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研究范式、特征及矫正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涛 冯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96-2203,共8页
解释偏差是社交焦虑者认知偏差的重要表现,是个体以更消极或更有威胁性的方式对社交刺激进行错误解释的倾向。文章首先介绍了该领域研究中常采用的4种范式:同音异形异义词/同形异义词范式、模糊故事范式、反应时范式和词句联想范式。然... 解释偏差是社交焦虑者认知偏差的重要表现,是个体以更消极或更有威胁性的方式对社交刺激进行错误解释的倾向。文章首先介绍了该领域研究中常采用的4种范式:同音异形异义词/同形异义词范式、模糊故事范式、反应时范式和词句联想范式。然后总结了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特征,阐述了注意偏差、依恋关系、发展经历和人格的强化敏感性对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影响。最后,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1)研究范式的研究适用性;(2)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特异性;(3)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神经生物学研究;(4)消极解释和积极解释在社交焦虑中作用;(5)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解释偏差 注意偏差 解释偏差矫正
下载PDF
积极关注对社交焦虑者焦虑及认知偏差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余红玉 钱铭怡 姚泥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考察积极关注对社交焦虑者的焦虑、解释偏差及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借鉴认知行为治疗中记录思维日记的方法(Dysfunctional Thought Record,DTR),改良后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社交焦虑者(非临床样本)进行一个月的正性思考,引导其关注... 目的:考察积极关注对社交焦虑者的焦虑、解释偏差及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借鉴认知行为治疗中记录思维日记的方法(Dysfunctional Thought Record,DTR),改良后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社交焦虑者(非临床样本)进行一个月的正性思考,引导其关注正性信息。内容包括对某一正性事件积极的想法、积极的情绪、舒适的躯体感受以及积极的行为结果。结果:一个月的积极关注训练后,社交焦虑者自我报告的焦虑水平明显改善(P<0.001);解释偏差任务中选择正负性解释的反应时均明显缩短(P<0.01);注意偏向无明显变化。结论:提示对生活琐事的积极关注可以有效改善社交焦虑者焦虑症状及解释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积极关注 解释偏差 注意偏向
原文传递
焦虑障碍的认知偏向矫正:应用与争议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松蔚 樊富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88-1598,共11页
认知偏向是焦虑障碍患者的重要认知特征,是指患者或高焦虑个体对负性或威胁性信息存在认知加工方面的偏向。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聚焦于注意偏向和解释偏向。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将认知偏向的矫正应用于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得到了不一... 认知偏向是焦虑障碍患者的重要认知特征,是指患者或高焦虑个体对负性或威胁性信息存在认知加工方面的偏向。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聚焦于注意偏向和解释偏向。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将认知偏向的矫正应用于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得到了不一致的结果。本文总结了将认知偏向矫正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不同方式,并从主观报告的疗效证据、行为及生理指标的疗效证据,以及未发现疗效证据的研究三方面回顾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于结果的高度不一致,本文从期望效应、干预对象、因变量和其它参数等方面探讨了可能的原因,并讨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注意偏向 解释偏向 认知偏向矫正
下载PDF
解释偏向矫正:“自下而上”地改变社交焦虑个体的解释偏向?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冰茜 李雪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9-871,共13页
