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储层非达西渗流机理探讨 被引量:82
1
作者 李中锋 何顺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35-38,共4页
从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孔隙介质与渗流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渗流流体性质等方面阐述了低速非达西渗流产生机理的不同观点,探讨了孔隙大小、孔隙喉道的几何结构、比表面积与渗透率的关系及其对启动压力的影响。深入研究了地层水、界面... 从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孔隙介质与渗流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渗流流体性质等方面阐述了低速非达西渗流产生机理的不同观点,探讨了孔隙大小、孔隙喉道的几何结构、比表面积与渗透率的关系及其对启动压力的影响。深入研究了地层水、界面张力、边界层、渗流流体性质等对非达西渗流形成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非达西渗流 机理 孔隙结构 界面作用 边界层 流体性质
下载PDF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55
2
作者 艾珊霞 尹世平 徐世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40,共14页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是一种新型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它是纤维编织网与精细混凝土的结合。系统介绍纤维编织网与精细混凝土的界面性能、TRC基本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TRC用于结构加固修复的特点和TRC加固板、梁、柱等构件的...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是一种新型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它是纤维编织网与精细混凝土的结合。系统介绍纤维编织网与精细混凝土的界面性能、TRC基本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TRC用于结构加固修复的特点和TRC加固板、梁、柱等构件的力学性能、纤维编织网联合钢筋增强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及TRC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最后,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该研究领域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界面黏结 力学性能 加固修复
下载PDF
无碱二元体系的黏弹性和界面张力对水驱残余油的作用 被引量:32
3
作者 夏惠芬 王刚 +2 位作者 马文国 刘春德 王彦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10,115,共6页
三元复合驱含碱驱油体系会大幅度降低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引起地层粘土分散和运移、形成碱垢及导致地层渗透率下降。为此提出利用不加碱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聚合物/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通过流变性实验及微观模型驱油实... 三元复合驱含碱驱油体系会大幅度降低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引起地层粘土分散和运移、形成碱垢及导致地层渗透率下降。为此提出利用不加碱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聚合物/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通过流变性实验及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黏弹性的影响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黏弹性及界面张力对采收率的影响。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提高水驱后残余油采收率机理的研究表明:在驱替水驱后残余油过程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利用了聚合物溶液的黏弹特性和表面活性剂的超低张力界面特性,水驱后残余油以油丝和乳状液形式被携带和运移,随着二元驱油体系的黏弹性的增加和界面张力的降低,水驱后二元驱后的采收率增加,降低界面张力的驱油效果(指达到超低)比提高体系的黏弹性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 黏弹性 界面张力 残余油 采收率 流变性
下载PDF
辐照改性PBO纤维/环氧树脂界面性能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春华 栾世林 +1 位作者 王世威 黄玉东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03年第4期3-5,共3页
通过纤维浸润试验、NOL环层间剪切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分析 ,PBO纤维经γ_射线辐照表面改性处理前后对纤维浸润性能及纤维 /环氧树脂界面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将试验结果与化学交联和等离子氧处理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γ... 通过纤维浸润试验、NOL环层间剪切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分析 ,PBO纤维经γ_射线辐照表面改性处理前后对纤维浸润性能及纤维 /环氧树脂界面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将试验结果与化学交联和等离子氧处理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γ_射线辐照对PBO纤维表面的改性效果最好。经过辐照接枝改性的PBO纤维与环氧基体的NOL环层间剪切强度 (ILSS)从 10 .2MPa提高到 2 3.1MPa ,提高幅度 1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界面性能 PBO纤维 环氧树脂 γ-射线辐照 聚对苯撑苯并二恶唑
下载PDF
新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界面性能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国栋 韩富 张高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5-1208,共4页
