与现实路径。教材参编人员除有从事环境刑法、环境民法、环境行政法教学研究的资深教授外,还应包括环境资源审判庭的法官、环境资源法律团队的优秀律师、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主办环境资源类案件的检察官、中国环保公益组织代表等。教材编写以培养环境法研究生的司法理论水平与实务操作技能为目标,教材主要适用于环境法研究生教学,也可用于环境司法专业法官的理论与实务培训及环保案件律师业务培训。教材编写可走先开发地方试用教材等条件成熟时再编写全国教材的路径,同时兼顾实用性与研讨性、前沿性与现实性、稳定性与权威性,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基本框架,进而有机充实相关理论、制度与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司法通用教材 研究生教育 司法理论 司法实务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初论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文显 孙妍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15,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因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条件下,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因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条件下,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总结改革开放新时期司法实践经验并进行理论概括的基础上,在反思国内外各种司法理论并借鉴其科学成分的基础上,我国基本形成了概念明晰、系统完备、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体现社会主义司法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的司法理论体系。从理论认知与实践导向的双重角度,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划分为核心理论与基本理论两大层面,核心理论包括司法本体论、司法价值论、司法政策论、司法程序论、司法文明论,基本理论包括司法制度论、司法职业论、司法模式论、司法改革论、司法公信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 司法核心理论 司法基本理论
原文传递
如何展开中国司法的实证研究:方法争鸣与理论贡献 被引量:7
10
作者 左卫民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近年来,实证研究方法逐渐获得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的认可。然而,实证研究的发展与进步仍然面临一些方法争鸣与理论误区。描述性统计、因果分析以及机器学习等多元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与技术局限,不同的实证研究方法不可偏废或相互替... 近年来,实证研究方法逐渐获得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的认可。然而,实证研究的发展与进步仍然面临一些方法争鸣与理论误区。描述性统计、因果分析以及机器学习等多元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与技术局限,不同的实证研究方法不可偏废或相互替代。相比法教义学的理论推演,实证研究成果更能反映司法实践的真实状况。法律实证研究可以打造一种"可验证的司法理论",增强理论的可观察性、可验证性,推崇从局部经验事实中提炼一般化的理论。未来,宜从制度与实践的悖反问题、不同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多元方法的创新应用以及司法规律的客观揭示方面展开中国司法的实证研究,应及时创新或证伪相关司法理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证研究 可验证的司法理论 研究方法 因果分析 经验事实 一般化理论
下载PDF
论企业刑事合规的法理基础及制度构建
11
作者 穆丽霞 张丽华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1-17,共7页
企业刑事合规是风险社会下刑法对于公司治理问题的积极回应,已逐渐成为企业合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亟需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加以体现。刑法积极预防理论、合作型司法理论和刑法激励理论应成为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法理基础。我国应当从... 企业刑事合规是风险社会下刑法对于公司治理问题的积极回应,已逐渐成为企业合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亟需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加以体现。刑法积极预防理论、合作型司法理论和刑法激励理论应成为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法理基础。我国应当从司法层面、政府层面、企业层面构建立体化企业合规制度体系。同时,基于企业刑事合规的建立及实施成本考虑,应当首先限制在国有企业、上市企业或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推行企业刑事合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刑事合规 合作型司法理论 不起诉制度 PPP模式
下载PDF
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的若干问题
12
作者 杨正万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9,共7页
长期以来检察机关通过办理逮捕案件和审查起诉案件,在保障侦查活动依法进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不为社会所感知。检察机关在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也还存在监督权威和监督作用彰显不够的问题,侦查监督事项案... 长期以来检察机关通过办理逮捕案件和审查起诉案件,在保障侦查活动依法进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不为社会所感知。检察机关在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也还存在监督权威和监督作用彰显不够的问题,侦查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恰好在检察机关监督属性的彰显和监督刚性增强方面具有独特功能。这一侦查监督方式能够发挥独特的监督作用在于其具有以司法原理和比例原则为内容的理论基础。这一监督方式运作过程中在确定案件事实方面所依据的证明标准是层次性证明标准,这与诉讼案件中的一般刑事证明标准是有区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 司法原理 比例原则 层次性证明标准
下载PDF
当代中国司法:自治与他律之间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可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98-109,共12页
司法自治论和司法他律论虽然相互对立、争论,但都是有关司法管理的激进之论。司法自治—他律平衡论既能解释、顺应当代中国司法的实然状态,同时又能稳健地引导司法回归其应然属性。在司法自治—他律平衡论看来,司法的自治与他律都应当... 司法自治论和司法他律论虽然相互对立、争论,但都是有关司法管理的激进之论。司法自治—他律平衡论既能解释、顺应当代中国司法的实然状态,同时又能稳健地引导司法回归其应然属性。在司法自治—他律平衡论看来,司法的自治与他律都应当是有限的,互为前提的。在设计司法管理制度时,应当处理好司法自治与党的领导、政府支持、人大监督三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司法公正与司法民主、司法中立与司法为民、司法廉洁与司法效率三对价值之间的关系,拓展司法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司法人员的政治、道德和业务素质,加强司法职业伦理、法治和专业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自治论 司法他律论 自治—他律平衡论 司法管理
