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进展 被引量:55
1
作者 刘德勋 王红岩 +2 位作者 郑德温 方朝合 葛稚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8-132,共5页
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不需要进行采矿和建设大型的尾气处理设施,可开发深层、高厚度的油页岩资源,具有产品质量好、采油率高、占地面积少和环保等优点,目前尚处于工业试验阶段。按照油页岩层受热方式的不同,可将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分为传... 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不需要进行采矿和建设大型的尾气处理设施,可开发深层、高厚度的油页岩资源,具有产品质量好、采油率高、占地面积少和环保等优点,目前尚处于工业试验阶段。按照油页岩层受热方式的不同,可将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分为传导加热、对流加热、辐射加热3类技术。在此,详细介绍了壳牌石油公司地下转化工艺技术、埃克森美孚公司ElectrofracTM技术、IEP公司GFC技术等3种传导加热技术,还介绍了太原理工大学的对流加热技术、雪弗龙CRUSH技术等5种对流加热技术,以及2种辐射加热技术,并分析了各类工艺的优缺点。根据我国油页岩资源埋藏深、品位低的特点,应大力开展原位开采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将来大规模开发油页岩资源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开采 蒸汽加热 电加热 辐射加热
下载PDF
原位开采油页岩电加热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盛鹏 刘德勋 +3 位作者 王红岩 赵群 方朝合 郑德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18,134,共5页
随着中国油页岩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油页岩地面干馏工艺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受实验设备和分析技术的限制,对油页岩地下干馏工艺的研究却很少,在当前的油页岩原位开采工艺中以电加热工艺较为成熟。因此,从油页岩原位开采... 随着中国油页岩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油页岩地面干馏工艺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受实验设备和分析技术的限制,对油页岩地下干馏工艺的研究却很少,在当前的油页岩原位开采工艺中以电加热工艺较为成熟。因此,从油页岩原位开采电加热技术的原理出发,详细阐述了油页岩电加热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电加热器的选择和设计、加热井的设计、加热井的布置与操作等),总结出电加热工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认为,未来的原位开采电加热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简化工艺,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益以及综合技术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电加热 原位开采 加热器 加热井 工艺流程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加热保温处理对重轨钢中MnS夹杂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齐江华 杨成威 +3 位作者 朱万军 区铁 刘洋 吉玉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9-83,共5页
以U75V高速重轨钢为例,研究了加热保温处理对MnS夹杂的影响.采用高温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分别对铸坯和钢轨中MnS夹杂在连续升温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动态原位观察,结果表明MnS夹杂在600~870℃发生球化,在1 180℃左右时,MnS夹杂开始发生固溶... 以U75V高速重轨钢为例,研究了加热保温处理对MnS夹杂的影响.采用高温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分别对铸坯和钢轨中MnS夹杂在连续升温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动态原位观察,结果表明MnS夹杂在600~870℃发生球化,在1 180℃左右时,MnS夹杂开始发生固溶.根据原位观察结果,在电阻炉中进行了加热保温处理实验.试验结果表明,830℃保温后,MnS夹杂尺寸只是略有减少,长宽比降低.在1180℃保温后,大型MnS夹杂数量明显减少,小尺寸MnS数量增多,且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夹杂物数量减少,长宽比进一步降低.通过加热保温处理可以改善重轨钢中长条状大型MnS夹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轨钢 MnS夹杂 原位观察 固溶 加热温度
原文传递
低成熟度页岩油加热改质热解动力学及地层渗透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益维 汪友平 +2 位作者 孟祥龙 苏建政 龙秋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8-684,共7页
低成熟度页岩油加热改质是采用加热井对地层进行加热,将地层中滞留的重质烃转化为轻质烃,同时将尚未转化的固体有机质热解生成油气后采出。热解油气生成量预测及地层孔渗变化是页岩油改质开采研究的难点和挑战之一。利用页岩井下取心样... 低成熟度页岩油加热改质是采用加热井对地层进行加热,将地层中滞留的重质烃转化为轻质烃,同时将尚未转化的固体有机质热解生成油气后采出。热解油气生成量预测及地层孔渗变化是页岩油改质开采研究的难点和挑战之一。利用页岩井下取心样品,采用黄金管实验装置,研究了页岩加热过程中的有机质热解规律及组分动力学,获得了烃类气体、轻质油及重质油的生成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80~500℃范围内,油的生成量先增后减,而气体量持续增加;低速升温条件下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左移,热解温度变低。重质油、轻质油和气态烃的活化能分别为39~49,57~74和56~59 kcal/mol;动力学模型可预测任意时间的烃类生成量。应用三轴高温渗透率测试装置,获得了页岩从室温到高温(550℃)条件下的氮气测试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页岩加热过程中的渗透性变化分为下降段、上升段和稳定段,在温度达到有机质热解温度后,基质及裂缝渗透率均出现明显改善,比初始渗透率提高1~2个数量级。热解油气生成量及渗透率变化可为低成熟度页岩油加热改质开采的产量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活化能 组分动力学 反应动力学 原位加热 有机质热解 低成熟度 页岩油
