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洋茉莉醛及衍生精细化学品 被引量:19
1
作者 牟莉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3,共4页
讨论了目前洋茉莉醛生产技术状况 ,指出应立足于充分利用资源和简化工艺 ,减少环境污染 ,重视羰基铁催化剂的研究和生产 ,用羰基铁催化异构化工艺代替碱醇体系的黄樟油素异构化工艺 ,重视及中频臭氧技术在异黄樟油素氧化制洋茉莉醛的应... 讨论了目前洋茉莉醛生产技术状况 ,指出应立足于充分利用资源和简化工艺 ,减少环境污染 ,重视羰基铁催化剂的研究和生产 ,用羰基铁催化异构化工艺代替碱醇体系的黄樟油素异构化工艺 ,重视及中频臭氧技术在异黄樟油素氧化制洋茉莉醛的应用研究。从长远看 ,应对洋茉莉醛下游精细化学品如新洋茉莉醛 ,洋茉莉腈 ,芝麻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茉莉醛 香料 羰基铁 臭氧氧化
下载PDF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2
作者 陈雪刚 叶瑛 程继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9-457,共9页
吸波材料是武器装备的重要材料之一,目前朝着"厚度薄、密度低、频段宽、吸收强"的方向发展.本文综述了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方法与进展,并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目前吸波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制备纳米... 吸波材料是武器装备的重要材料之一,目前朝着"厚度薄、密度低、频段宽、吸收强"的方向发展.本文综述了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方法与进展,并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目前吸波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制备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对吸波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或掺杂改性,以及改变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设计等.然而现有的研究集中在常规吸波材料上,以摸索性的应用研究为主,缺乏理论的指导和突破性的创新.进一步的研究应以电磁波吸收理论为基础,开发纳米复合吸波材料以及具有结构设计的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并大力开展智能吸波材料与结构以及超材料吸波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铁氧体 羰基铁 碳纳米管 纳米复合材料 超材料 综述
下载PDF
球磨时间对制备Fe-ZnO核壳纳米复合粒子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维 官建国 王琦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99-607,共9页
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了具有蛋糕-果仁形态的Fe-ZnO核壳纳米复合粒子,并研究了形成产物的微观结构、演化过程以及静磁性能和2-18GHz微波电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Fe-ZnO粒子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XRD、HRTEM和SEM显示,随球磨进行Fe-ZnO粒子中F... 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了具有蛋糕-果仁形态的Fe-ZnO核壳纳米复合粒子,并研究了形成产物的微观结构、演化过程以及静磁性能和2-18GHz微波电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Fe-ZnO粒子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XRD、HRTEM和SEM显示,随球磨进行Fe-ZnO粒子中Fe晶粒尺寸减小到10nm左右并逐渐增加表面各向异性.与微米羰基铁相比,Fe-ZnO粒子具有较大的微波磁导率和较小的微波介电常数,以及相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本文发展的方法对制备其他金属与无机氧化物的纳米复合材料也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核壳纳米复合粒子 羰基铁 氧化锌 微波电磁参数
下载PDF
掺石墨和羰基铁涂料的低频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司琼 董发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3-885,892,共4页
