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氏艾美耳球虫早熟弱毒虫株的选育 被引量:8
1
作者 胡景辉 邹仁明 +2 位作者 乔美花 汪明 蒋金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6-90,共5页
运用Jefers(1975)选育法进行了E.bruneti早熟弱毒虫株的选育,经过连续七代的选育,获得了Eimeriabruneti早熟弱毒虫株,该虫株的潜隐期为108h,比E.bruneti亲本毒株提前了12h以上... 运用Jefers(1975)选育法进行了E.bruneti早熟弱毒虫株的选育,经过连续七代的选育,获得了Eimeriabruneti早熟弱毒虫株,该虫株的潜隐期为108h,比E.bruneti亲本毒株提前了12h以上。免疫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的结果表明E.bruneti早熟虫株具有免疫原性,对攻毒具有完全的保护作用。E.bruneti早熟虫株的致病力相对其亲本株大大降低。上述结果表明,E.bruneti早熟弱毒虫株可用于鸡球虫弱毒疫苗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艾美耳球虫 早熟弱毒株 免疫原性 致病性
下载PDF
原核细胞表达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长形 李光玉 +5 位作者 杨为松 杭长寿 白雪帆 孙永涛 张文彬 李新红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6年第3期225-229,共5页
对原核细胞表达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表达的核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免疫小白鼠血清中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荧光抗体滴度达1:12800;用免疫小鼠脾细胞和血情做被动免疫保... 对原核细胞表达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表达的核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免疫小白鼠血清中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荧光抗体滴度达1:12800;用免疫小鼠脾细胞和血情做被动免疫保护实验,结果显示脾细胞对部分乳鼠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死感染有保护作用,保护率可达38%,而血清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同时也未观察到核蛋白免疫血清具有促感染乳鼠早死作用。表明核蛋白能诱导细胞免疫保护但不诱导抗体介导的免疫保护,同时也不引起抗体介导的早死,这就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作为该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成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病毒 重组核蛋白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大肠杆菌K88ac-ST_1-LT_B三价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卫广森 陆承平 陈溥言 《兽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7-239,共3页
利用 PCR技术 ,从大肠杆菌 C8390 2质粒中扩增出 K88ac基因、ST1 突变基因和 L TB基因 ,通过分离、纯化、内切酶酶切、连接和转化 ,构建了含 K88ac- ST1 - L TB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株 BL 2 1 (DE3) (p XKST3L T5 )。经酶切鉴定和 ... 利用 PCR技术 ,从大肠杆菌 C8390 2质粒中扩增出 K88ac基因、ST1 突变基因和 L TB基因 ,通过分离、纯化、内切酶酶切、连接和转化 ,构建了含 K88ac- ST1 - L TB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株 BL 2 1 (DE3) (p XKST3L T5 )。经酶切鉴定和 DNA序列分析证实 ,构建的重组质粒 p XKST3L T5中含有 K88ac- ST1 - L TB融合基因 ,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均正确。免疫试验结果表明 ,K88ac- ST1 - L TB融合蛋白能够诱发机体产生抗体 ,该抗体具有中和天然 ST1 肠毒素毒性的作用。用从 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 ,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2 ML D的大肠杆菌强毒株 C8390 2 (K88ac,ST+ ,L T+ )的攻击。由此表明 ,构建的工程菌株 BL 2 1 (DE3) (p XKST3L T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K88ac-STl-LTB三价基因 工程菌株 构建 基因序列 阅读框架 仔猪 白痢 致病菌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疫苗高覆盖率对接种人群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桂强 赵旭明 +4 位作者 李秀燕 崔伟红 刘涛 李娜 李波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高免疫覆盖率的免疫效果.