长久以来,研究者发现社交焦虑个体对模糊的社交情境存在偏向性的解释,而这种解释偏向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产生、维持与复发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解释偏向矫正训练,因其能够通过简单的重复性实验"自下而上&... 长久以来,研究者发现社交焦虑个体对模糊的社交情境存在偏向性的解释,而这种解释偏向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产生、维持与复发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解释偏向矫正训练,因其能够通过简单的重复性实验"自下而上"地改变焦虑个体的这种解释偏向。与此同时,部分研究人员还发现经过这种"自下而上"的训练之后,焦虑个体的情绪状态也有所改善。然而,解释偏向矫正是一个新领域,存在整体研究异质性高、矫正训练机制不明确等争议。首先,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的常用研究范式,从被试临床状态与年龄特征两个方面梳理了解释偏向矫正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本文重点关注了解释偏向矫正训练作用于社交焦虑障碍的起效机制,综合过往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干预作用模型",探讨了可能影响因素(自我意象、自尊、对威胁性刺激的评估、正性评价恐惧、长时记忆、焦虑敏感性和回避行为)。最后,本文从解释偏向、焦虑症状、迁移效应、实验设计和整体领域研究质量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争议与问题,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障碍 社交恐怖 解释偏向 解释偏差 解释偏向矫正
下载PDF
消极偏向还是积极匮乏?高社交焦虑者对模糊社交情境的解释偏向 被引量:3
5
作者 路翠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9-1035,共7页
目的:探讨高社交焦虑者对模糊社交情境的解释偏向。方法:52名高社交焦虑、36名低社交焦虑被试完成了词句关联范式(WSAP)。结果:(1)基于反应时的内隐结果表明,高社交焦虑组认同积极解释和拒绝消极解释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低社交焦虑组;高... 目的:探讨高社交焦虑者对模糊社交情境的解释偏向。方法:52名高社交焦虑、36名低社交焦虑被试完成了词句关联范式(WSAP)。结果:(1)基于反应时的内隐结果表明,高社交焦虑组认同积极解释和拒绝消极解释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低社交焦虑组;高社交焦虑组对消极解释的认同反应时显著短于拒绝,而对积极解释的认同反应时显著长于拒绝,低社交焦虑组则刚好相反。(2)基于决策(认同率)的外显结果表明,较之低社交焦虑组,高社交焦虑组认同更多消极解释和更少积极解释;两组对积极解释的认同均显著高于消极解释;高社交焦虑组的积极偏差得分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组。(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隐的积极和消极解释偏差共同预测了社交焦虑;外显的消极解释是社交焦虑的主要预测因子。结论:高社交焦虑者呈现不同的内隐和外显解释偏向,即存在内隐的消极解释偏向和积极偏向匮乏,以及外显的积极解释偏向,但外显的积极偏向程度显著弱于低社交焦虑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解释偏向 词句关联范式
原文传递
高、低状态焦虑军人解释偏向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晓敏 蔡文鹏 +3 位作者 陈艾彬 屠志浩 刘广宇 邓光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56-2860,共5页
背景焦虑是当今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不合理认知导致焦虑,因而通过认知偏差矫正来缓解焦虑已成为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军人焦虑问题更不容小觑,而国内关于军人认知偏差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解释偏差的研究也更少。目的探讨不同状态焦虑军... 背景焦虑是当今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不合理认知导致焦虑,因而通过认知偏差矫正来缓解焦虑已成为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军人焦虑问题更不容小觑,而国内关于军人认知偏差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解释偏差的研究也更少。目的探讨不同状态焦虑军人解释偏向的差异,并考察解释偏向是否存在跨自我/他人相关的普遍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8-9月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118名军人,对其施测《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取状态焦虑问卷(SAI)得分大于该样本均值的1个标准差为高状态焦虑组(>46分,n=24),小于均值的1个标准差为低状态焦虑组(<28分,n=21)。自行编制军事模糊情境句,采用模糊情境试验范式完成行为学试验。采用2(组别:高状态焦虑组和低状态焦虑组)×2(相关类型:自我相关和非自我相关)×2(情绪效价:积极解释和消极解释)三因素混合试验设计,其中组别为被试间变量,相关类型和情绪效价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在不同解释上的得分。