低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环氧氯丙烷在相转移催化剂(P.T.C)存在下合成出低聚乙二醇甲醚缩水甘油醚,然后与氨丙基三硅氧烷进行开环反应,合成出了新型的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Me3SiOSiMeROSiMe3[R=(CH2)3N(CH2CH(OH)CH2-(OCH2CH2)xOCH3)2,x=1,2].... 低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环氧氯丙烷在相转移催化剂(P.T.C)存在下合成出低聚乙二醇甲醚缩水甘油醚,然后与氨丙基三硅氧烷进行开环反应,合成出了新型的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Me3SiOSiMeROSiMe3[R=(CH2)3N(CH2CH(OH)CH2-(OCH2CH2)xOCH3)2,x=1,2].通过1HNMR确证了这些目标产物的结构,并且通过测定其水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研究了其表面活性.在浓度约为10-4mol?L-1时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至约21~22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硅氧烷 表面活性剂 合成 界面性能
下载PDF
湿热循环对CCF300/QY8911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利军 肇研 +1 位作者 罗云烽 段跃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29,49,共6页
通过对CCF300/QY8911复合材料试样进行循环吸湿-脱湿处理,绘制吸湿和脱湿曲线并用Fick第二定律进行拟合,采用层间剪切强度(ILSS)表征不同湿热条件对纤维/树脂界面性能的影响,再通过SEM观察试样剖面和侧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CCF300/QY... 通过对CCF300/QY8911复合材料试样进行循环吸湿-脱湿处理,绘制吸湿和脱湿曲线并用Fick第二定律进行拟合,采用层间剪切强度(ILSS)表征不同湿热条件对纤维/树脂界面性能的影响,再通过SEM观察试样剖面和侧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CCF300/QY8911复合材料的吸湿和脱湿行为符合Fick第二定律,试样水浸(水温71℃)14天后达到饱和吸湿率;水对CCF300/QY8911复合材料纤维/树脂界面的破坏分为可逆和不可逆,脱湿处理会消除可逆破坏,使干态ILSS有所回复;湿热循环次数增加会进一步引起纤维/树脂界面产生不可逆破坏,使CCF300/QY8911复合材料ILSS降低,但吸湿是引起这种复合材料ILSS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循环 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炭纤维
下载PDF
偶联剂与甘蔗渣/PVC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郑玉涛 陈就记 +1 位作者 王东山 曹德榕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98,共5页
分别用硅烷偶联剂KH560和钛酸酯偶联剂NDZ311对甘蔗渣/PVC复合体系进行处理。研究了两种处理方法对甘蔗渣/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界面形态、耐水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相比,两种处理方法都改善了甘蔗渣和PVC之间的... 分别用硅烷偶联剂KH560和钛酸酯偶联剂NDZ311对甘蔗渣/PVC复合体系进行处理。研究了两种处理方法对甘蔗渣/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界面形态、耐水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相比,两种处理方法都改善了甘蔗渣和PVC之间的界面相容性,界面黏结得到增强,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改善了甘蔗渣/PVC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钛酸酯偶联剂处理对甘蔗渣/PV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当其用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均得到提高,其中拉伸强度提高了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聚氯乙烯复合材料 偶联剂 界面相容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新型含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韩富 张高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33-737,共5页
含有双胺基的三硅氧烷中的伯胺基与D 葡萄糖酸 δ 内酯进行酰胺化 ,仲胺基与低聚乙二醇甲醚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醚进行烷基化 ,制备了新型含硅表面活性剂Me3 SiOSiMeR1OSiMe3 [R1=(CH2 ) 3 NR2 (CH2 ) 2 NHCO(CHOH ) 4 CH2 OH ;R2 =... 含有双胺基的三硅氧烷中的伯胺基与D 葡萄糖酸 δ 内酯进行酰胺化 ,仲胺基与低聚乙二醇甲醚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醚进行烷基化 ,制备了新型含硅表面活性剂Me3 SiOSiMeR1OSiMe3 [R1=(CH2 ) 3 NR2 (CH2 ) 2 NHCO(CHOH ) 4 CH2 OH ;R2 =H ,CH2 CH(OH)CH2 O(CH2 CH2 O) xCH3 ,x =1,2 ,3 ] ( 1a ,2a~ 2c)和 (CH2 OCH2 ) y(Me3 SiOSiMeR3 OSiMe3 ) 2 [R3 =(CH2 ) 3 NR4 (CH2 ) 2 NHCO(CHOH) 4 CH2 OH ;R4=CH2 CH(OH)CH2 OCH2 ,y =0 ,1,2 ] ( 3a~ 3c) .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用1H ,13 C核磁共振仪和元素分析仪进行鉴定 .研究了这些新型含硅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 ,在浓度分别为 10 -4和 10 -5mol·L-1时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至约 2 1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表面活性剂 合成 界面性能 三硅氧烷 葡糖酰胺基 二聚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竹纤维/聚乳酸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增塑改性 被引量:19