方法 收集接种人群历年的接种报告、乙肝血清学流行率调查结果,分析乙肝疫苗接种后历年乙肝发病的疫情报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高免疫覆盖率的免疫效果.方法 收集接种人群历年的接种报告、乙肝血清学流行率调查结果,分析乙肝疫苗接种后历年乙肝发病的疫情报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并与接种前期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992—2011年(乙肝疫苗接种20年)烟台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下降了86.84%.5-14岁发病高峰被削平.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0年13.59%,降至2006年4.61%,从乙肝高度流行区降到了中度流行区.同期0-15岁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由12.67%降至0.82%,降幅达到93.53%.结论 乙肝疫苗高覆盖率接种有显著的免疫保护效果,应继续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15岁以下儿童 免疫效果
原文传递
生产用培养基对猪丹毒杆菌G_4T_(10)株安全及免疫原性试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良全 冯倩倩 +2 位作者 李聪研 沈青春 孙晔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12期22-24,共3页
为明确生产用培养基对猪丹毒杆菌G4T10株安全性及免疫原性影响,采用2种不同批次的肉肝胃膜消化汤(20120123批和130226批)及马丁琼脂(20120904批和130129批)进行猪丹毒杆菌G4T10株培养和选菌,然后进行安全及免疫原性试验。结果共筛选出4... 为明确生产用培养基对猪丹毒杆菌G4T10株安全性及免疫原性影响,采用2种不同批次的肉肝胃膜消化汤(20120123批和130226批)及马丁琼脂(20120904批和130129批)进行猪丹毒杆菌G4T10株培养和选菌,然后进行安全及免疫原性试验。结果共筛选出4种不同优势菌落,其中一株的菌落(20120123批肉肝胃膜消化汤+20120904批马丁琼脂)形态最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小鼠全试验9/10存活,其免疫后攻毒达9/9保护);而有一株菌落(20120123批肉肝胃膜消化汤+130129批马丁琼脂)形态最差,其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试验结果差(小鼠安全试验仅6/10存活,其免疫后攻毒仅达2/5保护)。试验表明,不同批次生产用培养基对猪丹毒活疫苗(G4T10株)质量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丹毒杆菌G4T10株 肉肝胃膜消化汤 马丁琼脂 安全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株功能基因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武力 闻玉梅 《生命科学》 CSCD 2001年第3期110-112,99,共4页
综述了近年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株的复制、免疫学特性、致病性、耐药性等功能基因 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阐述基因组水平研究HBV变异株功能的重要性及有关结果,展望今 后HBV变异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变异 复制 抗原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gE/gI缺失株CY-6的构建及免疫效力初步研究
7
作者 曲信芹 魏波 +5 位作者 徐丽丽 刁治君 韩成昊 蔡青秀 丛雁方 马爱琴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8,共10页
构建针对伪狂犬病病毒gE和gI基因缺失的重组转移质粒pBL-gI-gE,将PRV-CY-ΔgI/gE-GFP病毒、pBL-gI-gE转移载体和Lipofectamin 2000转染试剂共转染BHK-21细胞,蚀斑筛选纯化法得到重组病毒PRV-CY-ΔgI/gE,命名为CY-6株。将CY-6株C1代在BHK... 构建针对伪狂犬病病毒gE和gI基因缺失的重组转移质粒pBL-gI-gE,将PRV-CY-ΔgI/gE-GFP病毒、pBL-gI-gE转移载体和Lipofectamin 2000转染试剂共转染BHK-21细胞,蚀斑筛选纯化法得到重组病毒PRV-CY-ΔgI/gE,命名为CY-6株。将CY-6株C1代在BHK-21细胞增殖并传至10代,测定生长曲线、病毒含量、基因鉴定、特异性、纯净、毒力和免疫原性。结果CY-6株的生长曲线与亲本CY株无明显变化,C1~C10代毒的病毒含量为10^(8.17)~10^(8.68) TCID50/mL,基因鉴定显示gE基因无366 bp的目的条带,gD基因有1条217 bp的目的条带,gI基因无331 bp的目的条带,特异性检验显示均能被伪狂犬病病毒特异性阳性血清中和;纯净检验该毒种无菌、支原体及外源病毒污染;毒力试验试验猪均5/5健活,免疫原性试验免疫组5/5保护,CY株攻毒对照组5/5发病,其中3/5死亡。以上结果表明伪狂犬病病毒CY-6株符合生产用毒种的初步要求,为研制新型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基因缺失 免疫效力