以石墨和羰基铁作为电磁屏蔽涂料的功能材料,替代一部分涂料填料,并调节各功能材料的含量,使涂料具有对电磁波的屏蔽和吸收功能。通过对不同样品的电磁屏蔽传输系数曲线和最大电磁屏蔽效能的对比,分析了石墨和羰基铁的含量对涂料低频电... 以石墨和羰基铁作为电磁屏蔽涂料的功能材料,替代一部分涂料填料,并调节各功能材料的含量,使涂料具有对电磁波的屏蔽和吸收功能。通过对不同样品的电磁屏蔽传输系数曲线和最大电磁屏蔽效能的对比,分析了石墨和羰基铁的含量对涂料低频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并通过涂层表面微观形貌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涂层表面结构对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机理,为设计高性能低频电磁屏蔽涂料提供参考依据。在1MHz^1.8GHz低频区域,涂料最大电磁屏蔽效能达到了6.029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羰基铁 传输系数 电磁屏蔽效能
下载PDF
从合成气脱羰基铁、羰基镍的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广林 周红军 +1 位作者 杨彦伟 冯兵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241-243,共3页
对从合成气脱羰基铁、镍的几种方法做了综述和对比 ,认为高温型保护剂是脱除羰基铁、镍较为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合成气 羰基铁 羰基镍 吸附剂
下载PDF
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铁羰基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7
6
作者 马志宏 郭凯明 +2 位作者 李素贞 林进 郑学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5,共5页
将C5Me4HCH2CH3和Fe(CO)5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配合物[(η5-C5Me4CH2CH3)Fe(CO)(μ-C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将C5Me4HCH2CH3和Fe(CO)5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配合物[(η5-C5Me4CH2CH3)Fe(CO)(μ-C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a=1.170 4(5)nm,b=1.217 9(5)nm,c=0.930 4(4)nm,α=90°,β=115.842(4)°,γ=90°,V=1.193 6(9)nm3,Dc=1.445g/cm3,μ=1.245mm-1,F(000)=542,Z=2,R1=0.024 2,wR2=0.062 0.CCDC号为839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铁 结构 环戊二烯基 X线单晶衍射
下载PDF
阳离子(从有机铵到无机阳离子)对fac-[Fe(CO)_(3)I_(3)]-阴离子的稳定性和毒性的调节
7
作者 金晶 郭朱明 +3 位作者 肖志音 姜秀娟 何屹 刘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1004,共14页
通过无机碘盐(MIn)与cis-[Fe(CO)_(4)I_(2)]反应制备了5个盐类化合物fac-M[Fe(CO)_(3)I_(3)]n(M^(n+)=Na^(+)(1),K^(+)(2),Mg^(2+)(3),Ca^(2+)(4),NH^(4+)(5)),探讨了阳离子Mn^(+)对fac-[Fe(CO)_(3)I_(3)]-阴离子的稳定性和细胞毒性的... 通过无机碘盐(MIn)与cis-[Fe(CO)_(4)I_(2)]反应制备了5个盐类化合物fac-M[Fe(CO)_(3)I_(3)]n(M^(n+)=Na^(+)(1),K^(+)(2),Mg^(2+)(3),Ca^(2+)(4),NH^(4+)(5)),探讨了阳离子Mn^(+)对fac-[Fe(CO)_(3)I_(3)]-阴离子的稳定性和细胞毒性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监测,发现盐1~5在DMSO、D2O、生理盐水等介质中均能缓释CO,其释放动力学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还发现溶液中碘离子的浓度和酸度对该阴离子的缓释CO性能也具有调节作用。通过噻唑蓝(MTT)实验评估了盐1~5对膀胱癌细胞的毒性,其24 h半抑制浓度(IC50)在25~43μmol·L^(-1)。与有机铵阳离子类的盐化合物相比,盐1~5在含水介质中的释放CO速率下降,毒性亦有下调。研究还发现这类fac-[Fe(CO)_(3)I_(3)]-阴离子在缓释CO的同时释放碘自由基,并能导致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Parkin蛋白表达均上调。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和Liproxstatin-1)试验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可能引发铁死亡通路并促进肿瘤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羰基化合物 阳离子效应 缓释一氧化碳 动力学 细胞毒性 铁死亡
下载PDF
羰基铁的成键、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福来 《抚州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66-73,共8页
本文以Fe(CO)6,Fe2(CO)9,Fe3(CO)12三种化合物为例,对羰其铁的成键原理,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讨论.