9
作者 左迎峰 李文豪 +3 位作者 李萍 赵星 李新功 吴义强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2,共6页
以竹纤维和聚乳酸(PLA)为原料,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400、尿素、甲酰胺和柠檬酸酯为增塑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竹纤维/PLA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了一元增塑、二元复合增塑和三元复合增塑对竹纤维/PLA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抗弯强度、断... 以竹纤维和聚乳酸(PLA)为原料,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400、尿素、甲酰胺和柠檬酸酯为增塑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竹纤维/PLA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了一元增塑、二元复合增塑和三元复合增塑对竹纤维/PLA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抗弯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耐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增塑剂对竹纤维/PLA复合材料的增塑效果不同,甘油增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弯强度最大,甲酰胺增塑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最大,柠檬酸酯增塑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最优。二元复合增塑具有协同增塑效果,甘油/柠檬酸脂复合增塑竹纤维/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弯强度最大,乙二醇/甲酰胺复合增塑竹纤维/PLA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最大,乙二醇/柠檬酸酯复合增塑竹纤维/PLA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最优。三元复合增塑在获得较好相容性的同时,复合材料的韧性明显提高,甘油/柠檬酸酯/乙二醇、甘油/柠檬酸脂/甲酰胺复合增塑竹纤维/PLA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且断裂伸长率和耐水性能均较好,优于一元和二元增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聚乳酸 复合增塑 界面相容性 机械性能 耐水性能
下载PDF
破乳剂浓度对聚合物驱原油乳状液破乳及界面性质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春玲 林梅钦 +3 位作者 宗华 李明远 方洪波 郭继香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研究了嵌段聚醚型破乳剂对孤岛原油乳状液破乳和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三嵌段聚醚类破乳剂来说,破乳剂浓度在0~100mg/L时,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加,孤岛原油所形成的乳状液分水率增加,乳状液稳定性降低,破乳剂浓... 研究了嵌段聚醚型破乳剂对孤岛原油乳状液破乳和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三嵌段聚醚类破乳剂来说,破乳剂浓度在0~100mg/L时,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加,孤岛原油所形成的乳状液分水率增加,乳状液稳定性降低,破乳剂浓度继续增加,原油乳状液的分水率有所降低。而原油与含聚合物的水溶液问的界面张力随破乳剂浓度增加逐渐降低,界面剪切粘度有一最小值。界面张力及界面剪切粘度降低是乳状液稳定性降低与分水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破乳剂 破乳 界面性质
下载PDF
大庆原油四组分分析及界面性质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严方 谢永杰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9年第4期20-24,共5页
采用四组分分离法将大庆原油分离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用红外光谱、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分析其结构组成,考察了化学结构与界面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庆原油含饱和分最多,含氧官能团的羧酸类或酚类较多的胶质... 采用四组分分离法将大庆原油分离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用红外光谱、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分析其结构组成,考察了化学结构与界面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庆原油含饱和分最多,含氧官能团的羧酸类或酚类较多的胶质界面活性最大;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沥青质、胶质对油水界面膜的形成和稳定起决定作用;芳香分是油滴表面Zeta电位负值最大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分 芳香分 胶质 沥青质 界面性质
下载PDF
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万炳甲 王明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9-143,155,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丙烯/玻璃纤维(PP/GF)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加工工艺、GF含量、GF长度及材料界面结合性对PP/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加工工艺、确定GF最佳添加量、提高GF残留长度并改善PP与GF间的相容性可有...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丙烯/玻璃纤维(PP/GF)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加工工艺、GF含量、GF长度及材料界面结合性对PP/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加工工艺、确定GF最佳添加量、提高GF残留长度并改善PP与GF间的相容性可有效提高PP/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后,对PP/GF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聚丙烯 加工工艺 界面结合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复杂动荷载作用下全级配混凝土损伤机理细观数值试验 被引量:18