下载PDF
基于流行性感冒病毒保守区域的通用流行性感冒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朋伟 刘鹏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年第3期66-70,共5页
流行性感冒(流感)疫情频频暴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虽然接种流感疫苗能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但由于流感病毒易变异,使得流感疫苗只对疫苗株或与疫苗株高度相近的病毒株具有保护效果。因此,研制一种可抵御不同型或亚型流感病... 流行性感冒(流感)疫情频频暴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虽然接种流感疫苗能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但由于流感病毒易变异,使得流感疫苗只对疫苗株或与疫苗株高度相近的病毒株具有保护效果。因此,研制一种可抵御不同型或亚型流感病毒的通用疫苗成为流感疫苗研究的热点。现就基于流感病毒保守区域的通用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病毒 保守区域 免疫原性 通用流行性感冒疫苗
下载PDF
重组杜氏利什曼原虫Pxn1、TryP、假定蛋白CAJ07026和GDPMP蛋白刺激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状态 被引量:3
9
作者 敬保迁 谢勇恩 +3 位作者 胡为民 杨健 王朝莉 冯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3-569,共7页
目的观察重组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过氧化物还原酶1(peroxidoxin-1,Pxn1)、锥虫氧化还原过氧化物酶(tryparedoxin peroxidase,Try P)、假定蛋白CAJ07026(hypothetical protein CAJ07026.1,Hyp07026)和甘露糖-1-磷酸胍氨... 目的观察重组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过氧化物还原酶1(peroxidoxin-1,Pxn1)、锥虫氧化还原过氧化物酶(tryparedoxin peroxidase,Try P)、假定蛋白CAJ07026(hypothetical protein CAJ07026.1,Hyp07026)和甘露糖-1-磷酸胍氨酸转移酶(GDP-mannose pyrophosphorylase,GDPMP)蛋白刺激BALB/c小鼠免疫应答状况。方法逆转录PCR(RT-PCR)分别扩增杜氏利什曼原虫Pxn1、Try P、Hyp07026和GDPMP编码基因,克隆入质粒p QE30,构建重组质粒p QE30-Pxn1、p QE30-Try P、p QE30-Hyp07026和p QE30-GDPMP,转化至大肠埃希菌,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采用NTA-Ni盐凝胶层析柱,自然条件方式纯化重组蛋白rPxn1和rTry P,变性条件方式纯化重组蛋白rHyp07026和rGDPMP。25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成5组,即rPxn1、rTry P、rHyp07026、rGDPMP免疫组及PBS对照组,免疫组小鼠分别以相应重组蛋白进行免疫,第1周免疫组小鼠皮下注射100μg相应的重组蛋白,隔周以50μg相应的重组蛋白加强免疫3次,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PBS。第3次加强免疫后1周,将各组小鼠脱颈处死,制备单个脾细胞,提取抗原刺激后小鼠脾细胞总RNA,用q RT-PCR微阵列检测抗原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内反映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转录水平表达谱。结果Pxn1、Try P、Hyp07026和GDPMP编码基因经PCR扩增,其产物大小分别为570、610、1 040和1 200 bp;经测序证实,与Gen Bank中的相关序列一致。重组质粒p QE30-Pxn1、p QE30-Try P、p QE30-Hyp07026和p QE30-GDPMP经IPTG诱导后均可在大肠埃希菌内高效表达,rGDPMP、rPXNT1、rTXNT和rHyp07026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45 000、22 000、23 000和38 000。rGDPMP、rPXNT1、rTXNT和rHyp07026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内84个细胞因子基因的m RNA表达中,与PBS对照小鼠脾细胞比较,高水平表达的IL-1f6分别是对照组的96.22、271.54、108.51和250.15倍,IL-17f分别是对照组的105.54、35.71、53.38和53.57倍,IL-10分别是对照组的21.68、27.51、2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利什曼原虫 过氧化物还原酶1 锥虫氧化还原过氧化物酶 假定蛋白CAJ07026 甘露糖-1-磷酸胍氨酸转移酶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人胚神经干细胞体外免疫原性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红伟 杨波 +3 位作者 杜英 孙剑瑞 阮丽蓉 宋来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人胚神经干细胞体外免疫原性情况。