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国至汉代墓葬中的仿木构因素——兼论仿木构墓葬的起源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明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8-125,共8页
仿木构墓葬是中国古代墓葬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形式,它的出现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这种墓葬类型起源于汉代晚期,但在战国至西汉前、中期的墓葬中即已出现仿木构的因素。出现原因有经济、技术上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有"事死如事生、事... 仿木构墓葬是中国古代墓葬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形式,它的出现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这种墓葬类型起源于汉代晚期,但在战国至西汉前、中期的墓葬中即已出现仿木构的因素。出现原因有经济、技术上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有"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作为思想基础,同时厚葬风气也有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木构墓葬 仿木构因素 丧葬习俗
原文传递
加拿大五台山仿唐式纯木大殿拼装技艺
2
作者 王灿 顾锋 《江苏建筑》 2019年第S02期30-33,共4页
大殿内外槽柱顶端均放置斗拱,被称为木构建筑的铺作层。由于木结构构件在制作过程中,锯、凿、卯、榫使得木构件的强度相应减小,这会成为木结构中极大的弱点,所以古代工匠发明了斗拱在各个结构节点上从一定范围上扩大木构件的承托面积,... 大殿内外槽柱顶端均放置斗拱,被称为木构建筑的铺作层。由于木结构构件在制作过程中,锯、凿、卯、榫使得木构件的强度相应减小,这会成为木结构中极大的弱点,所以古代工匠发明了斗拱在各个结构节点上从一定范围上扩大木构件的承托面积,加强了各个构件之间的结合,增加节点的强度,同时可以利用多跳斗拱来缩短梁枋之间的净跨度,加大梁枋承载力,减小截面面积,从而运用小规格的木材,减轻建筑上部的自重,利于结构自然承载。斗拱相当于在屋架与柱框之间增加了一层柔性垫层,不仅能够满足木结构建筑中各受力部位的应力传承,还能缓冲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建筑本身的冲击。而唐代的建筑物斗拱的比例更大,也更为复杂,有力的斗拱和巨大的屋檐,使得整个建筑更加开放和雄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五台山 仿唐式木构大殿 榫卯结构
下载PDF
新安县石寺李村北宋宋四郎砖雕壁画墓测绘简报 被引量:19
3
作者 俞莉娜 张剑葳 +3 位作者 于浩然 朱柠 杭侃 徐怡涛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87,共17页
新安县石寺李村北宋宋四郎砖雕壁画墓于1984年被发掘,后拆解迁建于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为该馆所藏唯一纪年明确的北宋砖室墓。该墓墓室壁面在建墓时进行砖雕及壁画装饰,并施有仿木构建筑装饰,为河南地区宋代墓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标尺,... 新安县石寺李村北宋宋四郎砖雕壁画墓于1984年被发掘,后拆解迁建于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为该馆所藏唯一纪年明确的北宋砖室墓。该墓墓室壁面在建墓时进行砖雕及壁画装饰,并施有仿木构建筑装饰,为河南地区宋代墓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标尺,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县 北宋砖室墓 仿木构
原文传递
川渝地区南宋石室墓仿木构建筑史料研究
4
作者 黄青岩 徐怡涛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122-138,共17页
