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BO治疗婴儿间擦疹及臀部红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孙秀玲 郑振杰 林治萍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MEBO治疗婴儿间擦疹及臀部红斑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将2000年1月~2006年9月,接诊治疗的婴儿间擦疹60例及臀部红斑260例分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MEBO治疗,对照组使用氧化锌软膏治疗,评价两种疗法... 目的:探讨MEBO治疗婴儿间擦疹及臀部红斑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将2000年1月~2006年9月,接诊治疗的婴儿间擦疹60例及臀部红斑260例分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MEBO治疗,对照组使用氧化锌软膏治疗,评价两种疗法对间擦疹与臀部红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间擦疹:治疗组的平均疗程为5.24±2.77天,对照组为8.76±2.43天,P<0.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于治疗后第3天、7天、10天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臀部红斑:治疗组的平均疗程为4.47±2.49天,对照组为8.34±2.98天,P<0.001,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7天、10天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MEBO对间擦疹及臀部红斑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擦疹 臀部红斑 MEBO 氧化锌软膏 疗效比较
下载PDF
造口护肤粉治疗擦烂与尿布皮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秋萍 张亚明 +1 位作者 薛梅 秦晓虹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造口护肤粉治疗擦烂(间擦疹)及尿布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擦烂及尿布皮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外涂40%氧化锌油,每6~8 h 1次,大小便后及时清洗粪便污染物,擦干后补涂药物,每天3~4次;治疗组将适... 目的:探讨造口护肤粉治疗擦烂(间擦疹)及尿布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擦烂及尿布皮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外涂40%氧化锌油,每6~8 h 1次,大小便后及时清洗粪便污染物,擦干后补涂药物,每天3~4次;治疗组将适量造口护肤粉撒在患处皮肤上,然后用无菌纱布或纸巾将粉剂抹匀(片刻后局部可形成一层保护膜),下一次大小便后清洗时,如果保护膜无破损,可以不再用药,如果保护膜有破损,可再撒上适量造口护肤粉,每天1~3次。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33.33%,对照组显效率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时间缩短(P<0.05)。结论:造口护肤粉治疗擦烂及尿布皮炎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清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擦疹 尿布皮炎 造口护肤粉 氧化锌油
下载PDF
蓝科肤宁治疗小儿间擦疹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计雄飞 唐珊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年第6期337-338,共2页
目的探讨蓝科肤宁治疗小儿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3岁的小儿间擦疹患儿1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蓝科肤宁湿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15 min。对照组采用锌氧油均匀涂于患处,每日2次。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蓝科肤宁治疗小儿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3岁的小儿间擦疹患儿1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蓝科肤宁湿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15 min。对照组采用锌氧油均匀涂于患处,每日2次。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分别为90.27%与66.17%,试验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蓝科肤宁湿敷治疗小儿间擦疹疗效确切,起效快,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擦疹 小儿 蓝科肤宁 锌氧油
下载PDF
1例老年卧床患者间擦疹的中医特色联合治疗与护理
4
作者 梁颖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本文总结1例老年卧床患者间擦疹的中医特色联合治疗和护理经验。通过中医整体观念,采用中药溻渍冷敷于患处,联合刺激耳穴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给予皮内针温和、高频的持久刺激,扶正培元,疏风化湿,调整经络肺腑功能,改善间擦疹症状。
关键词 间擦疹 中药塌渍 耳穴压豆 皮内针 中医护理
下载PDF
