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局部细胞因子IL-2、IL-8、IL-13的变化 被引量:19
1
作者 孙玉凤 廖秦平 +1 位作者 刘朝晖 张岱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0-372,375,共4页
目的:检测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anasvaginitis,TV)患者阴道局部细胞因子白介素-2(interleukine-2,IL-2)、白介素-8(interleukine-8,IL-8)及白介素-13(interleukine-13,IL-13)的变化,探讨它们在疾病及机体免疫防御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 目的:检测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anasvaginitis,TV)患者阴道局部细胞因子白介素-2(interleukine-2,IL-2)、白介素-8(interleukine-8,IL-8)及白介素-13(interleukine-13,IL-13)的变化,探讨它们在疾病及机体免疫防御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生育年龄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40例(TV组)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无阴道炎症的健康育龄女性66例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这2组人群中阴道局部IL-2、IL-8、IL-13及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inE,IgE)的水平。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阴道局部IL-2(7.24pg/ml)、IL-8(1796.99pg/ml)、IL-13(22.54pg/ml)水平相比,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局部的IL-2为8.80pg/ml,有升高趋势(P=0.11);IL-8为7119.00pg/ml,IL-13为36.43pg/ml,均显著升高(P(0.001,P(0.001);(2)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局部IL-2/IL-13显著下降(P(0.001);(3)与健康对照组IgE水平(0.89IU/ml)相比,滴虫性阴道炎组(1.05IU/ml)显著升高(P=0.008)。结论:(1)滴虫性阴道炎时阴道局部IL-2有升高趋势,IL-13及IgE升高,提示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在抗滴虫感染中均起作用;(2)滴虫性阴道炎时阴道局部IL-8升高提示阴道局部粘膜的先天免疫应答在抗滴虫感染中起重要作用;(3)IL-2/IL-13下降提示可能出现了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滴虫性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3 阴道灌洗液
下载PDF
SPF雏鸡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后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诱生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广兴 刘忠贵 郎跃深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2000年第4期3-5,共3页
对 1日龄SPF雏鸡人工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REV)后 ,胸腺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 2 (IL 2 )诱生活性于 14 4 9d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脾T淋巴细胞IL 2诱生活性于 14d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感染后 2 14 9d极... 对 1日龄SPF雏鸡人工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REV)后 ,胸腺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 2 (IL 2 )诱生活性于 14 4 9d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脾T淋巴细胞IL 2诱生活性于 14d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感染后 2 14 9d极显著降低 (P <0 .0 1) ;脾淋巴细胞干扰素 (IFN )的诱生活性于感染后 749d极显著降低 (P <0 .0 1)。提示SPF雏鸡受REV感染后机体免疫器官的分子免疫调节机能明显降低或发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雏鸡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 免疫调节机能 REV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及TGF-βmRNA表达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林艾羽 慕容慎行 +1 位作者 林嘉友 许国英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40-243,共4页
目的 观察多发性硬化(MS)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 及TGF-βm RNA的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24 例MS患者及15 名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介素-2 (IL-2) 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 ... 目的 观察多发性硬化(MS)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 及TGF-βm RNA的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24 例MS患者及15 名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介素-2 (IL-2) 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 m RNA 表达, 其中MS组患者活动期15 例, 稳定期9例。结果 活动期MS较稳定期和对照组IL-2 m R-NA 表达显著增高(P< 0.01),而TGF-β表达明显降低(P< 0.01)。稳定期患者的IL-2m RNA表达明显降低,TGF-β表达明显增高, 与活动期各相应指标对比,其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 0.01)。结论 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参与MS自身免疫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细胞因子 IL-2 TGF-Β
下载PDF
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英文) 被引量:7
4