结果组别和情绪效价的交互作用显著〔F(1,43)=14.290,P<0.01〕。组别与相关类型〔F(1,43)=0.034,P>0.10〕、相关类型与情绪效价〔F(1,43)=0.065,P>0.10〕的二重交互作用,以及组别、相关类型和情绪效价的三重交互作用〔F(1,43)=0.534,P>0.10〕均不显著。焦虑分组在积极解释上的简单效应显著〔F(1,43)=8.410,P<0.01〕,高状态焦虑组在积极解释上的得分低于低状态焦虑组(P<0.05)。焦虑分组在消极解释上的简单效应显著〔F(1,43)=13.380,P<0.01〕,高状态焦虑组在消极解释上的得分高于低状态焦虑组(P<0.05)。结论相较低状态焦虑军人,高状态焦虑的军人在不同自我相关条件下的解释偏向差异不显著,但在面对模糊情境时,高状态焦虑军人的积极解释得分更低,消极解释得分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军事人员 解释偏向 模糊情境试验 交互分析 积极解释 消极解释
下载PDF
法律解释的去理论化与立场转换——认知心理学的启示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云清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43,共9页
学界提出的各种法律解释理论不仅仅在规范层面上无法自圆其说,同时也无法对法院的解释实践作出准确的描述。尽管针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经验研究表明法院的法律解释实践趋向于新文本主义和法律实用主义,但这些经验研究却没有证明法官遵... 学界提出的各种法律解释理论不仅仅在规范层面上无法自圆其说,同时也无法对法院的解释实践作出准确的描述。尽管针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经验研究表明法院的法律解释实践趋向于新文本主义和法律实用主义,但这些经验研究却没有证明法官遵循了这些解释理论。在对法律解释去理论化之后,如何看待实践中存在的"微观不一致与宏观一致"需要一种立场转换,即关注作为解释主体的法官的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去理论化 偏见 启发式 认知融贯性
原文传递
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的解释偏差 被引量:6
8
作者 姚泥沙 李松蔚 +4 位作者 钱铭怡 余红玉 林沐雨 王小玲 杨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80-685,共6页
目的:考察高社交焦虑个体是否对正性面孔存在主观解释偏差,探索其对正性社交信息的解释方式,以帮助理解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的认知加工模式。方法:研究为单因素设计,以被试社交焦虑水平为组间变量。采用社会交往焦虑量表(SIAS),从60... 目的:考察高社交焦虑个体是否对正性面孔存在主观解释偏差,探索其对正性社交信息的解释方式,以帮助理解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的认知加工模式。方法:研究为单因素设计,以被试社交焦虑水平为组间变量。采用社会交往焦虑量表(SIAS),从60名学生中筛选出得分最高的前27%和最低的后27%,分别为高、低社交焦虑组。以正性情绪面孔为材料,给出其在特定社交背景下可能的正性、中性和负性解释,每种解释为一个独立的评分维度。通过自陈报告的方法,要求高、低社交焦虑组被试就想到某一解释的可能性大小进行评分;随后再根据自身对每种解释的相信程度,对三者进行排序。结果:评分结果表明,相比于低社交焦虑个体,高社交焦虑个体更不容易想到对正性面孔的正性解释(P<0.001),而更容易想到负性解释(P<0.001);排序结果表明,高社交焦虑个体更不相信对正性面孔的正性解释(P<0.001)。结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存在解释偏差;他们不仅无法充分理解正性面孔的积极含义,还更倾向于直接对正性面孔做出负性解释,两者都可能导致社交焦虑症状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正性刺激 面孔 解释偏差
下载PDF
认知加工偏向视野下的自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丽华 张旭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5期42-45,共4页
目前,关于自尊与认知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加工偏向效应的探讨上。认知加工偏向效应的探索为自尊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该文以认知加工过程为脉络,重点介绍自尊的注意、记忆、解释加工偏向研究的实验范式和研究结果,... 目前,关于自尊与认知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加工偏向效应的探讨上。认知加工偏向效应的探索为自尊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该文以认知加工过程为脉络,重点介绍自尊的注意、记忆、解释加工偏向研究的实验范式和研究结果,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后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注意加工偏向 记忆加工偏向 解释加工偏向
下载PDF
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刺激的解释偏差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泥沙 李松蔚 +4 位作者 钱铭怡 余红玉 王小玲 林沐雨 赵欣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94-1297,共4页
