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信息使用的合法性基础——数据上利益分析视角 被引量:152
1
作者 高富平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2-85,共14页
根据我国现行个人信息相关立法,知情同意是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普遍前提。通过对个人信息需要保护的利益分析,我们发现,个人信息上不仅附着了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和自由利益,个人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也是个人信息法律制度需要保... 根据我国现行个人信息相关立法,知情同意是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普遍前提。通过对个人信息需要保护的利益分析,我们发现,个人信息上不仅附着了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和自由利益,个人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也是个人信息法律制度需要保护的重要利益。基于此,本文认为,知情同意不是且不应成为个人信息处理的唯一合法性基础,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定中应首先明确个人信息上的利益,然后根据个人信息上的利益之间的平衡建构个人信息的使用规则,建立多元的合法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知情同意 合法性基础 个人信息保护法
原文传递
从英汉拒绝策略的语用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 被引量:47
2
作者 姚俊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文对美国和中国大陆的拒绝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美国人和中国人使用不同的惯用表达式,倾向于采用不同的拒绝策略;中国人在使用拒绝策略时更"节省"些.这些差异都与中西文化的社会价值差异有关,美国是一... 本文对美国和中国大陆的拒绝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美国人和中国人使用不同的惯用表达式,倾向于采用不同的拒绝策略;中国人在使用拒绝策略时更"节省"些.这些差异都与中西文化的社会价值差异有关,美国是一个注重个体的社会,而中国则是一个注重群体的社会.本文指出了一些礼貌语用理论对于解释跨文化语用差异的局限性,采用了L.R.Mao的"相对面子指向的构想"作为理论框架解释了本项调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绝策略 社会同一性 个人自主性 中国 美国 社会价值观 语用学 文化差异
下载PDF
论公司自治的实质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红一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0-106,共7页
公司自治的实质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争议的问题,也是我国理论上和实践中需要澄清的问题。公司自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发生了演变,传统公司自治的实质是建立在个人本位基础上的形式上的股东自治,并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现... 公司自治的实质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争议的问题,也是我国理论上和实践中需要澄清的问题。公司自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发生了演变,传统公司自治的实质是建立在个人本位基础上的形式上的股东自治,并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现代公司自治的实质是以社会为本位,建立在法律合理干预股东自治基础上的法人自治。我国公司自治的本质与现代公司自治一致,但需要着重解决保护公司和小股东利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自治 私法自治 股东自治 公司法 法人自治 小股东
下载PDF
个体与组织:教师自主性的二重维度 被引量:25
4
作者 苏尚锋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共5页
教师自主性是教师个体人格特征与专业社会化程度的综合表征,它不仅反映了教师个体之间的行为、态度、性情等方面独立性、主动性差异,还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宏观政策与学校微观政治的具体体现,表现为外部组织环境所规定的教师专业独立活动... 教师自主性是教师个体人格特征与专业社会化程度的综合表征,它不仅反映了教师个体之间的行为、态度、性情等方面独立性、主动性差异,还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宏观政策与学校微观政治的具体体现,表现为外部组织环境所规定的教师专业独立活动的范围与可能空间。个体维度的教师自主性提升强调内部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组织维度的教师自主性发展强调外部的政策杠杆与赋权。二者是相同事物属性的不同观察维度,是事物互相约定的不同侧面,其表现出的不断变化、不断生长的动态特征,是互为因果的双边调整的结果。客观外部结构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条件,主体内部结构特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依据,主客结构的交互作用促成教师自主性内外特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维度 组织维度 教师自主性
下载PDF