作者 孔令斌 安锐 +1 位作者 林立 杨志寅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的发生与IL-2或IL-6水平之间的关系,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无弱应答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从健康人群中随机选取30个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和正常应答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CTLL-2和7TD1... 目的研究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的发生与IL-2或IL-6水平之间的关系,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无弱应答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从健康人群中随机选取30个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和正常应答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CTLL-2和7TD1方法监测IL-2和IL-6活性水平。比较两组IL-2和IL-6活性水平,并建立起IL-2和IL-6活性水平与抗-HBs滴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以通过IL-2和IL-6活性水平来预测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的发生。结果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的IL-2活性水平的平均值明显低于正常应答者(P<0.01),无弱应答的IL-2活性水平和正常应答者的平均值分别为74.5±64.1u/ml和298.0±101.1u/ml。并且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在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应答者组中抗-HBs滴度与IL-2活性水平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68。正常应答者组的IL-6活性水平(58.98±16.4)明显高于无弱应答者组(30.10±12.4)(P<0.05),而且在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应答者组中抗-HBs滴度也与IL-6活性水平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9(P<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的发生可能与被接种者体内IL-2、IL-6活性水平有关。提示我们,为了降低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的发生率,可以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少量IL-2或I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预防接种 无弱应答 白介素-2 白介素-6
下载PDF
IL-2对^(60)Coγ射线照射引起的人血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的逆转效应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澜生 王宁海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9-222,共4页
本文介绍用~3H-TdR掺入示踪技术,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对辐射引起人血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的逆转作用。用^(60)Coγ射线体外照射人血淋巴细胞后,加入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外源性IL-2常规培养,以淋巴细胞DNA中~3H-TdR掺入量的变化来衡量T... 本文介绍用~3H-TdR掺入示踪技术,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对辐射引起人血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的逆转作用。用^(60)Coγ射线体外照射人血淋巴细胞后,加入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外源性IL-2常规培养,以淋巴细胞DNA中~3H-TdR掺入量的变化来衡量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表明,1-40Gy剂量的γ射线照射均可引起T淋巴细胞增殖力抑制,40Gy剂量组增殖率只有27.6%;加IL-2后,1-10Gy剂量组的T淋巴细胞增殖幸均明显增加,提示IL-2有使受辐射损伤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恢复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 淋巴细胞 增殖 抑制 IL-2
下载PDF
雏鸡感染CIAV后细胞因子与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忠贵 徐彦波 +3 位作者 郑世民 周志勇 王秀荣 杨丽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3-238,共6页
本实验研究了1日龄雏鸡感染CIAV后免疫器官T细胞的IL-2、IFN、CSF诱生活性、T细胞与B细胞增殖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雏鸡感染CIAV后:(1)胸腺和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分别于7~21d不17~14... 本实验研究了1日龄雏鸡感染CIAV后免疫器官T细胞的IL-2、IFN、CSF诱生活性、T细胞与B细胞增殖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雏鸡感染CIAV后:(1)胸腺和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分别于7~21d不17~14d明显降低;(2)脾脏淋巴细胞IFN诱生活性于7~14d显著减弱;(3)胸腺淋巴细胞CSF诱生活性于14d未见异常,21d明显升高;(4)胸腺和脾脏T细胞增殖反应分别于14d和7~21d明显减弱:(5)法氏囊和脾脏B细胞增殖反应分别于7~21d和21d显著减弱;(6)胸腺重量与体重比值、法氏囊重量与体重比值、体重均明显降低;(7)外周血液PCV、RBC、Hb、WBC、血栓细胞(血小板)数值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雏鸡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传染性贫血病毒
下载PDF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局部IL-2、IL-10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虹 王红霞 刘晓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3-535,共3页
