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能量CT的多参数分析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严福华 林晓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随着CT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双能量CT逐步应用于临床。与常规多排CT相比,双能量CT技术实现了多参数成像,如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基物质图像及相应基物质的定量浓度值和有效原子序数。双能量CT最大的优势就是不仅能显示形态学的改变,而且... 随着CT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双能量CT逐步应用于临床。与常规多排CT相比,双能量CT技术实现了多参数成像,如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基物质图像及相应基物质的定量浓度值和有效原子序数。双能量CT最大的优势就是不仅能显示形态学的改变,而且可提供诸多反映病灶本质特征的量化指标。作为一个综合诊断手段,双能量CT将会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方面发挥其极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能谱成像 单能量 碘图
下载PDF
双源CT能谱成像技术在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曾炳亮 李滋聪 +1 位作者 廖小清 廖凤翔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成像技术对肺内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2例肺内孤立性肿块(恶性肿瘤及良性肿块各41例)的常规CT增强及双源CT增强动、静脉期资料,记录各期CT值及碘含量。组间行t检验,以P<0.05为结...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成像技术对肺内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2例肺内孤立性肿块(恶性肿瘤及良性肿块各41例)的常规CT增强及双源CT增强动、静脉期资料,记录各期CT值及碘含量。组间行t检验,以P<0.05为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果无论是动脉期还是静脉期,常规增强的CT值均低于碘基图,差异仅在静脉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组标准化平均碘浓度含量低于良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其鉴别两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良性组和恶性组从40ke V到140ke V均表现为连续递减趋势,其中两组CT值在动、静脉期的各能量水平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源CT能谱成像单能量图像和碘基图像对肺部孤立性肿块的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碘图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扫描碘图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坏死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钱蓉 袁元 +1 位作者 黄子星 宋彬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目的评估120 k V门静脉期图像结合碘图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坏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的、发病72 h以内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7例,经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获得120 k V门静脉期图... 目的评估120 k V门静脉期图像结合碘图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坏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的、发病72 h以内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7例,经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获得120 k V门静脉期图像和碘图图像,比较单纯120 k V门静脉期图像和120 k V门静脉期图像+碘图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坏死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17例患者中,6例患者存在胰腺坏死,其中4例早期未发现确切坏死灶者进展为坏死,而2例早期发现坏死灶患者经随访已好转;余11例无胰腺坏死灶。120 k V门静脉期图像诊断急性胰腺炎早期坏死灶的灵敏度为50.0%(3/6),特异度为100%(11/11),准确性为82.4%(14/17),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0.856,P=0.018);120 k V门静脉期图像+碘图诊断急性胰腺炎早期坏死灶的的灵敏度为100%(6/6),特异度为90.9%(10/11),准确性为94.1%(16/17),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977,P=0.002),且高于120 k V门静脉期图像的AUC值(P=0.002)。结论 120 k V门静脉期图像结合碘图能提高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坏死灶的主观判断能力,还能敏感地显示胰腺实质缺血区域,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坏死 双源CT双能量扫描 碘图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双能CT定量参数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级的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帆 刘文罡 +3 位作者 范园 潘雪琳 陈洁 孙家瑜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定量参数在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7月-2020年3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2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乳腺癌病理分级为Ⅱ级者31例,Ⅲ级者21例。所有患者行动脉期和静脉期双能胸...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定量参数在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7月-2020年3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2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乳腺癌病理分级为Ⅱ级者31例,Ⅲ级者21例。