方法取孕14周流产人胚侧脑室下区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提取人胚神经干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RNA,采用RT-PCR法反转录,扩增,电泳,观察目的条带。根据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分4组... 目的探讨人胚神经干细胞体外免疫原性情况。方法取孕14周流产人胚侧脑室下区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提取人胚神经干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RNA,采用RT-PCR法反转录,扩增,电泳,观察目的条带。根据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分4组阴性对照组以外周血单核细胞单独培养,实验组为B、C组分别以103ml-1、105ml-1神经干细胞加入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共培养,阳性对照组将植物血凝素以0.1mg/L加入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共培养。用MTT比色法测定刺激后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能力。结果RNA反转录后电泳条带显示神经干细胞表达HLA-A、HLA-DRA,MTT比色法细胞活力测定显示B组、C组D(490nm)分别为0.4450±0.0265、0.5675±0.0781,C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胚侧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移植时需注意免疫排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 神经干细胞 胚胎 体外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延军 孙斌 +2 位作者 刘道洁 武彦宁 赵敬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7-909,913,共4页
目的:检测细胞感染巨细胞病毒后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将巨细胞病毒感染人胚肺成纤维母细胞(HELF),抗体标记细胞表面HLA-A2分子,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感染细胞HLA-A02表达强度;将感染的HELF、荷载外源性多肽的自身PBMC以及未感染的HE... 目的:检测细胞感染巨细胞病毒后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将巨细胞病毒感染人胚肺成纤维母细胞(HELF),抗体标记细胞表面HLA-A2分子,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感染细胞HLA-A02表达强度;将感染的HELF、荷载外源性多肽的自身PBMC以及未感染的HELF,分别与PBMC共同孵育,FCM检测CD8+T细胞内IFN-γ的表达作为应答指标。结果:感染细胞HLA-A分子表达强度较未感染组降低78.24%±19.72%。感染并荷载外源性多肽的HELF诱导产生的刺激应答率,高于单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HELF和荷载多肽的未感染HELF所诱导应答比率。结论:尽管巨细胞病毒下调MHCI分子表达,但可能不减弱细胞递呈外源多肽的能力,并足以诱导产生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特异性免疫应答 免疫原性 抗原递呈 移植
下载PDF
INDUCTION OF ANTI-HMW-MAA IMMUNITY BY ANTI-IDIOTYPIC MAB MK2-23-IL-2 FUSION PROTEIN
12
作者 陈学民 刘丹亚 王宝燕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CAS 1998年第2期125-132,共8页
The rusion or IL-2 to anti-id mAb MK2-23 which bears the internal image or human highmolecular weight 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 (HMW-MAA) was used to immunize a group ofBALB/c mic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 The rusion or IL-2 to anti-id mAb MK2-23 which bears the internal image or human highmolecular weight 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 (HMW-MAA) was used to immunize a group