下载PDF
创新型竖向U型深埋管供暖换热性能实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聪 张育平 +3 位作者 朱昱谌 官燕玲 王兴 荀迎久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9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在西安某厂区深层地热对接井安装了埋深大于2 000 m且深度不同的2个竖向U型深埋管换热系统,应用原位实验的方法进行了换热特性的研究。实验条件为埋管进水温度和水流率基本恒定,实时检测埋管的出水温度。通过埋管进、出水温差及流率得... 在西安某厂区深层地热对接井安装了埋深大于2 000 m且深度不同的2个竖向U型深埋管换热系统,应用原位实验的方法进行了换热特性的研究。实验条件为埋管进水温度和水流率基本恒定,实时检测埋管的出水温度。通过埋管进、出水温差及流率得到埋管在实验条件下的综合换热强度及不同深度地热井的实验,表明埋管深度的增加对换热强度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深埋管 换热性能 原位实验 埋管深度 中深层地热能 建筑供暖
下载PDF
富油煤原位热解地下加热技术及其高效工艺 被引量:5
6
作者 唐颖 吴晓丹 +2 位作者 李乐忠 苏展 王若仪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50,共9页
我国富油煤资源量巨大,原位热解不但可以实现富油煤的高效低碳利用,还极大延伸了煤炭利用的深度范围。原位加热技术是富油煤原位热解的核心技术,其工艺效率决定了富油煤原位热解经济可行性。总结富油煤热物理性质和热解特征的基础上,介... 我国富油煤资源量巨大,原位热解不但可以实现富油煤的高效低碳利用,还极大延伸了煤炭利用的深度范围。原位加热技术是富油煤原位热解的核心技术,其工艺效率决定了富油煤原位热解经济可行性。总结富油煤热物理性质和热解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传导加热、对流加热、化学加热和辐射加热4种原位加热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4种加热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富油煤中的适用性,并优选了富油煤原位加热的高效工艺。研究认为:①富油煤具有导热系数低、比热容高、热扩散系数低等热物理特点,350~650℃为主要热解阶段,提高热解温度有利于可燃气体特别是H2的产出;②富油煤导热系数低,传导加热时间长,加热效率低;对流加热传热效率高,载热介质既有利于传热又有利于焦油产出;化学加热技术反应稳定性难以控制,传热依靠载热介质;辐射加热范围总体有限;③高效的加热技术、载热介质及传热网络是富油煤原位加热的高效条件,推荐对流加热、水蒸气及水力压裂作为首选加热技术、载热介质和致裂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热解 热解特征 加热技术 对流加热 高效工艺
下载PDF
典型低熟页岩原位加热产油气特征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卢梦蝶 李贤庆 +2 位作者 米敬奎 翟佳 罗东旭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5-777,共13页
国内外页岩油开发实践表明,自然成熟的页岩油高产区对应的页岩成熟度主要处于中—高成熟阶段。而中国广泛发育的中生界—新生界页岩的成熟度相对较低,不适宜页岩油的直接开发,只能通过原位加热方式进行开发。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 国内外页岩油开发实践表明,自然成熟的页岩油高产区对应的页岩成熟度主要处于中—高成熟阶段。而中国广泛发育的中生界—新生界页岩的成熟度相对较低,不适宜页岩油的直接开发,只能通过原位加热方式进行开发。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和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1段(青1段)典型低熟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升温速率为20℃/d的原位加热至450℃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长7段和青1段低熟页岩通过原位加热产页岩油气特征有比较大的差别。长7段页岩通过原位加热页岩油的最大产率(以单位页岩为标准)为43.94 kg/t,青1段页岩原位加热页岩油的最大产率只有10.50 kg/t;相应的页岩气产率分别为15.68 m^(3)/t和3.73 m^(3)/t。两种页岩样品产页岩油的主要温度区间均为380~410℃,410℃以前的页岩油产率占最大产率的91.88%和75.71%。两种页岩样品原位加热产出的页岩油主要为轻质油,产油温度区间原油主峰碳数为C9—C10。对于页岩油的分子组成,青1段页岩原位加热所产页岩油中含有更多的甲基芳香烃和轻质二甲基环烷烃。而对页岩油气开发方案和开发工艺影响比较大的不同成分酸性气体产率明显不同。长7段页岩模拟产生的H2及H2S明显比青1段页岩高,而青1段页岩模拟产生的CO_(2)产率则是长7段页岩的1.84倍。虽然长7段页岩有机质类型相对较差,但有机质含量更高,单位质量页岩原位加热产页岩油量和天然气量都是青1段页岩的4~5倍。因此,长7段页岩比青1段页岩原位加热开发页岩油气的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熟页岩 长7段页岩 青1段页岩 原位加热 产油温度区间 页岩油气产率
原文传递
油页岩原位开采生烃过程数值模拟及井位讨论 被引量:7
8
作者 孙旭 薛林福 王英英 《世界地质》 CAS 2019年第3期759-766,共8页
为研究流体加热技术下油页岩生烃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找出更适合油页岩原位开采的井位,笔者使用流体模拟软件ANSYS对多井注热和单井注热两种方案,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井组共6种模式建模,进行了温度场模拟。通过MATLAB软件求解... 为研究流体加热技术下油页岩生烃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找出更适合油页岩原位开采的井位,笔者使用流体模拟软件ANSYS对多井注热和单井注热两种方案,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井组共6种模式建模,进行了温度场模拟。通过MATLAB软件求解油页岩生烃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得到对应时间下的油页岩原位开采的生烃量,并比较不同井位方案的投入产出结果。模拟结果表明,油页岩的生烃量随注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增速先快后慢,注热36个月后增长效果已不明显。多井注热方案下生烃效果优于单井注热,油页岩生烃的净值最大时为六井模式的第20个月,为1 141.85 t;其次是四井模式的第25个月,为1 034.63 t;最后为三井模式的第22个月,为878.95 t。在单井注热模式下,净值最大时刻在第33个月,为390.00 t。多井注热模式下各模式的能源回报率分别为2.73、1.74和2.05,单井注热模式下能源回报率为1.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原位开采 流体加热 生烃数值模拟 能源回报率