所有患者行动脉期和静脉期双能胸部CT增强扫描。将双期增强图像传输至MMWP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获得碘图和能谱曲线。在双期碘图上分别选取病灶强化最明显的层面,在病灶及主动脉中心勾画ROI测量碘浓度(IC),记录各ROI的能谱曲线上40~140 keV各单能级水平时的CT值,计算病灶的相对碘浓度(SIC)及能谱曲线的斜率(λ)。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病理分级之间双期图像上各项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动脉期中,Ⅱ级和Ⅲ级组中病灶的IC分别为(1.084±0.365)和(1.690±0.839)mg/mL,SIC分别为0.124±0.616和0.196±0.118,λ值为1.645±0.473和3.029±1.548;静脉期中,Ⅱ级与Ⅲ级组中病灶的IC分别为(1.819±0.696)和(2.271±0.850)mg/mL,SIC值分别为0.307±0.118和0.405±0.192,λ值分别为3.508±0.815和4.112±1.176。动、静脉两期中,两种组织学分级病灶之间IC、SIC和λ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病灶的IC、SIC和λ值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之间呈弱或中等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408、0.357和0.501),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0.710和0.794,λ值鉴别Ⅱ级和Ⅲ级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1.0%、特异度为67.7%。结论:浸润性乳腺癌的双能CT碘图和能谱曲线的相关定量参数与组织学分化程度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双能CT定量参数能为不同分化程度的浸润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定量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浸润性乳腺癌 病理分级 碘图 能谱曲线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肝脏双能CT碘图定量参数与肝脏储备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魏海云 周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应用双能CT碘图观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脏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肝实质碘浓度参数变化,探讨其与肝脏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乙肝肝硬化患者53例为肝硬化组,同期肝脏正常者22例为对照组,2组均应用双源CT双能序列行肝脏动脉期、门静脉... 目的应用双能CT碘图观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脏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肝实质碘浓度参数变化,探讨其与肝脏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乙肝肝硬化患者53例为肝硬化组,同期肝脏正常者22例为对照组,2组均应用双源CT双能序列行肝脏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应用软件分析动脉期肝实质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 in arterial phase,Ia)、门静脉期肝实质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 in portal vein phase,Ip)、延迟期肝实质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 in delayed phase,Id)、肝动脉碘分数(arterial iodine fraction,AIF)、门静脉碘浓度(portal venous iodine concentration,PVIC)。根据Child-Pugh分级将53例肝硬化患者分为A级组(Child-Pugh评分5~6分)、B级组(Child-Pugh评分7~9分)、C级组(Child-Pugh评分≥10分),比较3组Ia、Ip、Id、AIF、PVIC。结果肝硬化组Ia[(0.75±0.21)mgI/mL]、AIF(0.41±0.13)均高于对照组[(0.50±0.12)mgI/mL、0.24±0.06](t=6.300,P<0.001;t=7.595,P<0.001),Ip[(1.85±0.26)mgI/mL]、PVIC[(1.11±0.34)mgI/mL]均低于对照组[(2.14±0.32)、(1.64±0.32)mgI/mL](t=4.035,P<0.001;t=6.225,P<0.001),Id[(1.65±0.22)mgI/mL]与对照组[(1.70±0.36)mgI/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8,P=0.439)。A级组Ia[(0.65±0.15)mgI/mL]、AIF(0.35±0.08)均低于B级组[(0.82±0.17)mgI/mL、0.45±0.11]、C级组[(1.01±0.27)mgI/mL、0.60±0.12](P<0.05),B级组均低于C级组(P<0.05);A级组Ip[(1.90±0.25)mgI/mL]、PVIC[(1.25±0.28)mgI/mL]均高于B级组[(1.82±0.29)、(1.01±0.31)mgI/mL]、C级组[(1.67±0.16)、(0.65±0.19)mgI/mL](P<0.05),B级组均高于C级组(P<0.05);3组I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脏双能CT碘图表现为Ia、AIF升高,Ip、PVIC降低,碘浓度参数可实时定量反映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肝脏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肝硬化 双能CT 碘图 肝脏储备功能
原文传递
双源CT能谱成像技术在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曾炳亮 桂绍高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成像技术对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淋巴瘤患者及30例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双源CT动脉期及静脉期能量资料,比较两者的CT值、碘覆盖值(CTo A)、标准化平均碘浓度(NIC...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成像技术对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淋巴瘤患者及30例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双源CT动脉期及静脉期能量资料,比较两者的CT值、碘覆盖值(CTo A)、标准化平均碘浓度(NIC)、碘浓度差(IC)、碘浓度均一化比值(HRIC)及单能谱图像上淋巴结CT值差别。组间行双样本t检验分析,以P<0.05为结果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果淋巴瘤组淋巴结的平扫CT值、动静脉CT值分别与平扫CT值差值均高于转移性淋巴瘤组淋巴结,3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组动脉期及静脉期的CTo A、IC、HRIC均高于转移性淋巴瘤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NIC无显著差异(P>0.05)。淋巴瘤组淋巴结在单能量图像上CT值较转移性淋巴瘤组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能谱成像可提高淋巴瘤及转移性淋巴瘤的检出及诊断准确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转移性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碘图 能谱成像