目的: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局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探讨阴道局部免疫在BV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BV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BV组),选取同期正常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阴道灌洗液IL-... 目的: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局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探讨阴道局部免疫在BV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BV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BV组),选取同期正常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阴道灌洗液IL-2、IL-10的水平。结果:①BV组阴道灌洗液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7),而IL-10则显著升高(P<0.001);②与对照组相比,BV组阴道灌洗液IL-2/IL-10比值显著性下降(P<0.001)。结论:①BV时阴道灌洗液IL-2下降,提示阴道局部活化T细胞及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减弱,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②阴道灌洗液IL-10升高,提示阴道局部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产生以及抑制T细胞合成细胞因子,具有抗炎效应;③IL-2/IL-10比值下降提示可能出现了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剂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腹腔积液4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赵锦艳 张雨洁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5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联合白细胞介素-2腹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4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采用腹腔放置引流管放净腹腔积液或腹腔排净腹腔积液后,分为两组,每组22例,联合用药组腹腔内每次注入鸦胆子油乳剂80~...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联合白细胞介素-2腹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4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采用腹腔放置引流管放净腹腔积液或腹腔排净腹腔积液后,分为两组,每组22例,联合用药组腹腔内每次注入鸦胆子油乳剂80~100 ml,白细胞介素-2300万~500万单位,单药组腹腔内注入鸦胆子油乳剂80~100ml,5~7 d 1次,最多4次为1个疗程,1个月后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有效率为90.90%(20/22),不良反应为发热(<38.5℃)19例,胃肠道反应1例,腹痛3例。单药组有效率为59.09%(12/22),不良反应为发热(<38.5℃)2例,胃肠道反应2例,腹痛1例。结论:鸦胆子油乳剂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比单用鸦胆子油乳剂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很快缓解,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腔积液 鸦胆子油乳剂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诱导Nrf2基因表达对百草枯致A549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姜小珍 宋芹 +4 位作者 徐秀萍 蔡旗旗 洪广亮 梁欢 卢中秋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RU486)诱导Nrt2基因表达对百草枯(PQ)致A549细胞毒性影响。方法Ad—RUNrf2感染的A549细胞,在给予10^-10、10^-9、10^-8、10^-7mol/L的RU486诱导表达6h后,加入浓度为10^-3mol/L的PQ培养48h,用实时定...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RU486)诱导Nrt2基因表达对百草枯(PQ)致A549细胞毒性影响。方法Ad—RUNrf2感染的A549细胞,在给予10^-10、10^-9、10^-8、10^-7mol/L的RU486诱导表达6h后,加入浓度为10^-3mol/L的PQ培养48h,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法和凝胶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不同浓度RU486诱导的Nrf2表达情况;Real-timePCR、ELISA检测不同浓度Nrf2对PO致A549细胞损伤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凋亡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细胞色素c(CytC)基因相对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影响。用化学比色法检测氧化因子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蛋白含量。结果Nrf2基因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均随RU486浓度增高而增高,其中以RU486浓度为10^-7mol/L时最高,与PQ中毒组及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随RU486浓度降低,IL.6、TNF一仪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及蛋白含量升高,在RU48610。mol/L时最低,与PO中毒组及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IL-10的变化则相反。随RU486浓度降低,Caspase-3、Caspase-9、CytC基因相对表达量升高,10^-7mol/L时最低,与PQ中毒组及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随着RU486浓度的增高,CAT蛋白含量增高,RU486浓度为10^-7mol/L时含量最高,与PQ中毒组及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的变化则相反。结论RU486诱导Nrf2基因表达能促进A549细胞的氧化一抗氧化系统平衡,并抑制炎症因子、凋亡因子,对PO致A549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米非司酮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 过氧化氢酶
原文传递
激活骨髓自体移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启发 孙竞 +7 位作者 张钰 刘晓力 徐兵 徐丹 冯茹 孟凡义 宋兰林 周淑芸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561-1564,共4页
