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化渊源透视中美民族性格差异 被引量:13
1
作者 苟红岚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94,共4页
随着中国的入世 ,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必将越来越频繁。认识并理解中美各自的民族性格 ,如中国的群体意识、美国的个体意识 ,中国人的中和意识与美国人的竞争意识 ,探寻形成各自性格特点的文化渊源 ,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 随着中国的入世 ,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必将越来越频繁。认识并理解中美各自的民族性格 ,如中国的群体意识、美国的个体意识 ,中国人的中和意识与美国人的竞争意识 ,探寻形成各自性格特点的文化渊源 ,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推动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性格 群体意识 个体意识 中和思想
下载PDF
中美文化差异探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加民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5-47,共3页
 中美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美国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美国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中国人具有群体意识和中和意识,美国人具有个体意识和竞争意识;中国人喜欢中庸性,美国人强调排中性;中...  中美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美国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美国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中国人具有群体意识和中和意识,美国人具有个体意识和竞争意识;中国人喜欢中庸性,美国人强调排中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辩证思维上,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体现在逻辑思维或分析思维上。从自然环境、劳动方式、民族历史、传统思想、社会认知以及文字构成等方面来探寻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情景 群体意识 个体意识 思维 渊源
下载PDF
个体意识的逐渐觉醒: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迁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7
3
作者 蔡礼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8-131,共4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段,作为社会结构之重要组成的家族组织也有相应的演变。从商到春秋前期,个人淹没在家族中,个体意识无从提起。春秋中后期,家族内血缘亲族整体性开始出现裂隙,人们的家族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段,作为社会结构之重要组成的家族组织也有相应的演变。从商到春秋前期,个人淹没在家族中,个体意识无从提起。春秋中后期,家族内血缘亲族整体性开始出现裂隙,人们的家族意识逐渐淡化。战国时期,宗法制大家族进一步瓦解,家臣与家主之间由以前的忠贞关系演变成了契约关系,私人印章和个人墓地的出现反映人们对家族的漠视。社会中下层四处流动,力图摆脱家族的束缚,寻求自由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家族意识的渐趋淡漠,个体意识的逐渐觉醒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深层变迁,这种变迁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个体意识 家族
下载PDF
王阳明“山中观花”的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晨 陈清春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王阳明与友人“山中观花”的问答,深刻反映其“心外无物”思想,王阳明针对“心外无物”如何容纳客观自然存在物这一难题,直接予以了存在论域的解答。王阳明的思想与胡塞尔对存在信念的悬搁、现象学还原的态度有相通之处。当个体未来看花... 王阳明与友人“山中观花”的问答,深刻反映其“心外无物”思想,王阳明针对“心外无物”如何容纳客观自然存在物这一难题,直接予以了存在论域的解答。王阳明的思想与胡塞尔对存在信念的悬搁、现象学还原的态度有相通之处。当个体未来看花时,花与心同归于“寂”;当个体来看花时,“此花颜色”对心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这一认识可以用胡塞尔意向性理论中涉及的意识对意向对象的构造作用与对象的视域性显现来进行分析,而“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意味着花的“寂”与“明白”这两种现象都内在于个体意识。通过现象学的视角分析“山中观花”,可进一步理解王阳明对心物关系的看法,更深入认识个体意识与现象世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山中观花 现象学 胡塞尔 个体意识 客观对象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视域下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使命与路径
5
