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磷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9
1
作者 高效江 陈振楼 +1 位作者 许世远 刘绿叶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1-715,共5页
研究了长江口滨岸潮滩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分布、形态等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该地区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含量水平在 18 0— 3 1 4μmol g之间 ,最大值出现在浦东白龙港污水排放口附近 .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磷的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和... 研究了长江口滨岸潮滩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分布、形态等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该地区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含量水平在 18 0— 3 1 4μmol g之间 ,最大值出现在浦东白龙港污水排放口附近 .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磷的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和季节性变化规律 ,这主要与潮滩不同地段磷的来源、沉积物质地的差异 ,以及水动力、环境介质条件和生物作用的时空变化密切相关 .此外 ,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级研究表明大部分沉积磷以无机磷形式存在 ,其中无机磷又以钙结合磷为主 ;有机磷比例较少 .其次 ,潮滩沉积物表层上覆水中可溶磷的浓度一般都大于沉积物间隙水 ,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滩沉积物 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分布规律 累积作用
下载PDF
横沙岛潮滩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与累积 被引量:12
2
作者 沈军 刘尚灵 +1 位作者 陈振楼 毕春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5-489,共5页
长期以来,长江流域的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排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必将对下游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威胁。因此,针对横沙岛目前的潮滩环境进行研究,并就潮滩质量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价非常必要。通过对横沙岛潮滩表层沉积... 长期以来,长江流域的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排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必将对下游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威胁。因此,针对横沙岛目前的潮滩环境进行研究,并就潮滩质量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价非常必要。通过对横沙岛潮滩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与累积的统计学分析,得知横沙岛潮滩环境总体比较清洁,但多年来受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城市汽车尾气和工业粉尘干湿沉降的影响,局部地区表现出较严峻的污染形势,Cu、Zn、Cr、Pb的最高浓度分别达到背景值的2.34、4.24、2.74和1.63倍。通过对潮滩表层沉积物粒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分析,指出水动力条件、潮滩生物活化作用是影响重金属空间分布和累积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沉积物 重金属 空间分布与累积 横沙岛
下载PDF
3种典型潮滩沉积物微塑料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凯 冯志华 +2 位作者 方涛 徐军田 叶浩达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2,共7页
针对我国海岸带环境中微塑料监测方法缺乏标准化和系统化问题,探讨和改进了直接浮选法(方法 A)、分液漏斗法(方法 B)和容量瓶法(方法 C)3种典型的潮滩沉积物微塑料检测方法,并探究了沉积物粒径和聚合物类型对其分离效果的影响。经检验,... 针对我国海岸带环境中微塑料监测方法缺乏标准化和系统化问题,探讨和改进了直接浮选法(方法 A)、分液漏斗法(方法 B)和容量瓶法(方法 C)3种典型的潮滩沉积物微塑料检测方法,并探究了沉积物粒径和聚合物类型对其分离效果的影响。经检验,3种方法对潮滩沉积物中尺寸约为1 mm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PP)等5种常见聚合物颗粒的平均分离效率达到(91±7)%,且聚合物类型并不会影响分离效果(P>0.05)。方法 B在分离效率和稳定性方面明显优于其他2种方法(P<0.05),对于粗砂(0.5~1.0 mm)、粉砂(0.004~0.063 mm)和泥质(<0.004 mm)3类潮滩沉积物中的微塑料颗粒均有着良好的分离(95%±3%)。沉积物粒径会显著影响提取效果,呈现出随着沉积物粒径的增大、微塑料分离效率提高的趋势(P<0.05)。利用方法 B对系列现场调查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海州湾北部绣针河口、赣榆港码头和高公岛乡潮滩沉积物中微塑料数量丰度分别为34.97~144.33 n/kg、43.70~119.9 n/kg和372.98~1 103.02 n/kg;质量浓度分别为2.56~10.70 mg/kg、1.01~5.92 mg/kg和3.36~8.48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密度分选 潮滩沉积物 分离方法
下载PDF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活性重金属的空间分异及控制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健 毕春娟 陈振楼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0-1025,共6页