下载PDF
司法能动论:历史考察与现实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崔永东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65,共8页
"司法能动主义"是舶来品,而"司法能动论"则是司法能动主义结合中国国情的产物,尽管后者被赋予了不少"新意"和"引申义",但客观地说,这也是文化接受与传播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从法文化的... "司法能动主义"是舶来品,而"司法能动论"则是司法能动主义结合中国国情的产物,尽管后者被赋予了不少"新意"和"引申义",但客观地说,这也是文化接受与传播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从法文化的深层渊源看,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法官奉行"司法克制"的传统,从而大大抑制了"司法能动"的空间,但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与成文法废、改、立的滞后性这一矛盾又会呼唤"司法能动"的出场,以弥补法律的缺陷,达到实质正义的目标。这就为司法能动在大陆法系国家司法实践中的存在提供了一席之地。司法能动是司法克制前提下的能动,不是盲动妄动;司法克制又包容了司法能动的合理空间,不是对法律条文的僵化固守。两者追求的目标是相同的,即正义的实现、人权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能动主义 司法能动论情法允当
原文传递
晚清时期近代司法理论的构建
15
作者 沈国琴 鲁保宁 《晋中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0-54,共5页
中国的近代司法理论是在晚清时期开始构建的。近代司法理论之所以在晚清时期开始出现,源自于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晚清时期构建的近代司法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司法主权理论、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理论、司法文明理论以及司法中立理论... 中国的近代司法理论是在晚清时期开始构建的。近代司法理论之所以在晚清时期开始出现,源自于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晚清时期构建的近代司法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司法主权理论、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理论、司法文明理论以及司法中立理论。该理论对晚清时期的司法改革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主权理论 三权分立 司法独立理论 司法文明理论 司法中立理论
下载PDF
我国侦查权性质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明凤 蔡家华 《新余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0-53,共4页
侦查权性质的确定对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法学界针对我国侦查权性质的确定仍有很大争议,主流学说包括"行政权说"、"司法权说"、"双重属性说",但这些学说都不能准确概括侦查权的本... 侦查权性质的确定对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法学界针对我国侦查权性质的确定仍有很大争议,主流学说包括"行政权说"、"司法权说"、"双重属性说",但这些学说都不能准确概括侦查权的本质属性。侦查机关的性质和职能不同,侦查权性质也不同,检察机关的侦查权属于法律监督权,而其他机关的侦查权属于行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权性质 行政权说 司法权说 双重属性说 多元属性说
下载PDF
运输毒品罪死刑存废问题的理论分歧、应然方案和实然出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念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70-80,共11页
我国《刑法》将运输毒品罪和制造、贩卖、走私毒品罪置于同一条文中,并规定其法定最高刑是死刑。运输毒品罪并不是最为严重的罪行,倚重死刑也不是遏制毒品犯罪的最优手段。在司法实践中,运输毒品罪死刑裁量标准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使得... 我国《刑法》将运输毒品罪和制造、贩卖、走私毒品罪置于同一条文中,并规定其法定最高刑是死刑。运输毒品罪并不是最为严重的罪行,倚重死刑也不是遏制毒品犯罪的最优手段。在司法实践中,运输毒品罪死刑裁量标准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使得运输毒品罪死刑适用的正当性和人道性饱受诟病。关于运输毒品罪的死刑存废问题,学界存在司法限制论(保留论)、司法废止论、立法废止论和综合废止论的理论分歧。随着民众对毒品犯罪问题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废止运输毒品罪的死刑已具有较强的公众认同和民意基础。因此,应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合理借鉴域外经验,以综合废止论为基石,汲取司法限制论、司法废止论和立法废止论的有利因素,以修正的综合废止论作为运输毒品罪死刑废止的应然方案。此外,在废止运输毒品罪的死刑后,应当增补终身监禁刑的适用,从而在刑罚目的和刑罚功能上实现量刑相当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毒品罪 死刑存废 立法废止论 司法废止论 综合废止论
下载PDF
德沃金司法诠释理论的争议与贡献
18
作者 武西锋 《法治社会》 2020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德沃金的司法诠释理论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诠释。道德证立的方式引发了巨大争议,在英美法系,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约翰·麦凯从“错误理论”出发,质疑德沃金道德诠释的客观性;理查德·波斯纳从法理学的自然科学立场出发,根本上否... 德沃金的司法诠释理论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诠释。道德证立的方式引发了巨大争议,在英美法系,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约翰·麦凯从“错误理论”出发,质疑德沃金道德诠释的客观性;理查德·波斯纳从法理学的自然科学立场出发,根本上否认道德诠释。从一般意义上来讲,道德源于人的本性,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是不可化约的事实。以是观之,我们可以发现,德沃金道德诠释的独特贡献在于,为客观评价惯例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法律概念观提供了重要洞见,前者潜藏了道德断裂的可能性风险,后者则会将司法诠释直接导向道德虚无。德沃金的司法诠释理论,弥补了惯例主义和实用主义之道德缺陷,是对法哲学、政治哲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在判决疑难案件中也彰显了极强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沃金 司法诠释理论 道德诠释 法律概念观 整全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