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倒置潜油电泵机组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石磊 李荣 《石油矿场机械》 2009年第6期75-77,共3页
介绍了倒置潜油电泵机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与其他形式的电泵注水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了倒置潜油电泵机组在注水方面的独特优势,可实现油井同井分层注水的注水工艺,避免地面建泵站和无输水管网,能有效地降低注水成本,进一步拓宽潜油电... 介绍了倒置潜油电泵机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与其他形式的电泵注水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了倒置潜油电泵机组在注水方面的独特优势,可实现油井同井分层注水的注水工艺,避免地面建泵站和无输水管网,能有效地降低注水成本,进一步拓宽潜油电泵的应用范围,为偏远、水资源缺乏地区、海上油田实现注水增油提供了一种新型注水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置潜油电泵机组 同井注水 采上注下 应用
下载PDF
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及同井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彬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7期94-96,共3页
油田高含水开发阶段大量的产出水给地面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增加了生产操作成本。井下油水分离及同井回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介绍了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管柱组合,结合FB-79井先导试验,表明该技术可以降低地面含水... 油田高含水开发阶段大量的产出水给地面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增加了生产操作成本。井下油水分离及同井回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介绍了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管柱组合,结合FB-79井先导试验,表明该技术可以降低地面含水率,提高油井产量,延长油井生命周期,提高油藏采收率,在高含水油田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潜泵 井下油水分离 同井回注
下载PDF
海上油田同井注采技术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9
3
作者 程心平 刘敏 +3 位作者 罗昌华 张成富 姚智翔 代向辉 《石油矿场机械》 2010年第10期82-87,共6页
针对海上油田开发生产中出现的油田注水水源不足,采油井多层系开发调整要求分层段、分阶段转注及采油井伴生气回注等技术问题,开发了同井采注工艺技术。将有水层注水井的水层打开提供水源,同时保持原注水井正常注水,与平行双管相比,单... 针对海上油田开发生产中出现的油田注水水源不足,采油井多层系开发调整要求分层段、分阶段转注及采油井伴生气回注等技术问题,开发了同井采注工艺技术。将有水层注水井的水层打开提供水源,同时保持原注水井正常注水,与平行双管相比,单管大排量同井采水注水技术使同井采水量从800 m3/d提高到2 500 m3/d;对不同目标层位可分别进行采出或注入,即同井采油注气或同井采油注水,相当于把原来的1口井变成2口井使用,提高了单井利用率,实现了一定范围的井网优化。该技术在渤海湾SZ36-1J、Z9-3、LD10-1等油田成功应用8口井,已成为老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新开发油田生产完井开辟了一个新的完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井注采 一井多用 海上油田
下载PDF
轴向力平衡式螺杆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增亮 赵传伟 +1 位作者 吴海燕 管羽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8-72,共5页
鉴于目前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尚存不足,将井下油水分离技术与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一套轴向力平衡式螺杆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了轴向力平衡式螺杆泵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螺杆泵基本参数及... 鉴于目前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尚存不足,将井下油水分离技术与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一套轴向力平衡式螺杆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了轴向力平衡式螺杆泵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螺杆泵基本参数及油水分离装置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以某油区的生产数据为例,对系统主要装置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计算。试制的油水分离装置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能够满足井下油水分离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油水分离 同井采注 轴向力平衡 螺杆泵 水力旋流器
下载PDF
沉砂对聚并等流分离器的油水分离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韩洪升 李霄峰 +1 位作者 吕宁 赵淑红 《石油矿场机械》 2012年第3期51-54,共4页
为评价聚并等流型油水分离器在排砂的同时对井下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果,进行了室内井筒模拟试验,绘制了不同含水率时单杯进液量与油水分离后混合液含水率的关系曲线。试验表明:在单杯流量<0.2m3/d时,排砂孔和沉砂对聚并等流分离器的... 为评价聚并等流型油水分离器在排砂的同时对井下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果,进行了室内井筒模拟试验,绘制了不同含水率时单杯进液量与油水分离后混合液含水率的关系曲线。试验表明:在单杯流量<0.2m3/d时,排砂孔和沉砂对聚并等流分离器的油水分离效果没有明显影响;4个排砂孔的分离器沉砂分离效果要优于其他个数排砂孔的分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并等流型分离器 油水分离 沉砂 含水率 同井注采
下载PDF
地下水同井抽回井施工技术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烨 卢予北 +1 位作者 牛建设 陈莹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1年第9期33-36,共4页