搜索引擎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鹏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8-200,共13页
互联网信息分布零散、体量庞大的特征日益凸显出对信息组织、分类和过滤的重要性,这导致搜索引擎占据了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枢纽位置。由于控制了公众对信息这一重要资源的可及性,搜索引擎具有显著的公共性。搜索引擎公司根据自身商业利... 互联网信息分布零散、体量庞大的特征日益凸显出对信息组织、分类和过滤的重要性,这导致搜索引擎占据了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枢纽位置。由于控制了公众对信息这一重要资源的可及性,搜索引擎具有显著的公共性。搜索引擎公司根据自身商业利益来影响信息的结构、编排,凸显和遮蔽信息的现象,说明法律根据公共利益来规范搜索引擎服务的必要性。否则,信息的多元性、个人自治等诸多价值将会受到挑战。但是,搜索算法中的主观判断因素使得难以按照某种统一、客观的标准要求搜素引擎"中立",规制方案应当聚焦于强化信息披露、合理使用结构性规制并激励行业自律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索引擎 信息 可视度 多样性 个人自治
原文传递
重申个人自主性:概念修正与规范建构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9-57,共9页
个人自主性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近代启蒙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中得到张扬。理性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化能力,它在实践中的运用是对各种具体理由作出回应,但理性本身无法创造出实质性的理由。如果完全依靠人的理性能力来寻求"自... 个人自主性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近代启蒙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中得到张扬。理性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化能力,它在实践中的运用是对各种具体理由作出回应,但理性本身无法创造出实质性的理由。如果完全依靠人的理性能力来寻求"自我立法",那终将陷入无以自立的困境。从关系性的角度来重新理解个人的构成与自主性的概念,为克服启蒙理性主义的局限开放了新的可能。其核心论旨主张,个人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诸种关系是实现个人自主性所依据的条件和资源。恰当理解的个人自主性,揭示了"原子化的个人"与"放任个人主义"的认知错误,为抑制价值规范上的主观任意性与极端怀疑论提供了可能。这一概念修正与规范重建的努力,通过清理自主性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前提来重申这一理想,有助于复苏和强化它所蕴涵的道德与价值的规范力量,以此来抵御对现代性观念的误解和攻击,对于克服现代性困境的论题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自主性 价值规范 现代性
原文传递
大学生的三重自我建构与个人自主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艳 邹泓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6,共8页
采用问卷法,以477名本科学生为被试,探讨大学生的三重自我建构与个人自主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个体自我可显著负向预测外部调控,正向预测认同调控和整合调控。(2)关系自我可显著正向预测外部调控和投射调控,且可在个体自我与外... 采用问卷法,以477名本科学生为被试,探讨大学生的三重自我建构与个人自主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个体自我可显著负向预测外部调控,正向预测认同调控和整合调控。(2)关系自我可显著正向预测外部调控和投射调控,且可在个体自我与外部调控、认同调控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3)集体自我可显著负向预测外部调控,正向预测投射调控、认同调控和整合调控,且可在个体自我与投射调控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研究支持了个体自我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对个人自主产生积极作用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建构 个体自我 关系自我 集体自我 自主
原文传递
脑−机接口对个人自主的挑战与哲学反思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华 田雯 刘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0-198,共9页
个人自主一直是生命医学伦理原则中的核心概念,是个人自由和理性的表达,它在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增强或降低,表现为从完全自主到完全不自主的自主连续谱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塑造着他们的自主性,而这种关系也常常被技术所塑造,技术... 个人自主一直是生命医学伦理原则中的核心概念,是个人自由和理性的表达,它在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增强或降低,表现为从完全自主到完全不自主的自主连续谱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塑造着他们的自主性,而这种关系也常常被技术所塑造,技术也可以调节人的自主性。脑−机接口技术原本致力于诊治神经疾病患者,提高其自主行为能力,但当其触及微观的意识层面并表现出极高的功效时,传统自主概念受到了巨大挑战,人与技术的关系发生了改变。通过论证脑−机接口技术对个人自主的挑战,包括自主的本质和条件、自主行为能力受损以及代理决策与最佳利益评估等,并对其进行哲学反思。脑−机接口不仅塑造了用户与其身体的关系,也挑战了人们对治疗与增强、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的传统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个人自主 伦理挑战 哲学反思