利用盐酸羟氨-25%醋酸溶液,提取了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活性重金属含量。研究发现,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活性重金属占总量的百分含量依次为Cu 26%,Pb 36%,Fe 7%,Mn 49%,Zn 32%,Cr 14%和Al 1.6%,沉积物基本未受到Cr污染,其余重金属污染程度... 利用盐酸羟氨-25%醋酸溶液,提取了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活性重金属含量。研究发现,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活性重金属占总量的百分含量依次为Cu 26%,Pb 36%,Fe 7%,Mn 49%,Zn 32%,Cr 14%和Al 1.6%,沉积物基本未受到Cr污染,其余重金属污染程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除Zn、Cr外,其余活性重金属在夏季沉积物中的含量明显低于春季,其主要原因是夏季风暴潮将大量细颗粒泥沙及其富集的重金属带离潮滩进入了河口水体中。受点源污染排放及沉积物粒度影响,活性重金属在长江口南岸的浒浦、顾路和浦东机场出现峰值含量,且高潮滩含量明显高于中、低潮滩。在垂向上,重金属一般在沉积物表层或亚表层形成富集。在口门附近的滨岸潮滩沉积物中,Cu、Pb的空间分异主要受早期成岩作用的控制,在污染较为严重、水动力作用相对较弱的潮滩沉积物中,Cu、Pb的空间分异主要受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变化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滩沉积物 活性重金属 空间分异
下载PDF
涠洲岛潮滩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及其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璐璐 陈志华 +1 位作者 印萍 张军强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30,共7页
根据2006年4月对涠洲岛潮滩表层沉积物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Hg、Cu、Pb、Zn、Cd、Cr、As的含量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其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估,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探讨了几种重金属元素的物源... 根据2006年4月对涠洲岛潮滩表层沉积物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Hg、Cu、Pb、Zn、Cd、Cr、As的含量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其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估,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探讨了几种重金属元素的物源。结果表明:涠洲岛潮滩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各元素均未达到污染水平,多数地区存在Cu的玷污,个别地区存在As的玷污;各分析元素较多的累积在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XKZ、W05断面附近区域;Hg、Cu、Zn、Cr显著正相关,以环境背景来源为主,Pb、As较多的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沉积物 重金属 空间分布 环境质量 物源 涠洲岛
下载PDF
蟹类底栖动物对河口潮滩无机氮界面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杰 陈振楼 +2 位作者 许世远 王东启 郑祥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6,共7页
以长江河口的沿岸及岛屿潮滩高潮滩湿地为研究区域,结合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模拟分析,初步研究了大型穴居底栖动物无齿相手蟹(Sesarma denaan)活动对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一水界面无机氮交换以及界面处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结果表... 以长江河口的沿岸及岛屿潮滩高潮滩湿地为研究区域,结合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模拟分析,初步研究了大型穴居底栖动物无齿相手蟹(Sesarma denaan)活动对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一水界面无机氮交换以及界面处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潮滩蟹类底栖动物活动对潮滩滩面地貌施加了显著的改造作用,蟹类活动较集中的地段,蟹洞覆盖率达到2%~3%,滩面掘出沉积物高达1~1.5kg/m^2。潮水淹没情况下,小范围内高密度的蟹类活动能通过机体排泄、加强沉积物再悬浮及促进沉积物一水界面溶质交换等方式致使沉积物出现三态无机氮的巨大释放。蟹类活动造成的洞穴结构及对沉积物的翻动混合能增加沉积物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沉积物中有机氮的矿化和NH4^+的释放,造成无机氮在沉积物中的剖面分布特征发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滩沉积物 蟹类底栖动物 无机氮 影响
下载PDF
潮滩泥沙抗侵能力的微生物作用研究综述
7
作者 陈欣迪 唐典 +1 位作者 龚政 张长宽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经典海岸动力学理论认为,海岸泥沙的侵蚀特性仅与物理化学因子有关。潮滩上大量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黏性物质形成的生物膜,附着泥沙颗粒而展现出的生物稳定效应,是新的研究难点,也是国际前沿和热点问题。目前微生物作用对于潮滩泥沙稳定性... 经典海岸动力学理论认为,海岸泥沙的侵蚀特性仅与物理化学因子有关。潮滩上大量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黏性物质形成的生物膜,附着泥沙颗粒而展现出的生物稳定效应,是新的研究难点,也是国际前沿和热点问题。目前微生物作用对于潮滩泥沙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潮滩微生物及其生物膜的分布特征,分析了潮滩微生物对海岸泥沙理化特性及稳定性的贡献及其作用方式,针对研究现状中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研究成果可以丰富海岸动力学和泥沙运动力学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内涵,发展河口海岸生物泥沙研究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泥沙 侵蚀与冲刷 泥沙的生物稳定 潮滩生物膜 微生物作用