目的 探讨激活骨髓 (ABM)自体移植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缓解后巩固强化治疗的意义。方法  31例病人 ,第一次完全缓解 (CR1) 2 7例、CR2 3例、第二次复发部分缓解 (PR) 1例 ;移植预处理方案 :2 7例接受MACC(马法兰、阿糖胞... 目的 探讨激活骨髓 (ABM)自体移植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缓解后巩固强化治疗的意义。方法  31例病人 ,第一次完全缓解 (CR1) 2 7例、CR2 3例、第二次复发部分缓解 (PR) 1例 ;移植预处理方案 :2 7例接受MAC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环己亚硝脲 )方案 ,5例用TBI +CY(全身放疗 +环磷酰胺 )方案 ;荧光原位杂交测定PML/RARα融合基因 ;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评估移植后无病生存率 ,COX回归模型分析性别、PML/RARα阳性、移植前状态 (CR1与CR2和PR)、初治时白细胞 (WBC)和血小板 (PBC)值对无病生存的影响。结果 CR1病人移植后无一例复发 ,移植后无病生存期 3~ 113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 4 6个月 ,5年无病生存率为 10 0 % ;CR2病人 1例于移植后 19个月复发 ,另 2例分别无病生存为 7与 4 8个月 ;PR患者在移植后获CR 8个月复发。移植后全部病人均获得造血重建 ,无一例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多因素分析长生存与移植前状态相关 (P <0 .0 5 ) ,而与性别、PML/RARα阳性、初诊时WBC和PBC数无关 ;诱导缓解后PML/RARα阳性与初诊时WBC和PBC数相关。结论 激活骨髓自体移植治疗CR后的APL病人能降低复发率和提高无病生存率、尤是CR1后的APL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骨髓 自体移植 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原文传递
灵芝对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力弘 贾永锋 +2 位作者 朱倩蓉 张罗修 森昌夫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1-35,共5页
腹腔注射灵芝1g/kg,可使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arthritis,AA)大鼠急性炎症和继发性炎症明显减轻,IL-2和IL-1的产生有一定恢复,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低下状态有一定改善。
关键词 灵芝 佐剂性关节炎 淋巴细胞转化 IL-1 IL-2 AA 急性炎症 继发性炎症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剂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肺癌胸水4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锦艳 张雨洁 米尔班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联合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胸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放置引流管放净胸水或胸腔排净胸水后,分为二组,每组24例,联合用药组胸腔内每次注入鸦胆子油乳剂80~100mL...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联合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胸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放置引流管放净胸水或胸腔排净胸水后,分为二组,每组24例,联合用药组胸腔内每次注入鸦胆子油乳剂80~100mL,白细胞介素-2300~500万单位,单药组胸腔内注入鸦胆子油乳剂80~100mL,5~7d一次,最多4次为1个疗程,1个月后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肺癌胸水的有效率为91.67%(22/24),不良反应为发热(<38.5℃)19例,胃肠道反应1例,胸痛3例。单药组有效率为58.33%(14/24),不良反应为发热(<38.5℃)2例,胃肠道反应2例,胸痛1例。结论鸦胆子油乳剂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肺癌胸水比单用鸦胆子油乳剂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很快缓解,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积液 鸦胆子油乳剂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白介素-2,白介素-13与输卵管粘膜上皮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莉 黄舒娥 +1 位作者 叶明 张秋实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年第6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3(IL-13)与输卵管粘膜上皮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结合病理图像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30例输卵管粘膜上皮炎壶腹部标本(研究组),30例正常输卵管壶腹部标本(对照组)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3(IL-13)与输卵管粘膜上皮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结合病理图像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30例输卵管粘膜上皮炎壶腹部标本(研究组),30例正常输卵管壶腹部标本(对照组)的表达情况。结果IL-2在研究组输卵管粘膜中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3在研究组输卵管粘膜中阳性表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输卵管炎患者粘膜上皮局部IL-2/IL-13显著下降(P<0.05)。结论输卵管慢性炎会引起IL-2,IL-13表达增强,IL-2/IL-13比值下降提示可能出现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 白介素-13 输卵管炎
原文传递
再生障碍性血患者白细胞介素-2与T细胞亚群的检测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晓雄 达万明 马兰芳 《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4年第4期160-162,共3页
本文检测了17例再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水平及T细胞亚群。结果:再障患者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T_8明显增高,T_4/T_8比... 本文检测了17例再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水平及T细胞亚群。结果:再障患者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T_8明显增高,T_4/T_8比值倒置,IL-2活性水平与T_8成正相关。表明再障患者T淋巴细胞及淋巴因子网络失衡,与再障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全文增补中