ofBALB/c mic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rusion protein is capable or eliciting significant levelsof specific Abs against HMW-MAA without use of carrier proteins or adjuvants. The rusion proteinwith or without conjugating to KLR appear to be uniqu, in its ability to induce high titers of anti-anti-idAbs, whereas the mAb MK2-23 in combination with IL-2 did not. We conclude that anti-idMK2-23-IL-2 fusion protein is a potential immunogeu eliciting significant anti-tumor i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ion potein IL-2 immunogenecity MELANOMA HMW-MAA anti-id
全文增补中
鸡败血霉形体SC克隆致弱株免疫原性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邵国青 毛洪先 +3 位作者 钱建飞 薛家宾 许伟成 蔡宝祥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1-453,共3页
在透明塑料隔离器中进行了鸡败血霉形体人工发病试验,结果30日龄SPF来航鸡在NDV、IBV弱毒诱导和70/1000000(质量分数)氨环境刺激的联合作用下,致病率可达100%(7/7)。经鸡败血霉形体S6克隆致弱株S... 在透明塑料隔离器中进行了鸡败血霉形体人工发病试验,结果30日龄SPF来航鸡在NDV、IBV弱毒诱导和70/1000000(质量分数)氨环境刺激的联合作用下,致病率可达100%(7/7)。经鸡败血霉形体S6克隆致弱株SCF156代培养物点眼、滴鼻免疫后10,20,30d的SPF来航鸡再以MG强毒攻毒,结果,保护率分别达80.0%(4/5),75.0%(3/4)和87.5%(7/8)。近期免疫效果证明,鸡败血霉形体S6克隆致弱株SC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败血霉形体 免疫 动物模型 克隆致弱株
下载PDF
人源重组蛋白药物安全性评价的主要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觅佳 杨红忠 +2 位作者 吴友苹 陈颖 宣尧仙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486-1489,共4页
人源重组蛋白类新药物因与小分子化药在生产方式、分子构成和药理作用等多方面的差异,在其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相关动物种属的选择、剂量设置、试验过程中受试物免疫原性的干扰以及恰当的毒理学检测方法等... 人源重组蛋白类新药物因与小分子化药在生产方式、分子构成和药理作用等多方面的差异,在其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相关动物种属的选择、剂量设置、试验过程中受试物免疫原性的干扰以及恰当的毒理学检测方法等。笔者综合该类新药在国内外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解决方法,如重组人干扰素的相关动物选择、重组人胰岛素的剂量设定、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阻滞剂的免疫复合物检测等,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重组蛋白药物 新药 安全性评价 相关动物 剂量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乙型脑炎SA14-14-2减毒株灭活与不灭活以及P3株死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声友 刘晓华 +4 位作者 卢德芬 张月新 张静 吴玉权 姚亚夫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0年第2期35-37,共3页
将乙型脑炎SA14 14 2减毒株 (简称 14 2株 )病毒液和灭活 14 2株病毒液皮下和腹腔免疫小白鼠 ,P3株死苗作对照 ,测免疫效价 ,结果 14 2株病毒液的效力为 1 8× 10 -5~ 6 .1× 10 -6ID50 /ml,灭活 14 2株病毒液为 9 9× 10... 将乙型脑炎SA14 14 2减毒株 (简称 14 2株 )病毒液和灭活 14 2株病毒液皮下和腹腔免疫小白鼠 ,P3株死苗作对照 ,测免疫效价 ,结果 14 2株病毒液的效力为 1 8× 10 -5~ 6 .1× 10 -6ID50 /ml,灭活 14 2株病毒液为 9 9× 10 -1~ 7 2× 10 -3 ID50 /ml,P3株死苗为 4 0× 10 -3 ~ 2 2× 10 -4 ID50 /ml。同时免后 14天采血用PRNT法测抗体 ,结果为 14 2株病毒液 1∶2 (皮下和腹腔 ) ;灭活 14 2株病毒液 <1∶2 ,P3株死苗为皮下 1∶2、腹腔 1∶10。结果表明 :14 2株在小白鼠体内的免疫原性远远高于灭活 14 2株病毒液和P3株死疫苗 ,14 2株经灭活后对小白鼠基本无保护作用。 14 2株抗体水平不高 ,而免疫力远高于P3株死苗 ,说明 14 2株与P3株死疫苗免疫性质不同 ,有细胞免疫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脑P3株死苗 免疫原性 乙脑14-2株活疫苗