下载PDF
杭州湾潮滩沉积物黏土矿物空间差异与物源指示 被引量:6
8
作者 席雅娟 师育新 +2 位作者 戴雪荣 刘朝 吴紫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5-325,共11页
通过对杭州湾潮滩沉积物中主要黏土矿物成分及组合类型的研究,分析了杭州湾潮滩沉积物黏土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借助聚类分析等手段,同时结合杭州湾水动力特征,探讨了研究区黏土矿物的来源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湾潮滩表层沉积物主... 通过对杭州湾潮滩沉积物中主要黏土矿物成分及组合类型的研究,分析了杭州湾潮滩沉积物黏土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借助聚类分析等手段,同时结合杭州湾水动力特征,探讨了研究区黏土矿物的来源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湾潮滩表层沉积物主要为黏土质粉砂,其余为砂质粉砂。本区沉积物黏土矿物成分复杂,主要为伊利石,其次是高岭石和绿泥石;还有少量蒙皂石和蛭石及1.4 nm过渡矿物。根据其相对含量可分为3种组合类型:Ⅰ型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蛭石类—蒙皂石型,Ⅱ型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蛭石类型,Ⅲ型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皂石—蛭石类型。在空间上,北岸的蒙皂石和绿泥石平均含量高于南岸,而伊利石、高岭石和蛭石(含1.4 nm过渡矿物)平均含量则低于南岸。高潮滩和中潮滩黏土矿物对比,除了蒙皂石含量高潮滩大于中潮滩外,其他矿物含量均无明显规律。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的分布特征与水动力条件和物质来源密切相关,杭州湾北岸乍浦以东潮滩受潮流和长江沿岸流影响明显,沉积物主要为长江和东海源的;南岸由于曹娥江和甬江两条河流的注入,流域物质所占比例明显比北岸高。柱状岩芯样品中各黏土矿物含量自下而上的变化则反映了物源区风化强度的波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潮滩沉积物 黏土矿物 物源
下载PDF
泉州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酸可提取相重金属 被引量:5
9
作者 于瑞莲 王荔娟 +1 位作者 胡恭任 赵元慧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9-743,共5页
本文用ICP-AES分析了泉州湾潮滩表层沉积物中9种重金属元素(Fe,Mn,Cr,Cu,Ni,Co,Pb,Zn,V)的酸可提取量,测定了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及其TOC,S2-和CaCO3含量.相关分析表明,潮滩沉积物中酸可提取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沿岸工农业废水排放及滩涂养殖... 本文用ICP-AES分析了泉州湾潮滩表层沉积物中9种重金属元素(Fe,Mn,Cr,Cu,Ni,Co,Pb,Zn,V)的酸可提取量,测定了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及其TOC,S2-和CaCO3含量.相关分析表明,潮滩沉积物中酸可提取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沿岸工农业废水排放及滩涂养殖用药,尤其是Zn,Pb,Cu,与国内其它海湾和河口相比存在明显富集,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沉积物中酸可提取重金属主要存在于细颗粒中,且主要与无定型铁氧化物及有机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提取相 重金属污染 潮间带沉积物 泉州湾.
下载PDF
海州湾潮间带沙蚕对沉积物微塑料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嘉旋 宋可心 +4 位作者 孙一鑫 方涛 李瑾祯 张涛 冯志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341-4349,共9页
2018年7月于海州湾潮滩设置3个断面共9个站位,通过对海州湾潮滩沉积物中以及沙蚕体内微塑料的丰度和形态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沙蚕体内微塑料的来源,以及沙蚕对潮滩沉积物微塑料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潮滩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0.49&#... 2018年7月于海州湾潮滩设置3个断面共9个站位,通过对海州湾潮滩沉积物中以及沙蚕体内微塑料的丰度和形态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沙蚕体内微塑料的来源,以及沙蚕对潮滩沉积物微塑料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潮滩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0.49±0.17)n·g^(-1),处于国内近岸环境研究的较高水平.所有检测到的微塑料中,最为丰富的形态和颜色类型分别为纤维和黑灰色,材质以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酯纤维(polyester,PET)和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为主.沙蚕中微塑料检出率为77.78%~86.67%,平均丰度为(6.68±2.21)n·ind^(-1),其丰度与个体质量显著正相关(r=0.42,P=0.002),个体质量1.5 g以上的沙蚕中微塑料丰度显著高于<0.5 g和0.5~1 g两个组别(F3=141.029,P=0.000),微塑料形态以黑色或蓝色小纤维为主,主要材质同样为聚乙烯和聚酯纤维.通过对0~3 mm范围内的微塑料各项特征分析发现,沉积物与沙蚕中的微塑料丰度强相关(r=0.79,P=0.01),其主要形态组成(r=0.90,P=0.035)和材质组成(r=0.73,P=0.024)同样显著相关,表明沙蚕会摄取沉积环境中的微塑料,存在与沉积物之间的微塑料交换,沙蚕作为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指示生物物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沙蚕 潮滩沉积物 海州湾 指示生物