下载PDF
双能量CT碘图定量参数在鉴别声带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瞿姣 危春容 +3 位作者 吴莉 赵卫 王元玲 杨亚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366-3369,3373,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动脉期碘图定量参数在鉴别声带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具有完整双能量CT扫描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声带病变患者128例,按病理类型分为声带鳞癌组(50例)、声带息肉组(50例)及声带慢性炎组(28例),比较3组病变动脉期碘...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动脉期碘图定量参数在鉴别声带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具有完整双能量CT扫描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声带病变患者128例,按病理类型分为声带鳞癌组(50例)、声带息肉组(50例)及声带慢性炎组(28例),比较3组病变动脉期碘图定量参数(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及Overlay值)的差异。将128例病变分为良性组(78例)及恶性组(50例),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最佳诊断阈值以分析各参数鉴别声带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声带鳞癌动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及Overlay值均高于声带慢性炎及声带息肉(P<0.05);动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及Overlay值鉴别声带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3、0.845及0.868(P<0.001),以碘浓度1.75 mg/mL为临界值诊断声带鳞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及83.3%,以标准化碘浓度0.16为阈值诊断声带鳞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及76.9%,以Overlay值40.15 HU为临界值诊断声带鳞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及91%。结论双能量CT动脉期碘图相关参数在声带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息肉 喉癌 双能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碘分布伪彩图 碘浓度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病变第3代双源CT双能成像参数与灌注成像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徐佳 郑永昌 +4 位作者 王萱 薛华丹 王士阗 梁继祥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研究对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第3代双源CT的双能成像碘图参数与灌注成像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临床诊断为肝脏非囊性占位的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第3代双源CT行肝脏灌注成像及双能CT成像扫描... 目的研究对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第3代双源CT的双能成像碘图参数与灌注成像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临床诊断为肝脏非囊性占位的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第3代双源CT行肝脏灌注成像及双能CT成像扫描,两种扫描间隔15 min。于双能CT动、门脉期碘图肝占位相对高、中、低密度区及正常肝右叶、肝左叶实质内绘制感兴趣区(ROI),获得碘图CT值;于肝脏灌注图像的相同位置绘制ROI,获得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碘图CT值与灌注参数相关性。结果动脉期碘图CT值与ALP(r=0.812,95%CI=0.728~0.885,P<0.001)和PVP(r=-0.209,95%CI=-0.323^-0.073,P=0.007)显著相关,与HPI无显著相关(r=0.058,95%CI=0.046~0.498,P=0.461)。门脉期碘图CT值与PVP显著相关(r=0.214,95%CI=0.072~0.361,P=0.005),与HPI无显著相关(r=0.036,95%CI=-0.002~0.242,P=0.649)。双能CT扫描动脉期和门脉期的总有效剂量为(3.53±1.17)m Sv,明显低于肝脏灌注的(14.53±0.45)m Sv(t=25.212,P<0.001)。结论双能CT成像动脉期碘图参数与肝脏灌注ALP和PVP显著相关,门脉期碘图参数与PVP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3代双源CT 碘图 肝脏灌注 肝局灶性病变
下载PDF
