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内空气环境中微(痕)量甲醛的主要分析方法 被引量:36
1
作者 安从俊 丁哨兵 +1 位作者 杨波 郑丹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综合评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室内空气环境中微 (痕 )量甲醛的来源、危害和几种主要采样、分析方法以及最新发展的分析检测技术 ,比较了各类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室内空气环境 甲醛 分析方法 采样 分离 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
下载PDF
影响生产率的要素——室内环境品质 被引量:29
2
作者 白玮 龙惟定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4-37,共4页
指出了影响室内人员生产率的各个因素,着重从室内空气品质、通风率、相对湿度、温度的角度分析了其中环境因素的作用,解释了室内环境因素的概念。认为改善室内环境品质可以提高生产率和健康水平,但亦可能有消极的作用。
关键词 生产率 室内空气品质 室内环境品质
下载PDF
室内环境与自然通风 被引量:44
3
作者 朱唯 狄育慧 +1 位作者 王万江 李安桂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90-94,共5页
通风的目的是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良好的自然通风组织减少对空调的利用,并及时将污染物排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热舒适方面,自然通风形成的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人体舒适性。分析了生... 通风的目的是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良好的自然通风组织减少对空调的利用,并及时将污染物排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热舒适方面,自然通风形成的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人体舒适性。分析了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对室内空气品质与室内热环境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的效果和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合理的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和室内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室内空气品质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
下载PDF
气流组织形式对室内空气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9
4
作者 胡平放 蔡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以计算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为基础,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四种典型气流组织形式的物理及数学模型,运用Κ-ε模型对室内气流组织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各种气流组织形式下建筑物室内的流场、温度场及浓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 以计算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为基础,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四种典型气流组织形式的物理及数学模型,运用Κ-ε模型对室内气流组织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各种气流组织形式下建筑物室内的流场、温度场及浓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置换通风在温度场、速度场、污染物浓度场、通风效率及人体热舒适性等方面均优于混合通风的几种气流组织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组织 计算流体力学 室内空气环境 空气品质
下载PDF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和建筑优化及故障检测与室内空气品质、节能和全球环境问题的协调 被引量:24
5
作者 中原信生 楼世竹 白玮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0-37,共8页
高层建筑内包容了众多的人员和发热设备,因此不合理的设计和运行将对室内人员的健康和舒适、经济性和能耗、全球环境等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工程实际和基本原理上探讨了暖通空调广泛领域内将遇到的一些重要课题,以实现协调这些方面要求... 高层建筑内包容了众多的人员和发热设备,因此不合理的设计和运行将对室内人员的健康和舒适、经济性和能耗、全球环境等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工程实际和基本原理上探讨了暖通空调广泛领域内将遇到的一些重要课题,以实现协调这些方面要求的最优的暖通空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室内空气品质 节能 环境 暖通空调设计
下载PDF
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调节策略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荣义 许为全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共4页
论述了在室内空气环境调节技术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近年来空调领域的技术进展及发展动向,并在环境参数动态化研究基础上,提出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调节策略。
关键词 室内空气环境 热舒适 空气品质 空调技术 发展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的高校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黄书君 李坤权 朱光怡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94,共5页
随着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对室内空气进行环境评价以了解室内空气品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提出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并应用于高校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对某高校室内的甲醛、氨、TVOC、苯、... 随着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对室内空气进行环境评价以了解室内空气品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提出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并应用于高校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对某高校室内的甲醛、氨、TVOC、苯、甲苯、二甲苯进行测定,并对测定数据先后采用单一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其中模糊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对污染物相对重要性比较,建立判断矩阵,经运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出各污染物权重向量,再确定评价集合,构造各污染物的隶属函数,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各污染物的隶属度与其权重的乘积即为评价结果。与单一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对比,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够更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室内空气品质的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 室内空气环境 科学评价