关键词 羰基铁 金属羰基配合物 空间构型 成键原理
下载PDF
5kt/a羰基铁粉装置概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斗 《广州化工》 CAS 2012年第13期157-158,共2页
羰基铁粉是五羰基铁Fe(CO)5热分解制取的超微粉末,具有独特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等领域。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羰基铁粉工业化技术。本文阐述了金川集团有限公司5 kt/a羰基铁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主要工序,... 羰基铁粉是五羰基铁Fe(CO)5热分解制取的超微粉末,具有独特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等领域。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羰基铁粉工业化技术。本文阐述了金川集团有限公司5 kt/a羰基铁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主要工序,装置的建成不仅能稳定我国羰基铁市场,而且能缓和对羰基铁粉末的过度依赖进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铁 合成 铁粉
下载PDF
低温合成单分散性的纳米铁粉末
10
作者 邵慧萍 黄毓强 +3 位作者 郭志猛 林涛 郝俊杰 罗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96-98,共3页
采用煤油做试剂、在160~180℃的热分解反应温度下,通过羰基铁的热分解合成单分散性的铁纳米粉末.合成的纳米铁微粒随着反应初始物羰基铁的浓度从0.296mol/L(加入量3.6mL)增加到0.444mol/L(加入量5.4mL)时,其平均尺寸从11.2nm减小到8.6... 采用煤油做试剂、在160~180℃的热分解反应温度下,通过羰基铁的热分解合成单分散性的铁纳米粉末.合成的纳米铁微粒随着反应初始物羰基铁的浓度从0.296mol/L(加入量3.6mL)增加到0.444mol/L(加入量5.4mL)时,其平均尺寸从11.2nm减小到8.6nm,而且它们的形状都是球形.合成的纳米铁微粒通过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显示出无定形结构,其表面很容易氧化成尖晶石的四氧化三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微粒 羰基铁 热分解 低温
下载PDF
铁化合物功能化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缓释CO性能
11
作者 张祖儿 林巧巧 +3 位作者 肖志音 翟云云 姜秀娟 刘小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846-5855,共10页
CO缓释材料对CO药用价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二甲基乙酰胺、丙酮为溶剂,铁化合物[Fe(η^(5)-Cp)(CO)_(2) I]为铁基一氧化碳释放剂(FeCORM),醋酸纤维素(C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基体聚合物,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FeCORM含... CO缓释材料对CO药用价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二甲基乙酰胺、丙酮为溶剂,铁化合物[Fe(η^(5)-Cp)(CO)_(2) I]为铁基一氧化碳释放剂(FeCORM),醋酸纤维素(C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基体聚合物,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FeCORM含量的微纳米复合纤维材料,并通过ATR-FTIR、UV-vis DRS、SEM等技术对有关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些材料在不同光源(蓝、绿、红)照射下CO释放行为,分析了其CO释放动力学,并定量分析了不同材料释放CO的量。结果表明:复合纤维材料释放CO的速率与FeCORM含量及光源波长有关,一般含量越低、波长越短则释放速率越快;其释放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表观速率常数(k_(obs))在1.59~0.11 min^(−1)之间、半衰期t_(1/2)在0.4~6.3 min左右。复合纤维材料释放CO的剂量y与FeCORM的质量百分含量x间呈良好线性依赖关系,满足方程式y=0.0284x−0.0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铁羰基 静电纺丝 醋酸纤维素 聚乙烯吡咯烷酮 复合纤维 光诱导
原文传递
邻异丙硫基苯甲酰基和苯硫甲基铁衍生物的合成与反应(英文)
12
作者 赵达维 徐越 +2 位作者 孙宝川 王志宏 唐良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47-1554,共8页