双能量CT碘图定量参数联合形态学征象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孟艳飞 飞勇 +3 位作者 王娜 吴华杰 刘红莉 费继敏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599-605,共7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碘图定量参数联合形态学征象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1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的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PTMC且行中央...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碘图定量参数联合形态学征象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1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的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PTMC且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其中,男性51例、女性114例,年龄22~69(47.8±13.9)岁,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CLNM组和无CLNM组。对病灶进行形态学征象评价,包括多发病灶、病灶长径、形态不规则、微钙化、甲状腺边缘接触、增强扫描后边界模糊。测量术前行双能量CT扫描动、静脉期PTMC病灶的碘浓度(IC)及CT值,计算动、静脉期病灶的标准化碘浓度(NIC)和标准化CT值(NCT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LNM组与无CLNM组患者动、静脉期病灶的IC、NIC以及CT值、NCT值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CLNM组与无CLNM组患者病灶的形态学征象。绘制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形态学征象及双能量CT碘图定量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得到双能量CT碘图定量参数与形态学征象的联合预测系数。结果形态学征象方面,CLNM组与无CLNM组患者在多发病灶、病灶长径、形态不规则、甲状腺边缘接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98~12.422,均P<0.01),且甲状腺边缘接触诊断颈部CLNM的效能最高(AUC=0.695)。双能量CT碘图定量参数方面,CLNM组患者原发灶动、静脉期的NIC和NCT值均高于无CLNM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6±0.02对0.32±0.03、0.70±0.11对0.59±0.10、0.43±0.06对0.37±0.07、0.81±0.08对0.75±0.12,t=4.248~8.301,均P<0.01)。且动脉期NIC诊断颈部CLNM的效能最高(AUC=0.822),最佳临界值为0.36。双能量CT碘图定量参数联合形态学征象诊断颈部CLNM的效能最高,AUC=0.908,灵敏度为86.70%、特异度为75.10%。甲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碘图 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能谱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辛小燕 荣萍 +7 位作者 张艳秋 杨雯 佟琪 申景涛 王玉婷 吕品 李茗 张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3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图、碘图及融合图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并定量分析病灶与正常腺体之间CT值、碘浓度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能谱方法扫描的乳腺癌患者21例,同时分析21例健康人的乳腺作为对照组。利用工作站后处理功能,分析单...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图、碘图及融合图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并定量分析病灶与正常腺体之间CT值、碘浓度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能谱方法扫描的乳腺癌患者21例,同时分析21例健康人的乳腺作为对照组。利用工作站后处理功能,分析单能量图、碘图及混合能量图对肿块的显示情况,测量乳腺病灶和正常腺体CT值、碘浓度,定量分析病灶与正常腺体之间CT值、碘浓度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例乳腺癌病灶在能谱CT的单能量图、碘图及融合图上均能清楚的显示。病灶在55 keV单能量图的增强CT值明显高于混合能量图(70.65 HU vs 44.95 HU,P<0.001);病灶碘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9 mg/ml vs 0.36 mg/ml,P<0.001)。结论能谱CT的多参数图像能清楚的显示乳腺癌病灶,碘摄取值作为能谱CT的定量参数,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碘浓度 碘图
下载PDF
青海省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调查与水碘分布图的绘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献亚 张雪飞 +9 位作者 李勇 陈勋 甘培春 李亚楠 杨佩珍 蔡生花 胡兰盛 余慧珍 张秀丽 何多龙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4-557,共4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水碘含量,并绘制水碘分布图,为科学补碘、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对青海省所有县(市、区)以乡(镇、街道,简称乡)为单位,采集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样,测定水碘含量、计算水碘中位数,并绘制青海省水碘分布图... 目的了解青海省水碘含量,并绘制水碘分布图,为科学补碘、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对青海省所有县(市、区)以乡(镇、街道,简称乡)为单位,采集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样,测定水碘含量、计算水碘中位数,并绘制青海省水碘分布图。结果在392个乡共采集水样1836份,水碘中位数为1.7μg/L;水碘中位数<5μg/L的乡占80.6%(316/392),水碘中位数在5~10μg/L的乡占17.1%(67/392),水碘中位数>10μg/L的乡占2.3%(9/392),乡级水碘中位数最高为24.8μg/L。根据调查结果,成功绘制了青海省水碘分布图、青海省西宁市水碘分布图和青海省海东市水碘分布图。结论青海省全境外环境普遍缺碘,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措施应持续实施,参照水碘分布图,引导群众科学补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乏症 饮用水 水碘 分布图
原文传递
标准化后的碘值和CT值在肠道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谦 朱淑凤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分析肠道肿瘤诊断中,标准化后的碘值、标准CT值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5例腹部疼痛的肠道疾病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多参数能谱技术肠道检查,通过检查分析患者的疾病类型,比较碘值与标准化后的碘值、CT值和标准化CT的差异性... 目的:分析肠道肿瘤诊断中,标准化后的碘值、标准CT值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5例腹部疼痛的肠道疾病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多参数能谱技术肠道检查,通过检查分析患者的疾病类型,比较碘值与标准化后的碘值、CT值和标准化CT的差异性。结果:病理检查显示,65例腹部疼痛患者中,35例患者为肠道肿瘤,30例患者为肠道炎性疾病。病理组织培养得到经肝脏转移、经淋巴结转移的各18例、17例。两组碘值、标准化后的碘值、CT值相比,肠道肿瘤均高于炎症性疾病患者(P<0.05),CT值相比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肠道肿瘤诊断中标准化后的碘值和标准化CT的诊断效能更高,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肿瘤 CT 碘图 炎性疾病 标准化后的碘值 标准化CT值