碘伏溶液治疗糜烂型间擦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孝云 《临床护理杂志》 2011年第4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0.5%碘伏溶液治疗糜烂型间擦疹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月PICU收治已存在及住院期间并发间擦疹患儿76例(共167处),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87处和对照组34例80处。观察组采用0.5%碘伏溶液外涂患处;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 目的观察0.5%碘伏溶液治疗糜烂型间擦疹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月PICU收治已存在及住院期间并发间擦疹患儿76例(共167处),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87处和对照组34例80处。观察组采用0.5%碘伏溶液外涂患处;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局部外用。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程明显缩短(P〈0.05)。结论采用碘伏溶液治疗糜烂型间擦疹疗效明显,取材及使用方便,费用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伏 间擦疹
下载PDF
MEBT/MEBO治疗新生儿擦烂红斑37例疗效观察
6
作者 高跃 李保锴 +1 位作者 孟祥花 张艳清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3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新生儿擦烂红斑(intertrigo)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治疗37例患儿,与同期29例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利用MEBT/MEBO临床治疗5天,治愈37例,治愈率100%。平均治愈住院天数为3.5土1.12天。...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新生儿擦烂红斑(intertrigo)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治疗37例患儿,与同期29例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利用MEBT/MEBO临床治疗5天,治愈37例,治愈率100%。平均治愈住院天数为3.5土1.12天。对照组临床治疗5天,治愈26例,治愈率89.7%。平均治愈住院天数为5.6±1.26天。结论:MEBT/MEBO治疗新生儿擦烂红斑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BO/MEBO 新生儿 擦烂红斑
下载PDF
0.1%苯扎氯胺溶液治疗念珠菌间擦疹98例临床观察
7
作者 姜峰 侯志宏 +4 位作者 毕廷民 杨洁 李梅 刘阳 孙小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05-1206,1216,共3页
目的观察0.1%苯扎氯铵溶液治疗念珠菌间擦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228例念珠菌间擦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14例。治疗组予0.1%苯扎氯铵溶液湿敷,对照组予2%酮康唑乳膏外搽,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 目的观察0.1%苯扎氯铵溶液治疗念珠菌间擦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228例念珠菌间擦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14例。治疗组予0.1%苯扎氯铵溶液湿敷,对照组予2%酮康唑乳膏外搽,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82%和8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和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苯扎氯铵溶液湿敷可用于治疗念珠菌间擦疹,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氯胺 念珠菌 间擦疹
下载PDF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致严重皮肤损害1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周香珍 李京泰 +2 位作者 任少琳 张纯萍 张天花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提醒临床医生在联合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时应密切关注用药安全。方法分析了1例43岁女性患者联合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后出现3级手足综合征和2级皮肤擦烂样皮炎的病例,文献回顾上述2种药... 目的提醒临床医生在联合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时应密切关注用药安全。方法分析了1例43岁女性患者联合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后出现3级手足综合征和2级皮肤擦烂样皮炎的病例,文献回顾上述2种药物所致皮肤毒性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结果该患者的手足综合征很可能由多柔比星脂质体引起,擦烂样皮炎很可能由多柔比星脂质体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共同引起,经过减量、延迟化疗以及中药等对症干预后,患者皮肤症状逐渐缓解。结论多柔比星脂质体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用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皮肤毒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并积极做好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手足综合征 擦烂样皮炎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治疗糜烂型间擦疹50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凯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3年第4期329-330,共2页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 (MEBO)治疗间擦疹的疗效。方法 :于 1999- 2 0 0 1年 ,对 5 0例糜烂型间擦疹患者采用MEBO治疗 ,观察创面疼痛、感染、愈合时间及愈后瘢痕情况。结果 :创面外涂MEBO后 ,5分 - 10分钟疼痛消失。愈合时间最短 7天 ,最...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 (MEBO)治疗间擦疹的疗效。方法 :于 1999- 2 0 0 1年 ,对 5 0例糜烂型间擦疹患者采用MEBO治疗 ,观察创面疼痛、感染、愈合时间及愈后瘢痕情况。结果 :创面外涂MEBO后 ,5分 - 10分钟疼痛消失。愈合时间最短 7天 ,最长 14天 ,红肿 1天— 3天消退 ,均表皮化愈合 ,形态正常。结论 :湿润烧伤膏对糜烂型间擦疹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糜烂型间擦诊 疗效