利用异丙基苯硫醚与丁基锂反应后,再依次与羰基铁和碘反应制得了碘桥双核邻异丙硫基苯甲酰基铁配合物[(o-~iPrS)C_6H_4COFe(CO)_2I]2,而苯甲硫醚类似的反应却仅得到单核苯硫甲基铁配合物C_6H_5SCH_2Fe(CO)_3I。当与亲核试剂作用时,这2... 利用异丙基苯硫醚与丁基锂反应后,再依次与羰基铁和碘反应制得了碘桥双核邻异丙硫基苯甲酰基铁配合物[(o-~iPrS)C_6H_4COFe(CO)_2I]2,而苯甲硫醚类似的反应却仅得到单核苯硫甲基铁配合物C_6H_5SCH_2Fe(CO)_3I。当与亲核试剂作用时,这2个化合物表现出显著不同的反应活性。如双核配合物[(o-~iPrS)C_6H_4COFe(CO)_2I]2与2-吡啶硫醇钠(Py SNa)反应得到单核配合物(o-~iPrS)C_6H_4COFe(CO)_2(SPy),但单核配合物C_6H_5SCH_2Fe(CO)_3I与Py SNa反应导致其分解。另一方面,单核配合物C_6H_5SCH_2Fe(CO)_3I与三苯基膦(PPh3)反应得到羰基取代配合物C_6H_5SCH_2Fe(CO)_2(PPh3)I,但是双核配合物[(o-~iPrS)C_6H_4COFe(CO)_2I]2类似的反应却导致其分解,没有获得可表征的化合物。所有新合成的化合物都通过了核磁与红外光谱的表征,它们的结构也获得了X射线单晶衍射的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醚 羰基铁 金属酰基配合物 吡啶 膦配体
下载PDF
硅藻土负载羟基铁对土壤镉污染的控制效应
13
作者 孙梓菱 朱健 +5 位作者 谭蓉 慈凯东 王平 麻淳雅 刘子璇 谭淼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8-74,共7页
以人工模拟的镉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羟基铁对硅藻土实施负载改性;通过进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铁与土质量比和硅藻土负载羟基铁(Hy Fe-De2)投加量对改良镉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改性前、后... 以人工模拟的镉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羟基铁对硅藻土实施负载改性;通过进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铁与土质量比和硅藻土负载羟基铁(Hy Fe-De2)投加量对改良镉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改性前、后硅藻土微观形貌与活性基团的变化。结果表明:当铁与土质量比为2∶1时,Hy Fe-De2对土壤镉控制效果最好,土壤可交换态镉含量较对照组减小了27. 2%;随着Hy Fe-De2投加量的增加,土壤可交换态镉含量逐渐减小,土壤p H值逐渐减小,含水率先增大后减小,有机质无明显变化,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不断提升;当Hy Fe-De2投加量为1. 5%时,Hy Fe-De2对土壤镉的控制效果最好;SEM和FTIR分析表明,羟基铁以絮状体的形式覆盖在硅藻土表面,填充了硅藻土孔隙,大量羟基的引入有效地改善了硅藻土的表面性能;Hy Fe-De2使得土壤可交换态镉含量较对照组减小了34. 4%,较天然硅藻土增加了65. 4%,改良效果显著;Hy Fe-De2通过硅藻土与羟基铁耦合后的吸附作用实现了对土壤中镉的有效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羟基铁 负载改性 土壤 镉污染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改性膨润土对罗丹明B的Fenton降解
14
作者 黄宏霞 程瑶 胡平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61-65,共5页
采用CTAB和OH-Fe对天然膨润土进行有机-无机复合改性后,研究了最佳配比改性膨润土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Fenton降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Fe-C-B-3对罗丹明B作用10min降解率即可达到71.14%,作用120min降解率可达到89.01%。随... 采用CTAB和OH-Fe对天然膨润土进行有机-无机复合改性后,研究了最佳配比改性膨润土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Fenton降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Fe-C-B-3对罗丹明B作用10min降解率即可达到71.14%,作用120min降解率可达到89.01%。随着Fe-C-B-3投加量的增加,Fe-C-B-3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先升高后降低,在投加量为0.5g时,Fe-C-B-3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最高(94.62%)。