下载PDF
碘图联合脂肪图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陈瑶 杜芳 +1 位作者 翟润亚 江芳莲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3期169-175,共7页
目的应用双能量CT(DECT)分析确诊的食管癌患者转移性淋巴结及非转移性淋巴结之间的数据差异,探讨双能量成像在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80例,利用双能量后处理技术多材料分解算法获得碘图及脂肪... 目的应用双能量CT(DECT)分析确诊的食管癌患者转移性淋巴结及非转移性淋巴结之间的数据差异,探讨双能量成像在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80例,利用双能量后处理技术多材料分解算法获得碘图及脂肪图,纳入124个淋巴结(其中转移性淋巴结56个、非转移性淋巴结68个)测得碘含量(IC)、标准碘含量(NIC)及脂肪分类(FC)等数据,以病理作为分组金标准,对两组淋巴结进行量化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评估DECT碘图及脂肪图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得出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时各参数的阈值。前瞻性收集经活检确诊食管癌并拟治疗患者的100个未知纵隔淋巴结进行数据测定,按照回顾性研究中得出的各参数的阈值作为判定淋巴结转移的临界值,对该100个淋巴结进行预测并与病理结果作为对照,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两组淋巴结动脉期碘含量(ICA)、静脉期碘含量(ICV)、静脉期标准碘化率(NICV)、动脉期脂肪分类(FCA)及静脉期脂肪分类(FCV)等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当阈值ICV 2.25 mg/mL、NICV 23.6%、ICA 2.51 mg/mL时,诊断转移性淋巴结AUC最大,分别为0.877、0.695、0.625;当阈值FCA 39.30%、FCV 38.65%时,诊断非转移性淋巴结AUC最大,分别为0.691、0.836。对100个未知纵隔淋巴结进行参数测量,当ICV大于2.25 mg/mL倾向为转移性淋巴结,计1分,否则计0分;NICV大于23.6%时,计1分,ICA大于2.51 mg/mL时,计1分;当FCA大于39.30%倾向为非转移性淋巴结,计0分,否则计1分;FCV大于38.65%时,计0分。最终五项总分达到3分时诊断为转移性淋巴结,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检验Kappa值为0.762。结论当阈值ICV 2.25 mg/mL、NICV 23.6%、ICA 2.51 mg/mL时诊断转移性淋巴结效能最大,当阈值FCA 39.30%、FCV 38.65%时诊断非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效能最大,碘图联合脂肪图对食管癌淋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碘图 脂肪图 双能量CT
下载PDF
能谱CT碘图联合标准化碘浓度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林光耀 黄文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碘图联合标准化碘浓度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能谱CT检查并记录相关参数,择期... 目的探讨能谱CT碘图联合标准化碘浓度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能谱CT检查并记录相关参数,择期进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记录甲状腺癌检出情况,分析能谱CT碘图联合标准化碘浓度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0例甲状腺结节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5例(31.25%)确诊为甲状腺癌(恶性组),55例(68.75%)为良性结节(良性组),其中囊肿18例,炎症性结节28例,增生性结节型甲状腺肿9例。恶性组40 keV下CT值、90 keV下CT值、斜率K、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标准化碘浓度小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水浓度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40~90 keV)斜率K、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NIC单独及联合评估甲状腺癌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70,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能谱CT碘图联合标准化碘浓度能够有效诊断甲状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能谱CT 碘图 标准化碘浓度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但锟 郭君武 《社区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647-651,共5页
目的主动脉夹层属于临床重症,夹层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评价主动脉夹层中肾灌注水平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01-01-05-31本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或行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后的15例患者... 目的主动脉夹层属于临床重症,夹层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评价主动脉夹层中肾灌注水平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01-01-05-31本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或行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后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双源CT动脉成像(dual-source CT arterial imaging,DSCTA)和肾脏双能量平扫,通过后处理程序(肝VNC)获得肾脏灌注碘图及双肾虚拟平扫图像,定量测量双肾正常灌注、低灌注感兴趣区的各项指标。结果在15名患者中,有11名单侧肾脏显示灌注不足。DSCTA与肾灌注碘图所得结论一致。融合图像中,低灌注区CT值为(79.3±17.8)HU,低于对照侧的(122.0±7.2)HU,t=8.12,P<0.001;碘浓度为(2.99±0.86)mg/mL,低于对照侧的(5.67±0.67)mg/mL,t=7.68,P<0.001;对比增强率为(88.1±31.8)%,低于对照侧的(151.1±21.8)%,t=4.38,P<0.001。结论双能量碘图可以在视觉上反映肾灌注是否正常,双能量平扫所得各项数据可定量反映肾灌注水平,紧接DSCTA后应用有助于较早、准确判断肾异常灌注情况,虚拟平扫可区分碘剂与结石,排除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双能量成像 肾灌注 动脉CT血管成像 碘图