下载PDF
论大数据技术对知情同意的挑战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国豫 黄斌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66,共6页
传统的知情同意模式存在着内在关系预设,且这一模式及其内在关系预设都是建立在个人自主性价值之上的。大数据技术将人置于不同的群组进行分析,使得知情同意的主体发生了重构,传统的知情同意模式中的确定目的被不确定目的和未知目的所取... 传统的知情同意模式存在着内在关系预设,且这一模式及其内在关系预设都是建立在个人自主性价值之上的。大数据技术将人置于不同的群组进行分析,使得知情同意的主体发生了重构,传统的知情同意模式中的确定目的被不确定目的和未知目的所取代,从而使得数据主体的自主性很难得到尊重,对知情同意的实现构成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内在关系预设 个人自主性 知情同意
原文传递
论基因不知情权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野 刘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50,共9页
在基因检测的技术背景下,受测者对于检测结果是否享有不知情权,这是比较法上的新课题。基因不知情权与知情权关系密切,皆根植于个人自主,但二者并不等同。基于技术上的不成熟、最佳利益原则、个人自主及私人领域保护等政策考量,确立基... 在基因检测的技术背景下,受测者对于检测结果是否享有不知情权,这是比较法上的新课题。基因不知情权与知情权关系密切,皆根植于个人自主,但二者并不等同。基于技术上的不成熟、最佳利益原则、个人自主及私人领域保护等政策考量,确立基因不知情权具有正当性。对基因不知情权的法律保护,隐私权模式不适合我国国情,个人信息权模式缺乏明确的法源依据,一般人格权模式在当前看来是最可行的方案。基因不知情权可能与生命权、健康权和生育权等权利发生冲突,应平衡各种利益和价值而妥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检测 不知情权 个人自主 权利冲突 保护模式
下载PDF
任务驱动的一体化作战指挥信息系统高效协同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董龙明 高天成 +1 位作者 邱瑞波 马连淼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3,共5页
针对一体化网络中心战下各参与方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的异构性、自治性、多样性等特点给联合协同作战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任务驱动的一体化作战指挥信息系统高效协同技术。以作战目标为导向将各作战力量和资源按需聚合和自主协同,引入自主个... 针对一体化网络中心战下各参与方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的异构性、自治性、多样性等特点给联合协同作战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任务驱动的一体化作战指挥信息系统高效协同技术。以作战目标为导向将各作战力量和资源按需聚合和自主协同,引入自主个体、虚拟任务共同体和虚拟任务执行体,构建一体化虚拟作战指挥环境,为各作战单位提供高效、协同、透明的一体化服务。分别从核心元素、系统框架分别介绍高效协同体系结构,结合陆军合成营指挥信息系统案例对高效协同技术各组成部分进行深入分析,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作战指挥信息系统 任务驱动 协同 自主个体
下载PDF
个人自主: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枫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73,共7页
自由主义的根本精神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根本含义是对个人自主能力的尊重。自由主义以个人自主为其目的价值,其他基本价值包括多元主义、宽容、自由、正义、平等等皆以这一目的价值为根据。个人自主以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为其必要条件... 自由主义的根本精神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根本含义是对个人自主能力的尊重。自由主义以个人自主为其目的价值,其他基本价值包括多元主义、宽容、自由、正义、平等等皆以这一目的价值为根据。个人自主以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为其必要条件。仅仅强调消极自由会纵容盲目、非理性的个人行为,而仅仅强调积极自由则会走向专制主义。反自由主义者们往往在批评以至抨击过度的消极自由现实时,走向反个人主义的积极自由所必然演绎的专制主义。只有把消极自由与包含个人自主的积极自由相结合,才能克服上述两个极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自主 自由主义 个人主义
下载PDF
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困惑与自主发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汤辉军 《体育科学研究》 2008年第1期102-104,共3页
为了了解体育教师在新课标下的适应与发展情况,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在新课标下... 为了了解体育教师在新课标下的适应与发展情况,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在新课标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困惑,指出体育教师要适应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就要进行自主发展,而自主发展有"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并通过"听"、"说"、"读"、"写"、"练"的途径来实现自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体育教师 困惑 自主发展