下载PDF
加热过程中页岩储层改质效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国辉 蒋恕 +6 位作者 李醇 李思思 彭鹏 莫兰 张钰莹 张鲁川 张天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6-296,共11页
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但因成熟度偏低、油质重、粘度大、地层流体压力低且孔渗条件差而难以有效开发。原位加热技术可显著提高其采收率,储层改质是该技术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前人对页岩孔隙演化的研究以及对油页岩原位加热过程... 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但因成熟度偏低、油质重、粘度大、地层流体压力低且孔渗条件差而难以有效开发。原位加热技术可显著提高其采收率,储层改质是该技术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前人对页岩孔隙演化的研究以及对油页岩原位加热过程中储层物性改质的探索,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储层改质效应由孔隙演化和热致裂两种机制控制。孔隙演化主要由有机质裂解、无机矿物成岩转化、矿物溶蚀和重结晶引起;热致裂主要由热应力和生烃增压造成。前期对不同成熟度页岩孔隙演化规律的研究以及对砂岩、花岗岩热破裂作用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页岩原位加热过程中的储层改质效应奠定了良好基础。但页岩中复杂的矿物成分导致其孔隙演化过程更加复杂,有机质裂解过程所伴随的成孔作用、酸性产物溶蚀作用以及增压效应使该过程进一步复杂化。在进一步研究中,需要对不同作用开展相对独立的研究,揭示其机理并建立预测模型,进而对原位加热过程中整个增孔增渗效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进行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演化 热致裂 热应力 原位加热 储层改质 提高采收率 页岩油
下载PDF
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10
作者 王苗 王长安 +6 位作者 宁星 陈美静 黄笑乐 薛香玉 毛崎森 邓磊 车得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69-3984,共16页
我国富油煤资源量丰富,原位热解提取油气不仅可以实现富油煤的高效清洁低碳利用,还可以缓解油气对外依存度,是未来富油煤开采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简述了富油煤的热物理性质及分布特性,地面热解和原位热解的工艺特点,重点阐述了富... 我国富油煤资源量丰富,原位热解提取油气不仅可以实现富油煤的高效清洁低碳利用,还可以缓解油气对外依存度,是未来富油煤开采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简述了富油煤的热物理性质及分布特性,地面热解和原位热解的工艺特点,重点阐述了富油煤原位热解(布井方式、加热方式、原位气化热解一体化、余热利用、储层压裂、地下封闭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最后对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①梯级利用是富油煤地面热解的重要途径,井工式原位热解可实现井下收油,但需解决长距离输运管道保温问题,钻孔式原位热解是通过高温介质或电加热进行热解,可采用矿区的分布式能源加热载热流体。②推荐采用对流加热为主,其他加热方式为辅的复合加热技术,可利用原位热解后的余热预热载热流体,也可将煤层局部氧化反应的热量用于富油煤原位热解过程,降低载热流体的注热能耗。③原位气化热解一体化技术可有效提高热能利用率,但气化空腔需进行填充。④综合考虑储层压裂和富油煤原位热解孔隙变化规律,控制煤层裂缝生成路径,形成裂缝网络,以增强煤层热传导效率,降低油气产物在煤层中的运移难度。⑤根据富油煤热解工艺特点,选择适宜的地下体系封闭技术,可促进富油煤原位热解过程中能量的高效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其中CO_(2)气驱止水技术在实现地下体系封闭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油气驱替并实现CO_(2)的地质封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热解 加热技术 储层压裂 体系封闭
下载PDF
油页岩局部化学反应法原位转化技术及松辽盆地先导试验工程
11
作者 郭威 孙友宏 +6 位作者 李强 邓孙华 白奉田 陈晨 朱超凡 王元 刘召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4-1121,1129,共19页
中国油页岩资源储量巨大,地下原位转化是实现油页岩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其中,局部化学反应法原位转化技术(TSA法)具有能量投入低、加热速度快和采收率高的特点。近年来,通过建立TSA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体系,设计了工艺实施方案... 中国油页岩资源储量巨大,地下原位转化是实现油页岩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其中,局部化学反应法原位转化技术(TSA法)具有能量投入低、加热速度快和采收率高的特点。近年来,通过建立TSA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体系,设计了工艺实施方案,并通过松辽盆地先导试验工程验证了技术可行性。通过系统梳理总结围绕TSA法的研究成果,包括TSA法触发和裂解机理、室内物理模拟、关键技术研发以及松辽盆地先导试验,综合讨论了TSA法工业化优势和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包括高温高压条件储层渗流能力损伤、群井工艺调控策略、水力压裂缝网局限性、地面和井下关键装备的长期可靠性、原位催化提质增效方法以及开采全过程安全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与攻关方向。结合TSA法工艺特征、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布局和地热能源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TSA法的油页岩资源原位油气转化-余热利用-CO_(2)地质封存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创新体系,这一研究结论可进一步促进油页岩资源清洁高效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原位转化 局部化学反应法 井下加热 储层改造 地下环境封闭 松辽盆地 先导试验工程