下载PDF
以重组肺炎球菌表面黏附素A为载体蛋白的流感嗜血杆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泽宇 郭蓉 +3 位作者 徐江红 吴娟 薛红刚 范小勇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33-940,共8页
目的:研究以肺炎球菌表面黏附素(PsaA)为蛋白载体的 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多糖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方法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 PsaA 基因重组蛋白(rPsaA),通过酰胺缩合法与 Hib 多糖偶联结合,制成结合疫... 目的:研究以肺炎球菌表面黏附素(PsaA)为蛋白载体的 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多糖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方法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 PsaA 基因重组蛋白(rPsaA),通过酰胺缩合法与 Hib 多糖偶联结合,制成结合疫苗(Hib-PsaA)。用此疫苗免疫接种3周龄幼鼠,同时以破伤风类毒素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多糖结合疫苗(Hib-TT)接种小鼠作为对照及磷酸盐缓冲液(PBS)接种作空白对照。末次免疫后2周观察小鼠对 Hib 多糖和 PsaA 蛋白的免疫原性应答;同时以肺炎球菌分别注入免疫后小鼠和未免疫的对照小鼠听泡,分别于攻击后第3天和第7天观察小鼠中耳内细菌清除率和中耳炎症反应情况,观察新型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以基因工程技术成功制备并纯化 rPsaA 蛋白,并运用酰胺缩合法与 Hib 多糖偶联结合,结合物的洗脱峰前移,证明偶联成功。接种该结合疫苗的小鼠产生的抗 PsaA 的抗体 IgG 几何平均滴度(GMT)为4525;抗 Hib 抗体 IgG 的 GMT 为1393。在接种 Hib-TT 疫苗的对照组中,小鼠产生的抗 Hib 抗体 GMT 为1493,两种疫苗的抗 Hib 抗体 GM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 Hib-PsaA 结合疫苗显示出对肺炎球菌的免疫应答,优于以破伤风类毒素为载体的结合疫苗。细菌攻击后第3天实验组小鼠中耳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组小鼠细菌攻击后第3天和第7天中耳炎症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显示了 Hib-PsaA 结合疫苗针对肺炎球菌的有效免疫保护作用。结论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高纯度、高产量的 rPsaA 蛋白,以酰胺缩合法可成功将 rPsaA 蛋白与 Hib 多糖偶联结合,所制备的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在幼小鼠体内可诱导针对 rPsaA 蛋白与 Hib 多糖的免疫应答反应,并且可有效预防肺炎球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提示该疫苗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球菌表面黏附素 B 型流感嗜血杆菌 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免疫原性 免疫保护
原文传递
乙型脑炎病毒HW_1克隆纯化株的鉴定及外源性污染的检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刚明 方雨玲 +3 位作者 徐涤平 甘桂娥 姜天童 杨宜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4-446,共3页
应用病毒蚀斑技术,将乙型脑炎病毒(JEV)HW1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单层培养上连续挑斑纯化3次,对纯化后的克隆株进行血清学、免疫生物学鉴定及外源性污染检定。毒株对BHK-21细胞感染滴度≥106.15TCID... 应用病毒蚀斑技术,将乙型脑炎病毒(JEV)HW1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单层培养上连续挑斑纯化3次,对纯化后的克隆株进行血清学、免疫生物学鉴定及外源性污染检定。毒株对BHK-21细胞感染滴度≥106.15TCID50;对8~9g小鼠脑内感染的毒力≥107.10LD50/0.04mL;与JEVP3株阳性参考血清的中和指数≥2000;克隆株对猪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无外源性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蚀斑克隆 免疫原性 外源性污染检定
下载PDF
寻常型天疱疮的Dsg3特异性抗体反应及其基因限制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2 位作者 陈孙孝 周晔 孔宪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1-454,共4页