13
作者 马怀发 陈厚群 阳昌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5-182,共8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双折线弹性损伤模型,对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轴向拉压细观数值模拟试验,同时探讨了复杂应力状态下混凝土损伤破坏机理。然后基于实际工程采用的混凝土细观动态参数试验实测值,利用细观数值模型对循环荷载...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双折线弹性损伤模型,对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轴向拉压细观数值模拟试验,同时探讨了复杂应力状态下混凝土损伤破坏机理。然后基于实际工程采用的混凝土细观动态参数试验实测值,利用细观数值模型对循环荷载作用下全级配大坝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弯折损伤破坏模拟。其数值计算结果与材料试验测的数据吻合较好,进一步验证了在循环动荷载作用下预静载对动弯拉强度也存在强化现象。本文轴向拉压细观数值模拟试验表明,细观界面黏结强度是控制混凝土宏观抗压强度和宏观抗拉强度的关键参数,而黏结面泊松比的大小对混凝土宏观抗压强度影响很大。这个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材料受拉破坏机制与剪切破坏机制在本质上可统一为受拉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级配混凝土 细观数值试验 界面特性 复杂动荷载 损伤本构模型 受拉破坏机制
下载PDF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界面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叶仲斌 刘向君 +1 位作者 杨建军 罗平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3期7-9,15,共4页
将沟槽式界面粘度计及其改进测定方法用于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质研究 ,应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实验方案 ,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表面粘度和与模拟油之间的界面粘度 ,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所测得的界面参数进行回归分析 ,... 将沟槽式界面粘度计及其改进测定方法用于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质研究 ,应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实验方案 ,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表面粘度和与模拟油之间的界面粘度 ,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所测得的界面参数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了聚合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二元驱油体系 界面性质 研究 均匀设计 复合驱油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安峻莹 孟征 苏昱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136,共5页
综述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LGFPP)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玻纤含量、玻纤和聚丙烯树脂基体间的界面结合状态以及加工工艺等因素对LGFPP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LGFPP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 界面结合 加工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的颗粒分布及界面结合 被引量:10
16
作者 樊建中 徐骏 +2 位作者 桑吉梅 左涛 石力开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4,共5页
采用常规粉末冶金和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B4 Cp/Al复合材料 ,研究了B4 C颗粒分布与界面结合特点、形成机制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7% (体积分数 )B4 Cp/ 60 61Al复合材料的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为 4 15MPa和 4 70MPa ,比... 采用常规粉末冶金和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B4 Cp/Al复合材料 ,研究了B4 C颗粒分布与界面结合特点、形成机制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7% (体积分数 )B4 Cp/ 60 61Al复合材料的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为 4 15MPa和 4 70MPa ,比常规粉末冶金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 69%和 70 %。微观分析表明 ,高能球磨粉末冶金复合材料中B4 C颗粒均匀分布、颗粒与基体之间存在近百纳米厚度的界面层 ,界面层由呈带状且有序分布的微细铝晶粒和弥散分布的纳米颗粒组成。高能球磨过程中 ,铝粉末在钢球表面形成冷焊层 ,B4 C不断被挤入而均匀化是实现颗粒均匀分布的主要机制 ;球磨过程中铝粉末表面氧化层破碎暴露出新鲜铝表面且与镶嵌在铝粉末中的B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粉末冶金 铝基复合材料 颗粒分布 界面结合 增强体颗粒 碳化硼粉末
下载PDF
不同类型清洗剂对含聚油泥清洗效果及界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琦 李美蓉 +3 位作者 祝威 候影飞 孙方龙 杨洲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39-1743,共5页
