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南人学汉语常见语音偏误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由于母语迁移、目的语规则的泛化、语言学习环境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造成越南人学汉语的语音出现偏误,这主要体现在声母、韵母及声调上.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受母语和目的语的干扰,克服这一干扰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科学指导,以帮助学... 由于母语迁移、目的语规则的泛化、语言学习环境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造成越南人学汉语的语音出现偏误,这主要体现在声母、韵母及声调上.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受母语和目的语的干扰,克服这一干扰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科学指导,以帮助学生培养新的发音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语音 目的语 偏误分析 韵母 声母 母语迁移 助学 教师 学生培养
下载PDF
朱熹诗经楚辞叶音中的闽音声母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晓南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9-321,共23页
朱熹给《诗经》《楚辞》加注叶音,不仅改变被叶字的韵读,而且改注了一大批字声纽用字。穷尽考 察被改叶的声纽,证以宋代语料文献,下与现代方言对照,可以断定其中有许多改叶反映了宋代闽方言声 母的语音实际。笔者从中归纳13条宋代闽音... 朱熹给《诗经》《楚辞》加注叶音,不仅改变被叶字的韵读,而且改注了一大批字声纽用字。穷尽考 察被改叶的声纽,证以宋代语料文献,下与现代方言对照,可以断定其中有许多改叶反映了宋代闽方言声 母的语音实际。笔者从中归纳13条宋代闽音声母特征,并据以拟测宋代闽方言的声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母系统 叶音 闽方言 声纽 音声 用字 语料 《楚辞》 宋代 诗经
原文传递
俄罗斯人学习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罗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由于受母语的干扰、教学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俄罗斯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出现各种偏误,尤其是声调。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和学习者都提高对语音教学或学习的认识,把语音教学贯穿到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恰当的手... 由于受母语的干扰、教学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俄罗斯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出现各种偏误,尤其是声调。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和学习者都提高对语音教学或学习的认识,把语音教学贯穿到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恰当的手段来避免偏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母 韵母 声调 语音偏误 对外汉语教学
下载PDF
对韩国留学生汉语发音中一些问题的解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闫恒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2-55,共4页
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其中相近声母的分辨、鼻韵母的发音和四声的辩读,是几个突出的问题,分析和研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汉语拼音 韩国留学生 声母 韵母 声调
下载PDF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声母教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沈丽娜 于艳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07-508,共2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贯穿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对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但由于受母语负牵移的影响,常常存在发音偏误。着重探讨声母教学中外国学生易出现的偏误及对策。
关键词 汉语教学 语音 声母 偏误 对策
下载PDF
河北元氏方言儿化的特点及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安生 王志勇 王亚男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8,共10页
元氏方言儿化的特点是,舌尖后边音'儿■'缀与前字合音,使前字的舌尖后音、边音(开合)声母变音为■和[?],变音可以自成儿化音节(声化韵)。元氏型儿化现象在冀南十余县市都有分布,[ts、ts‘、?]和[l]还可以变音为■、■‘、■等... 元氏方言儿化的特点是,舌尖后边音'儿■'缀与前字合音,使前字的舌尖后音、边音(开合)声母变音为■和[?],变音可以自成儿化音节(声化韵)。元氏型儿化现象在冀南十余县市都有分布,[ts、ts‘、?]和[l]还可以变音为■、■‘、■等舌根化程度不同的声母和[?]声母。■、■、■、■、■‘、■两类变音都属于'舌根-卷舌'双部位复杂辅音,各组复杂辅音中舌根音与卷舌音的强弱差异呈现出双向相逆的连续渐变关系,这种渐变关系又与[?、l]声母的儿化音形[?、?]的分合及合流方向大体平行。这些特点以及声化韵与[-?]尾韵生成条件的关联、声化韵的稳定程度与开合口条件的关联,对进一步探讨此类复杂辅音、声化韵的音变动因及过程都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氏方言 儿化变声 复杂辅音 声化韵 类型比较
下载PDF
罗山方音概述 被引量:4
7
作者 闫德亮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3-97,共5页
文章主要从罗山话声母、韵母、声调,及与普通话对应关系上对罗山话做一个粗略的概述,目的是能为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罗山话 声母 韵母 声调 普通话
下载PDF
《齐乘释音》的声母特点与元代苏州吴音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凯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31,共7页
《齐乘释音》共有音注材料238条,其所反映的声母特点在与宋元通语保持一致的同时,又吐露了其独特的方音——元代苏州吴音。
关键词 《齐乘释音》 声母 吴音
原文传递
试析反切古今变读转换规律
9
作者 孙青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2期80-83,共4页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反切规律古代反切转换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上可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发现规律。但反切存在用于注音的切语用字繁杂不一,是间接拼...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反切规律古代反切转换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上可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发现规律。但反切存在用于注音的切语用字繁杂不一,是间接拼音、汉字古今音不同以及汉语方言方音不同导致反切失效等局限性。反切实际情况复杂,现有规律不能保证适用所有反切,不能作为万能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切 声母 韵母 声调
下载PDF
《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的声母系统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力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4,共7页
