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评述 被引量:30
1
作者 蒋和平 刘学瑜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共9页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科技兴农战略的关键环节。认真梳理了国内学者近年来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等四个方...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科技兴农战略的关键环节。认真梳理了国内学者近年来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已取得的一些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特点、不足和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创新体系 创新能力与效率 创新主体
原文传递
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研究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吴价宝 易爱军 王侠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8-92,共5页
创新型领军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上,从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内涵和特征、创新力的影响因素和创新效率评价、培育实践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对业界关于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的研究现... 创新型领军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上,从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内涵和特征、创新力的影响因素和创新效率评价、培育实践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对业界关于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并分析总结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领军企业 培育实践 创新力 创新效率评价
下载PDF
创新(实验)思维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实践
3
作者 王怡淼 刘桂林 +3 位作者 陶秀梅 严诸颖 谢广喜 聂延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47-150,共4页
在高校“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对研究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该文通过引入高阶(实验)思维能力,引导研究生自主反思、分析、评价与创新思考,提升了本单位气相色谱分析测试机组的机台绩效。同时,在高阶思维... 在高校“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对研究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该文通过引入高阶(实验)思维能力,引导研究生自主反思、分析、评价与创新思考,提升了本单位气相色谱分析测试机组的机台绩效。同时,在高阶思维训练方法的启发下,学生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2022年第四季度研究生基于气相色谱机组设备发表SCI论文41篇,与2021年第一季度相比提升122%,高阶(实验)思维的引导模式效应显著。该方法可进一步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进行推广,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独立能力与实验效率,对高校研究生培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验)思维 研究生教育教学 气相色谱 分析测试 学术能力 实验效率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包络模型的创新型企业效率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锦 郭玉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02,共4页
实地调研河北省创新型企业发展状况,采集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CRS和VRS模型对河北省27家样本创新型企业效率进行经验性测算,对比分析样本企业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指出不同样本企业的各自努力方向。
关键词 河北省 创新型企业效率 数据包络模型 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引导工程 自主知识产权 规模报酬 技术效率
下载PDF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叶海英 《成才之路》 2021年第6期70-71,共2页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关键。文章从凸显教学目标导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用新型教育思想三方面,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关键。文章从凸显教学目标导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用新型教育思想三方面,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效率
下载PDF
提高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的思考与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悦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1-124,共4页
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科技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为此,我国不断增加财政科技的投入,但科技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现有文献,阐述了... 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科技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为此,我国不断增加财政科技的投入,但科技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现有文献,阐述了科技投入及其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描述了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及其效率的现状。发现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其占总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仍偏低,且与产出不成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了制约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的原因,发现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边界的模糊和滞后的科研项目管理导致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的低下。最后,根据现状描述和原因分析,提出了四大方面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能力 财政科技投入 财政科技投入效率
原文传递
研发外包是否会抑制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被引量:41
7
作者 陈启斐 王晶晶 岳中刚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69,共17页
本文利用2002年、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联合国贸发数据库中数据,测算历年我国制造业的研发外包率,随后利用2003~2011年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两个维度,考察了研发外包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结... 本文利用2002年、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联合国贸发数据库中数据,测算历年我国制造业的研发外包率,随后利用2003~2011年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两个维度,考察了研发外包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研发外包可以显著地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研发外包每增加1%,将会促进制造业创新能力提高0.322%,创新效率改善0.0884%。从作用机制来看,研发外包对创新效率的正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纯技术进步率的提高上。本文进一步运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槛检验方法对研发外包创新提升效应的若干因素及其门槛特征进行检验,并从吸收能力和议价能力两个方面分析和筛选出适合开展研发外包的行业。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后危机时代,研发外包是我国制造业提高创新能力,进而顺利完成转型升级任务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外包 创新能力 创新效率
原文传递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源配置效率 被引量:35
8
作者 吕可夫 于明洋 阮永平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20,共10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数字化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数字化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创造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该结果在经过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替换变量等检验后依然保持稳健。异质性检验发现,数据生产要素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优势,可以帮助与供应商和客户距离较远的企业以及业务复杂程度较高的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且数字化是成长型企业或中小企业塑造竞争优势、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支撑,能够迅速帮助他们脱颖而出。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投资效率、降低外部交易成本、拓展客户资源、增加创新能力的方式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最后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随着数字化转型而增加时,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地位。本文研究不仅为学术界、实务界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作用于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丰富了全要素生产率在随着数字化转型而提高后会产生何种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 外部交易成本 创新能力 投资效率 竞争地位