随着H_2O_2投加量的增加,Fe-C-B-3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也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投加5mL 3%的H_2O_2能使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2.95%。Fe-C-B-3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好的Fenton降解效果,但在碱性条件下,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仍能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铁 CTAB 膨润土 罗丹明B FENTON氧化
下载PDF
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积炭环”形成原因分析
15
作者 尚蕴山 冯波 +3 位作者 袁德林 刘华 张凡 邢爱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4,共5页
针对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床层上部产生的"积炭环"现象,结合积炭层沉积物EDS元素分析与XRD分析、空管条件下CO转化率与产物选择性分析探究了"积炭环"形成原因。积炭层沉积物元素分析表明,实验条件下... 针对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床层上部产生的"积炭环"现象,结合积炭层沉积物EDS元素分析与XRD分析、空管条件下CO转化率与产物选择性分析探究了"积炭环"形成原因。积炭层沉积物元素分析表明,实验条件下,沉积物主要含Fe、C;XRD分析显示,该"积炭环"区域的Fe元素主要以Fe3O4和Fe5C2形式存在,其基本形成过程为:久置钢瓶存储合成气中CO与钢瓶壁的铁反应生成羰基铁,反应过程中羰基铁随着合成气进入反应管,在593~603 K区域分解形成氧化铁,其部分碳化形成碳化铁,这些含铁物质催化合成气发生积炭和歧化反应形成积炭。空白反应结果显示,上述铁物种催化合成气反应生成CO2、CH4、C2~C4等轻质烃类。对比ZnCr2O4反应前/后XRF表征结果显示,Fe浓度并未增加,表明羰基铁在到达催化剂床层之前已彻底分解。通过增加活性炭吸附罐可脱除钢瓶合成气中的羰基铁等杂质,避免了"积炭环"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一步法制烯烃 羰基铁 积炭
下载PDF
Fe_3(CO)_9(μ_3-S)_2的P(YR)_3(Y=O,S)取代衍生物的合成和结构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国强 胡襄 +1 位作者 刘树堂 刘启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用Fe3(CO)9(μ3-S)2和P(YR)3(Y=O,S)在温和条件下反应,获得8种一取代和二取代新的簇合物,发现Fe3(CO)9(μ3-S)2和P(OR)3有新的二取代方式,进而合成了另8种具有新的结构的二取代簇合物。对这些簇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IR、1... 用Fe3(CO)9(μ3-S)2和P(YR)3(Y=O,S)在温和条件下反应,获得8种一取代和二取代新的簇合物,发现Fe3(CO)9(μ3-S)2和P(OR)3有新的二取代方式,进而合成了另8种具有新的结构的二取代簇合物。对这些簇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IR、1H NMR、MS表征,并对Fe3(CO)7(μ2-CO)·[P(O-cyclo-C6H11](μ3-S)(Ⅷ)进行了X光单晶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合铁簇合物 脱硫 分子构型
下载PDF
含2,4-二硫代乙内酰脲分子片卡宾铁羰基簇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登奎 成庆民 +2 位作者 胡襄 刘启旺 刘树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78-682,共5页
Fe3(CO)12与5个2,4-二硫代乙内酰脲SCNHC(R1)(R2)C(S)NH应制得通式为Fe3(CO)8(μ3-S)2(L)含卡宾配体的5个新铁羰基簇合物(1~5)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HNMR和MS表征... Fe3(CO)12与5个2,4-二硫代乙内酰脲SCNHC(R1)(R2)C(S)NH应制得通式为Fe3(CO)8(μ3-S)2(L)含卡宾配体的5个新铁羰基簇合物(1~5)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HNMR和MS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簇合物3的晶体和分子结构,表明2,4-二硫代乙内酰脲分子片配位基:CNHC(CH3)2C(S)NH的卡宾碳具有sp^2成键特征,其C-Fe键长0.189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 簇合物 卡宾 二硫代乙内酰脲 合成 结构