本文对明代重要韵书《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的声母系统进行了描写和构拟。并利用近代语音史上一系列韵书资料 ,特别是与《图经》互为体用的韵书《合并字学集韵》 ,对《图经》声母音系进行了横向、纵向比较研究和深入探讨。由此揭示了... 本文对明代重要韵书《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的声母系统进行了描写和构拟。并利用近代语音史上一系列韵书资料 ,特别是与《图经》互为体用的韵书《合并字学集韵》 ,对《图经》声母音系进行了横向、纵向比较研究和深入探讨。由此揭示了《图经》所代表的明末北京音系声母系统的一些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 声母系统 明代 韵书 《合并字学集韵》 北京音系
下载PDF
日语音读汉字与汉语汉字之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莹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28-30,33,共4页
通过对日语汉字音读和汉语中古音进行比较,发现日语汉字音读与汉语中古音有强烈的对应关系。其中“声假名”和中古音声母的对应比较整齐:あ段全部对应喉音影、余二母;か段全部对应牙音见、溪、群、疑和喉音晓、匣六母……“韵假名”与... 通过对日语汉字音读和汉语中古音进行比较,发现日语汉字音读与汉语中古音有强烈的对应关系。其中“声假名”和中古音声母的对应比较整齐:あ段全部对应喉音影、余二母;か段全部对应牙音见、溪、群、疑和喉音晓、匣六母……“韵假名”与汉语中古音十六摄也有不如“声假名”强烈但依然很明显的对应关系,如果、假二摄对应あ段“韵假名”;止、蟹二摄对应い段“韵假名”;通、江、效、宕、流摄对应う段“韵假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汉字音读 中古音 “声假名” “韵假名” 声母 韵摄
下载PDF
析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中的广州音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伟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5,共4页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把国外现代方言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运用于汉语方言研究,科学地记录了大量方言字音,其中所记录的广州方言字音为广州方言调查奠定基础,经王力、黄锡凌等学者的修订与完善,整理出通行20世纪的广州话声母韵母体系。
关键词 广州话 声母 韵母 高本汉 王力 黄锡凌
下载PDF
近年出土楚简和典籍中的通假异文与上古声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申红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9-115,共7页
近年来出土的楚简中,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和传世典籍相对照。楚简和传世本中的通假异文是研究上古声母系的可靠材料,将这些通假异文进行全面的搜集、归纳和整理,分析他们所代表的声母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的研究提供不少证据。
关键词 楚简 异文 声母
下载PDF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声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环海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5,共5页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反映的是清代末期江淮官话语音系统,正居于官话音系发展的最后阶段。文章讨论了《音呼声韵总谱》音系中声母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对清代末期江淮官话声母系统的语音特征进行分析与拟构。
关键词 官话 语音系统 声母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
下载PDF
甘肃甘谷方言声韵调及其特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可峰 《甘肃高师学报》 2011年第6期59-61,共3页
甘谷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的西北方言,其语音系统包括27个声母,38个韵母和4个声调。本文对甘谷方言的声韵调进行了静态描写,并结合汉语中古音和普通话音系,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进行比较,阐明其主要语音特点。
关键词 甘谷方言 声韵调 特点
下载PDF
普通话习得中的台州方音辨正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贞 《台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71-74,共4页
台州方音和普通话的语音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台州人在学习和掌握普通话过程中,明确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排除方音干扰,最终达到发音纯正的重要途径。对台州方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描写,可以从中发现台州人学普通话... 台州方音和普通话的语音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台州人在学习和掌握普通话过程中,明确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排除方音干扰,最终达到发音纯正的重要途径。对台州方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描写,可以从中发现台州人学普通话过程中克服方音阻碍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州方音 普通话 声母 韵母 声调
下载PDF
《切韵》系韵书重纽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亚云 张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9,共4页
本文分三阶段全面总结了《切韵》系的书重纽研究概况,指出众多汉语音韵学家在二方面已达成共识:(1)重纽读音有别,区别在于介音不同;(2)尤韵自身也存在重纽,幽韵不是尤韵的重纽。此外,关于重纽与同韵舌齿音的关系,仍存在分歧。
关键词 重纽 韵书 《切韵》 介音 汉语音韵学 读音 区别 分歧 研究概况
下载PDF
浅谈声乐作品《枫桥夜泊》的吐字与演唱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海燕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93-195,共3页
声乐是通过歌唱的表现形式来展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为了使歌者能准确地演唱中国声乐作品,本文以声乐作品《枫桥夜泊》为例,针对演唱时所遇到的问题,综合分析十三辙在声乐作品中的咬字吐词的方法和规律,力争使歌者演唱作品时达到字正腔圆... 声乐是通过歌唱的表现形式来展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为了使歌者能准确地演唱中国声乐作品,本文以声乐作品《枫桥夜泊》为例,针对演唱时所遇到的问题,综合分析十三辙在声乐作品中的咬字吐词的方法和规律,力争使歌者演唱作品时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辙 声母 韵母
下载PDF
清末江淮官话音系中的声母系统述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环海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7-61,共5页
胡垣《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居于官话音系发展的最后阶段,反映的也是清代江淮官话语音系统。《音呼声韵总谱》音系中见、精系声母的腭化,照系声母的独立性,仍母与日母合并等现象,充分表现了清代末期江淮官话声母系统的语音特征。
关键词 官话 语音系统 声母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
下载PDF
东晋李轨音切声类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萍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16-119,共4页
李轨是东晋时的经师,把他的音切与《切韵》音系作对照,归纳出他的语音特点,探讨当时的语音演变状况。
关键词 李轨 反切 声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