原文传递
原位加热诱导Nb扩散引起Nb_(0.8)CoSb有序度的转变
12
作者 李其柱 范浩涵 +3 位作者 高梓恒 南鹏飞 朱铁军 葛炳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279,共7页
本文以覆盖Nb薄膜的半赫斯勒合金Nb_(0.8)CoSb为研究对象,成功利用原位加热透射电镜技术在高温下诱导Nb扩散,致使Nb_(0.8)CoSb转变为有序度更高的Nb_(0.8)+δCoSb,即倒空间漫散带代表的短程有序结构转变为超结构衍射点代表的长程有序结... 本文以覆盖Nb薄膜的半赫斯勒合金Nb_(0.8)CoSb为研究对象,成功利用原位加热透射电镜技术在高温下诱导Nb扩散,致使Nb_(0.8)CoSb转变为有序度更高的Nb_(0.8)+δCoSb,即倒空间漫散带代表的短程有序结构转变为超结构衍射点代表的长程有序结构.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超结构的调制波矢为q=(a~*+b~*-c~*)/3,其形成主要源自于Sb和Nb组分的变化.与离位合成的Nb_(0.8)4CoSb的微观结构进行对比,发现二者中超结构不同,这种超结构的调制波矢为q=(2a~*-2c~*)/3,主要源自于Nb组分的变化.此项研究揭示了组分导致超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半赫斯勒合金结构相变的复杂性,丰富了对半赫斯勒合金材料的理解,对相变材料的设计以及功能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相变 原位加热 短程有序 半赫斯勒合金
下载PDF
压力对页岩原位加热产出油气特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3亚段页岩为例
13
作者 侯连华 米敬奎 +5 位作者 罗霞 于志超 林森虎 廖凤荣 庞正炼 赵忠英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9-641,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页岩成熟度低、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较好,原位加热开发页岩油气的潜力巨大。为了探讨原位加热过程中压力对页岩产出油气特征的影响,为原位加热开发长7段页岩油气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以长7段3亚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页岩成熟度低、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较好,原位加热开发页岩油气的潜力巨大。为了探讨原位加热过程中压力对页岩产出油气特征的影响,为原位加热开发长7段页岩油气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以长7段3亚段页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典型样品以20℃/d的升温速率进行了4组不同压力(0 MPa、2 MPa、4 MPa、8 MPa)的原位加热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压力变化对长7段页岩的最大产油量和产出油性质均有影响,对产出气体组成的影响更大。在4组不同压力下,长7段页岩原位加热的最大产油量为36.97~41.47 kg/t,产油量随压力增加有一定减少。随着压力增加,产出油中轻质组分增加,油品变好,其原因在于高压下有机质生成的重质油的裂解程度相对较高;当加热到450℃时,总产气量为14.28~21.05 m^(3)/t,总产气量随压力增加而增加。4组实验序列产出页岩油气的气油比(289.70~427.04 m^(3)/m^(3))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大;不同气体组分随着压力增加产量变化差异较大,其中,烃类气体与CO_(2)的总产气量随压力增加而增大,H_(2)产量随压力增加而明显减少,H_(2)S产量随压力增加变化较小。不同气体组分的产量随压力增加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这与加热温压范围内不同气体的形成机理、页岩对不同气体组分吸附能力的差异和一些次级反应等因素有关。根据不同压力下页岩原位加热的产油量、油品、不同气体组分的产率,结合考虑油气价格与油气处理成本,提出在实施原位加热开发长7段页岩油气时应尽量保持低的生产井井底流压的建议,这一认识对长7段原位加热页岩油气开发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页岩 原位加热 压力 页岩油气产率
原文传递
Non-contact and full-field online monitoring of curing temperature during the in-situ heating proces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14
作者 Qiang-Qiang Liu Shu-Ting Liu +2 位作者 Ying-Guang Li Xu Liu Xiao-Zhong Hao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Online monitoring of the curing temperature field is essential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omposite parts.Traditional embedded sensor-based technologies have difficulty mon... Online monitoring of the curing temperature field is essential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omposite parts.Traditional embedded sensor-based technologies have difficulty monitoring the full temperature field or have to introduce heterogeneous items that could have an undesired impact on the part.In this paper,a non-contact,full-field monitoring method based on deep learning that predicts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field of composite parts in real time using surfac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of auxiliary materials is proposed.