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衰减参数在不同中医证型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婷 董淑娟 韩艳俊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1期1940-1942,共3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脂肪衰减参数(FAI值)在不同中医证型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148例和健康对照组144例。使用Fibro Touch检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FAI值,按照2011...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脂肪衰减参数(FAI值)在不同中医证型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148例和健康对照组144例。使用Fibro Touch检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FAI值,按照2011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诊疗共识意见》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脂肪肝超声分级。结果: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的FAI值进行比较,发现患者的FAI值明显高于健康人(t=37.414,P=0.000),表明FAI值可用于定量检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比较不同分级中医证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FAI值,发现不同中医证型FAI值各不相同(F=3.15,P<0.05),且重度痰瘀互结证患者的FAI值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P<0.05),中度患者显著高于轻度(P<0.05),表明FAI值可用于诊断脂肪肝的病变程度;对FAI值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FAI值和脂肪肝程度呈正相关(r=0.758,P=0.000),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FAI值随之升高;采用ROC曲线分析,FAI值诊断轻度脂肪肝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中度脂肪肝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表明FAI值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检测准确率高。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脂肪衰减参数可定量、准确诊断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脂肪衰减参数 肝郁气滞证 肝郁脾虚证 痰湿内阻证 湿热蕴结证 痰瘀互结证
下载PDF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洪霞 蒋勍 +1 位作者 汤晓琴 俞银华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基础上加西药保留灌肠,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基础上加西药保留灌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基础上加中药保留灌肠,每晚睡前1次,连续治疗30天。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西药保留灌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UC) 活动期 湿热内蕴证 保留灌肠 中药
原文传递
利湿芍药方治疗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月华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8期58-63,共6页
目的:观察利湿芍药方治疗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利湿芍药方中药口服治疗。用药4周后,评价2组腹泻、... 目的:观察利湿芍药方治疗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利湿芍药方中药口服治疗。用药4周后,评价2组腹泻、黏液便、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及肛门灼热等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7 (IL-17)、白细胞介素-4 (IL-4)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变化情况及Baron内镜评分、Geboes黏膜组织学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68.7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IL-6、IL-17、TNF-α,以及Baron内镜评分、Geboes评分均降低,IL-4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IL-17、TNF-α水平,以及Baron内镜评分、Gebo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湿芍药方治疗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降低IL-6、IL-17及TNF-α的水平,升高IL-4的水平,缓解炎症进展,缓解肠黏膜溃疡,从而改善腹泻、黏液便、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及肛门灼热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内蕴证 利湿芍药方 炎症因子 Baron内镜评分 Geboes评分
原文传递
自拟清热化湿疏肝汤治疗乙肝肝硬化(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博 张静 李乔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224-3227,3232,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自拟清热化湿疏肝汤治疗乙肝肝硬化(湿热内蕴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湿热内蕴证)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 目的:探讨分析自拟清热化湿疏肝汤治疗乙肝肝硬化(湿热内蕴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湿热内蕴证)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拉米夫定+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自拟清热化湿疏肝汤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主症、次症和总症状评分,血清ALT、AST和r-GGT水平,血清HA、PC-III、IV-C、LN水平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和血清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肾损害。结论:对乙肝肝硬化(湿热内蕴证)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自拟清热化湿疏肝汤可减轻症状,改善肝功能,控制肝纤维化,且疗效理想,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湿疏肝汤 乙肝 肝硬化 湿热内蕴证 抗乙肝病毒治疗 临床疗效 肝功能 症状评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低出生体重儿黄疸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蓝建芳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5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低出生体重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黄疸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纠正酸中毒、苯巴比妥驱黄及蓝光照射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低出生体重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黄疸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纠正酸中毒、苯巴比妥驱黄及蓝光照射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愈率37.21%,研究组治愈率62.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天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和治疗3天后降低(P<0.05),研究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低出生体重儿黄疸,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黄疸消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低出生体重儿 湿热内蕴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蓝光照射 茵栀黄口服液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总胆红素
原文传递
化浊清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潘慧 姚宏健 +4 位作者 常为伟 李阳 陈淑君 刘佃温 刘世举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3期372-374,共3页
目的:观察化浊清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化浊清肠方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 目的:观察化浊清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化浊清肠方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黏液脓血便、大便质稀及里急后重等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肠道菌群中大肠杆菌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乳酸杆菌和双岐杆菌均较治疗前增多(P<0.05)。结论:化浊清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腹胀腹痛,粘液脓血便、大便质稀及里急后重症状,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内蕴证 肠道菌群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