本研究分别在短时(60ms)和长时(无时间限制)条件下呈现匹配的正性和中性面孔,要求高、低社交焦虑被试选择更具威胁性的面孔,以验证两者对正性刺激是否存在主观解释偏差,并考察该偏差产生于认知加工的哪一阶段。结果发现,长时条件下,高... 本研究分别在短时(60ms)和长时(无时间限制)条件下呈现匹配的正性和中性面孔,要求高、低社交焦虑被试选择更具威胁性的面孔,以验证两者对正性刺激是否存在主观解释偏差,并考察该偏差产生于认知加工的哪一阶段。结果发现,长时条件下,高焦虑组选择正性面孔的比例显著高于低焦虑组;短时条件下无显著差异。提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存在主观、外显的解释偏差,他们更倾向于对正性刺激做出消极解释,并且这种偏差产生于认知加工的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正性刺激 面孔 解释偏差
下载PDF
歧义情境解释偏向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研究
11
作者 郑飞宇 冯正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586-2592,共7页
目的以相似性评分任务(similarity rating task,SRT)为模板编制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的抑郁症解释偏向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获得授权后,将认知行为矫正前瞻训练项目(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errors prospective training i... 目的以相似性评分任务(similarity rating task,SRT)为模板编制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的抑郁症解释偏向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获得授权后,将认知行为矫正前瞻训练项目(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errors prospective training items,CBM-I)中的歧义段落翻译后进行第一轮筛选,将选出段落与经文化适应性改编后的SRT剩余歧义段落及自编歧义段落共同组成第二轮筛选问卷,筛选出14个歧义段落作为题项。最终以SRT为模板编制成歧义情境解释偏向问卷,并对477人施测,再对该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分析。结果两轮筛选后编制成包含14个题项的问卷,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5个因素,累积贡献率为52.67%,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五因素模型拟合良好;Cronbach’sα系数为0.613,分半信度系数r=0.617;效度检验中的内容效度以目标句与陪衬句做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显著(t=-12.90,P<0.01),效度标度以中文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做效标发现本问卷效标效度良好,二者总分显著相关(r=-0.224,P<0.01)。结论歧义情境解释偏向问卷信效度良好,是适用于我国的抑郁解释偏向程度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解释偏向 歧义情境
下载PDF
基于不同自我相关条件下抑郁情绪个体解释偏向的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晋 冯正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情绪个体在不同自我相关条件下的歧义性信息中解释偏向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第2版(BDI-Ⅱ)筛选出抑郁情绪组被试(n=20)及正常对照组被试(n=20)。使用词句联想范式(WSAP)的行为学任务测量两组被试在不同自... 目的探讨抑郁情绪个体在不同自我相关条件下的歧义性信息中解释偏向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第2版(BDI-Ⅱ)筛选出抑郁情绪组被试(n=20)及正常对照组被试(n=20)。使用词句联想范式(WSAP)的行为学任务测量两组被试在不同自我相关条件下对歧义性信息的解释(词汇)认可率及反应时。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抑郁情绪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良性解释(词汇)、负性解释(词汇)的总体认可率、反应时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抑郁情绪组在3种不同自我相关度的条件下(无关的他人情境/亲密关系情境/自我情境)对良性解释(词汇)、负性解释(词汇)的认可率、反应时分别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正常对照组在3种不同自我相关度的条件下对良性解释(词汇)、负性解释(词汇)的认可率和反应时也分别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3在自我情境中,抑郁情绪组的负性解释(词汇)认可率最高且反应时最短;在亲密关系情境中,抑郁情绪组的良性解释(词汇)认可率最高且反应时最短。结论抑郁情绪个体在歧义信息的解释加工过程中,存在显著的负性解释偏向及可能的良性解释偏向缺乏,其中负性解释偏向同时存在于自我与非自我相关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解释偏向 自我相关
