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忆消逝的网站:互联网记忆、媒介传记与网站历史 被引量:34
1
作者 吴世文 杨国斌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1,共26页
消逝的网站及其记忆是媒介研究和互联网历史研究尚未开掘的话题,为理解互联网社会史提供了新视角。本文首次关注该话题,通过分析250余篇/节网友回忆277个消逝的网站的文章,探讨网友记忆什么网站,为何记忆,以何种方式记忆等问题。研究发... 消逝的网站及其记忆是媒介研究和互联网历史研究尚未开掘的话题,为理解互联网社会史提供了新视角。本文首次关注该话题,通过分析250余篇/节网友回忆277个消逝的网站的文章,探讨网友记忆什么网站,为何记忆,以何种方式记忆等问题。研究发现,消逝的网站在网友记忆中是有生命的,而不仅仅是媒体或技术平台。网友在记忆中为消逝的网站立传,也以自传式记忆的方式回忆网络生活、友谊与青春。网友在回忆中追忆变迁的时代,怀念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并表达对当下互联网发展的批判与期待。这些发现说明,在中国关于互联网的技术想象,并非是乌托邦的空想,而是建立在个体实践经验之上的、对现实有批判、对未来有希望的乌托邦现实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逝的网站 互联网历史 媒介传记 集体记忆 媒介记忆 自传式记忆
原文传递
网络口碑传播与互联网的社会化 被引量:19
2
作者 郑智斌 熊文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142,共5页
互联网正在跨越早期虚拟时期并迅速进入社会化发展阶段。网络口碑即是当前互联网向社交网络和社会化媒体发展的产物。网络口碑领域已涉及包括商业消费活动在内的几乎所有社会领域,它张扬草民的合作力量,但也是一柄双刃剑,对网络文化和... 互联网正在跨越早期虚拟时期并迅速进入社会化发展阶段。网络口碑即是当前互联网向社交网络和社会化媒体发展的产物。网络口碑领域已涉及包括商业消费活动在内的几乎所有社会领域,它张扬草民的合作力量,但也是一柄双刃剑,对网络文化和社会环境具有建设性与破坏性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口碑 传播 互联网 社交网络 社会化媒体
下载PDF
互联网思维下舆论引导的改善与创新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明德 张园 +1 位作者 刘婵君 高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5-120,共6页
互联网思维被认为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兴思维方式。将互联网思维与舆论引导工作有机结合,对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引导力大有裨益。用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要义即受众思维、迭代思维、大数据思维、融合思维纠正当前舆论引导工作中的错位与偏... 互联网思维被认为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兴思维方式。将互联网思维与舆论引导工作有机结合,对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引导力大有裨益。用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要义即受众思维、迭代思维、大数据思维、融合思维纠正当前舆论引导工作中的错位与偏差,提出改善和创新舆论引导工作的相应策略与建议,提升政府、媒介、公众三大主体的舆论引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舆论引导 网络社会 官方话语 媒介素养
下载PDF
互联网与国家认同:媒介生态学视角下基于全球33个国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卢嘉 刘新传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49,共18页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互联网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量化的实证研究就互联网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方式和强度进行综合评估。采用媒介生态学的视角,本文将互联网视为一个媒介环境,探讨互联网技术如何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互联网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量化的实证研究就互联网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方式和强度进行综合评估。采用媒介生态学的视角,本文将互联网视为一个媒介环境,探讨互联网技术如何影响形成国家认同所处的媒介环境。运用世界价值观调查(2010-2014)的数据,本文对全球33个国家的47078份概率样本进行了多层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以公民民族主义为基本理念的网络参与成功地化解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分配所带来的冲击,同时网络参与的发展将最终导致福山所谓的"历史的终结",即人类基于各自不同历史文明所产生的种族民族主义逐渐被普遍的公民民族主义所取代,后者则成为人类国家认同产生的最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国家认同 民族主义 媒介环境
原文传递
社交媒体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及网络规制的调节作用——基于大陆九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卢家银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8-121,共24页
在回顾互联网对公民政治参与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大陆境内九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N=1471),系统分析了当前风靡社会的社交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互联网的负向作用不同,社交媒体不仅推动了青年群体... 在回顾互联网对公民政治参与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大陆境内九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N=1471),系统分析了当前风靡社会的社交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互联网的负向作用不同,社交媒体不仅推动了青年群体的线上政治参与,而且促进了青年人群的线下政治参与。并且,互联网规制对青年的线上和线下政治参与具有限制作用。其中,网络规制虽未能有效减弱社交媒体对青年线上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但是它却削弱了社交媒体对青年线下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网络规制 政治参与 媒介治理
原文传递
“互联网+”战略下的传统媒体共享经济实践评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樊拥军 喻国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共5页
当前"互联网+"战略大背景下实践和推广共享经济,既带来节约产业成本、匹配资源、强化服务增值、创新商业模式等经济效益,又促成人们共享资源福利、增进合作信任关系、提高互为服务水平等社会引领效益,因此可为我国传统媒体转... 当前"互联网+"战略大背景下实践和推广共享经济,既带来节约产业成本、匹配资源、强化服务增值、创新商业模式等经济效益,又促成人们共享资源福利、增进合作信任关系、提高互为服务水平等社会引领效益,因此可为我国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优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战略 传统媒体 共享经济 效益评析