原文传递
国际标准《建筑环境设计-室内空气质量-人居环境室内空气质量的表述方法》简介 被引量:19
8
作者 沈晋明 俞卫刚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3-59,共7页
简要介绍了《建筑环境设计-室内空气质量-人居环境室内空气质量的表述方法》(ISO/DIS16814),它的颁布将会对我国建筑设计产生很大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室内空气质量 表述方法 建筑环境设计 设计规程
下载PDF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新世纪的挑战和暖通空调人的责任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寅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共7页
自1902年美国的威利斯·开利发明空调以来,暖通空调逐渐成为一个行业和专业,并经历了如何为生产环境营造合适的温湿度、如何营造人们感到舒适的室内环境、如何减少建筑能耗的历程。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强调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中... 自1902年美国的威利斯·开利发明空调以来,暖通空调逐渐成为一个行业和专业,并经历了如何为生产环境营造合适的温湿度、如何营造人们感到舒适的室内环境、如何减少建筑能耗的历程。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强调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中大量使用人工复合材料(其中一些会散发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发达国家首先遇到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人们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我国近20年来快速的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使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虽出现较迟,但更为严峻。暖通空调人面临新挑战:如何对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污染物浓度实现分级、综合控制,如何发挥学科特长并与相关学科研究者互相学习和合作,产生新的学术思路、方法和成果,构建以"健康、适用和节能"并重为特征的"可持续室内环境",拓宽暖通空调领域的外延并充实其内涵,成为暖通空调人新世纪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质量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暖通空调 可持续室内环境 病态建筑综合征 挑战
下载PDF
欧洲自然通风技术研究与设计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安桂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4年第2期1-8,共8页
简要介绍了欧洲在非工业建筑物中(民用,商业,教育及办公建筑物等)通风技术(主要是自然通风技术)方面的设计观点和设计方法,阐述了如何降低进风口污染的措施和欧洲国家通风合作研究方面的进展。为了确定通风的使用效果,欧洲对很多建筑物... 简要介绍了欧洲在非工业建筑物中(民用,商业,教育及办公建筑物等)通风技术(主要是自然通风技术)方面的设计观点和设计方法,阐述了如何降低进风口污染的措施和欧洲国家通风合作研究方面的进展。为了确定通风的使用效果,欧洲对很多建筑物做了现场调查测试研究,高效通风的理念逐渐为建筑师和建筑设备工程师所接受,多元通风技术在欧洲也有日趋增多之势,它避免了建筑全年运行空调系统所带来的成本、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导致的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室内环境
下载PDF
冬季自然通风教室室内环境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明雪 吴晓艳 +5 位作者 董砖 张耀芬 杨学宾 唐根 王益添 张宏丽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2年第6期30-33,47,共5页
教室作为人员密集型建筑,室内环境的好坏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影响到教师的授课效率。本文通过对某高校冬季自然通风教室室内空气环境、光环境的现场实测,结合现场问卷调查,利用Matlab及Excel等数学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室内光... 教室作为人员密集型建筑,室内环境的好坏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影响到教师的授课效率。本文通过对某高校冬季自然通风教室室内空气环境、光环境的现场实测,结合现场问卷调查,利用Matlab及Excel等数学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室内光照度、PMV值、CO2浓度对学习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O2浓度较室内光照度、PMV等参数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更大。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改善措施,如在教室里设置CO2浓度传感器和信号灯、教学楼设置之初考虑当地主导风向以助于自然通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室内空气环境 学习效率 CO2
下载PDF
夏季自然通风教室室内环境与学习效率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胡佳林 窦豆 +2 位作者 陈松 陈晓浩 陈顺伟 《节能》 2009年第7期19-23,共5页
通过环境参数测量与问卷调查结合的方式探索夏季教室室内环境与学生学习效率间的关系。主要分析同济大学两种典型教室正常上课期间室内热环境、空气品质和光环境状况,结果表明教室室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风量不足,二氧化碳浓度长期... 通过环境参数测量与问卷调查结合的方式探索夏季教室室内环境与学生学习效率间的关系。主要分析同济大学两种典型教室正常上课期间室内热环境、空气品质和光环境状况,结果表明教室室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风量不足,二氧化碳浓度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导致室内人员学习效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室内空气品质 光环境 学习效率
下载PDF
室内空气高浓度苯系物的蚕豆根尖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肖勇 杨朝晖 +2 位作者 曾光明 徐峥勇 邓久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4,共4页