作者 孙晨晨 张细谦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剖析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使命和路径。研究认为奥林匹克教育传递人类共同价值、激励全球团结共治、搭建世界交流舞台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价值相通、理念相融、实践相汇。在人... 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剖析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使命和路径。研究认为奥林匹克教育传递人类共同价值、激励全球团结共治、搭建世界交流舞台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价值相通、理念相融、实践相汇。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逻辑理路下,对于大学生的奥林匹克教育需要在个体层面提升价值认知、行为自觉,在社群层面增强服务实践和社会融合能力,在国家层面提高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在全球层面形成包容开放和全球责任意识。为此,应构建本土化的教育课程内容,增强价值认知和文化自信;创新生活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升行为自觉和实践服务能力;开拓国际化的教育文化交流,提升国际理解力和全球胜任力;完善协同化的教育治理机制,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奥林匹克教育 个体自觉 社群亲融 民族自信 大学生
下载PDF
时代嬗变与文学自觉——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再界定 被引量:4
6
作者 马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65-73,共9页
古代文学观为杂文学观,杂文学为自觉的主体,功能是其本质特征。文学自觉指文学意识到自身的独特属性与价值,形成自洽的体系,进入独立发展的道路,精致化、体系化与个性化为其标志特征。文学自觉是文学内部的整体质变,只在全面的维度上才... 古代文学观为杂文学观,杂文学为自觉的主体,功能是其本质特征。文学自觉指文学意识到自身的独特属性与价值,形成自洽的体系,进入独立发展的道路,精致化、体系化与个性化为其标志特征。文学自觉是文学内部的整体质变,只在全面的维度上才有意义,局部变化并非自觉的实现。自觉判定标准体现于文学活动的整体环节,魏晋南北朝满足了既定标准,实现了文学自觉。个体意识自觉是文学自觉的必要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确证与标志之一。文学自觉并非对前代文学与实用文学的否定,而是对文学发展的客观认识。自觉文学与非自觉文学、纯文学与实用文学间并非替代关系,而是共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自觉 自觉标准 个体意识 功能 共存
下载PDF
张岱山水小品文的个性意识与时代内涵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永泉 《武警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84-86,共3页
张岱的山水小品文创作受晚明社会风气的影响 ,鲜明地体现出晚明山水文学的共性特征 ,指出了晚明士大夫适世娱世的人生态度和注重山水的悦已作用 ,同时由于其独特的人生历程及审美视野 ,张岱的山水小品文亦呈现出独具特色的个性风彩和思... 张岱的山水小品文创作受晚明社会风气的影响 ,鲜明地体现出晚明山水文学的共性特征 ,指出了晚明士大夫适世娱世的人生态度和注重山水的悦已作用 ,同时由于其独特的人生历程及审美视野 ,张岱的山水小品文亦呈现出独具特色的个性风彩和思想内涵 ,如其对自然生命观、个性美的认识等 ,在晚明文坛独树一帜 ,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的理解 ,提升了人们对自然的观照态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品 山水文学 个性意识 生命观 个性化 情感化
下载PDF
玛丽悲剧的内在原因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小雪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2期62-63,共2页
本文从造成玛丽悲剧的内在原因入手,提出父爱的缺失是玛丽悲剧的内在源头,个体意识对群体意识的屈从是其悲剧的开始,不幸的婚姻是其悲剧演绎的过程,而摩西的介入则像酵素一般加速了其悲剧的结束。
关键词 父爱缺失 个体意识 群体意识 婚姻
下载PDF
从文化渊源解读中美民族性格差异 被引量:4
9
作者 常晖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34-36,97,共4页
随着中国的入世,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必将越来越频繁。认识并理解中美各自的民族性格,如中国的群体意识、美国的个体意识,中国人的中和意识与美国人的竞争意识,探寻形成各自性格特点的文化渊源,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 随着中国的入世,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必将越来越频繁。认识并理解中美各自的民族性格,如中国的群体意识、美国的个体意识,中国人的中和意识与美国人的竞争意识,探寻形成各自性格特点的文化渊源,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推动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性格 群体意识 个体意识 中和思想
下载PDF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as a Writing Technique
10
作者 张利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3期43-47,52,共6页