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具有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具有明显地方传统的历史文化。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可知,川渝地区出土了较大数量的宋代墓葬,其中盆地周边丘陵山地多出土石室墓,石室墓中常见较为精美的仿木构雕刻,仿木构的形制亦... 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具有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具有明显地方传统的历史文化。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可知,川渝地区出土了较大数量的宋代墓葬,其中盆地周边丘陵山地多出土石室墓,石室墓中常见较为精美的仿木构雕刻,仿木构的形制亦呈现出一定的变化。通过对重庆及四川地区仿木构石室墓的形制进行排比分期,研究其发展趋势及流变现象,将其具体分为乾道及之前(1173之前)、淳熙年间(1174-1189)、绍熙至嘉定(1190-1224)、嘉定之后(1224之后)四期,其中第三期又以庆元(1195-1200)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并在上述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解决川渝地区仿木构石室墓的形制断代问题。此外,通过对比研究,探讨当时同地域地面木构及仿木构建筑特点及形制发展的异同,补充川渝地区宋代建筑的研究材料,阐释川渝地区仿木构石室墓在建筑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 南宋 石室墓 仿木构 建筑形制 分期
下载PDF
四川阆中市邵家湾清代邵万全夫妇墓坊调查简报
5
作者 王彦玉 于睿婷(执笔/绘图)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38,共21页
202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四川阆中市邵家湾清代邵万全夫妇墓坊开展调查,对其进行测绘和拓片。墓坊为仿木结构,八字形,整体面阔五开间,七楼,庑殿顶,筒瓦屋面,上有宝顶,下有须弥座。正面刻满雕刻,有墓主夫妇坐像,八仙,福禄寿... 202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四川阆中市邵家湾清代邵万全夫妇墓坊开展调查,对其进行测绘和拓片。墓坊为仿木结构,八字形,整体面阔五开间,七楼,庑殿顶,筒瓦屋面,上有宝顶,下有须弥座。正面刻满雕刻,有墓主夫妇坐像,八仙,福禄寿、花卉等吉祥图案以及戏曲雕刻等。一层各间都刻有文字,内容包括墓志、世系、诗词、对联等,由墓志可知,墓葬修建时间为咸丰九年(1859年),该墓为邵万全夫妇生前所建,为二位之“寿藏”。邵万全夫妇墓坊的调查为研究清代川东北地区墓坊结构、雕刻以及葬俗、文学、书法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坊 仿木构 八仙 戏曲雕刻 清代
原文传递
甘肃定西安定区金代砖雕壁画墓发掘简报
6
作者 黄飞翔 王山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2,F0002,共9页
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一处金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葬为仿木结构单砖室墓,墓室下部砌筑须弥座结构,三壁中部砌筑歇山式门楼。壁画及彩绘画像砖保存较好,出土少量陶器、瓷器等。该墓的发现为甘肃东部... 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一处金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葬为仿木结构单砖室墓,墓室下部砌筑须弥座结构,三壁中部砌筑歇山式门楼。壁画及彩绘画像砖保存较好,出土少量陶器、瓷器等。该墓的发现为甘肃东部地区宋、金、元时期墓葬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西 金墓 仿木结构 壁画 彩绘画像砖
下载PDF
试析龙门洞窟的前部空间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明浩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53,共11页
石窟前部空间有前庭和前廊两部分,从营造工程的角度看,前庭是在斩山阶段形成的露天空间,而前廊则是开窟时在主室前营造的半开放型空间。北朝洞窟前廊多做仿木构窟檐,但龙门石窟北朝仅见有顶无柱的形式,较为简单,至唐代则普遍可见内凹型... 石窟前部空间有前庭和前廊两部分,从营造工程的角度看,前庭是在斩山阶段形成的露天空间,而前廊则是开窟时在主室前营造的半开放型空间。北朝洞窟前廊多做仿木构窟檐,但龙门石窟北朝仅见有顶无柱的形式,较为简单,至唐代则普遍可见内凹型前部空间。这一空间形态,由于没有任何木构元素,容易忽略其与北朝仿木构前廊的关联,但通过其营造过程的分析,结合天龙山石窟从窟檐前廊向前部内凹空间的演化,可知其为仿木构窟檐空间的意象化表达,是一种简化的空间形式。其在龙门北魏洞窟中即已见端倪,在同时期其它石窟中也偶见,至唐代广为流行,在功能上起过渡引入和遮护作用。龙门北魏至唐,均采用简化的前廊空间,较为特殊,反映了石窟空间营造的多样性和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前庭 前廊 仿木构窟檐 内凹型前部空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