下载PDF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议程互动——以杨丽娟事件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陶贤都 隋明晓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7-113,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媒介间议程设置",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议程互动"带入到传播学的视野之中。作为传播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媒介间的议程设置对于研究和指导媒介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媒介间议程设置",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议程互动"带入到传播学的视野之中。作为传播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媒介间的议程设置对于研究和指导媒介设置公众议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杨丽娟事件详细的内容分析,研究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议程互动的背景、方式、意义、局限性及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议程 互动 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
下载PDF
论大众传播媒介与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播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祥平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77,共4页
大众传播媒介在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播和旅游形象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有效推动其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贵州民族地区从客观现实出发,应使用本地传统媒体进行对内文化传播,用网络新媒体和海内外著名传统媒体进行民族文化的对外... 大众传播媒介在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播和旅游形象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有效推动其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贵州民族地区从客观现实出发,应使用本地传统媒体进行对内文化传播,用网络新媒体和海内外著名传统媒体进行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应积极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为这些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媒体 贵州民族地区 民族文化 媒介素养
原文传递
关于“土壤地理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1
9
作者 华珞 王学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4-47,共4页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作者针对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艰涩、内容繁杂而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缺乏实践性等问题进行剖析,就师范院校土壤地理学的定位,教学目的与方...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作者针对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艰涩、内容繁杂而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缺乏实践性等问题进行剖析,就师范院校土壤地理学的定位,教学目的与方法等进行探讨,提出教学应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两者的互动性,以提高教学趣味性、科学性与理解性;同时强调理论教学与实验课、野外实习相结合以及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工具的辅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理学 教学 科研 网络教学 多媒体
下载PDF
互联网思维下的交互式体验包装设计实践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向雪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46-148,共3页
目的研究包装设计是如何引起受众的互动性与参与感的创新表达方式的。方法将新媒体的互动技术融入到包装上,如二维码、视频、3D打印等新技术,将包装上的信息与技术和美学相融合,使消费者可以与生产商、用户、商品之间产生互动,以此来驱... 目的研究包装设计是如何引起受众的互动性与参与感的创新表达方式的。方法将新媒体的互动技术融入到包装上,如二维码、视频、3D打印等新技术,将包装上的信息与技术和美学相融合,使消费者可以与生产商、用户、商品之间产生互动,以此来驱动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另外,让包装的主题、图片、文字都由消费者来设计,共同完成定制包装。结论互联网的思维是以用户为中心,新型的包装设计必须以新媒体技术和创意设计手段来加强消费者的互动性和体验感,以互动设计不断满足用户的深层需求,诠释出新的生活理念,这是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设计 互联网 新媒体 参与性 互动性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的医院文化建设服务载体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7期1-2,共2页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医院文化建设服务面临诸多挑战。文章通过介绍"互联网+"时代特点,提出利用自媒体传播载体,丰富医院文化内容,提升建设水平,发挥自媒体的优势,通过多种传播载体,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 互联网+ 医院 文化建设 自媒体
下载PDF
互联网体育广告有效传播的媒介生态因子与路径选择——基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军 张大朴 +2 位作者 李木子 许楠 雷中扬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29,共5页
该文从互联网—体育—广告这三者出发,结合媒介生态学相关理论及主要观点,对互联网模式下体育广告传播的效果进行系统研究。对生态学中有关生态系统、内生态、外生态、物种以及种群的相关理论创新性地应用于互联网体育广告传播效果进行... 该文从互联网—体育—广告这三者出发,结合媒介生态学相关理论及主要观点,对互联网模式下体育广告传播的效果进行系统研究。对生态学中有关生态系统、内生态、外生态、物种以及种群的相关理论创新性地应用于互联网体育广告传播效果进行相关媒介生态因子分析,从而形成基于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促进我国互联网体育广告有效传播的建议,即:形成互联网体育广告内生态系统互动式传播食物链,并保持其内稳态平衡;协调互联网体育广告种群间的竞争关系,资源共栖,优势互补;适时适当调整互联网体育广告的媒介生态位,摄众传播,精准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体育广告 传播效果 媒介生态学
下载PDF
行动主义3.0还是懒汉行动主义:关于网络行动主义的文献评述 被引量:6
13
作者 钟声扬 徐迪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5-61,23,共8页
[目的/意义]今日全球公民政治参与的内涵和表征都受到互联网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深刻改变,与此同时,这种网络行动主义激起了学界争论:支持者坚持其依靠技术革新促进了参与式民主,而持相反看法的学者认为其是无法带来实际社会影响与政治... [目的/意义]今日全球公民政治参与的内涵和表征都受到互联网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深刻改变,与此同时,这种网络行动主义激起了学界争论:支持者坚持其依靠技术革新促进了参与式民主,而持相反看法的学者认为其是无法带来实际社会影响与政治结果的"懒汉行动主义"。也有研究者站在辩证的立场以更为平衡的视角对网络行动主义进行了学术讨论。[方法/过程]在梳理中英文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厘清"行动主义"的多个关键性的相关概念,对网络行动主义的相关辩护、质疑和权衡学术观点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主要研究方向。[结果/结论]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大量基于互联网和以互联网为平台和动员工具的个体与集体抗争不断涌现的现实,认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网络行动主义都是我国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研究者应面对的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行动主义 懒汉行动主义 点击行动主义 社会化媒体 政治参与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施为家 《黑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16-117,共2页
