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论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国辅 刘静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党和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必由之路,是高校思政课堂优化的路径所在。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党和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必由之路,是高校思政课堂优化的路径所在。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依据每门思政课的特性挖掘融合路径,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高校学生内心并付诸实践,为党和国家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 思政课 融入价值意义 融入内容 融入实践路径
下载PDF
基于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相融合的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阮雪景 李清清 姜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2期31-34,共4页
为实现国家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和立德树人的目标,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于专业课程,将价值引领融合于能力培养,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创新型人才。该文从教学目... 为实现国家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和立德树人的目标,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于专业课程,将价值引领融合于能力培养,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创新型人才。该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有机融合的具体途径,发挥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中的实质性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反馈教学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双创”教育 专业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融合实践
原文传递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中英语课堂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案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煜 《科教文汇》 2024年第9期151-154,共4页
该文以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背景,探讨了在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案例。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教学实践,系统分析了这一融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英语课堂中的思政教育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 该文以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背景,探讨了在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案例。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教学实践,系统分析了这一融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英语课堂中的思政教育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还推动了语言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质的发展。深入实践案例分析为高职教育中英语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英语课堂 思政教育 融入实践 综合素质
下载PDF
新建本科院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军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期152-153,共2页
新建本科院校以应用型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办学单位,在办学方式转型升级中,必须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然而,目前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还流于形式,缺少有效的体制机制约束,实践教学在形式和内容上开放和创新不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缺... 新建本科院校以应用型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办学单位,在办学方式转型升级中,必须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然而,目前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还流于形式,缺少有效的体制机制约束,实践教学在形式和内容上开放和创新不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缺乏实质性的融合。本文以洛阳商业指数调查与发布项目为例,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融合实践
下载PDF
艺术院校语文教育融合艺术理论的策略研究
5
作者 曾艳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在艺术院校中,以常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有诸多不足,因而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与艺术理论相融合,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论修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有意识对比同一题材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来分析文学与其... 在艺术院校中,以常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有诸多不足,因而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与艺术理论相融合,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论修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有意识对比同一题材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来分析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艺术思维。同时应注重向古典文学汲取营养,使之具备较为扎实的古文功底,为今后的专业创作、改编提供可能。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文化与专业相互促进,使学生在艺术之路上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艺术理论 融合实践 相互促进
下载PDF
英语视听说课程与天府文化的融合实践探索
6
作者 孙野 《现代英语》 2024年第8期10-12,共3页
文章探讨了英语视听说课程与天府文化的融合实践路径,分析了当前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措施。结果表明,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天府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了具有家... 文章探讨了英语视听说课程与天府文化的融合实践路径,分析了当前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措施。结果表明,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天府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了具有家国情怀的语言服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视听说 天府文化 融合实践
原文传递
课程思政改革对方剂学课堂的推力作用
7
作者 王亚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3期37-39,共3页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入方剂学的课堂教学中,朝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向发展,完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强调注重传统文化、创新精神、大医故事在方剂学教学体...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入方剂学的课堂教学中,朝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向发展,完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强调注重传统文化、创新精神、大医故事在方剂学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中的不断融合实践。突出价值引领、培植家国情怀、丰富教学内容、改进评价体系、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学 课程思政 融合实践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医学教育中移动学习模式的整合实践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喻望博 邱毅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07-108,共2页
目前,移动学习模式已经能够融入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相比而言,移动学习模式具备显著的便捷性,在简化学习流程的同时也优化了整体上的自主学习效果.将移动学习模式灵活运用于当前的医学教育,则可以获得更优的医学教育实效性.医学院校要... 目前,移动学习模式已经能够融入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相比而言,移动学习模式具备显著的便捷性,在简化学习流程的同时也优化了整体上的自主学习效果.将移动学习模式灵活运用于当前的医学教育,则可以获得更优的医学教育实效性.医学院校要尝试将移动学习模式引进当前的医学教育领域,确保获得优良的医学教育效果.该文着重探究了移动学习模式运用于医学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而分析整合移动学习模式的实践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移动学习模式 整合实践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专业双创育人与乡村振兴融通实践
9
作者 韩欢胜 张爱忠 +5 位作者 郑家三 佟丹丹 张金友 刘鹏 张宇 王雪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
为了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任务,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与人才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乡村经济振兴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分析了高校双创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涵及关系,从学生、师资、平台和课程体系等方面总结了高校双创教... 为了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任务,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与人才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乡村经济振兴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分析了高校双创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涵及关系,从学生、师资、平台和课程体系等方面总结了高校双创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科专业双创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定位,从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平台搭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双创教育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双创教育与乡村经济振兴的融通实践。实践表明,双创教育与乡村经济振兴的有效衔接,既可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又可发挥专业资源优势,促进乡村经济振兴发展,二者的有效衔接融通发展,是高校发挥人才与资源优势、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乡村振兴 融通实践 育人体系 动物科学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会展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实践研究
10
作者 梁颖妍 《教育教学研究前沿》 2024年第5期82-85,共4页
本研究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意见,通过融合会展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旨在探索有效实现二者融合的方式。目前,我国高校会展专业培养存在问题,包括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偏理论... 本研究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意见,通过融合会展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旨在探索有效实现二者融合的方式。目前,我国高校会展专业培养存在问题,包括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偏理论化、缺少实践环节,以及传统考核方式缺乏创新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会展专业教育中的方案。本文从国内外相关文献出发,阐述了会展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特点以及联系点和差距,明确了研究问题。通过深入剖析会展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总结出二者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确定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思路。最后,本文具体介绍了融合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并给出了实施步骤。通过实施这一融合方案,本研究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专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融合实践
下载PDF
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实践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兆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第15期113-115,共3页