原文传递
海三棱藨草对崇明东滩沉积物磷素分布的影响
11
作者 汪青 刘敏 +3 位作者 侯立军 欧冬妮 刘巧梅 余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1-734,共4页
以海三棱藨草为例,运用实验模拟的方法,通过根际、近根和远根沉积物的对比分析,运用根际微生物作用理论,研究了大型植物对潮滩沉积物磷分布及迁移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海三棱藨草通过根系对磷的吸收和自身有机质降解,在沉积物里形... 以海三棱藨草为例,运用实验模拟的方法,通过根际、近根和远根沉积物的对比分析,运用根际微生物作用理论,研究了大型植物对潮滩沉积物磷分布及迁移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海三棱藨草通过根系对磷的吸收和自身有机质降解,在沉积物里形成了水平的和垂直的浓度梯度,干扰了磷的正常累积和迁移.通过吸收,海三棱藨草对崇明东滩沉积物中磷的净化速率为16.7~46.1 mg·cm -2·d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 海三棱藨草 潮滩沉积物 净化速率 潮滩沉积物 崇明东滩 磷素 实验模拟 迁移转化 微生物作用 有机质降解 浓度梯度 磷分布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uncultivated magnetotactic bacteria from the sediments of Yuehu Lake, China 被引量:4
12
作者 DU Haijian ZHANG Rui +6 位作者 ZHANG Wenyan XU Cong CHEN Yiran PAN Hongmiao ZHOU Ke WU Long-fei XIAO Ti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94-104,共11页
Marine magnetotactic bacteri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intertidal sediments of Yuehu Lake(China), where their abundance reached 103–104 ind./cm3. Diverse morphotypes of magnetotactic bacteria were observed, includin... Marine magnetotactic bacteri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intertidal sediments of Yuehu Lake(China), where their abundance reached 103–104 ind./cm3. Diverse morphotypes of magnetotactic bacteria were observed, including cocci and oval, vibrio-, spirillum-, rod-, elliptical-, handle- and bar-shaped forms. The magnetococci were the most abundant, and had flagella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in a bundle. The majority of magnetosomes were arranged in one, two or multiple chains, although irregular arrangements were also evident. All the results of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 analysis show that magnetosome crystals were composed of Fe3O4, and their morphology was specific to particular cell morphotypes. By the 16 S r R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we found fourteen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 which were related to magnetotactic bacteria. Among these, thirteen belonged to the Alphaproteobacteria and one to the Gammaproteobacteria.Compared with known axenic and uncultured marine magnetotactic bacteria, the 16 S r RNA gene sequences of most magnetotactic bacteria collected from the Yuehu Lake exhibited sequence identities ranging from 90.1% to96.2%(〈97%).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icrobial communities containing previously unidentified magnetotactic bacteria occur in the Yuehu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tactic bacteria magnetosome biodiversity Yuehu Lake intertidal sediments
下载PDF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及产酶菌株初步筛选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蕾蕾 商丽 +2 位作者 孙浩 史晓翀 张晓华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2-522,共11页