下载PDF
抗菌织物防治新生儿褶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雅蓉 周夏兴 +1 位作者 章利春 周桂儿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396-397,共2页
褶烂是新生儿常见皮肤病,为探索其防治措施和护理对策,我们利用中纺AB抗菌防臭布与全棉织布制成抗菌婴儿内衣给农村基层450例新生儿试穿,有效率达100%,并以普通内衣450例对照观察,患褶烂176例,患病率为3911... 褶烂是新生儿常见皮肤病,为探索其防治措施和护理对策,我们利用中纺AB抗菌防臭布与全棉织布制成抗菌婴儿内衣给农村基层450例新生儿试穿,有效率达100%,并以普通内衣450例对照观察,患褶烂176例,患病率为3911%,证实了褶烂的患病率较高,并为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经统计学处理,P<0.01,证明预防褶烂效果显著,同时给3个月病程未愈的褶烂患儿50例试穿7~10天获愈,临床实验证实抗菌婴儿内衣形成了有效的人工防护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褶烂 抗菌织物
原文传递
氯碘羟喹乳膏治疗婴儿念珠菌性间擦疹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游紫梦 冉昕 +1 位作者 代亚玲 冉玉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1期26-29,共4页
患儿因会阴部红斑瘙痒7d就诊。皮肤科检查示会阴部红斑。皮肤镜下可见红色基底上黄白色鳞屑。粘取皮损直接镜检,沙堡弱培养基、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芽管实验及提取DNA扩增后测序鉴定,确诊为白念珠菌致念珠菌性间擦疹。用药前后用无菌... 患儿因会阴部红斑瘙痒7d就诊。皮肤科检查示会阴部红斑。皮肤镜下可见红色基底上黄白色鳞屑。粘取皮损直接镜检,沙堡弱培养基、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芽管实验及提取DNA扩增后测序鉴定,确诊为白念珠菌致念珠菌性间擦疹。用药前后用无菌敷贴粘取对称部位鳞屑,置于同一培养基内培养,用药后一侧无菌落生长。用改良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证实3%氯碘羟喹乳膏良好的抑菌作用。镜检阳性后立即给与3%氯碘羟喹乳膏外用,用药后皮损明显好转,复查镜检和培养均阴性。3%氯碘羟喹乳膏可作为临床外用抗真菌药物选择。真菌荧光染液处理鳞屑能清晰判断菌丝及孢子,实验技术的革新有利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碘羟喹 念珠菌性间擦疹 白念珠菌 皮肤镜
下载PDF
救必应溶液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
12
作者 王海亮 赫玉芳 +2 位作者 李长慧 徐琪琪 景瑛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观察救必应溶液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5月-2018年4月治疗的念珠菌性间擦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救必应溶液冷湿敷患处,20 min/次,3次/d;对照组予氟康唑注射液冷湿敷患处,... 目的观察救必应溶液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5月-2018年4月治疗的念珠菌性间擦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救必应溶液冷湿敷患处,20 min/次,3次/d;对照组予氟康唑注射液冷湿敷患处,20 min/次,3次/d。1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观察治疗过程中皮损症状积分的变化,比较临床总有效率和真菌转阴率。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7.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0%(P> 0.05);治疗组转阴率77.8%,对照组转阴率88.0%(P> 0.05)。2组患者治疗后皮损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救必应溶液冷敷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皮肤念珠菌生长,促进真菌转阴,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必应溶液 氟康唑 念珠性间擦疹
下载PDF
不累及腋臭手术部位的间擦疹型手足综合征一例国际首报
13
作者 李婷婷 温广东 +2 位作者 杜娟 王芳 张建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82-1085,共4页
患者女,25岁,因手足、腋下和腹股沟红斑水疱伴疼痛反复1个月就诊。7年前患者因腋臭双腋下曾行小切口汗腺切除术。1个月前因颈部滑膜肉瘤(ⅡB期)术后行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3次化疗期间,出现手足、腋下和腹股沟红斑水疱伴疼痛,皮损逐次加... 患者女,25岁,因手足、腋下和腹股沟红斑水疱伴疼痛反复1个月就诊。7年前患者因腋臭双腋下曾行小切口汗腺切除术。1个月前因颈部滑膜肉瘤(ⅡB期)术后行多柔比星脂质体化疗,3次化疗期间,出现手足、腋下和腹股沟红斑水疱伴疼痛,皮损逐次加重。皮肤科检查:双手掌、足跖及腋下、腹股沟等间擦部位可见大片水肿性红斑,边界较清楚,上有粟粒至黄豆大小水疱,可见糜烂;皮疹处皮温高,触痛明显,尼氏征阳性;双腋下行小切口腋臭手术的部位无皮损,无疼痛。腋下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基底层下水疱形成及部分汗腺坏死。诊断:多柔比星脂质体相关间擦疹型手足综合征。根据该病例合并腋臭手术史,手术部位皮肤正常,推测该病发病机制可能为药物经汗腺排泄到皮肤后诱发的皮肤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综合征 多柔比星 脂质体 汗腺 间擦疹型手足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