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an averag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ccuracy of 97%is achieved in various heating patterns.In addition,this method also demonstrates satisfying feasibility when a stronger thermal barrier covers the part.This method was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during the self-resistance electric heating process,in which the monitoring accuracy reached 93.1%.This method can potentially be applied to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 control in the composites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line monitoring Curing temperature field Deep learning(DL) In-situ heating
原文传递
Surface Morphology and Thermo-Electrical Energy Analysis of Polyaniline (PANI) Incorporated Cotton Fabric
15
作者 Md.Shohan Parvez Md.Mustafizur Rahman +1 位作者 Mahendran Samykano Mohammad Yeakub Ali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With the exponential development in wearable electronics,a significant paradigm shift is observed from rigid electronics to flexible wearable devices.Polyaniline(PANI)is considered as a dominant material in this secto... With the exponential development in wearable electronics,a significant paradigm shift is observed from rigid electronics to flexible wearable devices.Polyaniline(PANI)is considered as a dominant material in this sector,as it is endowed with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both metal and semiconductors.However,its widespread application got delineated because of its irregular rigid form,level of conductivity,and precise choice of solvents.Incorporating PANI in textile materials can generate promising functionality for wearable applications.This research work employed a straightforward in-situ chemical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to synthesize PANI on Cotton fabric surfaces with varying dopant(HCl)concentrations.Pre-treatment using NaOH is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fabric surface by increasing the monomer absorption.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morphological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employing SEM,FTIR and EDX.The surface resistivity was measured using a digital multimeter,and thermal stability is measured using TGA.Upon successful polymerization,a homogenous coating layer is observed.It is revealed that the simple pre-treatment technique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surface resistivity of Cotton fabric to 1.27 kΩ/cm with increasing acid concentration and thermal stability.The electro-thermal energy can also reach up to 38.2°C within 50 s with a deployed voltage of 15 V.The modified fabric is anticipated to be used in thermal regulation,supercapacitor,sensor,UV shielding,antimicrobial and other prospective function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NILINE cotton in-situ polymerization SEM TGA heating fabric
下载PDF
Design of advanced porous silver powder with high-sintering activity to improve silicon solar cells
16
作者 Yongsheng Li Ziwei Chen +11 位作者 Rui Zhou Wenguang Zhao Mu Li Jun Chen Zhongyuan Huang Jian Liu Yuhang Li Maolin Yang Minghan Yu Dong Zhou Yuan Lin Feng Pan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4年第4期3189-3197,共9页
