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桦褐孔菌发酵液提取物小鼠体内抗H_(22)肝癌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兰英 孟玲 +1 位作者 黄芳 宋爱荣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39,共3页
为确定桦褐孔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毒性级别,研究对H22肝癌小鼠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依据2004年实施的《急性毒性试验国家标准》进行急性毒性研究和级别鉴定,同时建立H22肝癌的荷瘤小鼠模型进行小鼠体内抗肿瘤的研究,并采用MTT法检测荷... 为确定桦褐孔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毒性级别,研究对H22肝癌小鼠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依据2004年实施的《急性毒性试验国家标准》进行急性毒性研究和级别鉴定,同时建立H22肝癌的荷瘤小鼠模型进行小鼠体内抗肿瘤的研究,并采用MTT法检测荷瘤小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及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发酵液提取物(IOFE)的LD50为15.02 g·kg-1>15 g·kg-1,属无毒级别。与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比,体重、采食量均稳定增长,抑瘤率为44.25%,可显著提高NK细胞活性67.13%(p<0.01),但对T淋巴细胞增殖率效果不明显。桦褐孔菌发酵液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且毒性极低,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活性尤其是NK细胞的杀伤活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数致死量 抑瘤率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淋巴细胞增值率
下载PDF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方艳秋 齐亚灵 +2 位作者 白晓 芦小单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8-281,428,共4页
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根据Survivin序列合成其反义寡核苷酸序列(Survivin-ASODN)。培养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用荧光素标记的Survivin-ASODN转染,并设立空白对照... 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根据Survivin序列合成其反义寡核苷酸序列(Survivin-ASODN)。培养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用荧光素标记的Survivin-ASODN转染,并设立空白对照、空脂质体对照及正义寡核苷酸(SODN)对照组;用PCR方法检测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通过MTT方法分析Survivin-ASODN转染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荧光素标记的Survivin-ASODN在SMMC-7721细胞中的转染率达到60%以上。SMMC-7721细胞分别用100、200、300、400和600nmol.L-1 ASODN转染后,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增殖抑制率24h时分别为(3.87±1.67)%、(9.21±2.21)%、(15.21±3.18)%、(21.32±3.43)%和(32.62±3.74)%,而300nmol.L-1ASODN组48h时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9.21±4.12)%,72h时抑制率为(44.21±3.32)%;ASODN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与空白对照组、空脂质体组及SOD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ASODN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并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反义寡核苷酸 原发性肝癌 转染 增殖抑制率
下载PDF
红丝线多糖对鼠源肝星状HSCs-T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思陆 郭小葆 +1 位作者 徐灵源 焦爱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488,共4页
目的:研究红丝线多糖(PRP)对鼠源肝星状HSCs-T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质量浓度为0(空白对照)、50、100、200μg/ml的PRP分别培养鼠源肝星状HSCs-T6细胞24、48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 目的:研究红丝线多糖(PRP)对鼠源肝星状HSCs-T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质量浓度为0(空白对照)、50、100、200μg/ml的PRP分别培养鼠源肝星状HSCs-T6细胞24、48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培养48 h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信号传导蛋白(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50、100、200μg/ml PRP均可抑制HSCs-T6细胞增殖,培养24、48 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9.84%-69.31%、45.16%-82.93%,且与培养时间和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各质量浓度PRP培养24 h后细胞上清液中Hyp含量为178.36-93.25μg/ml,48 h后为131.94-68.74μg/ml,与培养时间和质量浓度呈负相关;PRP培养48 h后TGF-β1、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PRP对大鼠肝星状HSCs-T6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使内源性TGF-β通路失活从而减少胶原蛋白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丝线多糖 肝星状HSCs-T6细胞 增殖抑制率 胶原蛋白 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通路
原文传递
雷公藤甲素抑制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剑敏 张耕 +4 位作者 蒋捷 张韶辉 邓体瑛 郭珩 任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600-603,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人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以雷公藤甲素处理FRO细胞,采用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Western blot方法分析雷公藤甲素对FRO细胞的activated 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荧光探针-2...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人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以雷公藤甲素处理FRO细胞,采用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Western blot方法分析雷公藤甲素对FRO细胞的activated 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荧光探针-2’,7’-二氯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测定雷公藤甲素对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酶标仪检测胞内谷胱甘肽(GSH)和氧化性谷胱甘肽(GSSG)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甲素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FRO细胞增殖,IC50为22.8 nmol/L;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雷公藤甲素给药处理12 h后,其activated 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增加。雷公藤甲素作用2 h后,能显著增加FRO细胞ROS水平(P<0.01);雷公藤甲素能显著降低FRO细胞内GSH水平,作用48 h胞内GSH降为对照组的(21.07±1.29)%(P<0.05),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对人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胞内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人甲状腺未分化癌 FRO细胞 增殖抑制率 氧化还原稳态
原文传递
Study of Cellular Experiment of Electric Pulse Imposed on Cancer Cell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兰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2年第1期53-55,共3页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he cytocidal and inhibitory effect of energy-controllable pulse o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SKOV3. Ovarian cancer cell suspension were treated by electric pulse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he cytocidal and inhibitory effect of energy-controllable pulse o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SKOV3. Ovarian cancer cell suspension were treated by electric pulse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The inhibitory rate (IR) was assayed by modified colorimetric MTT methods, the growth curves of two test groups and one control group were also measured, and the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y (EM) and scan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t was found that the treated SKOV3 cell proliferated more slowly. IR was increased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pulse parameters. The ultrastructural study showed that morphological changes occurred obviously. Swollen mitochondria, fractured ridges, cyto-plasmic vacuoles and membrane holes appeared in most of the processed cells, and a part of bilayer membrane was ruptured. It is indicated that irreversible electric breakdown occurred in some of the treated cells, and the electric pulse could kill cancer cell and inhibit its recovery and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controllable pulse Irreversible breakdown inhibitory rate(IR)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下载PDF
四硫化四砷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郭兴罡 张纪妍 陈杰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四硫化四砷(As4S4)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药物)和20、40、60、80μmol/LAs4S4处理组,分别作用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 目的:研究四硫化四砷(As4S4)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药物)和20、40、60、80μmol/LAs4S4处理组,分别作用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分布,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作用48 h后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作用48、72 h)、40、60、80μmol/LAs4S4处理组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从40μmol/L As4S4处理组细胞开始出现凋亡,60μmol/L As4S4处理组细胞开始出现大量凋亡,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s4S4处理组细胞中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随As4S4浓度的增加而减弱,Bax mRNA和蛋白表达随As4S4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As4S4具有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硫化四砷 人胃癌细胞SGC7901 增殖抑制率 凋亡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