下载PDF
亲属参与器官捐献决定的伦理反思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德霞 刘剑 《医学争鸣》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61,共6页
器官捐献因其可能对个体的生命健康和身体完整性构成侵害,因此,个体有效的同意是器官捐献合法性、伦理性的前提。由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者个体主体地位丧失,亲属成了器官捐献的重要参与人和实际决策者,进而引发个体和亲属谁该拥有器官... 器官捐献因其可能对个体的生命健康和身体完整性构成侵害,因此,个体有效的同意是器官捐献合法性、伦理性的前提。由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者个体主体地位丧失,亲属成了器官捐献的重要参与人和实际决策者,进而引发个体和亲属谁该拥有器官捐献最终决定权、亲属能否否定个体生前捐献意愿、亲属之间的权利如何界定等问题的讨论。据此,充分尊重个体的意愿,明确亲属在保护逝者权利和承担社会道德方面的双重责任,保障亲属参与器官捐献的权利,适度扩大法定亲属范围并确定亲属行使决定权的顺位性或许是我国亲属参与器官捐献决定的可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个体自主 亲属决定权 伦理思考
下载PDF
刑法视阈下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以个人自治法益观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储陈城 魏培林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2-81,共10页
基于自媒体时代较强的交互性,已公开的个人信息虽已丧失私密性,但其后续利用行为仍应遵循合理性要求,合理性的剖析应以信息处理者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基准。而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后续利用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尚无定论,... 基于自媒体时代较强的交互性,已公开的个人信息虽已丧失私密性,但其后续利用行为仍应遵循合理性要求,合理性的剖析应以信息处理者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基准。而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后续利用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尚无定论,其根源在于未能厘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法益,即界定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利用是否构罪,需判断信息处理者的行为是否侵犯该罪规制的法益。经论证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制的法益应为公民信息自决权,而公民信息自决权中蕴含的个人自治法益观对于正确限定刑法上已公开个人信息合理利用的界限有重要意义。基于个罪中超个人法益必然导向背后具体个人法益之考量,为界定刑法中已公开个人信息合理利用的范畴,应提倡以尊崇个人自治的法益观为前提,以激活信息自决权的行使为手段,依据《刑法》第253条的规定,在法秩序统一原理下,通过辩证性审视前置法相关规定中已公开个人信息合理利用路径的优劣,创新性地提出“场景式判断+知情同意”融合式刑法规制举措。即根据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后续利用是否从低风险场景僭越到高风险场景进行判断,如若不是,则信息处理者的行为属于合理利用;如若是,则需进一步判断信息处理者的行为是否取得信息主体同意,一旦涉及受欺骗的信息主体同意,则应考量信息主体是否对处分的法益有清晰认知,即信息处理者的行为是否符合信息主体的法益处分目的。刑法视阈下已公开个人信息合理利用的此种界定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司法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公开个人信息 个人自治 信息自决权 场景式判断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空间数据中心私有云资源分配管理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翟永 刘津 +1 位作者 刘磊 陈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73-379,共7页
针对空间数据中心私有云资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浪费和低效问题,采用算法博弈论的数学方法研究分析了用户资源占有的驱动动机,得出资源在用户之间均分时,在人人相互制衡的前提下全局满意度最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资源使用在... 针对空间数据中心私有云资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浪费和低效问题,采用算法博弈论的数学方法研究分析了用户资源占有的驱动动机,得出资源在用户之间均分时,在人人相互制衡的前提下全局满意度最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资源使用在个人优先前提下和集体优先前提下的使用特点,得出为保持全局满意度最大且能够可持续使用资源,采用集体优先前提下的资源分配模式更优的结论。基于上述两个结论,构建了集体优先前提下的以用户自治、IT管理部门支持为特征的资源分配与管理博弈模型,并给出了资源分配决策、用户行为分析和用户满意度评价的数学方法。通过结合空间数据中心资源使用实际数据进行计算,验证了所提出的资源分配与管理博弈模型和满意度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该算法对解决空间数据中心私有云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博弈论 私有云资源 个人优先前提 集体优先前提 自治分配 纳什均衡