蚕豆根尖微核(micronucleus,MCN)检测技术是一项检测水环境致突性因素的成熟技术,该研究采用敏感的松滋青皮蚕豆为材料,在密闭容器中模拟室内空气的高浓度苯系物污染,对蚕豆根尖进行染毒,然后用显微镜观察蚕豆根尖细胞中的微核.通过对... 蚕豆根尖微核(micronucleus,MCN)检测技术是一项检测水环境致突性因素的成熟技术,该研究采用敏感的松滋青皮蚕豆为材料,在密闭容器中模拟室内空气的高浓度苯系物污染,对蚕豆根尖进行染毒,然后用显微镜观察蚕豆根尖细胞中的微核.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污染指数(PI)和t检验分析表明:在所有实验浓度下,苯、甲苯和二甲苯都对蚕豆根尖细胞产生了遗传毒害效应;对受试物质量浓度和微核率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得到线性方程,表明二者间存在线性关系.该实验结果还表明,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检测室内空气中较高浓度的苯系物污染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污染 环境监测 蚕豆根尖 遗传毒性 微核
下载PDF
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影响及技术经济初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念平 孙剑 汤广发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56-61,共6页
研究了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具有改善室内空气环境、节约初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低等特点.
关键词 低温送风空调系统 室内空气环境 技术经济 节能
下载PDF
不同时段室内空气甲醛浓度波动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琨 吕春梅 +3 位作者 李玉华 李文朴 张振宇 李富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92-1495,共4页
为确定寒冷地区室内空气甲醛浓度的不稳定性特征,在某一固定房间长期跟踪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变化.检测结果表明:受室外气象(气温、风力、雨雪和气压等)和室内温、湿度变化的影响,不同日期和同一日期不同时间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变... 为确定寒冷地区室内空气甲醛浓度的不稳定性特征,在某一固定房间长期跟踪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变化.检测结果表明:受室外气象(气温、风力、雨雪和气压等)和室内温、湿度变化的影响,不同日期和同一日期不同时间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变化与室内外环境状况呈一定的相关性.冬季甲醛浓度的波动性大于夏季,且冬季和夏季影响甲醛浓度波动因素的权重也有差别,据此建立了相应的浓度波动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 甲醛 环境因素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体育场馆室内空气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勇 郑勤振 +3 位作者 刘林 蔺世杰 张松 刘志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6,共7页
体育场馆是运动与健身的主要场所,其室内环境要满足观众席人员的舒适性和比赛项目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室内环境对赛场运动人群的机体造成的生理、心理的影响。为了获得室内环境评价所需室内环境参数,本研究以ZigBee协议为基础,设计了对体... 体育场馆是运动与健身的主要场所,其室内环境要满足观众席人员的舒适性和比赛项目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室内环境对赛场运动人群的机体造成的生理、心理的影响。为了获得室内环境评价所需室内环境参数,本研究以ZigBee协议为基础,设计了对体育场馆内二氧化碳、甲醛等室内空气品质参数和温湿度、风速等多种室内热环境参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系统中节点由协调器节点与传感器节点组成,负责数据采集和上传节点是传感器节点。协调器接收网络内所有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通过RS232串口上传至计算机。本系统网络数据传输较稳定,可靠传输距离在250米,自动重连距离达到100米,能适应较复杂的体育场馆环境。本研究成果为后续对体育场馆室内环境检测体系和评估标准的制定提供前端采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品质 热环境 无线传感网络 监测 体育场馆
下载PDF
2018-2019年六安市宾馆室内空气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翟和亮 陈栋 +1 位作者 罗慧敏 李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14-120,126,共8页
目的了解六安市部分宾馆室内空气卫生现状,分析室内工作场所环境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对六安市部分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和评价,并通过从业人员健康危因素问卷分析呼吸系统感觉或症... 目的了解六安市部分宾馆室内空气卫生现状,分析室内工作场所环境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对六安市部分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和评价,并通过从业人员健康危因素问卷分析呼吸系统感觉或症状与工作场所环境的关系。使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数据,利用SPSS 21.0分析数据,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18-2019年共检测163个酒店房间,检测项目合计1467项次。在各项检测指标中合格率前两位分别是CO2体积分数和甲醛,湿度和PM2.5合格率较低,分别为34.97%和38.04%。2019年相比2018年温度合格率上升,湿度和PM10合格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轮次的温度、湿度、甲醛、PM2.5、细菌总数、PM10、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星级的宾馆温度、PM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总数与湿度呈正相关,真菌总数与温度呈负相关。PM2.5、PM10质量浓度与温度及湿度呈负相关。甲醛与温度呈正相关。室内PM10、PM2.5与室外PM10、PM2.5呈正相关。宾馆冷却塔嗜肺军团菌2018年合格率为100%,2019年合格率为25%。宾馆从业人员呼吸系统感觉或症状的环境危害因素为空气干燥(OR=2.424,95%CI:1.257~4.677)、有刺激性气味(OR=4.708,95%CI:1.673~13.251)、有霉味(OR=2.210,95%CI:1.002~4.876)和空气中有灰尘(OR=1.926,95%CI:1.035~3.586)。结论夏季甲醛浓度因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其合格率比冬季低。冬季室内颗粒物浓度因受室外空气质量影响,比夏季高。三星级及以上宾馆温度的合格率较高,快捷宾馆PM10合格率较高。在室外空气质量好的情况下,应加强开窗通风或机械通风,并应完善室内空气和空调系统消毒制度,从而改善室内微小气侯,并应加强室内空气有害物质监测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馆 室内空气 工作场所环境 呼吸系统
原文传递
被动式太阳房的降温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志强 张耀华 +1 位作者 苏文佳 李平 《节能技术》 CAS 2007年第6期562-565,共4页