As a writing techniqu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has exerted a tremendous influence upon literature. In a stream-of-consciousness novel or short story, the authors usually use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to portray the &q... As a writing techniqu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has exerted a tremendous influence upon literature. In a stream-of-consciousness novel or short story, the authors usually use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to portray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of the character(s): interior monologue; free association; inversion of time and space. When the structure of thinking is considered, the portrayal of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of the character(s) may fall into two types: the portrayal of individual conscious- ness and that of group conscious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TERIOR MONOLOGUE free association INVERSION of time and spac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group consciousness
下载PDF
家事司法修复家庭关系的经验研究
11
作者 郭俊霞 周欣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2,共12页
家事审判改革强调修复家庭关系在家事案件处理中的重要性,但西南地区X法庭家事审判实践的经验研究表明,家事司法修复家庭关系的效度并不彰显。法官将家庭关系修复贯穿于审判的全过程后,依然很难修复夫妻一方离婚意愿强烈的婚姻关系,在... 家事审判改革强调修复家庭关系在家事案件处理中的重要性,但西南地区X法庭家事审判实践的经验研究表明,家事司法修复家庭关系的效度并不彰显。法官将家庭关系修复贯穿于审判的全过程后,依然很难修复夫妻一方离婚意愿强烈的婚姻关系,在面对代际关系冲突时也只能用法定权利义务关系去简化复杂的家庭关系。家事司法在修复家庭关系中能力有限,根本原因在于在当前社会条件下面临多重制约,包括开放社会带来的不稳定性、家庭成员之间的个体意识冲突、现代法律与家庭价值的冲突等。因此,家事审判改革应当在完善心理辅导、多元调解、单位联动等配套机制的同时,积极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有利于家庭关系和谐稳定的价值观念,建立能够有效稳定家庭关系的社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事司法 家庭关系 家事审判改革 家庭价值 个体意识
下载PDF
青年母职实践的演变——从孩子为中心到个体价值追求
12
作者 薛君 刘晓晨 《人口与社会》 2023年第4期103-114,共12页
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从理性选择和结构主义两个视角深度描述青年母职实践,重点阐述了我国青年在抚养阶段对“孩子为中心”还是“个体价值追求”的选择。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当下青年的母职实践体现出主体性特征,即青年逐... 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从理性选择和结构主义两个视角深度描述青年母职实践,重点阐述了我国青年在抚养阶段对“孩子为中心”还是“个体价值追求”的选择。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当下青年的母职实践体现出主体性特征,即青年逐渐倾向于追求个体价值,更看重抚育阶段对自身“休闲娱乐活动”“社会交往”的负面影响。进一步进行城乡和年龄对比,结果验证了青年母职实践主体性的演变趋势。青年母职实践负反馈源自传统抚育文化与个人意识逐渐觉醒的矛盾,这种矛盾冲突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青年主体性认知的转变、家庭实际生育数量与个体意愿生育数量不一致、社会抚育支持的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母职实践 个人意识 职业发展 抚育文化 生育意愿 生育支持
下载PDF
经典戏剧作品的现代价值--21世纪戏剧舞台上的《赵氏孤儿》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杰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3-146,共14页
传统戏剧经典作品的现代化改编既是当代戏剧的一种创作方式,同时也是发掘经典作品现代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通过对元杂剧《赵氏孤儿》在21世纪国内外的七个改编本的探讨,试图从提纯个体精神,使传统合理化;颠覆或解构原著,用现代观... 传统戏剧经典作品的现代化改编既是当代戏剧的一种创作方式,同时也是发掘经典作品现代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通过对元杂剧《赵氏孤儿》在21世纪国内外的七个改编本的探讨,试图从提纯个体精神,使传统合理化;颠覆或解构原著,用现代观念重新讲述传统故事和用"他者"文化视角为人物注入个体意识三个方面论述传统戏剧的改编在今天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氏孤儿》 现代价值 个体意识 经典改编
原文传递
论王昭君命运改写的文化表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毓鸣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3-97,共5页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和亲”事迹,在《汉书》、《后汉书》等正史中都有记载。文学家据此生发,咏叹王昭君的作品蔚为大观。虽然时代意识投影不同,王昭君的人权意识和女性意识无一例外地被漠视被遮蔽,“自请出...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和亲”事迹,在《汉书》、《后汉书》等正史中都有记载。文学家据此生发,咏叹王昭君的作品蔚为大观。虽然时代意识投影不同,王昭君的人权意识和女性意识无一例外地被漠视被遮蔽,“自请出塞”的个人诉求升华为“爱国”之心“救国”之举。元代马致远的《汉宫秋》,现代郭沫若、曹禺《王昭君》,命运改写的时代意识不同,文化意识的历史继承却显而易见。以此为视点揭示“传统命名”历史继承的文化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昭君 命运改写 传统命名 个体意识 女性意识