地下水同井抽回井主要应用于浅层地热能开发。细颗粒地层中地下水抽回井的比例模式多数为1∶3~1∶6,不仅增加建设成本,而且造成占地面积大、管理不便和回灌困难等问题。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利用钻探理论和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了&qu... 地下水同井抽回井主要应用于浅层地热能开发。细颗粒地层中地下水抽回井的比例模式多数为1∶3~1∶6,不仅增加建设成本,而且造成占地面积大、管理不便和回灌困难等问题。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利用钻探理论和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了"同井抽回两用系统",实现了在同一口井内抽水和回灌之目的,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钻井设备选择、成井工艺及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井抽回井 地下水 浅层地热能 设备选择 成井工艺
下载PDF
井结构参数对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建伟 王瑞祥 袁东立 《制冷与空调》 2009年第3期82-86,共5页
建立单一介质承压含水层中定流量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地下水换热数学模型,并模拟分析含水层厚度、抽灌段滤管长度及其间距等井结构参数对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地下水渗流和换热的影响。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同井回灌 井结构参数 抽水平均温度
下载PDF
高含水率断块油田同井井下采油注水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峰 郝金克 +2 位作者 吕玮 吕芳蕾 王铭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7-359,共3页
东部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面对采出水量增加、处理工作难度大,以及一些边缘断块油田因无法注水而面临减产的矛盾,同井井下采油注水技术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手段。井下旋流分离器是同井井下采油注水的关键设备,文中重点论述了双锥... 东部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面对采出水量增加、处理工作难度大,以及一些边缘断块油田因无法注水而面临减产的矛盾,同井井下采油注水技术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手段。井下旋流分离器是同井井下采油注水的关键设备,文中重点论述了双锥旋流器的圆柱段、大锥段、小锥段和尾管段等4部分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设备进行分离效果的物理模拟实验,通过旋流分离器处理效果、D80型旋流管溢流芯管的选择及最佳处理量3项实验,验证了该技术能够满足现场需要。经过配套完善后,在XZ1-20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在地层产液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同井井下采油注水生产后,地面产油量基本保持不变,地面产水量下降了67%,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田 同井井下采油注水 旋流器设计
下载PDF
胜利油区边缘区块同井井下采水注水工艺 被引量:5
9
作者 宋开利 金有海 辛林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1-72,75,共3页
边缘区块距离主力油田较远,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以及含水的增加,其产能也越来越低。为提高此类区块的开发效果,开发了同井采水注水工艺技术。该技术利用浅层水为水源、电泵为注水动力设备,不用地面设备就可以把水直接注入到目的层,有效... 边缘区块距离主力油田较远,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以及含水的增加,其产能也越来越低。为提高此类区块的开发效果,开发了同井采水注水工艺技术。该技术利用浅层水为水源、电泵为注水动力设备,不用地面设备就可以把水直接注入到目的层,有效地解决了边缘区块能量补充难的问题。该工艺技术注水压力高,注水量大,能够直接获取注水层的注水压力和间接获取注水量资料。同井采水注水工艺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为边缘区块的经济、高速开发提供了一套可靠的能量补充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 注水工艺 胜利油区 注水压力 注水量 开发效果 地层压力 主力 技术 产能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缝间异步周期注采补能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瑞 熊伟 +5 位作者 王守虎 王俊涛 王龙 何吉波 平义 高树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1-327,共7页
由于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水平井缺乏补充能量的有效手段,为此提出水平井同井缝间轮换注采工艺。该工艺管柱由丢手接头、Y445封隔器、Y341封隔器、单向配注器、单向配产器、脱卡器组成,可实现部分压裂缝注水、部分压裂缝采油,在同一口水平... 由于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水平井缺乏补充能量的有效手段,为此提出水平井同井缝间轮换注采工艺。该工艺管柱由丢手接头、Y445封隔器、Y341封隔器、单向配注器、单向配产器、脱卡器组成,可实现部分压裂缝注水、部分压裂缝采油,在同一口水平井内实现分段异步注采补能。缝间异步注采增油是水驱、弹性驱、渗吸多种驱动机理综合作用的结果,相比传统的面积注水井网,更容易形成有效驱动。研究表明:水平井同井缝间异步周期注采补能方法采用水力压裂裂缝注水,油藏吸水面积大幅度增加;流场形状由径向渗流转变为线性渗流;缩短注入端与采出端的距离,提高了驱替压力梯度,有效渗透率也随之增大,这些机制综合作用起到了增油的效果。现场试验表明,水平井同井缝间异步周期注采补能方法能有效提升单井产量,可在超低渗砂岩油藏规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水平井补能 分段压裂 同井异步注采 缝间驱替
下载PDF
南海EP18-1油田同井抽注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邢洪宪 张俊斌 +3 位作者 张庆华 张永涛 张春升 马喜超 《海洋石油》 CAS 2019年第4期23-27,共5页
针对珠江口盆地EP18-1油田弱边水驱稠油油藏HJ2-21,投产后不久因地层能量不足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的问题,在基于油藏认识及平台无人工注水设备的现有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同井抽注开发技术,并从水质配伍性、防砂方案设计、管柱工艺设计、井下... 针对珠江口盆地EP18-1油田弱边水驱稠油油藏HJ2-21,投产后不久因地层能量不足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的问题,在基于油藏认识及平台无人工注水设备的现有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同井抽注开发技术,并从水质配伍性、防砂方案设计、管柱工艺设计、井下数据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同井抽注方案设计。同井抽注技术在EP18-1油田稠油油藏进行了矿场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井抽注 完井方案 防砂设计 前期排液管柱 同井抽注管柱 注水水质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