原文传递
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静 张西征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39,共18页
本文基于2000~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专利量代表创新能力,以全要素生产率代表生产效率,检验了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通过促进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生产效率的传导路径。结果表明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有助于提升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提... 本文基于2000~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专利量代表创新能力,以全要素生产率代表生产效率,检验了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通过促进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生产效率的传导路径。结果表明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有助于提升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各地区生产效率,而增加研发投入则有助于进口溢出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产品进口 溢出效应 创新能力 生产效率
原文传递
创业活力、创新能力与城市经济发展效率——基于283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7
10
作者 许士道 江静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共13页
基于双创的视角,使用283个地级市的数据检验了创业活力和创新能力对城市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业活力和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效率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二者的交互项会对经济发展效率产生逆向冲击;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创业活力显著促... 基于双创的视角,使用283个地级市的数据检验了创业活力和创新能力对城市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业活力和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效率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二者的交互项会对经济发展效率产生逆向冲击;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创业活力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而西部地区的创业活力对经济发展效率的作用不显著;东、中、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均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而东部地区创业活力与创新能力的交互项则对经济发展效率产生了抑制作用。分组检验表明,高水平创业活力和创新能力的组合更能促进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面板门槛回归表明,当创业活力小于0.704时,创新能力抑制了经济发展效率,而当创业活力大于1.372时,创新能力提升了经济发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活力 创新能力 经济发展效率 要素流动 面板门槛模型
原文传递
融资结构、资本效率与企业创新能力——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18
11
作者 何国华 常鑫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7,共7页
资金是企业创新不可缺少的投入要素。选取中国1999—2007年1 503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工业企业为样本,对企业创新的融资结构和资本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融资结构方面,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更加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资本... 资金是企业创新不可缺少的投入要素。选取中国1999—2007年1 503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工业企业为样本,对企业创新的融资结构和资本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融资结构方面,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更加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资本效率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在支持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效率最高,其次是港澳台投资,国有资本的效率较低,法人资本呈现无效率,集体资本和个人资本具有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能力 融资结构 资本效率
下载PDF
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交易效率与经济发展质量 被引量:17
12
作者 范柏乃 吕丹阳 顾贾能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64-1873,共10页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交易效率是影响分工演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三者密切相关。文章以我国28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交易效率是影响分工演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三者密切相关。文章以我国28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交易效率下这种影响的具体变化。得到以下研究结论: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且技术创新能力在高交易效率的城市能更有效地发挥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推动作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鼓励深化技术创新,处理好两者与交易效率的关系,努力提高城市交易效率以充分发挥其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经济发展质量 交易效率
原文传递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评价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铁山 肖皓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106,共8页
本文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消化吸收研发能力两个方面构建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再使用数据包络法评价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最后通过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和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两个维度的评价将... 本文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消化吸收研发能力两个方面构建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再使用数据包络法评价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最后通过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和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两个维度的评价将我国制造业30个行业分为高能力高效率、高能力低效率、低能力高效率和低能力低效率4个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数据包络法 制造业 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效率
下载PDF
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谢巧燕 王昱崴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8-149,共12页
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金融发展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且金融行业发展相比金融规模扩张、金融效率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金融发... 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金融发展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且金融行业发展相比金融规模扩张、金融效率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金融发展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对区域增量型创新能力的影响,而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行业发展分别倾向于促进区域增量型和激进型创新能力提升。从机制分析来看,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降低产业结构扭曲程度是强化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前者主要通过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行业发展来实现,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整体金融发展与金融规模扩张通过降低第三产业结构扭曲程度、金融行业发展通过降低整体产业结构扭曲程度来实现。研究拓展了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认识,为更好地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区域创新能力 对外开放 金融规模 金融效率 产业结构扭曲
下载PDF