Silver(Ag)paste is widely used in semiconductor metallization,especially in silicon solar cells.Ag powder is the material with the highest proportion in Ag paste.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Ag powder are crucial w... Silver(Ag)paste is widely used in semiconductor metallization,especially in silicon solar cells.Ag powder is the material with the highest proportion in Ag paste.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Ag powder are crucial which determine its characteristics,especially for the sintering activity.In this work,a simple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synthesize a type of microcrystalline spherical Ag particles(SP-A)with internal pores 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s and sintering behavior were thoroughly studied by combining ultra-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USAXS),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in-situ heating X-ray diffraction(XRD),focused ion beam(FIB),and thermal analysis measurement.Due to the unique internal pores,the grain size of SP-A is smaller,and th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CTE)is high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solid Ag particles.As a result,the sintering activity of SP-A is excellent,which can form a denser sintered body and form silver nanoparticles at the Ag–Si interface to improve silver silicon contact.Poly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built with SP-A obtained a low series resistance(Rs)and a high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of 19.26%.These fill a gap in Ag particle structure research,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electronic Ag particles and efficient semiconductor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particles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 pore size distribution in-situ heating X-ray diffraction(XRD) SINTERING silicon solar cells
原文传递
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战略价值与科学探索
17
作者 王双明 师庆民 +9 位作者 孙强 崔世东 寇丙洋 乔军伟 耿济世 张蕾 田华 姜鹏飞 蔡玥 刘浪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共13页
【背景】我国油气需求缺口大、供给制约多、煤炭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富油煤作为集煤、油、气属性于一体的煤炭资源,具有立足国内增加油气供给的巨大潜力。【进展】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已在陕西榆林成功实施工程试验,目前仍处于探索阶... 【背景】我国油气需求缺口大、供给制约多、煤炭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富油煤作为集煤、油、气属性于一体的煤炭资源,具有立足国内增加油气供给的巨大潜力。【进展】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已在陕西榆林成功实施工程试验,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其具备两大战略价值:一是弥补我国油气需求缺口,提高油气自主保障能力;二是变革煤炭开采技术,推动煤炭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富油煤原位热解包括钻孔式和矿井式两种实践途径,目标是持续高效提取煤中油气资源,主要面临热解选区、加热技术与高效传热传质等难题。【展望】“四性”是原位热解技术研发的关键,包括地质条件适宜性、加热技术匹配性、传热传质有效性和热解安全稳定性。主要内容为:(1)从富油煤资源条件、地层封闭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构造条件等方面阐明适宜富油煤原位热解的地质基础,揭示热辐射范围内围岩封闭动态稳定性的约束条件,为原位热解选址和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2)深刻认识富油煤在温度、应力约束下的热物理性质演化行为,基于地质−工程条件论证原位加热技术适宜性,并针对煤层低导热特性开展高效加热工艺设计,通过风、光、电多种供能方式互补实现供热能源经济性。(3)地应力、大尺度煤体、焦油高黏度是制约原位热解油气运移、产出的主要因素,煤层致裂、载热介质优化与温压调控、焦油降黏轻质化是改善煤层传热传质性能和提高热解油气可产出性的潜在方法。(4)原位热解持续稳定运行依赖于全过程监测与动态预警,需要监测手段立体化、地质信息反演精准化、多相多场环境模型化、突变阈值预测预警等技术予以支撑。进一步探索与地质条件相匹配的富油煤原位持续高效热解关键技术,破解煤炭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制约矛盾,是推动富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热解 油气资源 地质条件 加热技术 传热传质 安全稳定
下载PDF
Nb涂层N36锆合金原位加热过程中的缺陷演化行为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铭言 雷鹏辉 +5 位作者 张平 王云鹏 吴璐 王桢 伍晓勇 卢晨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85-2992,共8页