下载PDF
需求如何成为权利——共同善权利观的两种论证方式及其限度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籍慧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7,共8页
“新兴”或“新型”权利的不断出现是当前权利话语发展的一个特征。这不仅会造成实践中的困境,还会引发权利在概念、理论上的混乱。厘清新兴权利诸多理论问题的一个核心是基于权利的证成面向,探寻一项需求如何才能成为一项法律权利。与... “新兴”或“新型”权利的不断出现是当前权利话语发展的一个特征。这不仅会造成实践中的困境,还会引发权利在概念、理论上的混乱。厘清新兴权利诸多理论问题的一个核心是基于权利的证成面向,探寻一项需求如何才能成为一项法律权利。与义务论权利观相对,共同善权利观将共同善视为权利证成的一个内在理由,认为权利的正当性在于它服务于特定共同体的共同善。具体而言,共同善权利观存在两种论证方式,即基于“个人自主”理由的论证以及基于“自我”观念的论证。无论基于何种论证方式,共同善权利观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它无法真正取代个人主义权利观的价值,也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实质性道德判断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共同善权利观所坚持的至善论可能暗藏强迫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证成 共同善 个人自主 自我观念
原文传递
尊重自主原则的“自主”之惑——兼论生命伦理学原则的出发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珏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0,19,共5页
系统梳理了尊重自主原则的"自主"概念之不同涵义,不仅包括了自由主义阵营内部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自主概念,而且涵盖了来自现象学、女性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批评,这些批评也贡献了另一种对"自主"的理解。通过对这些歧义... 系统梳理了尊重自主原则的"自主"概念之不同涵义,不仅包括了自由主义阵营内部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自主概念,而且涵盖了来自现象学、女性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批评,这些批评也贡献了另一种对"自主"的理解。通过对这些歧义性理解背后原因的探寻,试图重新提出生命伦理学原则的出发点问题。原则主义认为,包括尊重自主原则在内的四原则应以单一普适的公共道德为出发点,但"自主"涵义分歧的现状恰恰表明生命伦理学原则需要从更深的层次上奠基,把握生命伦理学原则的内容及适用范围离不开对原则背后语境的廓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自主 个人自主 原则自主 关系自主
下载PDF
驯服还是被驯服:数字利维坦下人的自主性问题
19
作者 陈兰馨 沈桂龙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100,共11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权力和数字更加紧密的“结盟”正催生出一种新的国家权力形态--“数字利维坦”。数字利维坦的出现将个人和国家的平衡关系带到了一个新的拐点。数字利维坦以更为精密的权力运行体系、更为隐秘的权力执行方...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权力和数字更加紧密的“结盟”正催生出一种新的国家权力形态--“数字利维坦”。数字利维坦的出现将个人和国家的平衡关系带到了一个新的拐点。数字利维坦以更为精密的权力运行体系、更为隐秘的权力执行方式、更为彻底的权力控制程度和更为迅速的权力扩张,改变了人的生存状态,极大程度地弱化了人的自主性,个体不仅难于驯服利维坦反而正在被利维坦所驯服。个人在数字利维坦下将有重回丛林的可能,人的自主性的基础要素也面临着被数字重新规定的危险。如何保护人的自主性,逐步在理想的意义上,实现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及其保障机制相互依存的关系,达成二者之间的一种均势格局,考验着理论家和政治家们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利维坦 国家 权力 个人 自主性
原文传递
关系理性:社会自主性生成的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被引量:3
20
作者 岳柏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9-576,共8页
以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视角,反思个体理性导向下社会自主性的生成困惑,指出要以关系理性来引导社会自主性的生成。关系理性导向下的社会自主性在"治理身份的正确认知""自治权力的科学诠释""治理的价值旨趣"... 以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视角,反思个体理性导向下社会自主性的生成困惑,指出要以关系理性来引导社会自主性的生成。关系理性导向下的社会自主性在"治理身份的正确认知""自治权力的科学诠释""治理的价值旨趣"等方面超越了个体理性思维,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观的价值导向。关系理论导向下的社会自主性要在融合"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个人与个人关系"的三个层次上逐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理性 关系理性 社会自主性 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