下载PDF
多义词造句任务对负性解释偏差的测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冠琳 张璐 +1 位作者 郭佳怡 张文彩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2-338,共7页
本研究旨在归纳中文里可以用于测量解释偏差的多义词,并使用多义词造句任务,在广泛性焦虑症状人群中评估其测量有效性。经过对多义词负性与非负性含义常用程度的评分以及多义词造句任务项目区分度、信度、效度和目的隐蔽性的检验,筛选... 本研究旨在归纳中文里可以用于测量解释偏差的多义词,并使用多义词造句任务,在广泛性焦虑症状人群中评估其测量有效性。经过对多义词负性与非负性含义常用程度的评分以及多义词造句任务项目区分度、信度、效度和目的隐蔽性的检验,筛选出两含义常用程度大致相同且对焦虑较为敏感的34个题目构成多义词造句任务,该任务信度良好,可以有效测得高低广泛性焦虑和状态焦虑人群中解释偏差的显著差异,且与同类的乱句重排任务相比,能猜出与猜对实验目的的被试显著更少。因此,中文多义词造句任务信效度良好,具有便捷、隐蔽的优势,可以用于解释偏差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偏差 多义词 造句任务 广泛性焦虑
下载PDF
不同亚型社会退缩个体对社会/非社会模糊情境的解释偏向 被引量:1
14
作者 向碧华 郑宏 +1 位作者 周颖 刘俊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2-275,313,共5页
目的:考察不同社会退缩个体对社会/非社会模糊情境的解释偏向特点。方法:57名羞怯、44名社交淡漠、30名社交回避以及101名非退缩被试完成模糊情境测验和语句关联范式。结果:①模糊情境测验结果表明:社交回避和羞怯组的威胁解释偏向显著... 目的:考察不同社会退缩个体对社会/非社会模糊情境的解释偏向特点。方法:57名羞怯、44名社交淡漠、30名社交回避以及101名非退缩被试完成模糊情境测验和语句关联范式。结果:①模糊情境测验结果表明:社交回避和羞怯组的威胁解释偏向显著高于非退缩组;②语句关联范式结果表明:社会情境中,社交回避与羞怯组的威胁解释偏向均高于非退缩组,社交回避组还显著高于社交淡漠组;非社会情境中,社交回避组的威胁解释偏向显著高于社交淡漠及非退缩组,而社交淡漠组的积极解释偏向显著低于非退缩组。结论:社交回避与羞怯个体在社会/非社会模糊情境中表现出明显的威胁性解释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退缩亚型 社会信息加工 解释偏向 语句关联范式
原文传递
“挂念小芳的爷爷”类句法歧义加工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顾介鑫 周昕 翁婧琦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7-662,共16页
文章从语言学理论角度分析了汉语"VP+NP1+的+NP2"句法歧义的动因,探讨了词汇语义特征对歧义程度的影响作用,以及歧义程度高的"VP+NP1+的+NP2"结构仍表现出歧义偏向性的原因。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发现:1)歧义... 文章从语言学理论角度分析了汉语"VP+NP1+的+NP2"句法歧义的动因,探讨了词汇语义特征对歧义程度的影响作用,以及歧义程度高的"VP+NP1+的+NP2"结构仍表现出歧义偏向性的原因。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发现:1)歧义偏向性、动词致歧度均影响汉语"VP+NP1+的+NP2"句法歧义加工,分别导致额-颞网络、额下回三角部(BA45)激活,且该两因素间存在交互影响;2)脑功能成像数据还显示在偏正结构解读条件下,高动词致歧度与低动词致歧度句子之间没有差异,而动宾结构解读条件下,高动词致歧度与低动词致歧度句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1)句法与语义信息共同影响汉语句法歧义解读;2)尽管句法歧义允许两种结构分析,但它们的心理表征并不平衡,存在解读偏向且偏正结构的表征占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歧义 歧义程度 歧义偏向性 脑功能成像
下载PDF
解释认知偏差矫正效果及其对先前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祖晔 孙玮洁 +3 位作者 杨冉明 杨槟 张钦 崔丽霞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0-415,共6页
目的:研究解释偏差矫正训练(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 of Interpretation,CBM-I)对个体解释偏差的改变效果及对先前记忆的影响。方法:选取54名健康大学生为被试,首先为其呈现无结尾的模糊情景,并要求为该情景续写一个结局,之后将被... 目的:研究解释偏差矫正训练(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 of Interpretation,CBM-I)对个体解释偏差的改变效果及对先前记忆的影响。方法:选取54名健康大学生为被试,首先为其呈现无结尾的模糊情景,并要求为该情景续写一个结局,之后将被试随机分配至对模糊情景进行积极解释的训练组(n=27)或消极解释的训练组(n=27)进行CBM-I训练。结果:积极组比消极组对积极探测情景的反应时更短(P<0.001),消极组比积极组对消极探测情景反应时更短(P<0.05);对新的模糊情景进行相似度评估,积极组比消极组倾向于积极解释(P=0.06),消极组比积极组倾向于消极解释(P<0.05);对先前记忆内容(即先前续写的模糊情景结局)的回忆效价更倾向于CBM-I训练效价(消极训练组P<0.05)。结论:CBM-I训练能有效改变解释偏差倾向,且对训练前的记忆产生定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偏差矫正 解释偏差 记忆 模糊情景