下载PDF
微米级羰基铁粉磁性骨水泥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妍文 王晓文 +3 位作者 唐正海 魏兰镔 庞瑞 唐劲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SCD 2013年第47期8155-8161,共7页
背景:目前有日本学者提出采用磁性骨水泥治疗肿瘤的骨转移,然而现行磁性骨水泥添加的均为纳米级磁流体,将微米级羰基铁粉添入骨水泥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制备含不同比例微米级羰基铁粉的磁性骨水泥,并按ISO 5833标准测量相关指标及... 背景:目前有日本学者提出采用磁性骨水泥治疗肿瘤的骨转移,然而现行磁性骨水泥添加的均为纳米级磁流体,将微米级羰基铁粉添入骨水泥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制备含不同比例微米级羰基铁粉的磁性骨水泥,并按ISO 5833标准测量相关指标及其磁性与体外升温情况。方法:将微米级羰基铁粉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混合制备成含羰基铁粉质量分数分别为0%,20%,30%,40%,50%的磁性骨水泥。将以上5组材料按ISO 5833标准测定凝固时间、聚合温度、抗压强度。并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定各组磁性及在交变磁场下的升温情况。结果与结论:随着羰基铁粉含量的增加,磁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凝固时间有所延长。各组骨水泥的最高聚合温度均在65-70℃之间,并未随羰基铁粉含量的增加而改变,仅聚合温度最高点出现的时间随羰基铁粉含量提高而后延。各组骨水泥的抗压能力均大于60 MPa,但只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抗压能力>70 MPa,符合IOS 5833标准要求。各组磁性骨水泥的磁饱和强度随羰基铁粉含量的提高而提高。在交变磁场下,磁性骨水泥的升温速率与磁场强度和羰基铁粉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材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羰基铁粉 骨水泥 磁性材料 体外升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Fe_3(CO)_9(μ_3-S)_2的P(SR)Cl_2和P(SR′)_3取代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索全伶 刘树堂 +1 位作者 胡襄 刘启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用P(SR)Cl2和P(SR′)3作n-酸配体,分别与Fe3(CO)9(μ3-S)2进行取代反应,得到6种新的一取代产物Fe3(CO)8(μ3-S)2L和3种新的二取代产物Fe3(CO)7(μ3-S)2L2,并对它们进行了IR、1H NMR和MS表征,测定了其中一种取代物Fe3(C... 用P(SR)Cl2和P(SR′)3作n-酸配体,分别与Fe3(CO)9(μ3-S)2进行取代反应,得到6种新的一取代产物Fe3(CO)8(μ3-S)2L和3种新的二取代产物Fe3(CO)7(μ3-S)2L2,并对它们进行了IR、1H NMR和MS表征,测定了其中一种取代物Fe3(CO)8(μ3-S)2[P(SC6H5)Cl2]的分子和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体取代反应 铁羰基簇合物
下载PDF
Fe(CO)5为原料合成几种铁羰基化合物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伸强 粱绍威 +3 位作者 余建敏 叶萍 谢洪凯 肖志音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50-1052,1056,共4页
以Fe(CO)5为起始原料直接或间接合成了Fe(CO)4I2、Fe3S2(CO)9、Fe3(CO)12、Fe2S2(CO)6、Cp2Fe2(CO)4和CpFe(CO)2X(Cp=环戊二烯基;X=Cl,I)7种典型的羰基铁化合物。比较系统的阐述了这几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产物红外光谱的差异,首次发... 以Fe(CO)5为起始原料直接或间接合成了Fe(CO)4I2、Fe3S2(CO)9、Fe3(CO)12、Fe2S2(CO)6、Cp2Fe2(CO)4和CpFe(CO)2X(Cp=环戊二烯基;X=Cl,I)7种典型的羰基铁化合物。比较系统的阐述了这几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产物红外光谱的差异,首次发现用Fe(CO)4I2和Na2S快捷合成Fe3S2(CO)9化合物的新方法,并用单晶衍射法证实了该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羰基铁 六羰基二铁二硫 十二羰基三铁 铁羰基化合物 茂铁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