近年来,在我国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健康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将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相互契合的重要作用,还能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帮助,改善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不断增强教育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 近年来,在我国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健康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将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相互契合的重要作用,还能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帮助,改善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不断增强教育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和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教学模式,确保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得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确保二者之间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健康教育 融合实践 教学措施
下载PDF
数学建模思想与高等数学教学融合实践
12
作者 刘妍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9期45-47,共3页
文章探讨了数学建模思想与高等数学教学的融合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而提升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学建模思想与高等数学教学的四个结合点:知识点的交融、思维方式的拓展、实... 文章探讨了数学建模思想与高等数学教学的融合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而提升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学建模思想与高等数学教学的四个结合点:知识点的交融、思维方式的拓展、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随后,提出了融合实践的策略与方法,包括引入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强化数据驱动的思维、跨学科整合,以及培养批判性思维。这些策略旨在通过数学建模的桥梁作用,将高等数学与实际问题紧密相连,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建模 高等数学 数学教学 融合实践
下载PDF
物理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2
13
作者 欧保全 周艳丽 吴伟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年第B10期15-18,共4页
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新型军事高科技人才中,实践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贯穿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对比分析国内高校物理学科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校物理学科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各... 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新型军事高科技人才中,实践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贯穿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对比分析国内高校物理学科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校物理学科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各级实验室实践教学作用,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即从改革基础课实践教学内容、提升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比重、完善综合实践平台建设和衔接科研实践项目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实验室实践教学的作用,构建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实验室 实践教学 基础实践 专业实践 综合实践 科研项目实践
下载PDF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融合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东明 《天津教育》 2021年第2期47-49,共3页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此巩固教学成果,促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以培养。本文重点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融合,结合多媒体信息...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此巩固教学成果,促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以培养。本文重点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融合,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特征加以探讨,分析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就具体的融合实践展开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 融合实践
下载PDF
高校化工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以“高等生物分离工程”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翠林 王荣春 +1 位作者 张英春 卢卫红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10期148-151,共4页
为了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合化工专业课程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能担重任的化工领域栋梁之材,以便切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核心课程“高等生物工程”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目标和内... 为了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合化工专业课程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能担重任的化工领域栋梁之材,以便切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核心课程“高等生物工程”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主要论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并从课程目标、思政元素设计、融入形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探索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这种融合方式必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为其他生物工程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提供有效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分离 融合实践
原文传递
法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融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翠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46-147,共2页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在法律教学中关键作用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法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融合模式,并分别从基本原则、教学方式、实践活动、总结归纳四个维度,提出了案例法运用在法律教学中的有效路径。希望利用案例...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在法律教学中关键作用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法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融合模式,并分别从基本原则、教学方式、实践活动、总结归纳四个维度,提出了案例法运用在法律教学中的有效路径。希望利用案例教学法,进一步提高法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教学 案例教学法 作用 融合实践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实践——以《新进阶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Unit 3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爱华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2年第4期97-101,共5页
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首先介绍“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以大学英语课程《新进阶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Unit 3为实例,分析了具体课例,阐述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目的... 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首先介绍“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以大学英语课程《新进阶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Unit 3为实例,分析了具体课例,阐述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 融合实践
下载PDF
文化遗产保护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实践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智强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20期188-190,共3页
文化遗产保护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实践在当代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分析、跨学科合作模式、技术手段与工具支持,以及实践效果评估方法、发展趋势与挑战,深入剖析了两者的... 文化遗产保护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实践在当代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分析、跨学科合作模式、技术手段与工具支持,以及实践效果评估方法、发展趋势与挑战,深入剖析了两者的紧密关联与互动作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对城市历史与记忆的传承,也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实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多学科融合、公众参与和数字技术应用等策略,推动了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取得了空间质量、用户体验、城市形象塑造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显著成果。然而,在可持续性与创新的平衡、城市化背景下的挑战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跨学科合作和社会共识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景观设计 融合实践
下载PDF
文化品牌建设理念与文化强省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四红 李晓星 《城市学刊》 2016年第2期85-87,共3页
安徽在塑造文化强省形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文化丰厚底蕴形成独具风格的安徽品牌文化体系;特色民风民俗文化,打造安徽独特的"地域文化名片";加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每一个安徽人要共同为塑造安徽文化... 安徽在塑造文化强省形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文化丰厚底蕴形成独具风格的安徽品牌文化体系;特色民风民俗文化,打造安徽独特的"地域文化名片";加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每一个安徽人要共同为塑造安徽文化强省形象出谋划策:整合安徽民间文化资源,树立"活力安徽"形象;打造安徽优势文化,建设"魅力安徽"形象;做大做强安徽文化企业品牌,树立"潜力安徽"形象;宣传推广安徽品牌文化,建设"和谐安徽"形象;输出安徽民间文化,树立"国际安徽"形象。加强安徽品牌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安徽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品牌 文化优势 形象塑造 融合实践
下载PDF
地方性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实践与改进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堂云 朱良华 李德华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02-106,共5页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不少地方性院校正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实践,探索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从阐释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涵出发,在论述地...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不少地方性院校正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实践,探索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从阐释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涵出发,在论述地方性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以梧州学院为个案,总结凝练地方性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剖析它们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建议地方性院校更新观念、增强融合意识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力度培养具备融合特征的师资骨干队伍,以人才培养目标融合为引领探索多维融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