为解决聚驱采出液中产生的大量含聚油泥造成石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选用化学清洗法对含聚油泥进行处理。不同类型化学清洗剂对含聚油泥清洗效果的规律是:无机型和非离子型清洗剂对含聚油泥清洗效果最好,阴离子型清洗剂次之,阳离子... 为解决聚驱采出液中产生的大量含聚油泥造成石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选用化学清洗法对含聚油泥进行处理。不同类型化学清洗剂对含聚油泥清洗效果的规律是:无机型和非离子型清洗剂对含聚油泥清洗效果最好,阴离子型清洗剂次之,阳离子型清洗剂最差。优化了无机清洗剂Na2SiO3和非离子型清洗剂EL100的脱油条件,脱油率分别达到91.12%和85.59%。不同类型清洗剂清洗含聚油泥的脱油率与油水界面性质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即脱油率越高,水相电导率越小,油滴Zeta电位绝对值越小,油滴中值粒径越大,油水界面张力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清洗法 含聚油泥 脱油率 界面性质
原文传递
分子模拟技术在乳化沥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范维玉 赵品晖 +2 位作者 康剑翘 南国枝 尚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9-185,共7页
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对乳化沥青的乳化和稳定机制进行研究。选用结构不同的基质沥青,基于改进的B-L法,构建三维无定型平均结构;利用分子模拟软件构建水/乳化剂/沥青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界面形成能、界面层厚度、扩散系数等参数研... 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对乳化沥青的乳化和稳定机制进行研究。选用结构不同的基质沥青,基于改进的B-L法,构建三维无定型平均结构;利用分子模拟软件构建水/乳化剂/沥青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界面形成能、界面层厚度、扩散系数等参数研究沥青与乳化剂相互作用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模拟技术能够有效表征乳化沥青乳化和稳定机制;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界面形成能增大、界面层厚度增加、分子扩散系数变小,乳化剂单层膜的稳定性增加,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增强;对于不同的沥青体系,具有高芳碳率、高环烷碳率、高芳香环缩合度、低烷基碳率的沥青与乳化剂的相互作用越强,界面形成能绝对值越大、界面层厚度越大、扩散系数越小,乳化剂降低沥青/水界面能量的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沥青 乳化剂 界面性质 动力学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玻璃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罗霞 俞科静 +2 位作者 王梦蕾 喻飞 钱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73,共3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并对改性玻纤进行红外分析,结果证明硅烷偶联剂使玻璃纤维表面基团增加。用改性玻纤制备改性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与原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泡孔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硅烷偶...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并对改性玻纤进行红外分析,结果证明硅烷偶联剂使玻璃纤维表面基团增加。用改性玻纤制备改性玻纤/聚氨酯复合材料,与原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泡孔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处理能够提高玻璃纤维与聚氨酯基体的界面强度,改善玻璃纤维在聚氨酯基体中的分散情况,使玻璃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同时改善复合材料的泡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玻璃纤维 聚氨酯泡沫 界面性能 力学性能 泡孔结构
下载PDF
丁香挥发油理化性质、提取工艺参数与其芳香水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小飞 万娜 +6 位作者 王学成 冯玲玲 曾丽华 伍振峰 杨明 曹远东 罗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975-3981,共7页
目的采用改进的挥发油提取器提取丁香乳化芳香水,研究不同冷凝温度与不同收集温度下所得乳化芳香水的稳定性及不同温度下丁香挥发油的理化参数与乳化芳香水稳定性的相关性,为丁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指导。方法应用表面张力... 目的采用改进的挥发油提取器提取丁香乳化芳香水,研究不同冷凝温度与不同收集温度下所得乳化芳香水的稳定性及不同温度下丁香挥发油的理化参数与乳化芳香水稳定性的相关性,为丁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指导。方法应用表面张力测定仪、乌氏黏度计等测定不同温度下的丁香挥发油的密度、黏度、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并应用稳定性分析仪测定不同提取温度、收集温度下提取所得的乳化芳香水1 h内的稳定性及其粒径,应用多元数据分析分别研究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理化性质与乳化芳香水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随温度的升高丁香挥发油的相对密度、黏度、表面张力逐渐降低,界面张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丁香芳香水的稳定性动力学指数(TSI)与界面张力及冷凝温度呈负相关,与收集温度、密度、黏度、表面张力呈正相关。结论提取过程中收集温度、界面张力及冷凝温度对丁香挥发油与芳香水的稳定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通过控制收集温度、冷凝温度、界面张力来改变挥发油乳化芳香水的油水分离速度,对其提取工艺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丁香 表面张力 密度 黏度 界面张力 相关性 稳定性动力学指数 冷凝温度 收集温度 稳定性 多元数据分析 理化性质 提取工艺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