为了研究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及可培养细菌产酶活性,选取潮间带19个站位沉积物样品,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沉积物中细菌的群落组成进行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测量沉积物中总细菌的绝对丰度;... 为了研究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及可培养细菌产酶活性,选取潮间带19个站位沉积物样品,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沉积物中细菌的群落组成进行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测量沉积物中总细菌的绝对丰度;利用传统的平板涂布法对16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中可培养细菌进行纯化和鉴定,同时选取38株细菌进行酶活性筛选。结果显示:19个站位潮间带沉积物样品共得到2375个分类操作单元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共获得42个细菌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类群。总细菌的丰度介于2.51×10^7~6.65×10^8 copies·g^-1。对于可培养细菌,129株测序的细菌分属于4个门,25个属,50个种。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为优势类群,这与高通量测序结果基本一致。选取其中38株进行酶活性筛选(包括脂酶、淀粉酶、明胶酶、褐藻胶酶和纤维素酶),发现17株可产脂酶、24株可产淀粉酶、18株可产明胶酶、4株可产褐藻胶酶和4株可产纤维素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沉积物 高通量测序 可培养细菌 16S RRNA 基因 酶活性
下载PDF
开敞大河口滩槽冲淤对台风的响应及其动力泥沙机制探讨——以长江口南汇边滩-南槽-九段沙系统为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世伦 丁平兴 赵庆英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5,共7页
台风期间 ,潮间带和潮下带岸坡总体上遭受侵蚀 ,而向岸一侧的沼泽和向海一侧的深槽则趋于淤积。台风期间的冲淤强度比正常天气的高 1- 2个数量级。台风期间裸滩的侵蚀机制是风将高能传递给水体使水体挟沙能力剧增 ,沼泽迅速淤积的机制... 台风期间 ,潮间带和潮下带岸坡总体上遭受侵蚀 ,而向岸一侧的沼泽和向海一侧的深槽则趋于淤积。台风期间的冲淤强度比正常天气的高 1- 2个数量级。台风期间裸滩的侵蚀机制是风将高能传递给水体使水体挟沙能力剧增 ,沼泽迅速淤积的机制与植被的消能捕沙功能、涨潮水体的高含沙量和明显的增水有关 ,而深槽的骤淤则是由于深水区底层相对较弱的动力条件与浅滩侵蚀所致的高含沙量不相适应。受径流和潮流对泥沙扩散作用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动力泥沙机制 台风 风暴 岸滩剖面 潮间带 沉积作用 淤积
下载PDF
天津新港区潮间带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丽平 郑丙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3-306,共4页
利用PCR-DGGE技术对天津新港潮间带(东经117°45′11.4″~45′12.4″,北纬39°2′42.8″~3′14.6″)沉积物中的细菌群落组成和优势菌群进行了调查,通过Quantity One软件分析不同样品的DGGE图谱,发现9个站位的细菌种类、数量... 利用PCR-DGGE技术对天津新港潮间带(东经117°45′11.4″~45′12.4″,北纬39°2′42.8″~3′14.6″)沉积物中的细菌群落组成和优势菌群进行了调查,通过Quantity One软件分析不同样品的DGGE图谱,发现9个站位的细菌种类、数量和多样性都存在明显差别,表明该潮间带细菌群落的空间异质性较高.细菌16S rDNA V3区特征片段经DGGE分离、条带切割,克隆、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新港潮间带沉积物中主要优势菌群归属于未培养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其它一些环境样品中的未归类菌群的细菌克隆;同时还发现许多条带序列与来自受不同污染的环境样品中的未培养细菌克隆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4%~100%),提示该区域受到不同类型污染物(如硫化物、重金属以及芳烃类污染物)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新港 潮间带沉积物 细菌群落多样性 PCR-DGGE 变形菌门
原文传递
福建三沙湾滩涂表层沉积物污染物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强 阎希柱 +1 位作者 王松 李元戎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4,共8页
为了解福建三沙湾滩涂表层沉积物污染现状,对三沙湾滩涂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污染物(Cu、Pb、Zn、Cd、Cr、Hg、As)、非金属污染物(有机碳、硫化物、油类、总磷和总氮)含量及氧化还原电位Eh、pH值进行了检测及相关性分析,并应用... 为了解福建三沙湾滩涂表层沉积物污染现状,对三沙湾滩涂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污染物(Cu、Pb、Zn、Cd、Cr、Hg、As)、非金属污染物(有机碳、硫化物、油类、总磷和总氮)含量及氧化还原电位Eh、pH值进行了检测及相关性分析,并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u、Pb、Zn、Cd、Cr、Hg和As平均含量分别为20.9、49.9、110.4、0.136、46.6、0.028、6.64mg/kg,油类、硫化物、有机碳、总磷、总氮平均含量分别为36.5mg/kg、38.4mg/kg、0.76%、0.42%、0.12%。Eh变化范围在-178~171mV之间,平均值为-56.4mV,pH的变化范围在6.74~7.06,均值是6.91。除Cu和Zn外,其他各重金属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除重金属Cu与有机碳和总氮、Zn与总氮、Hg与油类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外(P〈O.05),其他重金属与非金属污染物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非金属污染物之间相关系数较低;Eh与硫化物呈现显著相关(P〈0.05)。重金属单因子指数依次为Pb(2.00)〉Zn(1.38)〉Cr(0.78)〉Cu(0.70)〉As(0.44)〉Cd(0.27)〉Hg(0.14),Cu、Cd、Hg、Cr、As为低污染,Pb、Zn为中污染;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53,属中污染水平。单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参数依次为Pb(9.98)〉Cd(8.16)〉Hg(5.52)〉As(4.43)〉Cu(3.49)〉Cr(1.55)〉Zn(1.38),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34.51,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该滩涂属于两种非金属污染物含量超标中的N、P含量超标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沙湾 滩涂沉积物 重金属 非金属污染物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