白细胞介素-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Bax/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羡屏 陈治新 +3 位作者 郑伟达 陈运新 张丽娟 王小众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Bax/Bcl-2表达的影响及外源性IL-10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及可能机制。方法47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6只)和CCl4组(Z组,41只)。至造模第9周,Z组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9只),自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Bax/Bcl-2表达的影响及外源性IL-10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及可能机制。方法47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6只)和CCl4组(Z组,41只)。至造模第9周,Z组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9只),自然恢复组(R组,9只)和IL-10治疗组(T组,9只);于12周末处死各组动物。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Bax/Bcl-2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T组肝细胞变性及坏死程度较M组减轻;R组肝脏炎症活动度较M组有所缓解,但肝纤维化程度未见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提示,Bax主要表达在肝细胞质内,Bcl-2主要表达在汇管区及纤维间隔区。组织蛋白及mRNA表达检测均显示,M组Bax较N组增高(P<0.01),Bcl-2表达亦显著增高;R组Bax表达较M组降低(P<0.01),但Bcl-2表达则较M组显著升高;T组Bax/Bcl-2均较R组显著降低。结论肝纤维化过程肝脏Bax/Bcl-2表达增强;外源性IL-10可以减轻CCl4诱导的肝脏纤维化,IL-10抗纤维化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肝细胞表达Bax、抑制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表达Bcl-2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实验性 白细胞介素-10 肝星状细胞 Α-平滑肌动蛋白 大鼠 BAX Bcl-2
下载PDF
COMBINED IL-2/IL-3 GENE THERAPY FOR G422 MOUSE GLIOBLASTOMA BY INTRATUMORAL INJECTION OF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16
作者 洪波 曹雪涛 +2 位作者 于益芝 章卫平 雷虹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3-57,共5页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encoding murine IL 2 gene or IL 3 gene were directly injected into established subcutaneous tumor model of G422 glioblastoma cells. After treatment, the tumor size and survival of the gliobl...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encoding murine IL 2 gene or IL 3 gene were directly injected into established subcutaneous tumor model of G422 glioblastoma cells. After treatment, the tumor size and survival of the glioblastoma bearing mice were observed. The splenic NK and CTL cytotoxicities were detected by standard 4 hour 51 Cr release assay. We also examined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umor by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tratumoral injection of adenoviruses encoding murine IL 2 gene or IL 3 gen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G422 glioblastoma and prolonged the survival period of glioblastoma bearing mice. The CTL cytotoxicity of the gene therapy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s, but NK activity remained unchanged, indicating that specific immunity contributes to the in vivo antitumor effect of the direct gene therapy. There were much more tumor necrosis and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in the tumor of the gene therapy groups. Combined IL 2/IL 3 gene therapy could induce higher level of CTL and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furth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tratumoral injection of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encoding certain kind of cytokines may be a useful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a malignancy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 therapy GLIOMA interleukine 2 interleukin 3 ADENOVIRUS Antitumor immunity.
下载PDF
PROMOTION OF HUMAN IL-2 mRNA TRANSLATION WITH PANAXATRIOL GINSENOSIDE (Ⅰ)——ANTAGONISM TO PROTEIN SYNTHESIS INHIBITOR AND COMPARISON WITH IL-2 SUPERINDUCTION SYSTEM
17
作者 田志刚 杨贵贞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1年第15期1306-1310,共5页
Panaxatriol ginsenoside (PTGS) is the major element of ginsenoside. It was shown that ginsenoside could regulate the functions of several immune cells, possibly mediated by enhanced secretion of interleukine-2 (IL-2) ... Panaxatriol ginsenoside (PTGS) is the major element of ginsenoside. It was shown that ginsenoside could regulate the functions of several immune cells, possibly mediated by enhanced secretion of interleukine-2 (IL-2) and interferon (IFN) . Recently, it was shown that the promotion of cytokines (IL-1, 2, 3, 4, 5, 6, IFN)with PTGS was re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AXATRIOL GINSENOSIDE interleukine-2 mRNA protein inhibitor superinduction.