近年来,日趋严峻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将网络与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有效衔接对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互联网+"的兴起和应用为研究背景,将大学... 近年来,日趋严峻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将网络与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有效衔接对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互联网+"的兴起和应用为研究背景,将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微观动态需求和"互联网+"理念相结合,探索当下毕业生精准就业帮扶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精准就业 新媒体
下载PDF
P2P和CDN技术融合实现流媒体业务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轶慧 王洪波 程时端 《信息通信技术》 2008年第6期6-12,共7页
P2P和CDN融合实现流媒体业务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方案。本文首先对P2P和CDN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二者融合的优势,然后介绍并分析了P2P和现有CDN融合实现流媒体业务的几种解决方案,并分别描述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一种适合运营... P2P和CDN融合实现流媒体业务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方案。本文首先对P2P和CDN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二者融合的优势,然后介绍并分析了P2P和现有CDN融合实现流媒体业务的几种解决方案,并分别描述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一种适合运营商网络现状的P2PCDN流媒体方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P2P 内容分发网 流媒体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琳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38,共5页
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特征的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内涵、特征和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同时,深刻理解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本... 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特征的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内涵、特征和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同时,深刻理解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本质和核心内涵,掌握在"互联网+"时代开展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主要方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文章着重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传媒创意 传播 营销
下载PDF
离形得似:互联网艺术与化身网络建设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鸣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7,19,共8页
互联网允许匿名登录,因而成为化身性网络的建设平台。互联网艺术将化身性网络当成开拓热点,其取向有通过化身形式进行人际交流、将人工智能程序当成人物化身进行交流、让远程机器人作为化身行动等。这类作品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艺术价... 互联网允许匿名登录,因而成为化身性网络的建设平台。互联网艺术将化身性网络当成开拓热点,其取向有通过化身形式进行人际交流、将人工智能程序当成人物化身进行交流、让远程机器人作为化身行动等。这类作品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艺术 新媒体
下载PDF
互联网电视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晓青 费氧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9,共11页
互联网电视的发展产生了诸多著作权侵权风险和纠纷,涉及互联网电视著作权侵权类型、模式,著作权侵权的认定,以及不同利益主体,尤其是互联网设备生产销售者与播放软件生产销售者,在著作权侵权纠纷中所处的地位等重要问题。探讨这些问题,... 互联网电视的发展产生了诸多著作权侵权风险和纠纷,涉及互联网电视著作权侵权类型、模式,著作权侵权的认定,以及不同利益主体,尤其是互联网设备生产销售者与播放软件生产销售者,在著作权侵权纠纷中所处的地位等重要问题。探讨这些问题,有利于推动我国互联网电视法律保护问题研究,为我国互联网电视发展提供法律防范机制,促进我国新传媒产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电视 新传媒 著作权侵权 互联网电视设备生产者 播放软件提供者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传媒产业生态结构的变迁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鸿飞 李宁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77,共5页
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渗透改造的大潮中,传媒业首当其冲。在不断被颠覆与重构的过程中,整个传媒行业的生态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文章回顾了前"互联网+"时代我国传媒产业结构的特征和弊端,重点分析"互联网+"... 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渗透改造的大潮中,传媒业首当其冲。在不断被颠覆与重构的过程中,整个传媒行业的生态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文章回顾了前"互联网+"时代我国传媒产业结构的特征和弊端,重点分析"互联网+"时代传媒产业生态结构的三个主要方面的变化:产业内向"崩溃"的融媒化、产业外向"崩溃"的泛媒化、产业"崩溃"重组后的生态化。在此基础上对传媒产业生态演化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传媒产业 崩溃效应 生态化
下载PDF
RiaCS企业富媒体开发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风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15期150-153,共4页
介绍了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中文全称"丰富互联网应用程序",简称富媒体)和Ri-aCS的概念和特点,从技术分类、开发流程、平台搭建等方面阐述了开发这些产品的技术要求,针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RIA(Rich intemet Applications) RiaCS 桌面应用程序 FLEX 流媒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