外商投资、创新能力与环境效率的结构方程分析:以山东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伟 高霞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0-180,共11页
传统的分析局限于外商投资与技术扩散效应或者环境影响的单一分析,实际上外资的进入可以通过技术扩散增强当地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受资区域的环境效率。本文利用结构方程,对山东省外商投资、创新能力、环境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传统的分析局限于外商投资与技术扩散效应或者环境影响的单一分析,实际上外资的进入可以通过技术扩散增强当地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受资区域的环境效率。本文利用结构方程,对山东省外商投资、创新能力、环境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外商投资有利于直接提升山东省环境效率。同时外商投资也有利于增强当地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增强则有利于间接提升山东省环境效率,但是外商投资对山东省创新能力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 创新能力 环境效率
下载PDF
构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岳启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年第5期225-228,共4页
淮阴师范学院通过分析构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意义,结合实践提出构建校院二级大型仪器服务共享平台。引入市场机制,提升服务质量。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加入省市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扩大仪器使用范围。建立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引导大... 淮阴师范学院通过分析构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意义,结合实践提出构建校院二级大型仪器服务共享平台。引入市场机制,提升服务质量。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加入省市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扩大仪器使用范围。建立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引导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建立维修和奖励基金,确保机组正常运行。通过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构建,促进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 共享平台 创新能力 效益评价
下载PDF
政府审计如何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基于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骏 单美贤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8,共12页
基于200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监督视角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影响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审计效能指数以及三项基本功能指数均与区域创新能力指数显著正相关,表明政府审计在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政... 基于200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监督视角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影响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审计效能指数以及三项基本功能指数均与区域创新能力指数显著正相关,表明政府审计在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政府审计通过信息传递、行为威慑与制度纠偏等治理功能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探究作用路径发现,政府审计通过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等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审计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在官员晋升压力较小、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中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区域创新能力 政府治理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 信息传递 行为威慑 制度纠偏
下载PDF
基于能力—效率评价的中小企业创新路径选择 被引量:6
18
作者 解佳龙 牟仁艳 +2 位作者 杨晓璇 丁卓 张冀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81,共8页
在阐释创新能力、创新效率与中小企业创新路径对偶关联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能力"钻石模型",运用TRIZ原理设计了五维四层的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灰色关联和复合物元测算了19家典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结合创新价值链的"双链... 在阐释创新能力、创新效率与中小企业创新路径对偶关联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能力"钻石模型",运用TRIZ原理设计了五维四层的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灰色关联和复合物元测算了19家典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结合创新价值链的"双链接"特征,设计了中小企业创新效率两阶段指标体系,并运用链式关联DEA模型依次计算了知识创新效率、成果转化效率和综合创新效率。最后,基于能力和效率构成的能效组合矩阵,以6种聚类分布的固强补弱为出发点依次设计了对应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创新能力 创新效率 能效组合矩阵 创新路径
下载PDF
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来自港口-腹地供应链的调查证据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景敏 崔利刚 许茂增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28,共13页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供应链发展战略是改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生态、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供应链理论和效率理论,引入组织认同中介变量和差序氛围调节变量,利用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港口—腹地供应链...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供应链发展战略是改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生态、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供应链理论和效率理论,引入组织认同中介变量和差序氛围调节变量,利用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港口—腹地供应链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拔靴法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对供应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能通过科技赋能、产品创新、服务延伸等助力供应链效率变革;组织认同在链主企业创新能力与供应链效率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链主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组织认同间接影响供应链效率;差序氛围不仅负向调节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对组织认同的直接影响,而且负向调节链主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组织认同对供应链效率的间接影响,即当差序氛围淡时,链主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组织认同对供应链效率的间接效应更加显著。“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把供应链效率变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力培育激发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创新引领作用、链主企业与非链主企业的一体化联盟作用以及政府和行业协会对差序氛围的规范作用,为供应链效率变革提供新动能、营造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主企业 创新能力 组织认同 差序氛围 供应链效率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DEA的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李俊 朱明学 孟祥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7-245,共9页
针对创新能力评价的有效性问题,构建了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两阶段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出考虑共享投入与追加投入的两阶段DEA评价模型,建立了整体阶段和子阶段的效率评价数学模型以及模型的优化求解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15—2017... 针对创新能力评价的有效性问题,构建了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两阶段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出考虑共享投入与追加投入的两阶段DEA评价模型,建立了整体阶段和子阶段的效率评价数学模型以及模型的优化求解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15—2017年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研发阶段效率偏低,存在重视研发投入数量而忽略研发投入有效利用的问题,制约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我国大部分地区成果转化阶段效率较高,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完善。最后,根据各省特点提出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路径,可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两阶段DEA 效率 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