原文传递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血管成像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灌注的价值 被引量:19
16
作者 侯红军 张洪胜 +7 位作者 刘杰 崔林阳 于水 侯艳朋 李杨 张涵 韩太林 许祖闪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77-1281,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颅脑血管成像(CTA)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10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双层探测器头颈部光谱CTA及颅...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颅脑血管成像(CTA)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10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双层探测器头颈部光谱CTA及颅脑CT灌注成像(CTP)检查。在CTA重建的碘密度图及有效原子序数图上测量并比较灌注缺损区及健侧的碘密度值、有效原子序数值,在CTP图像上测量并比较患侧与健侧脑血容量(CBV)值、脑血流量(CBF)值,同时测量脑灌注缺损面积。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碘密度值与CBV值、碘密度值与CBF值、有效原子序数值与CBV值、有效原子序数值与CBF值、CTA显示的脑灌注缺损面积与CTP-CBF显示的脑灌注缺损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碘密度值[(0.22±0.07)mg/ml]、有效原子序数值(7.38±0.05)、CBV值[(1.9±0.7)ml/100 g]、CBF值[(15.1±5.9)ml/(100 g·min)]均显著低于健侧[碘密度值(0.44±0.10)mg/ml、有效原子序数值(7.52±0.06)、CBV值(3.4±0.7)ml/100 g、CBF值(57±27)ml/(100 g·min),t值分别为-14.7、-14.5、-11.2、-9.7,P<0.001];光谱CTA显示的脑缺血面积[(2292±1393)mm2]与CTP-CBF图显示的脑缺血面积[(2290±1359)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6,P=0.94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碘密度值与CBV值呈正相关(患侧为r=0.350,P=0.039;健侧为r=0.551,P=0.001);有效原子序数值与CBV值呈正相关(患侧为r=0.488,P=0.003;健侧为r=0.552,P=0.001);光谱CTA显示的脑灌注缺损面积与CTP显示的脑灌注缺损面积存在强相关性(r=0.993,P<0.001)。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A可实现对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脑组织灌注缺损程度“一站式”评估,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快捷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碘密度图 有效原子序数图 脑灌注成像
原文传递
能谱CT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碘对比剂渗出与脑出血转化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郭锐 龙小武 谭新许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750-752,共3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碘对比剂渗出与脑出血转化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云浮市人民医院诊治的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能谱CT诊断结果与术后24 h常规CT复查结果的对比,将其分为A组(碘... 目的探讨能谱CT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碘对比剂渗出与脑出血转化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云浮市人民医院诊治的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能谱CT诊断结果与术后24 h常规CT复查结果的对比,将其分为A组(碘对比剂渗出)和B组(脑出血转化)。对比两组患者颅内异常高密度影及其周围正常脑白质的CT指标及其相对值。结果30例患者为碘对比剂渗出,27例患者为脑出血转化,能谱CT诊断结果与术后24 h常规CT复查结果完全一致(Kappa=1),能谱CT对碘对比剂渗出及脑出血转化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为100%;两组患者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碘(水)基值为(32.15±3.64)g/L,明显大于B组的(6.84±1.53)g/L,水(碘)基值为(1028.20±100.54)g/L,明显小于B组的(1071.36±101.02)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颅内异常高密度影周围正常脑白质的CT值以及CT值的相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碘(水)基值的相对值为(10.13±1.15)g/L,明显大于B组的(0.88±0.07)g/L,水(碘)基值的相对值为(1.00±0.03)g/L,明显小于B组的(1.18±0.0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碘对比剂渗出及脑出血转化鉴别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介入治疗 能谱CT 碘-水基图 碘对比剂 脑出血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双能CT对AIS血管内治疗后早期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玲 陈英敏 +2 位作者 王宇航 朱凤英 黄晓颖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8-862,共5页