下载PDF
东汉草书艺术的演变及其精神内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09-116,共8页
西汉末至东汉中后期,草书体确立,并由为交流而书写的实用工具升华为一种以审美为最高目标的艺术。这一由实用到审美的演变,不仅标志着中国艺术的观念由非自觉到自觉的飞跃,而且蕴涵了东汉士人精神世界中个体生命意识的自觉和艺术精神的... 西汉末至东汉中后期,草书体确立,并由为交流而书写的实用工具升华为一种以审美为最高目标的艺术。这一由实用到审美的演变,不仅标志着中国艺术的观念由非自觉到自觉的飞跃,而且蕴涵了东汉士人精神世界中个体生命意识的自觉和艺术精神的萌生。这一变化,与东汉时期社会思潮的兴替变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草书 群体意识 个体意识 艺术精神
下载PDF
论林语堂散文的立体视野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金双 《许昌师专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59-60,共2页
本文试图从立体视野这一独特的角度考察林语堂的散文 ,通过解读林氏散文的生命内涵和其形式上的审美特征 。
关键词 立体视野 个体意识 读者意识 林语堂 散文 审美特征
下载PDF
意识流小说:危机重重的个体主体性的乌托邦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巧慧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70,共4页
意识流小说中外部世界的悬置揭示了个体主体性的危机,自我意识的凸显标志着个体主体性的重建。心灵有为建立了自由的意识王国,展现了自我和现实的流动特征和未完成状态;但是外部世界的不可消解性和社会的反主体性又在光怪陆离的心灵世... 意识流小说中外部世界的悬置揭示了个体主体性的危机,自我意识的凸显标志着个体主体性的重建。心灵有为建立了自由的意识王国,展现了自我和现实的流动特征和未完成状态;但是外部世界的不可消解性和社会的反主体性又在光怪陆离的心灵世界投下几许阴影。作为个体主体性的乌托邦,意识流小说既有理想性又有虚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主体性 自我意识 乌托邦
下载PDF
综论中西文论融合之初现与儒家思想变迁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影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78-184,共7页
中国文化形成中国传统文论以求善为核心的审美价值判断,但随着儒家思想自宋明理学起的变迁,中国出现个体意识觉醒的倾向,随之带来文学审美价值以个体人性意识为中心向求真的转变,与西方文化形成的西方现代文论以求真为核心的审美价值判... 中国文化形成中国传统文论以求善为核心的审美价值判断,但随着儒家思想自宋明理学起的变迁,中国出现个体意识觉醒的倾向,随之带来文学审美价值以个体人性意识为中心向求真的转变,与西方文化形成的西方现代文论以求真为核心的审美价值判断趋同。于是,伴随着20世纪初的西论中输,中国文论自身在求真的价值基础上与西方文论快速融合,出现中国现代文论的历史性初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现代文论 文学审美 审美价值判断 儒家思想 个体意识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中原地区宋墓图像“祝寿模式”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8,共9页
北宋中晚期两京地区的墓葬装饰盛行以"祝寿"场景为中心的图像配置形式,其图像元素可与宋代寿诗词相呼应,为我们还原出当时的祝寿仪式。它的形成与传统"寿堂"即生墓的营造有着密切联系,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来自于宋... 北宋中晚期两京地区的墓葬装饰盛行以"祝寿"场景为中心的图像配置形式,其图像元素可与宋代寿诗词相呼应,为我们还原出当时的祝寿仪式。它的形成与传统"寿堂"即生墓的营造有着密切联系,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来自于宋代士人个体意识的觉醒,这其中既有国家意识的理性对待,也有家族意识的眷念回归,还有情感归宿的根本诉求。因此,中原地区宋墓"祝寿模式"图像不仅是我国古代墓葬艺术世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宋代士人阶层个体价值、思想观念进步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墓图像 祝寿 寿堂 个体意识
下载PDF
免费师范生个体意识对教育信仰的影响——以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福平 《四川体育科学》 2012年第6期129-133,共5页
采用问卷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探究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个体意识对教育信仰的影响,结果发现个人预期、个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个人的诚信意识三个因素对其教育信仰影响明显。学校、家庭、社会应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培养学生的从教意... 采用问卷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探究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个体意识对教育信仰的影响,结果发现个人预期、个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个人的诚信意识三个因素对其教育信仰影响明显。学校、家庭、社会应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培养学生的从教意愿和诚信意识,加大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文化素养,为免费师范生求学和从教提供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费师范生 个体意识 教育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