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影城市:日常叙事和感知真实 |
高蓓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2
|
解读“有意味的形式” |
潘繁生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3
|
海德格尔的元政治学和被隐蔽的“内在的真理” |
朱清华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后印象主义艺术观 |
张叶
|
《怀化学院学报》
|
2009 |
1
|
|
5
|
隐秘的真实:乔治·巴塞利兹作品考 |
胡志敏
|
《宿州学院学报》
|
2021 |
1
|
|
6
|
白日梦抑或文学宣言?——《墙上的斑点》中的深层意识 |
张武汉
赵旦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7
|
论伍尔夫的“内在真实观”——以《到灯塔去》为例 |
姜仁凤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0 |
|
8
|
“新传记”视角下《奥兰多》立体化叙事表征研究 |
王欣
房佳仪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9
|
《酒徒》里“有意味的形式”——对刘以鬯小说《酒徒》中标点符号的研究 |
史硕婷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0
|
《华盛顿广场》的主题表现手法 |
项方
|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