目的:评价双能CT(DE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早期颅内出血(ICH)和对比剂外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2月对在本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在术后2h内行头颅DECT扫描(80kVp和Sn150kVp)得到的混合能量... 目的:评价双能CT(DE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早期颅内出血(ICH)和对比剂外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2月对在本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在术后2h内行头颅DECT扫描(80kVp和Sn150kVp)得到的混合能量图像,经后处理获得虚拟平扫图(VNC)及碘覆盖图(IOM),以术后24~48h的常规CT(44例)或MR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5例)的诊断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常规CT显示梗死区出现高密度影或SWAN图像显示低信号影即为出血),评价DECT图像(混合图像+VNC+IOM)对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ICH的早期诊断效能。结果:符合纳入条件的49例AIS患者中15例DECT诊断为颅内出血合并对比剂外渗,全部经随访图像证实;34例诊断为对比剂外渗,随访证实30例,余4例随访图像提示出血性转化。DECT诊断早期ICH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78.95%(15/19)、100%(45/45)和93.75%(60/64),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5/15)和91.84%(45/49)。结论:双能CT可诊断AIS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早期ICH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双能CT 血管内治疗 虚拟平扫图像 碘覆盖图
下载PDF
IQon能谱CT碘图与单能量图对肺栓塞诊断的准确率对比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晶 王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9期141-146,共6页
目的:对比IQon能谱CT碘图与单能量图对肺栓塞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苏州科技城医院进行CT检查的100疑似肺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能谱模式进行扫描,通过系统软件对患者的CT碘图与单能量图进行分析,以肺动脉CT... 目的:对比IQon能谱CT碘图与单能量图对肺栓塞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苏州科技城医院进行CT检查的100疑似肺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能谱模式进行扫描,通过系统软件对患者的CT碘图与单能量图进行分析,以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为金标准,对比两种图像对肺栓塞检查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及肺动脉栓子诊断符合率。结果:10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经肺动脉CTA检查确诊的患者88例,12例为非肺栓塞,碘图对肺栓塞诊断的准确率为97.00%,单能量图诊断的准确率为85.00%,碘图高于单能量图(P<0.05);碘图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73%、91.67%、98.90%、91.70%,单能量图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66.67%、95.10%、42.11%,碘图与单能量图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8例确诊患者中,肺动脉CTA检测出栓子共计106个,其中1级栓子数量为21个,2级37个,3级25个,4级23个;碘图检出1级栓子数量符合21个,2级36个,3级25个,4级22个;单能量图检出1级栓子数量符合15个,2级30个,3级18个,4级17个;碘图检查的符合率高于单能量图检查(P<0.05)。结论:碘图检查的准确率、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能量图,对于微小肺动脉栓子检查的符合率高于单能量图,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on能谱CT 肺动脉栓子 单能量图 CT碘图 肺栓塞
下载PDF
双源CT能谱参数在肠道肿瘤及炎症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俊 李辉 +1 位作者 王艳 刘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参数在肠道肿瘤及炎症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30-82岁,均进行双源CT肠道造影检查,共三期扫描,即常规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对比增强双能量扫描,将双能量扫描两组数据(140 kV、100 kV...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参数在肠道肿瘤及炎症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30-82岁,均进行双源CT肠道造影检查,共三期扫描,即常规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对比增强双能量扫描,将双能量扫描两组数据(140 kV、100 kV)调入Dual-Energy后处理软件。利用Liver-VNC软件选项卡,调整融合比例为100%得到碘分布伪彩图(碘图),测量碘图中异常肠壁与腹主动脉或者髂动脉的碘值、CT值,并计算其标准化碘值、标准化CT值,得到所有数据后,按病理结果或镜检结果将炎性病变与肿瘤性病变进行分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均值,选择两个独立样本重复测量分析比较两组图像的CT值、碘值、标准化CT值、标准化碘值,用非参数法构建碘值、CT值、标准化碘值、标准化CT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术后病理或肠镜证实直肠癌15例,乙状结肠癌9例,升结肠癌4例,慢性炎症15例。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肿瘤性病变的CT值、碘值、标准化CT值、标准化碘值(35.339±4.441,2.293±0.540,0.841±0.165,0.466±0.100)均高于炎性病变的CT值、碘值、标准化CT值、标准化碘值(32.833±8.648,1.640±0.311,0.703±0.270,0.314±0.090)。CT值在炎性病变与肿瘤性病变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化CT值在炎性与肿瘤性病变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碘值与标准化碘值在两组中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得出碘值的诊断效能高于CT值,标准化后的碘值、CT值效能高于未标准化的。结论在患者肠道造影的检查中,双源CT能谱参数能帮助鉴别肠道肿瘤及炎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源CT 肠道造影 碘分布伪彩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