原文传递
留守儿童解释偏向的跨情境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剑霞 陈旭 瞿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6期720-721,共2页
目的了解留守儿童在一般同伴和亲密好友社交情境下的解释偏向特点。方法选取320名留守儿童为研究组,276名普通儿童为控制组,施测儿童版两可社交情境解释问卷。结果留守儿童的消极解释偏向显著高于控制组(t=2.52,P<0.05),积极解释偏... 目的了解留守儿童在一般同伴和亲密好友社交情境下的解释偏向特点。方法选取320名留守儿童为研究组,276名普通儿童为控制组,施测儿童版两可社交情境解释问卷。结果留守儿童的消极解释偏向显著高于控制组(t=2.52,P<0.05),积极解释偏向显著低于控制组(t=-4.21,P<0.001);留守儿童指向自身的消极解释偏向显著高于控制组(t=2.66,P<0.01;t=3.58,P<0.001);留守儿童在亲密好友情境比在一般同伴情境下更少产生消极解释(t=5.77,P<0.001),更多地产生积极解释(t=-4.19,P<0.001)。结论留守儿童存在明显的消极解释偏向,缺乏积极解释偏向;好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极解释并促进积极解释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偏向 比较研究 留守儿童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un-V-able格式结构性歧义词的解读偏向——形态表征的不完整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百敬 薛芬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2,29,共7页
本文首先从形态上分析了un-V-able格式派生词的歧义性,之后调查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境中对该格式歧义词的解读情况。结果显示,语言水平和语境类别对其解读有显著影响,但构词成分的频率不起作用。解读过程遵循顺序通达模型,表现出强烈... 本文首先从形态上分析了un-V-able格式派生词的歧义性,之后调查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境中对该格式歧义词的解读情况。结果显示,语言水平和语境类别对其解读有显著影响,但构词成分的频率不起作用。解读过程遵循顺序通达模型,表现出强烈的右分支解读偏向,即使是高水平学习者也很难通达左分支解读。因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形态表征不完整,形态分析与计算不够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歧义 左右分支 语境 解读偏向
原文传递
海军士兵社交焦虑感对军营生活中人际交往信息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倩兰 张晓敏 +2 位作者 陈艾彬 宋相瑞 邓光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9-454,共6页
目的探索海军士兵的社交焦虑情绪对其军营生活中人际交往信息加工的影响。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海军士兵74名。使用人际交往焦虑量表评估海军士兵社交焦虑情绪,用E-prime的行为学实验测试人际交往信息加工特点,运用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 目的探索海军士兵的社交焦虑情绪对其军营生活中人际交往信息加工的影响。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海军士兵74名。使用人际交往焦虑量表评估海军士兵社交焦虑情绪,用E-prime的行为学实验测试人际交往信息加工特点,运用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结果社交焦虑与解释偏差和顺从性均呈负相关(P<0.01,P<0.05),说明高水平社交焦虑的海军士兵消极解释偏差倾向更强、顺从性更差。中介效应Sobel检验结果显示,解释偏差能够通过社交焦虑间接影响海军士兵的顺从性(z=2.75>1.96)。结论海军士兵社交焦虑对其社交信息加工有影响,且在消极解释偏差导致的低顺从性行为过程中有一定的中介作用。高水平社交焦虑的海军士兵在消极解释偏差的影响下表现出低顺从性及其他不适应军营集体生活的行为。未来可通过解释偏差矫正训练帮助官兵减少社交焦虑,增加其对部队的归属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军营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士兵 社交焦虑 人际信息加工 解释偏差 顺从性 军营生活
下载PDF
从“偏见观”看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20
作者 骆萍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35-137,共3页
本文从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理解的历史性和偏见观的概念着手,分析在翻译活动中作为阐释者的译者对原作的创造性叛逆这一客观现象的合理性和不可避免性,指出译者的主体性应得到重视。
关键词 阑释 历史性 偏见 译者 主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