探讨寻常型天疱疮中的自身抗原桥粒芯蛋白 (Dsg3)特异性抗体反应及其基因限制性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采用RT PCR法克隆自身抗原Dsg3E1,E2 ,E3,E4 ,E5多肽片段的cDNA ,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GEX 2T ,导入大肠杆菌JM10 9中... 探讨寻常型天疱疮中的自身抗原桥粒芯蛋白 (Dsg3)特异性抗体反应及其基因限制性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采用RT PCR法克隆自身抗原Dsg3E1,E2 ,E3,E4 ,E5多肽片段的cDNA ,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GEX 2T ,导入大肠杆菌JM10 9中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并经GST层析柱纯化 ,进一步经免疫印迹法与PV患者阳性血清反应 ;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 (SSP PCR)技术对HLA Ⅱ类等位基因进行特异性体外扩增 ,分析了天疱疮患者HLA基因的DR位点和DRB1、DQB1多态性。Dsg3E1,E2和E4可与PV患者阳性血清反应 ,而不与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反应。在 10个PV患者中 ,均携带HLA的DR4或 和DR14抗原 ,有 7个DRB1 0 4 0 2 ,4个DRB1 14 0 1,7个DQB1 0 30 2 ,4个DQB1 0 5 0 3。Dsg3E1,E2和E4中包含抗体反应相关的抗原表位 ,HLADRB1 0 4 0 2和DQB1 0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天疱疮 重组抗原 DSG3 抗体反应 基因易感性
下载PDF
水泡性口炎病毒核酸疫苗对BALB/c小鼠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学章 高丰 +1 位作者 李元刚 王玉炯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7年第5期8-12,共5页
成功构建了pIRES-G1500基因的重组核酸疫苗质粒,用核酸疫苗免疫BALB/c小鼠,测定注射质粒的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相关参数的变化,评价核酸疫苗在体内表达效果。
关键词 水泡性口炎病毒 免疫原性 pIRES-G1500基因
下载PDF
含前S表位重组HBsAg联合重组HBcAg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鹏艳 丁显平 +1 位作者 叶琳 谭昌耀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53-57,共5页
目的 研究含前S表位重组HBsAg(SS1 S2)与重组HBcAg(C)联合免疫BALB/c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用纯化的SS1S2与C分别配制含或不含Al(OH)3佐剂(Al)的疫苗.采用简单随机法将雌性BALB/c小鼠分为5组:阴性对照(NC)、SS1S2、... 目的 研究含前S表位重组HBsAg(SS1 S2)与重组HBcAg(C)联合免疫BALB/c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用纯化的SS1S2与C分别配制含或不含Al(OH)3佐剂(Al)的疫苗.采用简单随机法将雌性BALB/c小鼠分为5组:阴性对照(NC)、SS1S2、SS1S2+C、SS1S2+ Al、SS1S2+C+Al,各组分别于0和21 d进行腹腔免疫,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初免及加强后1周各取一半小鼠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抗-HBs、抗-前S1、抗-前S2和抗-HBc滴度;常规制备脾淋巴细胞,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测定分泌IFN-γ的T细胞频数.采用t检验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HBcAg的疫苗组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HBs、抗-前S1、抗-前S2和抗-HBc.初免后1周,SS1S2+C组的抗-HBs阳转比例(1/5)高于SS1S2组(0/5)、SS1S2 +Al+C组(4/5)高于SS1S2 +Al组(3/5);SS1S2+C组的抗-前S1阳转比例(3/5)高于SS1S2组(0/5);HBcAg对抗-前S2的产生无影响.加强免疫后,各疫苗组的抗体滴度均升高,联合HBcAg的疫苗组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SS1S2疫苗组.各组疫苗免疫后均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初免后SS1S2+C和SS1S2+ Al+C组分泌IFN-γ的T细胞频数显著超过SS1S2和S1S2+Al组(t值分别为2.926、2.974,P值均<0.05);加强免疫后,各组均有加强效应,SS1S2+C组的T细胞频数明显超过SS1S2组(t=4.604,P=0.010).结论 SS1S2联合HBcAg可在BALB/c小鼠中诱导较强的免疫应答,HBcAg可增强SS1S2诱导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核心抗原 乙型 免疫原性 免疫 体液 免疫 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