通风的目的是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自然通风形成的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人体舒适性。太阳能烟囱管能强化房间的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和室内热环境,但尚未达到舒适的温度。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房 太阳能烟囱 自然通风 室内空气品质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
下载PDF
多学科和多行业协同破解建筑室内空气质量难题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寅平 李景广 +1 位作者 刘炜 孙之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1-238,共8页
Healthy building is a new trend after green buildings in the world."WELL"was launched as the first guideline for healthy buildings in 2014 in USA.In 2017,China Healthy Building Assessment Standard was launch... Healthy building is a new trend after green buildings in the world."WELL"was launched as the first guideline for healthy buildings in 2014 in USA.In 2017,China Healthy Building Assessment Standard was launched.Good indoor air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for healthy buildings.The score of indoor air quality accounts for nearly 25 in the total score(100)in Healthy Building Assessment Standard(T/ASC 02-2016).The indoor air quality items in the standards are mainly based upon China Indoor Air Quality Standard(GB/T 18883-2001).However,the target indoor air pollutants in the both standards(T/ASC 02-2016 and GB/T 18883-2001)are not determined based upon the indoor air quality investigations in China.In order to revise the China Indoor Air Quality Standard(GB/T 18883-2001)and improve or develop the relevant indoor air quality control techniques,it’s necessary to know the important and unsolved problems in indoor air quality control in China.From them,the important scientific problems and key technical problems in China can be identified,and the gaps between the control demands and the levels of the related industries in China can be recognized.Then,various control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can be developed effectively.For this purpose,we present a series of important and unsolved problems in indoor air quality control in China:Identify the target indoor air pollutan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resholds based upon China’s indoor air quality situations,develop energy efficient engineering approaches to simultaneously control indoor air climate and quality,and develop the approach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for indoor air quality control effect.The important scientific and key technical problems behind them are: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target indoor air pollutants,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thresholds of the target indoor air pollutants,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to overall control of indoor air climate and quality,the method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for indoor air quality control effect not only based upon the co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thy building indoor air quality building environment indoor air climate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原文传递
应对疫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室内空气环境课程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昭俊 刘京 +1 位作者 董建锴 刘畅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5期134-138,共5页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暖通学科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室内空气环境为例,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重构,智慧教学平台的交流互动设计,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方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暖通学科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室内空气环境为例,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重构,智慧教学平台的交流互动设计,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方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资源,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CFD模拟案例教学中,重塑教学内容。课程论文过程管理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 课程思政 室内空气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