福岛核事故之后,为锆合金表面涂覆涂层是一种提高核燃料包壳事故容错能力的重要方式。含Nb涂层N36合金辐照后的透射电镜样品利用聚焦离子束进行制备,并通过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氪(Kr)离子注入后,Nb涂层在原位加热过程中的气泡生长... 福岛核事故之后,为锆合金表面涂覆涂层是一种提高核燃料包壳事故容错能力的重要方式。含Nb涂层N36合金辐照后的透射电镜样品利用聚焦离子束进行制备,并通过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氪(Kr)离子注入后,Nb涂层在原位加热过程中的气泡生长行为。原位加热结果表明,界面对气泡的生长存在影响,界面在加热过程中通过对周围气泡的捕获与输送,导致界面附近气泡的生长速度低于远离界面的气泡生长速度。原位加热后的元素分析表明,辐照与加热均会导致涂层-基体元素扩散距离的增加,其中辐照过程中的元素扩散由热峰混合机制主导。元素的扩散有助于提高涂层的结合性能,并为N36合金提供一定的抗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涂层锆合金 离子辐照 原位加热 缺陷演化
原文传递
Dislocation Pipe Diffusion of Mn during Annealing of 5Mn Steel 被引量:3
19
作者 Jie LIN Xi-nan LUO +4 位作者 Xiao-yan ZHONG Hui-hua ZHOU Cun-yu WANG Jie SHI Han DO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277-1280,共4页
The dislocation pipe diffusion of Mn during annealing of 5Mn steel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Many dislocations existed inside the ferrite and terminated at the α/... The dislocation pipe diffusion of Mn during annealing of 5Mn steel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Many dislocations existed inside the ferrite and terminated at the α/γin- terface of the sample after intercritieal annealing at 650 ℃ for 1 min. Line scans of Mn distribution demonstrated a high Mn concentration in austenite and Mn enrichment at dislocations, indicating that the dislocation pipe diffusion of Mn during intercritical annealing occurred in addition to the γ/α interface diffusion. In-situ TEM observations at 500 ℃revealed that due to Ostwald ripening, large cementite precipitates grew while small cementite precipitates dissolved via Mn diffusion along the dislocations between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 diffusion dislocation pipe ANNEALING 5Mn steel in-situ heating
原文传递
Properties of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ed ITO Films without in-situ Substrate Heating and Post-deposition Annealing 被引量:4
20
作者 Meng CHEN, Xuedong BAI, Jun GONG, Chao SUN, Rongfang HUANG and Lishi WEN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5, Chin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81-285,共5页
Indium tin oxide (ITO) films were prepared on polyester, Si and glass substrate with relatively high deposition rate of above 0.9 nm/s by DC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 technique at the sputtering pressure of 0.06 P... Indium tin oxide (ITO) films were prepared on polyester, Si and glass substrate with relatively high deposition rate of above 0.9 nm/s by DC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 technique at the sputtering pressure of 0.06 Pa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dependence of resistivity on deposition parameters, such as deposition rate, target-to-substrate distance (TSD), oxygen flow rate and sputtering time (thicknes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gether with the structural and the optical properties. It was revealed that all ITO films exhibited lattice expansion. The resistivity of ITO thin films shows significant substrate effect: much lower resistivity and broader process window have been reproducibly achieved for the deposition of ITO films onto polyester rather than those prepared on both Si and glass substrates. The films with resistivity of as low as 4.23 x 10^-4 Ω.cm and average transmittance of ~78% at wavelength of 400~700 nm have been achieved for the films on polyester at room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 Properties of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ed ITO Films without in-situ Substrate heating and Post-deposition Annealing TSD rate tha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