原文传递
微量元素锌对人T_H细胞IL_2产生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鲁男 李淑华 潘兴瑜 《锦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报道了应用改进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检测不同浓度微量元素锌对人 T_细胞 IL_3产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锌在0.153~765μmol/L 浓度范围均有显著增强 IL_2产生的作用。1.53μmol/L 的锌浓度的增强作用非常显著... 本文报道了应用改进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检测不同浓度微量元素锌对人 T_细胞 IL_3产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锌在0.153~765μmol/L 浓度范围均有显著增强 IL_2产生的作用。1.53μmol/L 的锌浓度的增强作用非常显著(P<0.01)。本研究证明,锌制剂增强 IL_2产生的作用并非该制剂的直接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白细胞介素2
全文增补中
高压静电场对雏鸡免疫器官T细胞功能和IL-2诱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闵亚宏 吴春艳 郑世民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83,共3页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和MTT测定法,对高压静电场照射1日龄雏鸡后,其免疫器官T细胞对ConA增殖功能和IL-2诱生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高压正静电场对雏鸡免疫器官T细胞功能和IL-2免疫调节机能有促进作用,而高压负静电场可使上述被检...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和MTT测定法,对高压静电场照射1日龄雏鸡后,其免疫器官T细胞对ConA增殖功能和IL-2诱生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高压正静电场对雏鸡免疫器官T细胞功能和IL-2免疫调节机能有促进作用,而高压负静电场可使上述被检指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 雏鸡 T细胞功能 IL-2
下载PDF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强直性脊柱炎IL-2RαmRNA检测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骆方军 吕建新 《检验医学教育》 2005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分析。方法:用 Primer Express v2.0软件,根据GenBank提供的序列,... 目的: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分析。方法:用 Primer Express v2.0软件,根据GenBank提供的序列,在人IL-2Rα mRNA的第2和第3外显子之间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提取总RNA,加入已优化的一步法FQ-RT-PCR反应体系,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切胶回收,并与pUCm-T载体连接。制备好的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进行克隆。经测序分析确定为特异性片段后,用T7RNA聚合酶转录为cRNA,作为FQ-RT-PCR系列浓度标准品。评价FQ-RT-PCR检测 IL-2Rα mRNA的特异性、线性、精密度和探针稳定性等。定量测定HLA-B27阳性活动组与阴性非活动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Rα mRNA基因的表达水平,结合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浓度,探讨与炎症活动的相互关系。结果:成功构建了cRNA标准品。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7~107 cells/ml,其批内CV8.4%,批间CV9.6%;扩增产物克隆的双向测序结果经BLAST比较、分析,证实为IL- 2Rα mRNA特异性片段。对各30例HLA-B27阳性与阴性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测定表明:与正常人对照组结果比较,HLA-B27阳性组与HLA-B27阴性组IL-2Rα mRNA和sIL-2R都有明显增加(P<0.01)。IL-2Rα mRNA对炎症活动评价的灵敏度为96.7%。结论:FQ-RT-PCR具有灵敏、特异、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IL- 2Rα mRNA与sIL-2R比较更能反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免疫状态,可能为免疫药物的疗效评价和药物筛选提供基因表达水平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IL-2 强直性脊柱炎 TaqMan mRNA检测 应用价值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sIL-2R Express PCR反应体系 特异性片段 RNA聚合酶 MRNA基因 基因表达水平 扩增产物 cR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